铝、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_第1页
铝、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_第2页
铝、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_第3页
铝、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_第4页
铝、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XK10-003铝、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部分)-公布 -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 目 录1 总则12 工作机构13 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24 许可程序34.1 申请和受理34.2 企业实地核查34.3 产品抽样与检验44.4 审定与发证44.5 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55 审查要求55.1 企业生产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应执行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55.2企业生产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75.3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出厂检验项目95.4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105.5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规则106 证书和标志176.1 证书176.2 标志187 委托加工备案程序198 监督检查199 收费2010 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守则2011 附则20附件1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机构名单及检验产品范围22附件2钛及钛合金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23附件3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报告34附件4企业实地核查轻微缺陷项汇总表35附件5检验报告36附件6本细则与旧版细则主要内容对照表40I 铝、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1 总则1.1为了做好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80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30号)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1.2 本实施细则规定的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划分为7个产品单元,具体产品单元及产品规格见表1。表1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单元及产品规格序号产品单元产品规格1钛及钛合金锭圆锭:直径长度,mm扁锭:厚宽长,mm2钛及钛合金板材厚宽长,mm:(0.360)(4003000)(10004000)3钛及钛合金带、箔材带 材厚宽,mm:(0.102.0)(50)箔 材厚宽长,mm:(0.010.09)(30300)(500)4钛及钛合金管外径:3mm110mm5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外径:6mm80mm6钛及钛合金棒材直径或截面厚度,mm:72307钛及钛合金丝直径:0.1mm7.0mm1.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1.4本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中,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产业政策一经修订,企业应当及时执行,本实施细则将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动态修订。2 工作机构2.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工作。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常工作。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 受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委托承担有关技术性和事务性的工作。2.2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有色金属产品审查部(以下简称审查部)设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受全国许可证办公室的委托,组织起草产品实施细则;跟踪相关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技术要求的变化,及时提出修订、补充产品实施细则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产品实施细则的宣贯;组织对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申请企业的实地核查;审查、汇总申请取证企业的有关材料,承担全国许可证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事宜。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有色金属产品审查部地 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综合业务部)邮政编码:电 话:010- 传 真:010- 电子信箱:联 系 人:杨 鹏 何 青 王惠芬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许可证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常工作。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工作。 2.4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工作由指定的检验机构承担,检验机构名单及检验产品范围见附件1。根据工作需要,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对承担生产许可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进行动态调整。3 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3.1 有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覆盖申报的产品;3.2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见附件2);3.3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手段(见5.2、附件2);3.4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见附件2);3.5 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见附件2);3.6 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见5.1、附件2);3.7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的,还应当符合其规定。4 许可程序4.1 申请和受理4.1.1 企业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时,应当向其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中“产品类别”栏填写“铝、钛合金加工产品”,“产品名称”栏填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产品单元”栏填写1.2条款表1规定的产品单元名称,“产品品种、规格型号”一栏参照表1填写企业实际能够生产的产品规格范围,企业申请的规格应与其设备生产能力状况相一致;集团公司与其所属单位一起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应分别提交填写完整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营业执照复印件。 生产许可证复印件(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重新提出申请的企业)。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达标证明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复或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复印件。(以上材料一式三份,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部及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各一份,复印件需加盖企业公章。)4.1.2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收到企业申请后,对申请材料符合实施细则要求的,准予受理,并自收到企业申请之日起5日内向企业发送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对申请材料不符合本实施细则要求且可以通过补正达到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向企业发送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一次性告知。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对申请材料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要求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发出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4.1.3 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应当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审查部。4.1.4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作出生产许可受理决定之日起,企业可以试生产申请取证产品。企业试生产的产品,必须经承担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依据本实施细则规定批批(每批应按各产品标准检验规则中组批的相关规定执行)检验合格,并在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标明“试制品”后,方可销售。对国家质检总局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企业从即日起不得继续试生产该产品。4.2 企业实地核查4.2.1 审查部收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应制定核查计划,提前5日通知企业,同时将核查计划抄送所在地省级许可证办公室。4.2.2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核查计划派出观察员,了解审查组工作情况及企业存在的问题,观察员应当由行政人员担任。4.2.3 审查组由2至4名审查员组成,审查组成员不得全部来自同一单位,应当由不同单位人员共同组成。4.2.4 审查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见5.4)进行实地核查,并做好记录。核查时间一般为13天。审查组对企业实地核查结果负责,并实行组长负责制。4.2.5审查组在实地核查结束时将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报告(见附件3)和企业实地核查不符合项汇总表(见附件4)复印件一份交企业,一份交观察员,由观察员报企业所在地省级许可证办公室。4.2.6企业实地核查合格的,但存在轻微缺陷的,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督促企业按照企业实地核查轻微缺陷项汇总表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4.2.7 审查部应当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对企业的实地核查。4.2.8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实地核查工作,如因非不可抗力原因拖延或拒绝实地核查的实地核查工作终止。4.2.9 企业实地核查不合格的判为企业审查不合格,由审查部书面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并由国家质检总局向企业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4.2.10企业实地核查不合格的,企业审查工作终止。4.3 产品抽样与检验 4.3.1 企业实地核查合格的,审查组根据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规则(见5.5.1)抽封样品,填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单(见表5)一式四份,并告知企业所有承担该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名单及联系方式,由企业自主选择。4.3.2经实地核查合格,需要送样检验的,应当告知企业在封存样品之日起7日内将样品送达检验机构。检验机构不得将检验任务分包、转包。需要现场检验的,由企业自主选择的检验机构进行现场检验,检验机构不得使用机构外人员实施现场检验。4.3.3 检验机构应当在收到企业样品之日起40日内完成检验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格式见附件5)一式四份(企业、审查部、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和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各一份)。产品检验时间不计入本实施细则规定的许可期限。4.3.4 企业实地核查不合格的,不再进行产品抽样和检验。4.3.5 实地核查合格的,企业应当积极配合产品抽样和检验工作,如因非不可抗力原因拖延或拒绝产品抽样和检验的实地核查工作终止。4.3.6 企业产品检验不合格的判为企业审查不合格,由审查部书面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并由国家质检总局向企业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4.4 审定与发证4.4.1 审查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企业的申请材料、现场核查文书、抽样单、产品检验报告等材料进行汇总和审核,并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40日内将申报材料报送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4.4.2 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50日内完成上报材料的审查,并报国家质检总局。4.4.3国家质检总局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符合发证条件的,国家质检总局在作出许可决定之日起10日内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企业颁发生产许可证;不符合发证条件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企业发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有关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行政许可有关规定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听取申请人的意见。4.4.4 国家质检总局自作出批准决定之日起20日内,将获证企业名单以公告、网络(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产品质量监督”页面“生产许可”栏目)等方式向社会公布。4.5 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4.5.1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以下统称所属单位)具有法人资格的,可以单独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不能以所属单位名义单独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4.5.2 各所属单位无论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均可以与集团公司一起提出办理生产许可证申请。4.5.3 其他经济联合体及所属单位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参照集团公司办证程序执行。5 审查要求5.1 企业生产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应执行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企业生产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应执行的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见表2表2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标准及相关标准序号产品单元标准类别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钛及钛合金锭产品标准GB/T 3620.1-2007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相关标准GB/T 3620.2-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GB/T 4698-1996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524-2002海绵钛2钛及钛合金板材产品标准GB/T 3621-2007钛及钛合金板材相关标准GB/T 3620.1-2007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3620.2-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GB/T 4698-1996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32-1999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 8180-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3钛及钛合金带、箔材产品标准GB/T 3622-1999钛及钛合金带、箔材相关标准GB/T 3620.1-2007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3620.2-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GB/T 4698-1996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32-1999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 8180-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4钛及钛合金管产品标准GB/T 3624-1995钛及钛合金管相关标准GB/T 3620.1-2007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3620.2-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GB/T 4698-1996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41-2007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GB/T 246-2007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GB/T 8180-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5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产品标准GB/T 3625-2007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相关标准GB/T 3620.1-2007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3620.2-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GB/T 4698-1996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41-2007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GB/T 242-2007金属管 扩口试验方法GB/T 246-2007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GB/T 12969.1-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12969.2-2007钛及钛合金管材涡流探伤方法GB/T 8180-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6钛及钛合金棒材产品标准GB/T 2965-2007钛及钛合金棒材相关标准GB/T 3620.1-2007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3620.2-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GB/T 4698-1996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5168-2008-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8180-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7钛及钛合金丝产品标准GB/T 3623-2007钛及钛合金丝相关标准GB/T 3620.1-2007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3620.2-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GB/T 4698-1996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5168-2008-钛合金高低倍组织检验方法GB/T 8180-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注:标准一经修订,企业应当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新标准组织生产,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应当按照新标准要求进行。5.2企业生产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企业生产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见表3。表3 企业生产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序号产品单元生 产 设 备检测设备可以委托的中间工序和检验项目中间工序检验项目1钛及钛合金锭1)熔炼炉2)电极压制设备3)电极焊接设备1)化学分析设备2)真空测量装置3)残料鉴别设备氢、氧、碳、氮元素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2钛及钛合金板材1)锻造机或热轧开坯机(外购板坯的可以不配备)2)板材轧机3)加热炉或热处理炉4)表面处理(碱、酸洗或表面 打磨等)设备5)矫平机1)材料试验机2)测温装置3)千分尺4)游标卡尺锻造开坯或热轧开坯3钛及钛合金带、箔材1)带箔材轧机2)真空热处理炉(或惰性气体保护热处理炉)3)表面处理(碱、酸洗等)设备4)分条或剪切机1)材料试验机2)测温装置3)真空测量装置(真空热处理炉用)4)千分尺5)游标卡尺4钛及钛合金管无缝管:1)挤压机或穿孔机(外购管坯的可以不配备)2)轧(拉)设备3)真空热处理炉(或惰性气体保护热处理炉)4)表面处理(酸洗或抛光等)设备5)矫直机焊接管:1)焊管设备2)真空热处理炉(或惰性气体保护热处理炉)3)矫直机焊接-轧制管:1)焊接设备2)轧(拉)设备3)真空热处理炉(或惰性气体保护热处理炉)4)矫直机5)表面处理(酸洗或抛光等)设备1)材料试验机2)测温装置3)真空测量装置(真空热处理炉用)4)外径千分尺5)壁厚千分尺6)游标卡尺挤压穿孔或斜轧穿孔5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1)材料试验机2)测温装置3)水(气)压试验装置4)超声或涡流探伤仪5)真空测量装置(真空热处理炉用)6)外径千分尺7)壁厚千分尺8)游标卡尺6钛及钛合金棒材1)锻造(外购棒坯的可以不配备开坯用的锻造机)2)挤压、轧制或拉拔设备3)加热炉或热处理炉4)矫直机5)表面处理(车或磨等)设备1)材料试验机2)测温装置3)千分尺4)游标卡尺棒坯加工 7钛及钛合金丝1)线材轧机或拉伸机2)热处理炉3)表面处理(碱、酸洗等)设备(采用无氧化膜拉伸工艺的除外)1)材料试验机(结构件丝必备)2)测温装置3)千分尺注:化学分析设备包括:分光光度计或光谱仪、金属中氢分析仪、金属中氧分析仪、金属中碳分析仪、金属中氮分析仪及常规化学分析室应配备的分析天平、分析器皿、马弗炉、干燥箱、电热板。企业配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可与上述设备名称不同,但应满足上述设备的功能要求。5.3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出厂检验项目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出厂检验项目见表4。表4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序号产品单元检验项目标准代号标准名称1钛及钛合金锭化学成分GB/T 3620.1-2007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3620.2-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GB/T 4698-1996 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2钛及钛合金板材化学成分尺寸偏差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外观质量GB/T 3621-2007 钛及钛合金板材3钛及钛合金带、箔材化学成分尺寸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表面质量GB/T 3622-1999 钛及钛合金带、箔材4钛及钛合金管化学成分尺寸偏差力学性能表面质量GB/T 3624-1995 钛及钛合金管5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化学成分尺寸偏差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无损检测外观质量GB/T 3625-2007 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6钛及钛合金棒材化学成分室温力学性能外形尺寸偏差外观质量表面状况低倍组织GB/T 2965-2007 钛及钛合金棒材7钛及钛合金丝化学成分尺寸偏差低倍检验外观质量GB/T 3623-2007 钛及钛合金丝5.4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见附件2。经实地核查合格,审查组应将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单(见表5)、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尺寸偏差、外观(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见表6)、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现场性能检测记录表(见表7)和抽取的样品及其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证明书一起封存,留存企业(封条需加盖审查部印章)。企业自主选择的检验机构到企业后,对封存的样品与抽样单进行核实,并填写抽封样单中的“检查抽封样核实情况”栏目。现场检查后填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尺寸偏差、外观(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和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工艺性能现场检测记录表。将以上表格和抽取的理化样品及其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证明书一并封存后,7日内由企业送至检验机构(封条需加盖检验机构印章)。检验机构将以上表格随检验报告寄至审查部。5.5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规则5.5.1 抽样规则及抽样单 抽样规则抽取样品应在受检企业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抽取的产品应是企业自产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其基数应满足以下抽取数量:同牌号钛及钛合金锭不得少于3件,同批加工材产品不得少于20件。样品抽取:审查组根据企业申证产品单元随机抽取同批次(同一合金牌号、同一状态、同一规格)的加工材产品10件(张或根),仅申请钛及钛合金锭产品的抽取1件。一旦抽样完毕,不得更换。在现场抽取的产品中,任取一种规格,按表8规定的尺寸和数量抽取送检验机构的检验样品,所抽样品应进行标识和编号,并按规定包装和签封。同时申请钛及钛合金锭和钛及钛合金加工材的,抽加工材,可不抽取钛锭;同时申请钛及钛合金管和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的,抽后者,可不抽取前者。同时生产带、箔材产品的,样品取箔材;同时生产焊接丝和结构件丝产品的,样品取结构件丝。抽样单见表5。表5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单企业情况申请单位名称(盖章)生产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传真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盖章)生产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传真产品单元执行标准抽封样情况合金牌号状 态规 格抽样方式抽样基数抽样日期封样数量抽样地点生产日期或批号审查计划编号抽样人员签字姓 名工作单位审查员编号检查抽封样核实情况核实数量合金牌号状 态规 格 生产日期或批号检查与取样检查日期取样规格、生产日期或批号取样数量现场检查人员签字姓 名工作单位/企业代表签字职 务封样状态查验情况样品包装状况: 完整 破坏; 样品状况:正常 有擦痕;样品封条:完整破坏; 样品数量:与抽样单一致与抽样单不符。验收人(签字): 验收日期: 验收单位(盖章)说明1、 此表按产品品种分别填写,一式四份(企业、审查部、检验机构、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各一份);2、企业在封存样品之日起7日内将样品送达检验机构。3、以集团公司形式申请的企业,如集团公司不生产,集团公司可不盖章,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必须盖章。 审查组织单位(盖章) 年 月 日12表6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尺寸偏差、外观(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企业名称(盖章):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产 品 单 元执行标准规 格牌号、状态抽样基数精 度检 查 员记 录 员受 检 单 位(签字) 序号项目、尺寸偏差12345678910长度( )厚度( )切斜( )外观(表面)质量判 定综合判定填写说明: 1. 检验项目的填写:钛及钛合金板材-长度、厚度、宽度、不平度、边部质量、切斜、表面质量;钛及钛合金带、箔材-长度、厚度、宽度、侧边弯曲度、边部质量、表面质量;钛及钛合金管外径、长度、壁厚、弯曲度、不圆度、切斜、表面质量;热交换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外径、长度、壁厚、弯曲度、不圆度、切斜、表面质量;钛及钛合金棒材直径或边长、长度、弯曲度、不圆度、切斜、表面质量;钛及钛合金丝-直径、长度、“”、表面质量; 2、尺寸偏差、边部质量和表面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划“”,尺寸偏差不符合填写实测值;边部质量和表面质量不符合填写缺陷名称; 3、“判定”指每件是否合格,合格的划“+”,不合格的划“”;4、“综合判定”是通过对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的检查,依据判定办法,综合判定产品合格或不合格;5、企业名称盖企业公章,此表一式三份。表7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现场性能检测记录表 企业名称(盖章)产 品 单 元执 行 标 准规 格牌 号状 态样 品 数 量检 验 员记 录 员检 验 日 期企业代表(签字)检验项目试 验 条 件标 准 要 求检 验 结 果判 定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试验压力:保持时间:水压实验:在规定的试验压力下,保持5秒钟,管材不应发生畸变或泄漏。气压试验:在0.7Mpa压力下,保持5秒钟,管材应不泄漏。合格(根):不合格(根): 原因:超声探伤或涡流探伤探伤仪型号:探头形式:检验频率:人工标准缺陷孔径:探伤报警信号或缺陷记录幅度低于标准报警幅度。合格(根):不合格(根): 原因:填写说明:1、现场检验项目应在“”内划“”;2、检验结果应记录合格和不合格根数,不合格要记录原因;3、“判定”栏,合格划“+”,不合格划“”; 4、此表一式三份。235.5.2 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检验项目、判定标准及样品尺寸与数量见表8。 现场检查与判定检验机构在受检企业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尺寸允许偏差、外观(表面)质量和现场性能的检查。现场对抽取的10件(张或根)样品按相应标准要求进行尺寸偏差和外观(表面)质量的检查(钛及钛合金锭除外),出现2件以上(含2件)不合格,判尺寸偏差和外观(表面)质量不合格。当同一件上出现2处以上(含2处)尺寸超差或多个不允许缺陷时,按1件不合格判定。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的超声或涡流探伤、水(气)压试验在现场进行,任取6根按相应标准进行试验和判定。有1根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现场工艺性能检验不合格。现场检查和检验后,填写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尺寸偏差、外观(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和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现场性能检测记录表,一式三份,留企业一份,两份随样品送检验机构。 实验室检验项目的检验与判定检验机构根据表8的规定对其余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和判定,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的判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综合判定以上检查、检验项目(包括现场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的所有项目)均符合标准相应要求,综合判定该产品质量合格;其中有一项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产品质量不合格。表8 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项目、判定标准及样品尺寸与数量序号产品单元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样品尺寸与数量判定标准1钛及钛合金锭化学成分GB/T 4698-19961.氢、氧元素样品为块状,在1个锭上,上、下各取1个样,每个样6-10块,每块约0.10.2克。2.其他元素样品为屑状,在1个锭上,上、下各取1个样,每个样不少于20克。GB/T3620.1-20072钛及钛合金板材化学成分GB/T 4698-19961.在6张(卷)上各取2片注:取横向样,不取R、Y、m(消应力)状态和标准中未列规格的样品。2.厚度0.36的,样品尺寸不少于45230;3.厚度6的,样品尺寸为(厚度+2)90。GB/T3621-2007横向室温力学性能GB/T 228-2002工艺性能(弯曲角)GB/T 232-1999尺寸偏差GB/T 3621-2007中3.3条款现场抽取的全部样品(实际成品长度)。外观质量目视3钛及钛合金带、箔材化学成分GB/T 4698-19961.在6张(卷)上各取2片(取纵向样),化学分析样品另取,重量不少于50克。2.厚度0.32.0的,样品尺寸不少于32200。3.冷轧状态以及厚度小于0.3的产品只取化学分析样品。GB/T3622-1999纵向室温力学性能GB/T 228-2002工艺性能(弯曲角)GB/T 232-1999尺寸偏差GB/T 3622-1999中4.3条款现场抽取的全部样品(实际成品长度)。表面质量目视4钛及钛合金管化学成分GB/T 4698-1996在6根上各取1段,每段长300。GB/T3624-1995室温力学性能GB/T 228-2002工艺性能(压扁试验,焊接管)GB/T 246-2007尺寸偏差GB/T 3624-1995中4.2条款现场抽取的全部样品(实际成品长度)。表面质量目视5换热器及冷凝器用钛及钛合金管化学成分GB/T 4698-1996在6根上各取1段,每段长500。GB/T3625-2007室温力学性能GB/T 228-2002工艺性能(压扁、扩口试验)GB/T 246-2007GB/T 242-2007无损检测GB/T 12969.1-2007或GB/T 12969.2-2007现场抽取的全部样品(实际成品长度)。水压或气压试验GB/T 241-2007(液压)GB/T 3625-2007中3.5.3条款尺寸偏差GB/T 3625-2007中3.2条款外观质量目视6钛及钛合金棒材化学成分GB/T 4698-19961.在6根上各取1段,每段长150。2.横截面积不大于64.5cm2(直径9.06cm),矩形截面厚度不大于76mm时,应检验其室温力学性能。GB/T2965-2007室温力学性能GB/T 228-2002横向低倍组织GB/T 2965-2007中3.7条款尺寸偏差GB/T 2965-2007中3.4条款现场抽取的全部样品(实际成品长度)。外观质量目视7钛及钛合金丝化学成分GB/T 4698-19961. 结构件丝:6根上各取2段,每段长300。另取化学分析样品,重量不少于50克。2.焊丝:仅取化学分析样品,重量不少于50克。GB/T3623-2007室温力学性能(结构件丝)GB/T 228-2002横向低倍检验GB/T 3623-2007中3.7条款尺寸偏差GB/T 3623-2007中3.5条款现场抽取的全部样品(实际成品长度)。外观质量目视 注:表中样品尺寸与数量未注明单位的均为mm。6 证书和标志6.1 证书6.1.1 生产许可证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生产许可证证书载明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产品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其中,生产许可证副本中载明产品明细,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单元、产品规格,详见1.2款表1。例如:企业能够生产钛及钛合金板材的产品规格范围是厚宽长,mm:(320)(4003000)(10004000);能够生产钛及钛合金丝的直径范围是0.1mm7.0mm,经审查合格后,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将载明: 产品名称: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 产品明细:1.钛及钛合金板材 (320)mm(4003000)mm(10004000)mm 2.钛及钛合金丝 0.1mm7.0mm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证证书还载明与其一起申请办理的所属单位的名称、生产地址和产品名称。6.1.2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生产的,应当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生产许可证延续申请。6.1.3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后需要增加产品单元或产品规格时,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执行,符合条件的,换发生产许可证证书,但有效期不变。 企业应按本实施细则4.1的规定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审查部应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组织实地核查,重点核查实地核查办法二、四、五、六、七章相关条款的内容; 企业增加产品单元、产品规格时,均应按规定程序对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6.1.4 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当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品标准及技术要求发生较大改变时,企业应及时执行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要求。6.1.5 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企业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较大变化的(包括生产地址迁移、生产线重大技术改造等),企业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审查部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重新组织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6.1.6 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名称发生变化而企业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未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当在变更名称后1个月内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生产许可证名称变更申请。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自受理企业名称变更材料之日起5日内将上述材料上报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自收到材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申报材料的书面审核,报送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国家质检总局自收到材料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准予变更的决定。对于符合变更条件的,颁发新证书,但有效期不变。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企业,并说明理由。6.1.7 企业应当妥善保管生产许可证证书。生产许可证证书遗失或者毁损,应当向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补领生产许可证申请。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自受理企业补领生产许可证材料之日起5日内将上述材料上报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自收到材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申报材料的书面审核,报送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国家质检总局自收到材料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补领的决定。对于符合条件的,颁发新证书,但有效期不变。不符合条件的,书面告知企业,并说明理由。6.1.8集团公司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新增所属单位需要与集团公司一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新增所属单位审查合格后,换发生产许可证证书,但有效期不变。6.2 标志6.2.1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自准予许可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由“企业产品生产许可”拼音Qiyechanpin Shengchanxuke的缩写“QS”和“生产许可”中文字样组成。QS标志由企业自行印(贴),标志的式样、尺寸及颜色要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附件6,可以按照规定放大或者缩小。生产许可证编号为:XK10-003-。其中,XK代表许可,前两位(10)代表行业编号,中间三位(003)代表产品编号,后五位()代表企业生产许可证编号。6.2.2 具有法人资格的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单独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应当标注所属单位的名称、住所和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所属单位和集团公司一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应当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分别标注集团公司和所属单位的名称、住所,以及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或者仅标注集团公司的名称、住所和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6.2.3 委托加工企业必须按照备案的标注方式,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进行标注。委托企业具有其委托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住所和被委托企业的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或者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住所、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委托企业不具有其委托加工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住所,以及被委托企业的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7 委托加工备案程序7.1 委托企业申请备案应当符合以下条件:7.1.1 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应当覆盖申请委托加工备案的产品;7.1.2 申请委托加工备案产品涉及产业政策的,应符合产业政策有关要求;7.1.3 已签订了有效委托加工合同并公证,且委托加工合同必须明确委托企业负责全部产品销售。7.2 被委托企业申请备案应当符合以下条件:7.2.1 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应当覆盖申请委托加工备案产品;7.2.2 已获得生产许可证;7.2.3 已签订了有效委托加工合同并公证,且委托加工合同必须明确委托企业负责全部产品销售。7.3 委托企业和被委托企业共同向双方所在地省级许可证办公室提出备案申请,并提交以下备案申请材料:7.3.1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委托加工备案申请书一式二份; 7.3.2 委托企业和被委托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7.3.3 被委托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复印件;7.3.4 公证的委托加工合同复印件。7.4 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应当自收到委托加工备案申请之日起5日内,进行必要的核实,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备案。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8 监督检查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抽查、日常监督检查、企业年度自查等措施和方式,对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后的生产情况和产品质量状况的监督,检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8.1企业生产的产品单元和产品规格是否超出生产许可证证书中所列产品明细的产品生产范围。8.2企业是否具备本实施细则要求的必备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有关设备是否按期检定/校准。8.3企业生产过程中是否对进厂的原辅材料实施进货验收,并具有相关记录。8.4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在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加印(贴)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8.5企业是否建立了原材料购买、使用台帐和产品生产、销售台帐,企业生产过程记录是否健全。8.6企业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委托加工行为,委托加工行为是否按照规定向当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了备案。8.7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后名称、住所、生产地点是否发生了改变,是否增加了生产线,如果发生改变,企业是否及时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并及时提出换证申请。8.8企业是否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要求及时提交年度自查报告,年度自查报告内容是否完整、真实。8.9 企业是否对实地核查过程中发现的轻微缺陷项目进行了整改。9 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