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危害预防.ppt_第1页
噪音危害预防.ppt_第2页
噪音危害预防.ppt_第3页
噪音危害预防.ppt_第4页
噪音危害预防.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7,危害防止,第一節物理性危害,勞工在工作場所中由於機械、器具的防護設施不足,或作業勞工操作不當,均可能導致勞工身體遭受危害,其中由物理因子所導致的危害包括高溫、低溫、噪音、振動、輻射與異常氣壓等。,溫濕危害預防,熱環境導致的危害當體熱無法藉由人體正常的機制適時將體熱排至體外,便會造成體熱積蓄於體內,此時若不利用其他方式排除體熱或減少體熱積蓄,則可能導致身體危害,也就是所謂的熱疾病。常見的熱疾病包括中暑、熱衰竭、熱痙攣、及熱暈厥等,其中以熱中暑最危險,若不緊急作適當的處理會有死亡之虞。,(六)熱指數1.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1)室外有日曬情形者:即綜合溫度熱指數0.7(自然濕球溫度)0.2(黑球溫度)0.1(乾球溫度)(2)室內或室外無日曬情形者:即綜合溫度熱指數0.7(自然濕球溫度)0.3(黑球溫度),(七)預防措施1.分配作業及休息時間:,2.穿著熱防護設備:3.加強通風設備:4.著用適當衣服:5.逐步增加熱適應能力:6.補充適量水分:7.排除不適熱環境工作者:8.管理措施:,噪音危害預防,噪音源併處:(1)相同音壓級之噪音源併置於同一處所時,其所合成之音壓級計算公式如下:其中L:併處後之音壓級A:噪音源機械之數目B:單一噪音源之音壓級,(2)不同音壓級之噪音源併置於同一處時,其所合成之音壓級如下表:,(三)噪音的危害1.下班後耳朵仍有嗡嗡聲。2.和人談話時,覺得變小聲或聽不清楚。3.別人發覺你說話變大聲。4.聽不到門鈴或電話聲。5.聽音樂時覺得音質改變。6.把電視或收音機的聲音轉得十分大聲。7.在吵雜的環境中辨識語音的能力變差。,(四)預防措施1.工程改善:(1)定期維修機械設備以減少其噪音量。(2)隔離噪音發生源以減少噪音之傳出。(3)使用吸音材料以降低噪音的反射。(4)對噪音存在之機械採用消音器或滅音器,以減少噪音量。(5)消除機械鬆動現象並減少其摩擦與衝擊,以降低噪音的產生強度。,2.減少噪音暴露時間:任何時間不得暴露於尖峰值超過140分貝之衝擊性噪音或115分貝之連續性噪音。,3.配戴防音防護具:勞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超過85分貝,或暴露劑量值超過85%時,即應戴用有效之防音防護具。4.定期實施教育訓練與聽力檢查:由於佩戴防音防護具後,其對不同頻率聲音的遮音性能不同,對外界的環境會覺得不習慣,故為鼓勵勞工佩戴防音防護具,減低其佩戴之抗拒心理,應定期對勞工施以教育訓練,學習適應與佩戴方法,並使勞工定期接受聽力檢查。,振動危害預防,(二)振動的危害1.末梢循環機能障礙:2.中樞及末梢神經機能障礙:3.肌肉骨骼障礙:,(三)預防措施1.構造改良與加強維修保養:2.安全作業標準之訂定及教育宣導:3.振動暴露時間調整:,4.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具:5.作業勞工定期健康檢查:,照明危害預防,不良的照明會使勞工看不清楚其周邊的事物,並造成眼睛的負擔,進而降低工作績效與工作品質,甚至影響勞工的安全。,(四)預防措施1.將光源位置設置在直射光或反射光不會直接射向眼睛的地方。2.睹物與視線之前方,不應有光源。3.燈具裝設在較高的位置,盡量在人眼平視之60度以上。4.減少光源亮度,例如使用多個低強度燈具取代少數明亮燈具。,5.增加眩光源周圍環境的照度,俾能看清楚眩光源附近之物件。6.使用遮光板、燈罩、漫射透鏡、濾光器或交叉偏光透鏡等。7.使用手提之局部光源應有燈罩。8.調整作業位置以使側面或背面面對光源。9.使用漫射光的表面,如無光澤油漆,避免光亮的金屬、玻璃類物品堆放。,輻射危害預防,輻射包括游離輻射與非游離輻射。游離輻射係指可直接或間接使物質產生游離輻射作用之電磁輻射或粒子輻射,一般以紫外線以上之能量方可稱之為游離輻射,在工業上常使用者為、射線及中子射線等,非游離輻射均為電磁波,包括紅外線、紫外線、微波、雷射等。,(二)預防措施1.避免不必要之暴露,包括縮短時間、加長距離及使用屏障等。2.射源應予管制,以防止失竊或不當使用。3.射源之開啟或關閉位置應清楚標示,並需會同場所負責人確認之。4.射源容器表面應有之不脫落之輻射警示標誌及警語。,異常氣壓危害預防,(二)異常氣壓的危害我國異常氣壓作業危害事故以減壓症佔九成以上最多,由於高壓狀態下,作業人員身體組織內溶解了大量的惰性氣體氮氣,若上升途中未妥適減壓,容易形成氣泡存於身體組織中,阻礙循環或直接對細胞造成傷害,導致組織病變或臨床症狀,此稱為減壓症。,(三)預防措施在氣閘室對高壓室內作業實施加壓時,其加壓速率每分鐘應維持在每平方公分0.8公斤以下。當日從事高壓室內作業終了之勞工,為減少其體內氮氣殘留,應於最後一次減壓終了時起算,連續給與終工壓減時間,且在此時間內不得使其從事重體力作業。在氣閘室為高壓室內作業實施減壓時,其減壓速率每分鐘應維持在每平方公分0.8公斤以下。,第二節化學性危害,其中化學性因子因種類繁多,作用人體機轉複雜,又普遍存在一般的工作場所中,容易因忽略它的存在而造成人體危害。化學性因子通常是經由呼吸、皮膚接觸和食入三個途徑進入人體,其中以呼吸的途徑進入最為常見,因此如何正確量測存在勞工工作環境空氣中化學因子的濃度,為掌握勞工暴露狀況的重要課題。,化學性危害因子,勞工安全衛生有關之化學性因子以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中訂有容許濃度標準的480種有害物為主。,化學性危害因子其特性與危害情形具有密切關係,一般將其分為粉塵、燻煙、霧滴、液滴、煙、氣體、蒸氣和纖維等,通常成為空氣懸浮物而散布於空氣中,可藉呼吸而吸入、皮膚黏膜直接接觸或因誤食、衛生習慣不良而吞食,致長期曝露吸收而蓄積體內及長期連續重複接觸而引起慢性危害、或短時間高劑量而引起急性中毒,其中主要包括有機溶劑、鉛、粉塵、特定化學物質及缺氧等。,(一)粒狀物質粒狀污染物包括粉塵、燻煙、霧滴、煙、霧、煙霧、纖維等,如煤礦粉塵、金屬燻煙、硫酸霧滴等。,(二)氣態物質1.氣體:窒息性氣體如一氧化碳、氰酸、氮氣、氫氣、甲烷氣體等,在空氣中濃度太高,或氧氣被取代而不足,就會造成缺氧窒息,甚至發生死亡悲劇;毒性氣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氫、氯氣、氨氣等,在空氣中濃度高就會造成刺激感或中毒現象。,2.蒸氣:有機溶劑如苯、甲苯、酒精、汽油、四氯化碳等液體,因為沸點低很容易形成蒸氣揮發到空氣中而被吸入,會影響神經系統或引起其他中毒症狀。,(三)液體強酸、強鹼、煤焦油、切削油、有機溶劑等液體,可藉由皮膚接觸或吃入而引起身體傷害,如腐蝕灼傷、急性中毒或慢性病症等。,危害途徑與傷害,(一)由呼吸系統進入(二)由皮膚接觸滲入(三)由消化系統進入,(四)導致之傷害1.苯會導致白血病。2.鉻酸會傷害骨髓,如導致鼻中膈穿孔等。3.硫酸霧滴會導致喉部痙攣。4.游離二氧化矽會導致矽肺症。5.錳會導致巴金森氏症。6.二異氰酸甲苯會導致過敏性氣喘。,處理機制,(一)防衛機制人體具有對抗大多數外來物的構造,物質或能量進入體內的每一途徑,身體均有特別的對抗或防衛機制,一旦某些因子進入體內,正常的生物反應便立刻運作,包括防衛機制及消除反應。,(二)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就是靠特殊細胞去辨認外來物並驅動其它細胞如淋巴球,去攻擊外來物的生物性或化學性,同時合成抗體循環全身與外來物戰鬥並摧毀它,(三)處理流程人體在危害因子暴露後的反應與處理過程可能決定於:(1)劑量的大小;(2)特殊的物質或能量;(3)劑量的暫時形式。另外排除也是動態交互作用系統的一部分,決定潛在有害物的吸收,分佈及排除過程,因此它是一正常的處理過程或是特別的防衛機制,排除主要的排泄物是經由尿液及糞便,也可能經由汗液排除,劑量與反應,(一)劑量劑量係指經由吸收進入人體內危害因子之量。劑量的多寡決定於危害因子進入人體的途徑、數量與吸收的速度。,(二)反應由於人體對每一種危害因子均具有先天的防護機制與排除作用。而人體對危害因子的反應結果如下:1.適應:雖有變化但不妨礙正常功能。2.疾病:變化較大但干擾到正常功能。3.死亡。,(三)劑量與反應之關係當人體吸收危害因子相當劑量時,反應的產生是可預期的,而反應的結果與該危害因子的劑量有密切關係。至於人體對危害因子的反應則決定於該危害因子之化學成分、物理特性及危害因子與人體間之交互作用。,危害評估,(一)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勞工每天工作八小時,一般勞工重覆暴露此濃度以下,不致有不良反應,也就是說,勞工作業環境全程工作日之時量平均濃度不得超過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二)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一般勞工連續暴露在此濃度以下任何十五分鐘,不致有不可忍受之刺激,或慢性或不可逆之組織病變,或麻醉昏暈作用、事故增加之傾向或工作效率之降低。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之數值可由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之數值乘以變量係數而得,(三)最高容許濃度最高容許濃度為不得使一般勞工有任何時間超過此濃度之暴露,以防勞工有不可忍受之刺激或生理病變。,作業環境測定,依作業環境測定實施辦法之規定,計有8種作業場所、79種化學性因子,需進行作業環境測定。(一)辦理方式事業單位實施作業環境化學性因子測定之辦理方式,可自行辦理或委託辦理。無論是自行辦理或委託辦理,作業環境測定採得之樣本,應送請經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工研院工業安全衛生技術服務中心認可之實驗室作化驗分析。,預防措施,作業環境中有害因子的危害,應有相當的預防措施,無論是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或人因工程對人體之危害,其根本之預防措施應是消除危害發生源,只有在無法消除危害源之情況下,才得以採取預防措施方式降低對人的危害。,(一)密閉或取代有害發生源當有危害發生源時,應該以密閉方式阻隔危害物質與勞工接觸的可能,或以無毒性、低毒性的物質取代可能發生危害的高毒性物質,(二)改變製程或改善設備製程的改變如將乾式作業改為濕式作業,可減少粉塵飛揚,改善設備的效能如對機器潤滑可以降低噪音。其次應增加防護設施以降低勞工的可能暴露機會,如加裝隔熱裝置可以阻擋高溫,局部排氣設施可以降低危害物質濃度,或者使用自動化程序,避免勞工直接接觸危害因子。,(三)工程對策1.以低毒性物料或物質代替高毒性物質使用。2.改良生產程序或作業方法。3.抑制、隔離、遮蔽危害物質危害發生源,避免其散發、逸散或傳播。4.裝置通風換氣裝置。5.設置密閉設備。,(四)管理對策1.人員管理2.健康管理3.教育訓練4.保存資料,(五)正確使用防護具如果從發生源及製程或設備無法立即改善或臨時性工作,則應替勞工準備個人的防護器材來減少與危害接觸的機會。但是個人防護是最後的考慮,絕不可以不先設法改善環境條件就直接要求勞工使用防護具。,第三節墜落災害,依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對近十年來職業傷害發生類型進行統計分析之報告顯示,墜落災害占全體重大(含死亡)職業傷害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墜落災害發生率又以營造業為首位。自民國七十七年以來至今,營造業之重大職業傷害嚴重率一直占全業之冠,而造成營造業高職業傷害嚴重率之主要原因即為墜落災害,其原因乃由於營造業作業期短,高處作業,多層承攬與勞工流動性等特性,墜落的發生,勞工從1公尺以上的高度墜落即可能遭受傷害;從2公尺高度墜落即可能發生死亡災害,其主要原因乃因勞工在墜落時係專心於作業,因此來不及採取自我保護之防護措施,也就是墜落不同於人自高處跳下,因有採取自我防護措施,其傷害遠小於勞工於作業場所墜落時所產生之災害。研究顯示易發生墜落災害之處所,並非依處所之高度而增加其發生率,當人所處的作業處所其高度已超過人體所能承受的高度極限,作業者反會因恐懼而提高其注意力,作業時不會疏忽大意,並會主動要求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因而減少墜落災害發生率。,管理措施,(一)健康檢查與管理勞工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使其從事高架作業:1.酒醉或有酒醉之虞者。2.身體虛弱,經醫師診斷認為身體狀況不良者。3.情緒不穩定,有安全顧慮者。4.勞工自覺不適從事工作者。5.其他經主管人員認定者。,(二)給予適當休息1.高度在2公尺以上未滿5公尺者,至少有20分鐘休息。2.高度在5公尺以上未滿20公尺者,至少有25分鐘休息。3高度在20公尺以上者,至少有35分鐘休息。,(三)徹底實施安全教育墜落之發生大部分由勞工之不當行為所造成,因此必須澈底實施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直到成為勞工之日常習慣為止。,預防措施,(一)對於高度在二公尺以上之工作場所邊緣及開口部份,勞工有遭受墜落危險之虞者,應設有適當強度之圍欄、握把、覆蓋等防護措施,防護措施設置有困難時,或作業之需要臨時將圍欄等拆除,應採取使勞工使用安全帶等防止因墜落而致勞工遭受危險之措施。,防止對策,發生墜落災害之主要原因乃由於施工作業人員安全防護措施不當,包括未使用安全帶、未設置安全母索及未架設安全網,其次為護欄或固定架鬆脫、不牢固,(一)施工架施工架作業時,對於勞工於地面2公尺以上高度,從事作業有墜落之虞者,應有設置護欄等防護措施,設置之護欄應包括上欄杆、中欄杆、腳趾板等構材。,(二)電梯開口1.各樓層每一電梯井出入口、閘門孔及其他開口必須加以防護並緊閉、且須設立明顯之警告標語;若有防護措施脫落或損毀,必須立即修復。2.電梯開口護欄打開進行物料搬運等作業時,嚴格規定作業人員使用安全帶,(三)配管及配線作業設置適當之施工架或提供安全上下設備,並於工作台上設置護欄、安全母索、安全網及警告標誌,並定期實施檢查。(四)儲槽清洗作業設置作業主管以監督從業人員確實配戴及使用防護器具。,(五)模板支撐作業工作台定時檢查維修,作業場所不可過於凌亂,須保持整齊,確保施工動線流暢,並由專人定時檢查及清理。(六)鐵塔裝建作業1.塔上工作人員應佩戴安全帶、補助線與垂直工作母索,作業中安全帶鉤掛於母索上。2.於裝設第一道垂直工作母索前,採用兩條安全帶,左右交互前進之方法,減少發生墜落之危險。,(七)鋼構作業樓層透空高度超過7.5公尺者必須先滿掛安全網於下翼板之掛耳。鋼承鈑裝置完成後,各樓層四周及開口應設置固定性護欄包括上欄桿、中欄桿及腳趾板,並應設置永久性之上下樓梯。,(八)擋土支撐作業施工中皆須由擋土支撐作業主管在場監督指揮,且於擋土支撐作業期間對於開口部均應設置護欄及警告標誌。,安全帶,安全帶的作用乃在防止因作業中的不安全動作、不安全環境、或人員不小心而疏忽所產生的墜落災害。,(一)安全帶的選用1.第一種安全帶:(CNS6701M2077)第一種安全帶也稱之為繫身型安全帶,適用於營建、土木工程、礦場、採石場等在高處或陡坡之高處作業。2.第二種安全帶:(CNS7534Z2037)第二種安全帶也稱之為高處作業用安全帶,適用於桿上電力作業、電信線路作業及其他高處作業,用以保持作業人員身體之穩定防止墜落。,3.第三種安全帶:(CNS14253Z2116)第三種安全帶也稱之為背負式安全帶,適用於建築、土木、礦場、採石場及局限空間等高處或傾斜面之工作場所。,安全網,安全網為防止墜落災害於水平張設防護網之重要安全設備,值得注意的是,安全網雖為防止墜落災害的最後一道防線,但並不是一經張掛即永久有效,其使用如經測試強度未達規定強度者、遭受人體或重物落下衝擊者、遭切割或破損未修復者、未標示強度或強度標示不明者,應予停止使用並廢棄。,(一)安全網的張掛1.攔截高度;攔截高度係指作業人員作業處所與安全網張掛水平面之垂直距離,攔截高度與安全網之短邊長度與長邊張掛節距有關,可由下列公式計算之,惟最高不得超過7公尺:,(1)單網:當LA時,H10.25(L2A)當LA時,H10.75L(2)複合網:(二個以上接疊使用之安全網)當LA時,H10.2(L2A)當LA時,H10.6L其中H1:攔截高度。L:安全網短邊長度。A:安全網長邊張掛節距。,2.網下淨空;網下淨空係指安全網張掛水平面與地板面或其他結構物之垂直距離,當作業人員落於安全網上時,由於人體墜落之衝擊安全網會下沉,倘若安全網下淨空不足,墜落人員仍可能撞擊下方地面或結構物而受到傷害,網下淨空可由下列公式計算之:,(1)網目為10公分者:當LA時,H20.85(L3A)/4當LA時,H20.85L(2)網目為5公分者:當LA時,H20.95(L3A)/4當LA時,H20.95L其中H2:網下淨空。L:安全網短邊長度。A:安全網長邊張掛節距。,3.垂墜量:垂墜量係指安全網張掛水平面與安全網中心點之垂直距離,由於自然重力關係,安全網中心點會較其張掛水平面下垂,必須藉由張掛拉力以控制其垂墜量,垂墜量可以下列公式計算之:,當LA時,S0.25(L2A)/3當LA時,S0.25L其中S:垂墜量。L:安全網短邊長度。A:安全網長邊張掛節距。,第四節火災爆炸,勞工作業場所逐漸趨向高層化、地下化、大型化和密閉化,從事危險物品生產的工廠亦逐漸趨向集中化且仳鄰住宅區,此等現象導致一個相同的結果,那就是只要一有火災或爆炸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造成人身、性命和財物的重大損失。,根據以往事業單位發生火災或爆炸的案例,經分析後發現其之所以造成重大傷亡的原因有:1.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識:2.消防安全設備未設置或未定期檢修:3.缺乏逃生的知識:4.警覺性較差:5.未做好防火管理工作:,火災爆炸的危害,(一)對人體的危害火災爆炸對人體的危害除在火災發生時會阻礙逃生,導致人員的傷亡外,更不可忽視的是災害後所對人體所遺留生理及心理上的傷害。火災爆炸發生時對人體的危害因子有火焰、氧氣耗盡、熱、毒性氣體、煙等。,(二)財物的損失火災爆炸的發生除會造成作業場所勞工的傷亡外,亦會導致事業單位重大的財物損失,包括物料、成品受煙燻的損失,機械設備受火災爆炸的損毀,廠房結構物受火災爆炸的毀壞,因火災爆炸發生導致停工、勞工失業,並形成社會問題,影響經濟的發展,火災爆炸原理,由燃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