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第六章结构框图,第一节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一、辅助生产部门的特点二、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三、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四、生产多种产品车间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第一节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一、辅助生产部门的特点辅助生产车间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生产车间,一般很少对外服务。因此,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应由各受益的车间丶部门负担。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绝大部分是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服务的,对外销售的很少。辅助生产成本的高低,对产品成本水平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只有正确及时地计算并分配应由产品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后,才能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这就决定了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必须单独进行归集与核算,并先将其分配记入各受益对象中。,第一节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二、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构成了这些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为了核算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计算所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应设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据此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应根据各个辅助生产车间的具体情况决定。辅助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辅助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如供水、供电、供汽、运输等车间,应按车间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在账内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车间所发生的所有费用都登记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内。,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在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如工具、模型等车间,除了要按车间分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外,还应按所生产的各种产品或劳务,分别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登记当月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直接成本项目的费用。其他费用可先在“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中进行核算,月末,再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记入各有关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中。辅助生产车间也应根据其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其产品或劳务的成本。,第一节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三、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记入成本费用的方法,是由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性质以及它在生产中的作用决定的。若辅助生产车间是生产产品的,如自制材料、工具等,在这些产品完工后,应将其成本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到“原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等账户中。各车间、部门领用时,再比照财务会计中存货的核算方法,根据具体的用途和数量,一次或分次转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如果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电、水、蒸汽等产品或劳务时,辅助生产车间除主要向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劳务外,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相互提供劳务。由于它们之间相互制约互为条件,使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产生了困难。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等。,直接分配法,定义直接分配法是指把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实际费用,仅在各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之间按受益数量进行分配,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不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计算公式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某辅助生产车间接发生的费用总额费用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向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的劳务数量某基本生产车该基本生产车间间或行政管理=或行政管理等部等费用分配率等部门应分配部门劳务耗用量辅助生产费用举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举例,某企业设有供电、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由于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劳务,因而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全部登记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供电车间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如下(见表6-1)。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340000元(其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略)。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如下(见表6-2)。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的计算结果如下(见表63)。,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表6200X年8月车间:供电车间,表6-2辅助生产劳务供应通知单200X年8月,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6200X年8月(直接分配法),接下页,根据计算的结果,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71600制造费用57910管理费用6285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5236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340000,接上页,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仅对外进行分配一次,计算手续较为简单,但它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即假定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都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等部门所耗用。实际上,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不分配费用,计算出来的辅助生产成本就不完整。所以,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较多时,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差一些。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定义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根据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进行交互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略;第二次是将辅助生产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后,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各受益单位。计算公式举例优缺点,计算公式,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某辅助生产车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间费用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某辅助生产车间该辅助生产车间应分配其他辅助=耗用其他辅助生其他辅助生产车生产车间的费用产车间劳务量间费用分配率第二阶段的直接分配:该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入分配转出某辅助生产车直接发生费用+费用-费用间费用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向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某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该基本生产车间或行政辅助生产车间等部门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管理等部门劳务耗用量费用分配率例子,举例,仍以直接分配法的资料为例,分配计算的结果如下(见表6)。账务处理如下:()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2550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2042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20424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25500()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70675制造费用57690管理费用63995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57436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33492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表62005年8月(一交互分配法),优缺点,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克服了直接分配法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费用的缺点,使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算更加准确;同时,也能促使各辅助生产车间降低相互之间的消耗,加强经济核算。但采用这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在实行厂部、车间两级成本核算的企业里,各辅助生产车间只能在接到财会部门转来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入费用后,才能计算出实际费用,进而进行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因此,往往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同时,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时所要分配的费用,由于不包括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费用,所以,计算出来的费用分配率不是实际的分配率,准确性要差一些。,计划成本分配法(或称内部结算价格法),定义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按事先确定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车间、部门耗用的数量,计算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和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为了简化核算,可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如果是超支差,应增加管理费用,如果是节约差,则应冲减管理费用。计算公式各车间、部门应分该车间、部门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劳务耗用量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某项辅助生产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直分配转按计划成本分配的差异额=(接发生的实际费用+入额)-的分配数额举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举例,例1的资料为基础,并假设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1元,每小时修理计划单位成本为55元,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的结果如下(见表6-5):账务处理如下:根据表6-5中的数字,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2805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22200基本生产成本582500制造费用59000管理费用6525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7400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383000对于结转的差异额,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1439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439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表6200X年8月(计划成本分配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计算手续简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计算分配一次,而且不是在辅助生产车间实际费用计算后再分配,加快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并且能考核各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厂内经济核算。但假若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制定的不准确,会影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将较大的差异额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则对当期的损益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按计划成本分配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计划单位成本制定的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采用。,代数分配法,定义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按各车间、部门(包括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耗用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计算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某辅助生产该产品或辅助该辅助生该辅助生产车间耗某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生产劳务=产车间直接+用其他辅助生产车车间产品或劳品或劳务数量的单位成本发生的费用间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务的单位成本各车间、部门应分配该车间、部门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劳务耗用量的单位成本举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举例,以例1的资料为基础,采用代数分配法时的计算过程如下:首先,设X代表每度电的单位成本,Y代表每修理工时的单位成本。其次,建立如下多元一次方程组:383000X=352360+510Y.(1)6800Y=340000+22200X.(2)然后,解上述二元一次方程组.将(1)整理得:352360+510YX=_.(3)383000将(3)式代入(2)式得:352360+510Y6800Y=340000+22200_383000则Y=53.2349448484将Y=53.2349代入(3)式得:352360+51053.2349448484X=_383000则X=0.99088726337这样,经过计算,每度电的单位成本为0.99088726337元,每修理工时的单位成本为53.2349448484元。最后,根据各车间、部门的耗用量和单位成本,即可计算出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见表6-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表6200X年8月(代数分配法),根据表6-6中的数字,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2715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21997基本生产成本570873制造费用57704管理费用63783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79509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361998,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最大的优点是分配结果准确,这是其他分配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但是,当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较多时,需设的末知数就多,建立的方程组中的方程就多,计算起来是比较麻烦的。所以,代数分配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较少或会计工作实现了电算化的企业采用。,顺序分配法,定义顺序分配法是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费用的多少排成顺序,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少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列在先,先将费用分配出去;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多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一种方法。例如供电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若供电车间耗用修理车间的费用少,而修理车间耗用供电车间的费用多,则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顺序是应先分配供电车间的费用,然后再分配修理车间的费用。计算公式某辅助生产车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分配转入费用间费用分配率=其他车间、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各车间、部门应分该车间或部门耗用辅助生产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产品或劳务数量费用分配率举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举例,现仍以直接分配法的资料为例,由于供电车间耗用修理车间的费用少,而修理车间耗用供电车间的费用多,因而,供电车间排列在先,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分配时既要将电费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等部门,还要分配给排列在后的修理车间。由于修理车间排列在后,因此,其所分配的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即本车间发生的费用和供电车间转入的费用。所应分配的劳务数量,不包括供电车间耗用的2200度电。根据上述的分析,编制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见表6-7)。根据表6-7中的数字,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20424基本生产成本568050制造费用58138管理费用6617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5236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36042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表6200X年8月(顺序分配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优点是计算方法简便,但是,由于排列在先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耗用排列在后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便于调动排列在先辅助生产车间降低耗用排列在后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积极性。因此,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有着明细的顺序,并且排列在先的辅助生产车间耗用排列在后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较少的情况下采用。,第二节制造费用的核算,一、制造费用的归集二、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账务处理,第二节制造费用的核算,一、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概念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固定资产使用费、维修费等费用。制造费用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正确合理地组织制造费用的核算,对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控制各车间、部门费用的开支,考核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制造费用明细项目的设置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开支,在制造费用的核算时,要设置必要的费用明细项目。这些费用明细项目应结合成本管理的需要,有的按照费用的性质设置,有的按照费用用途设置。制造费用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制造费用明细账,制造费用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设置“制造费用”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的制造费用。在一般情况下,“制造费用”科目不仅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而且还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因此,该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丶部门设置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格式如下(见表6-9)。,制造费用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帐表6第一车间200X年8月,第二节制造费用的核算,二、制造费用的分配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中。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里,发生的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应由本车间生产的各种产品负担,因此,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中进行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实际分配率方式、预算分配率方式和累计分配率方式等三种。,实际分配率方式,实际分配率方式是根据当月实际制造费用及其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由于采用的分配标准不同,其计算方法也不一样。生产工时比例法直接工资比例法联合分配法,生产工时比例法,定义生产工时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所耗的实际(或定额)工时为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分配率=各种产品实际(或定额)工时之和某产品应分配该产品实际制造费用的制造费用=(或定额)工时分配率优缺点这种分配方法的优点是资料容易取得,方法比较简单。在原始记录和生产工时统计资料比较健全的车间,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例子,折合工时的计算,在一些机床型号较多、精密度相差悬殊的企业里,必须根据这一情况,将机床分为若干类,以各类机床每小时的折旧、修理、保养等费用或每小时机加工价格为依据,确定工时折合系数。然后,将各种产品的各类生产工时按系数折算成为标准工时,据以分配制造费用更为合理准确。例子计算结果,例子,某重型机器厂加工台时折合系数如下(见表6-10)。假设该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154200元,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折合如下(见表6-11)。根据生产工时、折合工时和制造费用资料,编制的“制造费用分配表”如下(见表6-12)。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采取生产工时和折合工时分配结果是不一样的。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在一些机床型号较多,精密程度相差较大的企业里,以采用折合工时分配制造费用更为合理。,表6-10某重型机器厂加工台时折合系数,表6-11生产工时和折合工时表200X年8月,计算结果,表6-12制造费用分配表200X年8月,直接工资比例法,定义直接工资比例法是以产品成本中的直接工资为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工人的工资可以直接记入产品成本的企业。当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是采用生产工时分配时,应用这种方法实质上同按生产工时分配的方法是一样的,不如直接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联合分配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制造费用各类费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分别选择合理的标准进行分配。分类的标志可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例如,有些企业将制造费用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机器设备使用及维修的有关费用;另一类是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前者可按机器工时或折合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后者可按直接人工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预算分配率方式,定义预算分配率法是以企业制造费用预算和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或标准工时)为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预算分配额与实际发生费用额之间的差额,平时留在“制造费用”科目中,年末,再按照各种产品已分配数的比例记入12月份成本中。计算公式举例账务处理优缺点,计算公式,制造费用全年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分配率=全年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之和某产品应分配该产品实际产量制造费用的制造费用=的定额工时预算分配率实际制造费用与按预算分配率实际制按预算分配率计算分配的制造费用的差额=造费用-分配的制造费用差异额差异额分配率=按预算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某产品应分该产品按预算分配差异额配的差异额=率分配的制造费用分配率,举例,企业一车间全年预算制造费用额为180000元,各种产品实际全年定额工时为200000小时。12月份甲产品实际工时为13000小时,乙产品实际工时为5500小时。年末核算时,该车间全年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89000元。1至11月份按预算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甲产品为122400元,乙产品为53550元。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预算分配率法分配的结果如下:制造费用180000预算分配率=_=0.90200000,接下页,12月份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30000.90=11700(元)12月份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5000.90=4950(元)差异额=189000-(122400+53550+11700+4950)=-3600(元)-3600差异额分配率=_=-0.01869(122400+11700)+(53550+4950)甲产品应分配的差异额=(122400+11700)(-0.01869)=-2506(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差异额=(53550+4950)(-0.01869)=-1094(元)计算结果为负数,则应冲减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数额,用红字编制会计分录。根据本例的计算结果,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506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094贷:制造费用-3600如果计算结果为正数,则应增加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数额,用蓝字作上述会计分录。,优缺点,采用预算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时,不必每月计算分配率,简化和加快了制造费用的分配工作,并能及时反映各月制造费用预算数与实际数的差异。特别是在季节性生产或季节性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或车间,利用预算分配率方式可以避免各月制造费用分配率相差悬殊的弊病。所以,预算分配率法是比较理想的。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时,要求企业的计划、定额管理工作的水平较高,否则,会影响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性。,累计分配率方式,定义累计分配率方式是在产品完工时一次性分配其应负担的全部制造费用,至于未完工产品暂不分配,其应负担的费用保留在“制造费用”账户中,待其完工后一次性分配。累计分配率方式中的分配标准,可采用上述分配方式中分配标准的任何一种。计算公式制造费用累制造费用期初余额+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计分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评审意见医院
- 股权激励方案咨询维权
- 咨询婚介方案
- 三山区营销解决方案
- 河流护坡护底施工方案
- 产品咨询策划方案模板
- 建筑产品运营方案设计模板
- 企业咨询薪酬管理方案
- 股权设计方案咨询
- 连锁餐饮店营销管理方案
- 数字化印花工艺智能化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 专题02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综合(解析版)
- MOOC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多格列艾汀使用指南2024课件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GB/T 41666.4-2024地下无压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系统第4部分:原位固化内衬法
- 云端药历健保署电子病历-慈济大学医学资讯学系
- 道路车辆 局域互联网络(LIN) 第3部分:协议规范
- 桩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
- 电梯故障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