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涉外继承.ppt_第1页
十二涉外继承.ppt_第2页
十二涉外继承.ppt_第3页
十二涉外继承.ppt_第4页
十二涉外继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本章的基本内容,第1节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第2节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第3节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第1节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第1、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制度),(1)差别制和同制度,差别制也称为分割制,通过涉外继承将遗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分别指定不同纠纷规范的实体法,即动产为继承人所属歧视制度主要受法则歧视的影响,被英美和几个大陆的法国家采用。 我国也采用歧视制度。 同一制也称为单一制,无论遗产是动产还是不动产,继承关系作为整体适用同一纠纷规范所指的实体法,即继承人的所属法(本国法或住所法)。 该制度以罗马法的总括继承为理论依据,目前已有很多国家采用该制度。 一些国际条约也采用同样的制度,如1928年- 010-3010年和1988年- 010-3010年。 (2)区别制度和同制度的利害,继承法具有财产法和身份法的双重性质。 强调继承财产法性质的国家采用差别制度,强调继承身份性质的国家采用同一制度。 房地产与所在国关系密切,采用歧视制有利于保护财产所在国的公共利益,有利于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的执行。 如果遗产分布在两个以上国家的话,遗产继承受两个以上国家的法律支配,法律的适用可能会变得困难。 同样的制度可以克服上述的不足,法律的适用很简单,但是有房地产的国家不允许根据所有者法的判决,有可能不被执行。 二、继承准据法的适用范围,(一)开始继承。 继承开始的原因、时间和地点、继承财产的相关费用,在继承人被宣布死亡时宣布判决的日子,从判决确定的失踪者死亡之日起继承。 (二)继承人。 继承人资格、继承人顺序、代位继承、是否承认继承合同及其效力、接受继承能力和遗产的能力、废除继承人等。 (三)继承财产。 遗产构成和遗产转移问题。 (4)继承份额,特留份额。 (五)承认和放弃继承。 (六)遗产的管理和执行。 三、我国有关继承标准法的规定,在1985年布斯塔曼特法典第36条,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国境外的遗产、在中国国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外国人继承在中国国内的遗产、在中国国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动产适用继承人居住地的法律,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说明,被继承人的居住地法是被继承人生前的最后居住地法。 1986年关于死者遗产继承的法律适用公约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于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法律,动产适用于房地产所在地法律。 在甲国居留的中国公民田某,在乙国旅行中遭遇交通事故而死亡。 在那之前,在丙国的一家银行注册了价值10万美元的股票和宝石,在中国留下了价值200万元的房地产。 田中在中国的父母要求继承这些股票和宝石。 我国甲乙丙三国都没有关于遗产继承的特别协议。 根据我国法律,上述股份和宝石的继承应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a .中国法b .甲国法c .乙国法d .丙国法,案例1 :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吴某系上海某大学教师,1988年辞职留学于日本。 1990年回国前不久,吴某在日本大坂市骑自行车上班的途中,被急行来的小汽车撞倒,应急补贴失效,不幸死亡。 消息传到上海,在上海工作的妻子周某作为全权代理人由吴某的哥哥陪同,来到日本料理葬礼。吴某的妻子周某委托日本律师就事故方面和赔偿进行商量。 经过双方努力,达成赔偿协议。 根据协商,周某得到以下赔偿:(1)“失利”。 也就是说,假设吴某健在,从死亡时到退休时,可以获得经济收入。 (二)精神损害赔偿费。 对受害者父母、子女和配偶精神损失的赔偿。 (三)对自行车损害的赔偿。 另外,吴某在日本保过人身保险,所以日本的保险公司支付了500万日元的保险金。 周某和吴某的哥哥带着巨额赔偿金和保险金回到了上海。 周某应该如何分配从日本带回的巨额赔偿金和保险金,吴某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能和周某争吵解决。 为了避免冲突,吴某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以下简称吴方)以吴某的妻子周某和女儿(6岁)为被告向法院起诉。 经协商,双方对赔偿金和保险金的性质和分配原则有一定的共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7 )民字第52号“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是否被认可”的规定,本案保险金被作为遗产处理,其继承人在公民死亡“精神损害赔偿费”后,起诉人支付遗属的精神安慰并不给予死者,因此不是死者的遗产。 双方还一致认为,吴某的女儿尚未成年,应该多分财产,在财产中留下女儿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其馀的都应该由双方分割。 尽管双方对这一巨额财产在法律上有相同的认识,但具体分割却有很大差异。 吴方说: (1)保险金是吴某的遗产,其中不包括别人的财产,也不包括吴某和周某夫妇的财产,首先要继承人均得分,即周某、女儿、周某父母均等分配。 (2)“失利”和“精神损害赔偿费”也不得包括他人财产,也不能是吴某夫妇的共同财产,同样应由周某、女儿、吴某父母均等分配。 (3)考虑到吴某的女儿未成年,必须按照上海现在的生活水平抽取约每月100元人民币(其中包括教育费),扣除其母周某应负担的一半,直到女儿成人,共计约需要1万元。 先分给女儿,然后从双方留下的财产均等分配。 周方认为,作为遗产的保险金是日本保险公司支付的,继承时遗产在国外,继承人死亡前居住在国外。 根据继承法第36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国外继承遗产,在中国国内继承外国人遗产,动产适用继承人居住地的法律,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 和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于继承人死亡时居住地的法律,动产适用于房地产所在地的法律”,该遗产的继承应适用于日本国的法律。 根据日本的法律,在法定继承中,孩子是第一顺位的继承人,父母是第二顺位的继承人。 第一顺位继承人存在的情况下,配偶和第一顺位继承人都继承。 因此,本案遗产应由周某和女儿共同继承。 根据继承法第900条(法定继承份额),规定“子女和配偶为继承人时,子女继承份额为2/3,配偶继承份额为1/3”,保险金应按周某及其女儿在日本法律规定的继承份额分配。 (2)“精神损害赔偿费”是如何划分的,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明确规定。 根据司法实践,从牺牲者生前的抚养、赡养的关系出发,受害者抚养的亲属一般失去劳动力或者不足,失去死者后就失去了生活的依赖,因此对于赔偿金的分配,首先要考虑这些亲属的利益从亲属和死者的关系的亲疏来考虑权利和义务一致与本案联系,周某和吴某的父母有工资和退休工资的收入,但是女儿6岁,没有劳动力,最需要经济上的援助和精神上的安慰,所以这笔赔偿金大部分是女儿必须得到的女儿从现在开始到成年为止必须计算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必须用日本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来计算。 因为这笔赔偿金的金额是按照日本的生活水平计算的,给予了赔偿,所以当然应该按照日本的生活水平计算女儿应该接受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3)“失利”在我国法律上没有类似的规定,其计算依据是以吴某健在时的劳动收入为基准,其补助是以周某家庭因吴某死亡而实际受损为前提,对周某家庭的经济补偿,或者对吴某(假设健在)的经济补偿。 该财产作为吴某与周某夫妇的共同财产,首先析出周某的一半,吴某遗产的其馀一半由法定继承人继承。 问: 1、本案中的继承关系是涉外继承关系吗? 根据是什么2、本案中的继承人吴某的地址在日本还是在中国3、本案中,中国法院应该如何适用法律4、吴方代理律师应该利用国际私法的哪些制度,劝说中国法院适用中国法律来解决本案的继承纠纷:日本的法例是什么? 第二节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某中国老人病危时,他的两个女儿在身边,他这两个女儿继承财产,他的两个儿子表示异议),一、遗嘱实质问题的法律适用,当事人的所属法律应适用。 但是,一些国家采用立遗嘱者的本国法,其他国家则采用立遗嘱者的习惯性住所和住所法。 另外在一些国家,对于本国国内的不动产,在立遗嘱的能力上,要求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当事人的所有者法适用,但在立遗嘱时与死亡时的所有者法不一致的情况下,即当事人的本国法或住所法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法律一般规定应用立继承人遗嘱时的所有者法。 美国的一部分州适用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法。 二、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一名中国男性50岁时立遗嘱经过公证,55岁时用自己书写遗嘱,60岁危重时又口述遗嘱,以哪个遗嘱为基准)一些国家不区别不动产,统一规定适用的法律,一般以法人法和行为地法为依据法。 (1)首先根据遗嘱者的所有者法,所有者法使遗嘱方式无效,立遗嘱时的所在地法为有效者时,遵循立遗嘱时的所在地法。 (2)法人法和立遗嘱时所在地法中,只要某国法律认为该遗嘱方式有效,就认为有效。 在其他国家应区分不动产和不动产适用的法律,也就是说不动产遗嘱方式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适用不动产遗嘱方式的法律比较灵活。 目前一般见解是对遗嘱方式的依据法放松灵活的态度。 1961年缔结,1967年生效的海牙民法通则集中反映了这一趋势。 第三节无继承财产者的处理、第一、无继承财产者的理论(1)无继承财产者在国内法中也称为“继承权”,指无合法继承人或合法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遗产。 根据各国的立法理论和实践,有时没有继承人所有继承人都放弃继承权继承人在遗嘱中被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没有指定遗赠人继承人的有无不明,权利机构发表公告,期限届满后也没有人主张继承权。 (2)无人继承财产,各国法律一般规定回国。 但国家以何种资格获得继承财产有不同的解释。有的主张,国家没有以特别的继承人资格取得继承财产,这种方法叫继承取得。 因此,继承财产应由继承人国籍所属国家取得。 德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国采用这种做法。 另一个主张是先占取得国家没有财产的先占者资格的继承财产的方法。 因此,没有继承财产的国家应由遗产所在地国家取得。 英国、美国、法国、奥地利、土耳其等国家采用这种做法。 二、适用不继承财产的法律,一般适用不继承财产的法律,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确定财产在什么国法中不继承,二是决定无人在什么国法中继承财产的归属问题。 (一)对于没有任何财产继承的问题,各国一般主张根据继承关系本身的依据法来确定。 但是,由于各国关于继承关系的依据法规定不同,确定哪个财产谁也没有继承的依据法也不一致,是继承人的本国法、继承人的住所法还是遗产所在地法。 (二)无继承财产法律的适用1、适用继承关系的依据法德国采用继承人本国法,解决德国无继承财产的归属问题。 如果继承人本国法将国家继承财产的权利视为继承权,德国将财产转交给继承人国籍所属国家。 根据继承人的本国法,如果认为国家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的财产的先占权的话,德国虽然没有但是以先占者的资格将该财产归还德国国库。 2、适用遗产所在地法。 按照1978年奥地利国际私法规定的死亡继承的依据法,即死者死亡时的所有者法,遗产没有继承财产或者属于法定继承人领土当局的情况下,将死者死亡时的所有者法替换为死者财产死亡时所在地国家的法律。 也就是说,没有继承财产的人必须适用该财产所在地的法律。 3、采用歧视制。 即动产在继承人死亡时国籍属于国法,不动产遵从不动产所在地法。 三、关于中国无继承财产的处理原则,对于无跨国继承财产的问题,日本民法典和遗嘱处分方式法律冲突公约没有明确规定。 但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191条规定,“死于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留在中国境内的财产,没有继承或遗赠的,根据中国法律处理,除两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外”。 也就是说,外国人在中国国内的遗产是根据中国法律遗产所在地法进行处理的。 另外,继承法第32条规定:“继承人也未受遗赠的遗产,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的成员,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因此,没有多国人继承财产的,与中国缔结条约的,没有按照条约规定处理的条约的,中国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位于中国国内的多国继承财产中的房地产,一般不继承归属于中国国有的多国任何人的财产,一般按照互惠交给继承人国籍所属国家处理。(1)个别选择问题,1 )在遗产法定继承方面,对“同一制度”的正确理解如下: (a )对死者人格和财产的“普遍继承制度”;(b )对死者遗产的所在地和财产性质,适用遗产所在地法的制度;(c )对死者遗产的所在地和财产性质, 以统一死者所有者法规定的制度d .为指法院的地方法解决的制度,2 .法定继承的准据法也适用于() a .遗嘱方式b .立言能力c .遗嘱的解释d .遗嘱的执行,3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我国在处理涉外法定继承事件时,() a .该制度b .歧视制c .物的所在地d .该制度和歧视制洛的地址在英国。 乙方留下的遗产是位于日本的别墅、加拿大的动产。 英国的男丙主张是乙的私生子,为了继承乙的遗产,和甲某发生了纠纷。 甲某向中国法院起诉。 关于本案中乙方的遗产继承,以下表达方式是正确的: (a )动产是英国法,动产是日本法b .动产是加拿大法,动产是英国法c .动产是中国法,动产是日本法d .动产是韩国法,动产是英国法,(1,C2,D3,B4,a,(2)多个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