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片生产工艺规程_第1页
阿昔洛韦片生产工艺规程_第2页
阿昔洛韦片生产工艺规程_第3页
阿昔洛韦片生产工艺规程_第4页
阿昔洛韦片生产工艺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昔洛韦片生产工艺规程第22页共22页标题阿昔洛韦片生产工艺规程编号STP-GG-104版本页数共22页起草人签名审核人签名批准人签名日期日期日期起草部门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年月日发送部门份数目 录1、 产品概述-22、 处方和依据-23、 生产工艺流程图-34、 工艺条件及操作要点-45、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96、 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工艺员查证内容、质量检查员检查内容-127、 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148、 包装要求,标签、说明书的文字说明-159、 主要设备及生产能力一览表-1810、 物料平衡、偏差处理、生产指标计算-1811、 物料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2012、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2113、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2114、 附录(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符号及换算)-2115、 附页(供修改时登记批准日期、文号和内容用)-221. 产品概述1.1. 品名:阿昔洛韦片1.2. 规格:0.1g1.3. 包装规格: 12片/板2板400盒/箱1.4.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 处方和依据2.1. 处方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2.2. 生产处方: 10万片投料量如下: 原辅料名称数量阿昔洛韦10kg淀 粉17kg糊 精2.5kg12%淀粉浆约10kg硬脂酸镁132g羧甲基淀粉钠270g制成10万片3. 生产工艺流程图饮用水原辅料机械过滤软化器粉 碎过 筛反渗透配 药混合柱干 混纯化水制软材制 粒干 燥整 粒 原辅料总 混检 验压 片内包材铝 塑检 验纸 盒印批号装 盒纸 箱检 验入 库装 箱印批号三十万级区4. 制剂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4.1. 制水。4.1.1. 依次打开饮用水进水阀,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和反渗透装置上的有关阀门。使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并按反渗透装置使用、维护、保养、清洁SOP操作,使反渗透上浓水流量为0.5M/H,淡水流量为0.5M/H,出水电导仪显示电导率要2S/cm。4.1.2. 从纯化水取样口中取样化验纯化水质量,电导率要2S/cm,酸碱度合格。4.1.3. 纯化水化验合格后,使纯化水流入纯化水贮罐。4.1.4. 在生产过程中应每2小时检查纯化水质量一次。4.2. 备料4.2.1. 核对原辅料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应与批生产指令相符。4.2.2. 检查原辅料质量,应有质保部一年内检验报告单(并盖有同意使用章),发现原辅料外观、色泽不合格,有霉斑或异物应退回仓库,不得投料。4.2.3. 干燥、粉碎、过筛4.2.4. 淀粉、糊精在105以下干燥灭菌8小时以上备用。4.2.4.1. 将以下辅料过相应筛目后备用。品 名淀粉硬脂酸镁糊 精目数8080804.2.4.2. 对阿昔洛韦原料用相当于100目的细筛粉碎后过80目筛。4.2.4.3. 经过粉碎或过筛后的辅料均要贴上桶标,写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操作者和日期。换批,换品种应严格清场。4.2.5. 称量、配料。4.2.5.1. 衡器应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并贴有合格证,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调零。4.2.5.2. 称量10kg以上者用感量0.2kg的磅称,110kg用感量0.1kg的磅称。1kg以下用感量0.1g的托盘天平。4.2.5.3. 按照批生产指令,根据处方,准确称量处方中的每一种原料、辅料,称量时应有专人复核并记录。换批,换品种应严格清场。4.3. 制粒。4.3.1. 淀粉浆的配制:4.3.1.1. 处方:12Kg淀粉加入88 Kg纯化水配成100 Kg12%淀粉浆。4.3.1.2. 根据上述处方,按批生产指令配制所需的12%淀粉浆备用。4.3.1.3. 淀粉浆应在50以下使用。4.3.2. 制湿颗粒:4.3.2.1. 将已备好的阿昔洛韦、淀粉、糊精倒入混合机,开机干混8分钟(搅拌速度档;切割速度)。4.3.3. 按处方量加入已备好的12%淀粉浆。4.3.4. 湿搅拌25分钟(搅拌速度档;切割速度)。制成适宜的软材。要求软材必须捏之成团;触之即散,色泽均匀一致。4.3.5. 装上16目筛网制成大小均匀的湿颗粒。4.3.6. 及时记好原始记录。换批,换品种应严格清场。4.4. 高效沸腾干燥。4.4.1. 按标准操作先安装集粉袋。4.4.2. 接通压缩空气气源及蒸汽气源。4.4.3. 设定进风温度65。4.4.4. 将湿颗粒装入沸腾器并使沸腾器就位。应协调制湿颗粒与干燥两工序的产量,使湿颗粒制成后能及时得到干燥。4.4.5. 拉开“气封”开关,使密封圈充气密封,待密封圈密封完全后,方可启动风机。4.4.6. 打开“加热”开关,通过观察窗观察物料沸腾情况,视颗粒大小轻重调节进风量使颗粒呈悬浮状态作上下翻动。约1分钟后再启动搅拌开关。4.4.7. 定时从取样口取样检查颗粒干燥情况。4.4.8. 干燥结束,先关“搅拌”,再关风机。约1分钟后,按“振动”按钮点动,使捕集袋内的物料掉入沸腾器内。约数秒钟后结束振动。4.4.9. 推闭“气封”开关,待充气密封圈完全回复后将沸腾器拉出。4.4.10. 将干颗粒出尽,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变色、烘焦、熔化或有异物的颗粒应另外处理。4.4.11. 重复操作至生产全部结束,注意每次操作干燥程度应一致。4.4.12. 及时记好原始记录。换批,换品种应严格清场。4.5. 整粒与总混。4.5.1. 检查确认干颗粒无异常情况。4.5.2. 安装整粒机筛网,待整粒机运转正常后,加入干颗粒进行整粒。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14目筛网整粒。4.5.3. 将经过整粒的干颗粒,置V型混合机,并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羧甲基淀粉钠混合。4.5.4. 开车进行总混,总混时间为15分钟。4.5.5. 总混结束,将颗粒装桶(两层袋子装料)。桶签应写明品名、规格、产品批号、重量、操作者和日期。4.5.6. 填写请验单,由QC派人抽样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计算理论装量,如异常偏重或偏轻应查明原因。4.5.7. 颗粒送中间站存放,办理交接手续。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交压片工序。4.5.8. 及时记好原始记录。换批,换品种应严格清场。4.6. 中间站。4.6.1. 对小组交来的中间产品,检查应挂有容器签,所填内容应完整并核对重量、件数。4.6.2. 对小组交来的中间产品检查包装应完整,桶内应有二层袋子且袋口扎紧。二层袋子之间有一张填写完整的容器签。4.6.3. 确认无误后按品种、规格、批号依次排列整齐,并挂上状态牌(黄色待检牌),填写货位卡。4.6.4. 中间产品检验合格后,小组应将检验合格单及时交给中间站,中间站应及时更换状态标志(绿色合格牌)。4.6.5. 根据生产进度,给各小组发放合格的的中间产品,发放前一定要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4.6.6. 中间站接收、发放,均应做到交料人、收料人在货位卡上签名,以明责任。4.6.7. 负责各种容器盛具(桶、袋)的发放、收回及清洁。容器盛具退回中间站必须清洗并烘干后才能使用。未使用前按大、小规格排列整齐。4.6.8. 中间站负责保管、处理尾粉,尾粉是指生产过程中本班组无法处理的少量合格中间产品。尾粉必须经本组组长核对签名后方可按中间产品接收,在下次使用时应报质管员同意后才能发放。4.6.9. 不合格中间产品,除按中间产品管理外,要放入专区和挂上红色状态牌,并及时处理。4.7. 压片:4.7.1. 按压片机使用、维护、保养、清洗SOP拆、洗压片机。4.7.2. 根据批生产指令领取、核对、安装冲模并完成全部装机工作。4.7.3. 核对颗粒品名、规格、批号,应与批生产指令相符。4.7.4. 将扭力天平调零,经核对后放好砝码。4.7.1. 开机前,先用75%的酒精擦洗与药粉直接接触的加料盘、冲头冲模、转盘及装片子用的不锈钢桶等,再用洁净布擦干。4.7.2. 先手动开机,无故障方可开车。4.7.3. 加入颗粒试机。4.7.4. 将片重调节至规定片重。0.3g以10片称,0.3g以10片称。4.7.5. 调节压力,使片硬度适宜,厚薄一致。4.7.6. 取样,测崩解度、片重差异、脆碎度、外观等,均符合质量标准方可进行压片。4.7.7. 每15分钟称一次平均片重,片重若经常超出片重范围应增加称片重频次。4.7.8. 粉斗内颗粒应经常保持在粉斗装量的3/4以上。4.7.9. 及时将压成的片称重,记录,贴上桶标。4.7.10. 压片过程中发现粘冲,揭盖,油片,片重差异不合格或颗粒无法正常压片时,应及时停机处理。4.7.11. 不良品与合格品应严格分开放置。压片过程中取出供测试或其它目的之药片不应放回成品中。4.7.12. 如不连续生产,应将粉斗内剩余颗粒倒回颗粒桶并扎紧袋口。4.7.13. 生产结束当班操作者应做好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开车前应查阅交接班记录,确认正常或排除故障后方可进行生产。4.7.14. 及时记好原始记录。换批,换品种应严格清场。4.7.15. 尾粉处理。4.7.15.1. 本机换批号或换品种时,应将粉斗内颗粒倒出并入剩余颗粒中,无法取出的颗粒压成片作不良品处理。4.7.15.2. 本批号结束,应将尾粉集中,写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操作者、日期,经组长同意后交给中间站。4.8. 铝塑包装。4.8.1. 开机前应先开冷却水,并调节冷却水流量。4.8.2. 根据包装材料,设定好吸塑、热合、打字温度,并开机加热。一般吸塑温度140左右,热合温度220左右,打字温度100。4.8.3. 按品种核对生产产品的品名、规格与铝塑模具(每板12片)和铝箔一致后加料。4.8.4. 待加热温度达到后,启动机器,确认吸塑、热合良好,打字清晰,冲剪无错位,检查板上批号与产品批号应一致,以上内容均得到确认后才能开始生产。4.8.5. 试车符合要求后,打开下料器控制下料适中,进行生产。4.8.6. 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热合的气密性,铝箔要平整,打字要清晰,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4.8.7. 操作过程中要拣出缺片、外观等不合格品,并当班处理。4.8.8. 下班前应将机器零部件擦洗干净,并将废弃物清除。4.8.9. 及时记好原始记录。换批,换品种应严格清场。4.9. 外包装4.9.1. 印小盒4.9.1.1. 取欲印字的小盒,核对其品名、规格与批包装指令一致。4.9.1.2. 试印一小盒,由专人核对,所印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至等内容,经确认无误并签名后方可继续印盒。4.9.1.3. 每一叠小盒印好后应再检查几遍,将未印、印错的挑选出来。4.9.1.4. 小盒实行专人专柜加锁保管。4.9.1.5. 换品种时剩余小盒应退库,已印的小盒不准退库,应作废销毁。4.9.1.6. 做好小盒使用岗位的盒发放和剩余、报废盒的收回,并做好记录。4.9.1.7. 每批生产结束将已印批号或报废的盒及时在监督下销毁并作好记录。4.9.2. 装盒4.9.2.1. 核对所包装产品的品名、规格、批号与批包装指令应一致。4.9.2.2. 完成内包装的中间产品从传递窗递出,放到操作台上。4.9.2.3. 折好产品说明书4.9.2.4. 每2板装一小盒,并装入一张说明书。4.9.2.5. 重复以上操作,直至生产结束。包装时发现有缺片、外观等不合格要及时挑出作为不良品处理。4.9.3. 装箱。4.9.3.1. 核对包装箱要与批包装指令相一致,按品种、规格、批号、包装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进行印字,字迹要清晰。4.9.3.2. 每400盒装一箱。4.9.3.3. 装箱时应防止少装或多装,做到数量准确,包装整齐和严密。4.9.3.4. 在包装箱内置入印有操作者代号和装箱日期的产品装箱单。盖紧纸箱、贴上胶带,轧上捆扎带。4.9.3.5. 每批清点零头与同一品种、规格的下一批号合箱,合箱时每箱限两个批号,并在箱外印上合箱的二个批号。4.9.3.6. 一个品种生产结束后必须做好工作场所清场工作,填写清场记录,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允许生产另一个品种、批号、规格的产品。4.9.3.7. 有数条包装线同时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基它有效防止污染和混淆的设施。4.9.4. 及时记好原始记录。换批,换品种应严格清场。4.10. 洗衣。4.10.1. 负责本车间全体员工工作服的洗涤、烘干、保存、存放。4.10.2. 每次领发工作服以脏换净、作好收发登记,不遗失不错发,保持完整成套。4.10.3. 对有破损、缺扣的一般区工作服装及时给予缝补,遇人员调整应协助车间收回衣物并作好登记。4.10.4. 妥善使用、保管好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注意安全操作,每次洗涤甩干都要认真操作锁好活动盖,放匀衣服,确认安全后再开机。4.10.5. 洁净工作服应单独用手洗或小型洗衣机清洗、烘干后按编号配套叠好装入袋中,送于更衣室备用。4.10.6. 生产线生产结束后,收回脏工作服装并进行清洗。5.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5.1. 成品标准和内控标准:项 目成品标准内控标准性 状 白色片白色片鉴 别(1)产生白色絮状沉淀(1)产生白色絮状沉淀(2)供试品溶液所显斑点的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2)供试品溶液所显斑点的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3)含量项下在25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含量项下在25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重量差异7.5%5%崩解时限 15分钟12分钟含量(标示量)93.0107.0%95.0105.0%5.2. 原料标准:5.2.1. 阿昔洛韦项 目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性 状白色结晶性粉末吸收系数603641鉴 别(1)HPLC中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阿昔洛韦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一致(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13图)一致。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澄清无色,若显浑浊,不得浓于2号浊度标准液,若显色不得深于黄色2号标准比色液有 关 物 质不得显其它斑点鸟 嘌 呤供试品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峰面积1.0%干燥失重 %6.0炽灼残渣 %0.1含 量 98.0%(干品计)5.3. 中间产品标准。中间产品状态检 查 项 目企 业 标 准颗 粒颗粒均匀度颗粒外观一致,大小均匀、含量均匀水 分5%含量95-105%片 芯 外 观质量 色泽、光亮度色泽应均匀一致,鲜洁光亮缺角2%裂片1%粘冲2%麻面5%斑点、杂点大等于1mm的斑点不得有,小于1mm的斑点3%松片0%异物(重金属)0%铝 塑 板 包 装铝塑板内数量合格率100%密封度合格率95%批号清晰合格率90%泡内细粉合格率90%盒内板数合格率100%中袋密封、整齐合格率90%封签端正合格率100%5.4. 辅料标准:5.4.1. 糊精糊 精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检查项目鉴 别干燥失重性 状酸 度标 准符合规定10.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检查项目炽灼残渣铁 盐还原糖标 准0.5%0.005%符合规定5.4.2. 淀 粉淀 粉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检查项目鉴 别性 状酸 度灰 分标 准符合规定符合规定PH4.57.0玉蜀黍淀粉0.2%,木薯淀粉0.3%检查项目二氧化硫氧化物质铁 盐干燥失重标 准0.004%0.002%0.002%玉蜀黍淀粉14.0%,木薯淀粉15.0%5.4.3. 硬脂酸镁硬脂酸镁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检查项目鉴 别含 量性 状氯化物标 准符合规定MgO6.5%7.5%符合规定0.15%检查项目铁 盐硫酸盐干燥失重重金属标 准0.01%0.6%5.0%不得过百万分之十五5.5. 包装材料标准5.5.1. 药品包装用铝膜:药品包装用铝箔标准依据:GB12255-90检查项目规格尺寸外观印刷质量荧光物质挥发性物质标准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检查项目溶出物文字内容异常毒性试验微生物限度标准符合规定与批准一致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5.2. 药品包装用PVC:药用PVC硬片标准依据:GB5663-85检查项目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加热伸缩率水蒸气渗透量标准符合规定符合规定7%2.5g/ m2检查项目溶出物试验钡急性毒性试验微生物限度标准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5.3. 说明书说明书标准依据:企业标准检查项目纸质尺寸大小文字图案色彩等印刷质量标准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5.4. 纸盒纸盒标准依据:企业标准检查项目材质规格尺寸文字内容印刷质量标准与实样一致符合规定与批准一致符合要求5.5.5. 纸箱纸箱标准依据:企业标准检查项目材质外观尺寸强度要求文字内容印刷质量标准与实样一致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与批准一致符合要求5.6. 贮存注意事项5.6.1.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储存区应与生产规格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5.6.2. 储存区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存放应有能够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的措施。各区有明显的分隔和标志。5.6.3. 仓储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安装必要的照明和通风、除尘设施,仓储区的温度、湿度控制能符合储存要求,并每天二次进行监测。5.6.4. 取样时有专用取样车,能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5.6.5. 待验、合格、不合格的物料应严格管理,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和货位卡。5.6.6. 不合格的物料设立专区存放,并接有关规定及时处理。5.6.7. 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期满后,按规定复验,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5.6.8. 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应按品种、规格专柜(库)存放,并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照实际需要量领取。5.6.9. 标签经检验合格后应记数发放,由领用人核对、签名。标签的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5.6.10. 印有批号的残损标签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销毁,并有记数、发放、使用、销毁的记录。6. 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工艺员查证内容、质量检查员检查内容6.1. 片剂制剂过程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工 序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项目频 次粉碎原辅料异物每批粉碎过筛细度、异物每批配料投料品名、数量1次/班制粒颗粒粘合剂浓度、温度1次/批、班筛网含量、水分烘干烘箱温度、时间、清洁度随时/班沸腾床温度、集粉袋完好、清洁度随时/班压片片子平均片重、外观随时/班片重差异随时/班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随时/班铝塑铝塑包装机外观、粒数、密封性34次/班包装在包装品装量、封口、瓶签、填充物随时/班装盒数量、说明书、标签随时/班标签内容、数量、使用记录每批装箱数量、装箱单、印刷内容每箱6.2. 工艺员查证内容。6.2.1. 文件、生产记录管理。6.2.1.1. 在每批清场下批生产前收回本批的生产记录,发放下一批的生产记录。6.2.1.2. 生产品种更换时,在每批清场下批生产前,要收回本批的岗位品种SOP和记录同时发放下一批的岗位品种SOP和记录。如不更换品种则不收回和不重新发放岗位SOP。6.2.1.3. 对各岗位在每批清场后下批生产前,收回本批生产指令发放下批生产指令。6.2.2. 工艺纪律查证:自己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下,每天随时检查,保持生产场所安静、有序,以及做好“三穿两戴”,不脱岗、不窜岗、不睡岗。6.2.3. 工艺卫生:检查岗位是否做到地面整洁,门窗玻璃洁净完好,设备、仪器、管道排列整齐。6.2.4. 生产记录:负责检查每批各岗位生产记录。重点是根据现场核对记录,检查记录是否内容真实、及时、准确。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纠正。6.2.5. 清场:检查清场工作是否有清场记录且有车间检查员确认,以免发生混药事故,各生产工序在更换生产品种及规格,批号前是否清理作业场所。6.2.6. 操作检查:采取抽查形式,检查操作员是否严格执行岗位SOP。6.3. 质量检查员检查内容。6.3.1. 生产记录:负责检查每批各岗位生产记录。重点是根据现场核对记录,检查记录是否内容真实、及时、准确。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纠正。6.3.2. 工艺卫生:按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的相应项目检查发现不合格时,监督岗位操作员重新处理,直至检查合格。6.3.3. 清场:更换批号或更换品种规格应严格按清场管理制度检查,在清场记录签名确认。对于每天产前,应对各岗位确认工作(如卫生、清场等工作)进行核对并签名。6.4. 质量控制。6.4.1. 配料、制粒:检查原辅料质量;称量投料复核情况;所用粘合剂的浓度、用量,制粒筛网,干燥温度及时间,整粒目数、总混时间等;检查整粒后中间产品性状、含量、水分(或干燥失重)。6.4.2. 压片6.4.2.1. 平均片重检查:随机检查20片片子的重量,每天至少抽查4次,应在装量范围内。6.4.2.2. 片重差异检查:每天至少抽样2次,按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6.4.2.3. 外观检查:每天至少抽样2次,目测检查,应符合规定。6.4.2.4. 崩解时限检查:每天至少抽样1次,按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6.4.3. 铝塑6.4.3.1. 铝塑包装每天至少抽样3次,按下列方法及标准检查。6.4.3.2. 铝塑板内数量 抽查10板,板内数量不得有误差,合格率为100%。6.4.3.3. 铝塑密封度 抽查20板,作密封性实验,缝合处不得有水迹,否则再抽查20板,若有进水判为不合格。6.4.3.4. 批号清晰 抽查20板,批号应清楚,打印位置正确,歪斜度不超过1mm,合格率为100%。6.4.3.5. 泡内细粉 取样10板,目视泡内除胶囊外是否有细粉存在,合格率90%。6.4.4. 外包装6.4.4.1. 随时检查印字质量,做好废盒处理监督工作。对每批中盒要确认标签内容与本批生产品种品名规格相符。6.4.4.2. 随时检查纸箱印批号质量及封箱质量,定时抽查装箱数量,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并核对批号、内容是否正确。6.4.5. 其他6.4.5.1. 检查各岗位温湿度及静压差记录是否已做。6.4.5.2. 检查各岗位工艺卫生、状态标志、生产记录、清场及SOP执行情况。7. 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7.1. 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7.2.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7.3. 在设计和建设厂房时,应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它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7.4. 口服固体制剂洁净级别定为三十万级,其范围见工艺流程图。7.5. 药品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均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制定厂房、设备、容器等清洁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7.6. 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7.7.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7.8.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用。7.9. 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7.10. 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7.11. 洁净室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7.12. 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7.13.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7.14. 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7.15. 其他7.15.1. 物料、中间产品进入仓库前要进行外清。7.15.2. 物料、中间产品进入洁净区要在脱外包区先清洁外包装再脱去外包装,通过传递窗或缓冲间进入洁净区。7.15.3. 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送废弃物堆放处。8. 包装要求的标签、说明书的文字说明【药品名称】通用名:阿昔洛韦片商品名:英文名:Aciclovir Tablets汉语拼音:Axiluowei Pian本品主要成分为阿昔洛韦,其化学名为9-(2-羟乙氧甲基)鸟嘌呤。其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8H11N5O3分子量:225.21【性状】本品为白色片。【药理毒理】抗病毒药。体外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抑制作用。本品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通过二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复制;在DNA多聚酶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本品对病毒有特殊的亲和力,但对哺乳动物宿主细胞毒性低。体外细胞转化测定有致癌报道,但动物实验未见致癌依据。某些动物实验显示高浓度药物可致突变,但无染色体改变的依据。本品的致癌与致突变作用尚不明确。大剂量注射可致动物睾丸萎缩和精子数减少,药物能通过胎盘,动物实验证实对胚胎无影响。【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差,约15%30%由胃肠道吸收。进食对血药浓度影响不明显。能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与体液中,包括脑、肾、肺、肝、小肠、肌肉、脾、乳汁、子宫、阴道粘膜与分泌物、脑脊液及疱疹液。在肾、肝和小肠中浓度高,脑脊液中浓度约为血中浓度的一半。药物可通过胎盘。每4小时口服200mg和400mg,5天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0.6mg/L和1.2mg/L。本品蛋白结合率低(9%33%)。在肝内代谢,主要代谢物占给药量的9%14%,经尿排泄。血消除半衰期(tl/2)约为2.5小时。肌酐清除率5080ml/分钟和1550ml/分钟时,血消除半衰期(tl/2)分别为3.0小时和3.5小时。无尿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l/2)长达19.5小时,血液透析时降为5.7小时。本品主要经肾由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而排泄,约14%的药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经粪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气中含微量药物。血液透析6小时约清除血中60%的药物。腹膜透析清除量很少。【适应症】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2.带状疱疹:服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用法用量】口服1. 生殖器疱疹初治和免疫缺陷者皮肤粘膜单纯疱疹:成人常用量一次0.2g,一日5次,共10日;或一次0.4g,一日3次,共5日;复发性感染一次0.2g,一日5次,共5日;复发性感染的慢性抑制疗法,一次0.2g,一日3次,共6个月,必要时剂量可加至一日5次,一次0.2g,共612个月。2.带状疱疹:成人常用量一次0.8g,一日5次,共710日。3.肾功能不全的成人患者应按下表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ml/分钟)(ml/秒) 剂量(g) 给药间隔(小时) 生殖器疱疹 起始或间歇疗法 10(0.17) 0.2 4(一日5次) 010(00.17) 0.2 12 慢性抑制疗法 10(0.17) 0.4 12 010(00.17) 0.2 12 带状疱疹 25(0.42) 0.8 4(一日5次) 1025(0.170.42) 0.8 8 010(00.17) 0.8 12 4.水痘:2岁以上儿童按体重一次20mg/kg,一日4次,共5日,出现症状立即开始治疗。40kg以上儿童和成人常用量为一次0.8g,一日4次,共5日。【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口渴、白细胞下降、蛋白尿及尿素氮轻度升高、皮肤瘙痒等,长程给药偶见痤疮、失眠、月经紊乱。【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1.对更昔洛韦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2.脱水或已有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3.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长期或多次应用本品治疗后可能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对本品耐药。如单纯疱疹患者应用阿昔洛韦后皮损不见改善者应测试单纯疱疹病毒对本品的敏感性。4.随访检查:由于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易患子宫颈癌,因此患者至少应一年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5.一旦疱疹症状与体征出现,应尽早给药。6.进食对血药浓度影响不明显。但在给药期间应给予患者充足的水,防止本品在肾小管内沉淀。7.生殖器复发性疱疹感染以间歇短程疗法给药有效。由于动物实验曾发现本品对生育的影响及致突变,因此口服剂量与疗程不应超过推荐标准。生殖器复发性疱疹的长程疗法也不应超过6个月。8.一次血液透析可使血药浓度减低60%,因此血液透析后应补给一次剂量。9. 本品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无明显效果,不能根除病毒。【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药物能通过胎盘,虽动物实验证实对胚胎无影响,但孕妇用药仍需权衡利弊。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0.64.1倍,虽未发现婴儿异常,但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儿童用药】2岁以下小儿剂量尚未确定。【老年患者用药】由于生理性肾功能的衰退,本品剂量与用药间期需调整。【药物相互作用】1. 与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可引起肾毒性,表现为深度昏睡和疲劳。2. 与丙磺舒竞争性抑制有机酸分泌,合并用丙磺舒可使本品的排泄减慢,半衰期延长,体内药物量蓄积。【药物过量】【规格】0. 1g【贮藏】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包装】12片/板2板 【有效期】二年【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生产单位】 企业名称: 西安交大药业集团福建华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福建省长乐市文岭高科技工业区168号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中山路23号商业大厦13层 电话号码:0591- 传真号码:0591-邮政编码: 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9. 主要设备及生产能力一览表序号工艺流程段设备名称型号及其规格生产能力1粉 碎粉碎机GF300100300 kg/h2制 粒颗粒机YK160200 kg/h湿法制粒机SHL250200300 kg/h槽型混合机CH-150200 kg/批3干 燥热风循环烘箱CT-C-1150100 kg/批高效沸腾干燥机GFG12050100 kg/批4总 混V型混合机400L200 kg/批5压 片旋转式压片机ZP-33、ZP-35510万/小时6内 包泡罩包装机DPA-1304万板/小时6外 包薄膜收缩机远红外-452060盒/分自动捆扎机KZB1.5秒/条7纯化水纯化水生产设备1262/268HYRO-500L0.5m3/h10. 物料平衡、偏差处理、生产指标的计算10.1. 物料平衡10.1.1. 物料平衡是指产品或物料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偏差范围。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的考核指标是产品的物料平衡率,其计算方法按医药行业有关规定执行。10.1.2. 物料平衡率:10.1.2.1. 物料平衡率计算:品名: 规格: 批号: 日期: 年 月 日物料平衡投料量=投入尾料产量=投入尾料量=规格实际产量=成品入库数+本批留样数+本批送检数 =本批尾粉产量=本批尾料量=规格物料平衡率=+100%=+10.1.2.2. 凡正常生产的产品,车间工艺员在汇总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同时,应进行物料平衡计算。10.1.2.3. 物料平衡率正常偏差范围为95.0105.0%。10.1.2.4. 属于正常偏差范围内的产品可视为物料平衡。10.1.2.5. 属正常偏差范围内的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一并交公司质管员审核,该质管员经审核同意后应在物料平衡栏签字。10.1.2.6. 发现异常偏差及时汇报车间主任及质管员,由车间主任召集有关人员,召开质量分析会,查找原因,按异常偏差处理。10.2. 偏差处理10.2.1. 偏差范围:(出现以下偏差之一时必须及时处理)10.2.1.1. 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正常范围;10.2.1.2. 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10.2.1.3. 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异常,可能影响产品质量;10.2.1.4. 产品质量(含量、外观、工序加工)发生偏移;10.2.1.5. 跑料;10.2.1.6. 标签实用数、剩余数、残损数之和与领用数发生差额;10.2.1.7. 生产中其他异常情况10.2.2. 偏差处理程序:10.2.2.1. 发生超限偏差时,须填写偏差处理单(参见附表),写明品名、批号、规格、批量、工序、偏差内容、发生的过程及原因、地点、填表人签字、日期。将偏差处理单交给生产部门管理人员;10.2.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