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必修Ⅰ第七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必修Ⅰ第七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必修Ⅰ第七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必修Ⅰ第七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必修第七单元测试题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二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新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美苏政治军事力量成抗衡态势 D国家利益的冲突2、“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产物B、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C、美国蓄意分裂各国和扶植德国 D、美国向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不包括: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支持联邦德国崛起C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D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4、美国策动成立“北约”的根本目的是:A凌驾于联合国之上 B控制西欧并向东欧渗透C“遏制”苏联 D分裂德国5、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乘机对中国进行武力侵略A B C D6、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C“马歇尔计划”的运用和经互会的成立 D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7、European Communities组织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该组织是指: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货币体系8、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不包括A进行社会民主改革 B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C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D重视科技与教育9、“二战”后,西欧联合自强的发展进程是:组成欧共体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六国煤钢联营建立欧洲联盟A B C D10、下列关于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B是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反帝、反殖、反集团政治的产物C不结盟就是“中立”或“中立主义”,不加入任何军事集团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11、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D日本力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中,哪一项最有利于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1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是: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14、下列关于1971年26届联大通过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表述不确切的是:.中国成为联合国的新成员.打破了超级大国把持和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作用.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一中一台的阴谋15、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 C社会制度 D不同目标16、21世纪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成功地加入了WTO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A B C D17、促使尼克松总统访华的主要原因是:A. 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中美关系实现正常的呼声高涨C. 为了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符合他的战略利益18、当今世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但是原有矛盾冲突依然存在,同时又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这些新问题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时有发生种族歧视现象难以消除法西斯主义等极右势力沉渣泛起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A、 B C、 D19、当前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过渡过期,这一“交替”是指: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20、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出现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北约”原有的防御色彩尽失,已成为美国新炮舰政策的工具 “科索沃战争”实际上是“北约”实施21世纪战略新概念的试验场A. B. C. D.21、纵观几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共同特点是:A.体现了各国综合国力的对比 B.都是大国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C.都是战胜国通过共同认可的条约处置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格局D.都是各大国战前即已结盟,战后共同策划的结果22、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国际法都明确规定,必须遵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得干涉别国内政,2003年,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说明: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C.联合国对霸权主义软弱无力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23、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苏东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剧变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都面临着严重经济困B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C罗马尼亚通过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发生剧变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24、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 B欧洲共同体的形成C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25、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A缓和和紧张并存,和平和发展更为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B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C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成为冷战对手D社会主义力量遭到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26、表明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的事件是: A.东欧制度 B.苏联解体 C、经互会、华约组织解散 D.独联体成立27.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 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28.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根本目的是:A.和美国展开对抗 B.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C.提高国际地位 D.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9.1972年,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前提是: A.尼克松访华 B.美国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恢复联大席位 D.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与席位C、中日邦交正常化 D、推动达成了关于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美国总统哈瑞杜鲁门,1946年材料二:“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 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美国总统布什国情咨文,1991年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杜鲁门主义说这句话的背景。(6分)为“承担责任”,美国政府确立了什么政策?(3分)(2)材料二导致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灯塔”的直接原因是?(2分)布什的话反映出美国的什么战略意图?(3分)为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美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3分)(3)结合两段材料,分析杜鲁门的讲话与布什的国情咨文的本质是? (3分)32、阅读下列材料:全球综合国力 TOP 排行排 名国 名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资源力社会发展政府调控外交力年增长率综合国力1美国319422182197295529159972.6%85302日本2122139077837390151791.1%49473法国1560126378614397166942.6%42804英国1575107680519378153902.3%40965德国1736107760011398168912.0%40816俄罗斯578623829312318144974.9%29017中国1301349488274233119997.7%28632003年4月21日最新研究报告 数据资料截止2002年12月31日回答:(1)多级化世界由哪些政治力量构成?。(6分)(2)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有什么影响?(6分)(3)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6分)面对世界多级化趋势中国应该怎样应对?(2分)第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CCD 6-10 BABDC 11-15 CBCAC16-20 DDBBD 21-25 ABDAA 26-30 CABDD二非选择题:31.(1)背景:“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6分) 政策:美国还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3分)(2)直接原因:苏联解体;(2分)战略意图:独霸世界;(3分)措施:借助北约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3分)(3)本质:都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其称霸世界的野心。(3分)32.(1)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