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2,情景默写,高考链接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_,_.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_,是寡人之过也.4.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3,5.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复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文中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等2、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和重点语段的背诵3、学习将课文中的素材用于自己的作文写作中,.,6,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关于左传,.,7,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8,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9,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故事背景,.,10,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晋文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且晋文公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返回晋国为君的;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故事背景,.,11,解题,1、“退”,使动用法,使之退。师,军队。2、双方力量悬殊,应是智取,而非力搏。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兵攻城,攻城之法不得已。孙子兵法,.,12,叙事结构,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亡郑利晋而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三点理由,.,13,知识点归纳,.,14,解释下列红色字的意义1.烛之武退秦师。2.以其无礼于晋3.且贰于楚也。4.晋军函陵。5.敢以烦执事。6.越国以鄙远。7焉用亡郑以陪邻。8.行李之往来。9.又欲肆其西封。10.惟君图之。11失其所与,不知。12吾其还也。,.,15,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秦伯说5、失其所与,不知,通假字,“已”通“矣”,语气词,“共”通“供”,供给,“厌”通“餍”,满足,“说”通“悦”,高兴,“知”通“智”,明智,13,.,16,(古/今),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行李之往来(使者/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古今异义,.,17,文言虚词,以:1.以其无礼于晋2.若亡郑以陪邻,敢以烦执事于:1.以其无礼于晋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其: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失其所与,不知4.吾其还也,因为,表原因连词,来对,表对象连词,又连词,况且代词,它郑国代词,这件事自己的表商量语气,还是,.,18,词类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扎)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唯君图之(考虑)既东封郑(使动,使成为疆界)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受损、使得利),名词动词,.,19,(烛之武)许之(主语)(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烛之武)夜,缒而出(主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省略句,特殊句式,.,20,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介词结构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倒装句,特殊句式,.,2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是寡人之过也。(“也”表判断),特殊句式,.,2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A.烛之武之所以能够劝说秦伯退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一直站在秦国的立场上。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郑国灭亡只能对晋国有利。C.当年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送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后来并没有履行诺言。D.从烛之武对形式的分析和“子犯请击之”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当时晋军的力量要强于秦军。,.,23,翻译下列句子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3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4,1.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困难的。2外交使节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3.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4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哪能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25,无能为()也矣,共()其乏困,秦伯说(),与郑人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wi,gng,yu,f,fn,zhu,ju,秦军氾()南,若不阙()秦,夜缒()而出,失其所与,不知(),使杞()子、逢()孙戍之,zh,q,png,字词注音,.,26,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于:对状语后置句,以:因为。,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数动,军:驻扎。名词动词,省略介词“于”,烛之武的出场背景,.,27,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他们的军队一定能撤退。”郑伯同意了他。,师:军队。,之:代词,他。,若:如果。使:派,对郑伯言状语后置句,伯乐推荐烛之武,.,28,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之:助词,主谓之间,不译。,已,同“矣”,子:古代对人的尊称。,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过,过错。,然:然而。,辞:推辞,犹:尚且,而:才,.,29,初识烛之武,1、结合第二段烛之武言行简要概括他的形象?,年华蹉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牢骚满腹不卑不亢通情达理临危受命深明大义,.,30,辩士烛之武,2、烛之武是如何让秦伯放下戒心,听其说下去呢?,.,31,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当晚,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烦劳您。,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当夜。,亡:使灭亡。使动用法。,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以:用、拿;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既:已经,.,32,辩士烛之武,3、烛之武是如何引诱秦伯让其动心舍郑呢?,.,3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邦的国力变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以,“而”;鄙: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焉:哪里,怎么。以:连词,表目的,“来”。陪:增加。,以(之)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泛指主人。,行李:出使的人,使者。现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之:主谓之间。,共:同“供”。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厚:变强,薄:变弱,.,34,辩士烛之武,4、烛之武是如何离间秦晋让秦主动撤军呢?,.,3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借代)。,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之:主谓之间。,.,36,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您还是好好掂量掂量吧!”,东:名词作状语,在东面。封:疆界,使成为疆界。,肆:延伸,扩张。,何厌之有: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厌”,满足。,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图:考虑。,阙:侵损,削减,焉:从哪里,以:而,.,37,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盟:结盟。,戍:守卫。,说:通“悦”,高兴。,乃:于是。,.,38,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子犯请求晋侯下令攻击秦军。晋侯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微:假如没有。夫人:那人。,因:依靠,子犯:狐偃的字。之:指秦军,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同“智”,其:表商量语气,还是。,去:离开。,易:交换,及:达到,其:代词,自己的,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之:代郑国,.,39,塑造人物的方法,1.环境烘托(疾风知劲草)2.他人的陪衬3.个性化的语言,.,40,讨论: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41,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能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一个会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烛之武是一个_的_。,.,42,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心平气和,平缓。,诚恳,反问语气。,委婉,平缓。,反问,语调略高。,较轻,有力而肯定,拉长音,态度诚恳,中速读。,要有愤激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反问语气,反问语气,语速承前,语气平缓,诚恳,品读烛之武的外交语言艺术,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阐明利害,动摇秦君.,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引史为例,挑拨秦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43,结局:晋军亦退师,晋文公将其与“子犯”相比,看其一代霸主之气度,.,44,合作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45,理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形势亡郑对秦无益亡郑对秦有害舍郑于秦有益纵观历史晋国无信且贪展望未来预言晋将阙秦,.,46,利化被动为主动,烛之武为何不去见晋侯而选择见秦伯?分析一下烛之武所洞悉的秦伯的心理。(戒心、贪心、疑心)烛之武是如何拉近彼此距离的?(消除戒心、瓦解贪心、利用疑心),.,47,节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也不失却本国尊严,.,48,体得体,要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烛之武对于秦伯,一口一个“君”,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每一言每一行无不表现了对对方的尊敬。这种尊敬赢得了对方的好感,从而也为自己的说服工作打好了感情基础。作为臣子,委婉提醒,不提要求,一切请秦伯自己定夺。满足了人潜意识中的自尊。,.,49,一、高妙的劝说艺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援古例今,审时度势洞悉对方心理,缩短彼此距离不卑不亢语言得体,语重心长,.,50,二、对于古人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51,3、魏征与唐太宗(正面)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4、管仲与齐桓公(正面)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治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5、比干与纣王。(反面)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6、召公与厉王(反面)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52,三、对于现代人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3,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告诉我们: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尊重被劝说者,使之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54,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秦伯说5、失其所与,不知,通假字,“已”通“矣”,语气词,“共”通“供”,供给,“厌”通“餍”,满足,“说”通“悦”,高兴,“知”通“智”,明智,13,.,55,(古/今),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行李之往来(使者/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古今异义,.,56,文言虚词,以:1.以其无礼于晋2.若亡郑以陪邻,敢以烦执事于:1.以其无礼于晋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其: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失其所与,不知4.吾其还也,因为,表原因连词,来对,表对象连词,又连词,况且代词,它郑国代词,这件事自己的表商量语气,还是,词类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扎)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唯君图之(考虑)既东封郑(使动,使成为疆界)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受损、使得利),名词动词,既东封郑(在东边)又欲肆其西封(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黄昏),名词状语,词类活用,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动词名词,词类活用,.,60,形容词名词,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词类活用,形容词动词,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肆其西封(扩张、延伸),词类活用,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词类活用,(烛之武)许之(主语)(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烛之武)夜,缒而出(主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省略句,特殊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介词结构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倒装句,特殊句式,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是寡人之过也。(“也”表判断),特殊句式,.,66,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培训必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版《2025年年安全生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公需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Y地产公司品牌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附答案
- 会见、会谈、签字仪式、开幕式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旅游服务礼仪-旅游类-旅游大类
- 第17课《短文两篇》说课稿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铝电解多元时间序列模式挖掘研究
- 网球制作工安全应急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清洁剂配方师岗前核心技能考核试卷含答案
- 快件处理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TNBSIA 001-2024 建筑设备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 JT-T-848-2013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其他辅助设备
- chap5-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物理力学性能
- 县河长制方案
- 基于韧性原则的乡村低密度住宅规划体系构建
- 早期工业时期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课件
- 综合实践《中华传统节日》课件
-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培训课件
- 《江苏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DB32T538-20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