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ppt_第1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pt_第2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pt_第3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pt_第4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后应激障碍,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01-1班王宇No.90101116Tel:010-8233.3572,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一词始见于1980版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是指由异乎寻常的痛苦事件引发的精神障碍特征性的症状,PTSD流行病学,普通人群中PTSD的患病率为7%12%女性创伤暴露率为51.2%,PTSD的患病率为10.4%;男性创伤暴露率为60.7%,PTSD的患病率为50%女性PTSD患者终身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差异与先前体验的创伤事件类型有关,由性别决定的对创伤事件的归因来解释,一、PTSD的应激源:,战争创伤、自然灾难、躯体攻击、虐待、强奸个体体验的应激事件,包括分娩、流产、恶性肿瘤或住院经历了长时间精神痛苦,个体的主观反应和间接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件均可作为出现PTSD的应激源而引起症状。,病因学,多因素:涉及了5-HT能和NA能系统的调节障碍及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神经生化角度:,氨基丁酸系统的下调,阿片系统激活,NA系统激活、5-HT功能低下、蓝斑通路的长期增强,海马萎缩和功能活动下降、前额区抑制、杏仁核活动增强、N-乙酰天冬氨酸的减少,二、PTSD症状,第一组为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第二组为保护性的反应第三组为高度警觉的症状,反复回想重新体验暴露性痛苦,回避情感麻木,三、PTSD的共病情况,与物质滥用共病物质滥用最初被患者用来改善PTSD的症状物质滥用戒断综合症与抑郁症共病重性抑郁患病率为25%50%,与睡眠障碍共病失眠、睡眠不踏实、做与创伤有关的噩梦睡眠感觉的改变REM睡眠时间缩短、次数增多更多的觉醒时间,与精神病发生共病妄想和幻听是偏执性或抑郁性质的,且在内容方面与创伤体验相关与人格障碍共病与暴露于创伤的严重性相关边缘型人格障碍,与癌症共病PTSD癌症,细胞免疫障碍、内分泌紊乱,强烈反应、支持缺乏,癌症患者的PTSD风险因素:年龄,性别,个性特征及生物、心理、社会背景史,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系统,应激源强度,四、PTSD的预测因素,主观感受症状和伴发疾病情感麻木、抑郁和分离症状人格特征和认知,五、PTSD的治疗,早期关怀早期关怀有助于使创伤后短期应激症状尽量少的转化为PTSD药物治疗SSRI类抗抑郁药物甲状腺素(总体改善)抗惊厥药物(改善睡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抑制侵入性回忆),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暴露治疗,精神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