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Herba Ephodrae.ppt_第1页
麻黄 Herba Ephodrae.ppt_第2页
麻黄 Herba Ephodrae.ppt_第3页
麻黄 Herba Ephodrae.ppt_第4页
麻黄 Herba Ephodrae.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黄,HerbaEphodrae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历史,常用中药。麻黄为我国特产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谓:麻黄生晋地(今山西省境内),及河东(今河北省境内)。苏颂说:今近汴京(今河南开封)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春生苗,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以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里仁子黑。根紫赤色。述产地、形态与现今基本一致;所描述的原植物形态颇似草麻黄。,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Bunge中麻黄E.intermediaSchrenketC.A.Mey.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和陕西等省区。草麻黄产量最大,麻黄商品主流;木贼麻黄次之;中麻黄最小。,植物形态,小灌木或草本状小灌木,木质茎短。草质茎绿色,分枝、节间明显,表面有细纵纹;节上鳞叶膜质鞘状,上部23裂。雌雄异株。雌球花单生枝端,苞片45对,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浆果状。种子2。,木贼麻黄,中麻黄,草麻黄,采收加工,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不同采收期,其主要成分麻黄碱含量不同:春季含量最低89月猛增至最高,10月以后逐渐下降。因此89月是麻黄适时采收期,与本草记载的秋季采收相符。,草麻黄1、呈细长圆柱形,略扁,少分枝,直径l2mm。2、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脊,触之微有粗糙感。3、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膜质鳞叶,长34mm,2裂,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4、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近圆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中央髓部红色,类圆形。5、气微香,味涩、微苦。以干燥、茎淡绿、内心充实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佳。,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上1.5cm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多分枝,直径1.5mm3mm,有粗糙感。节间长2cm6cm。膜质鳞叶长2mm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茎节表面观,中麻黄,性状鉴别,三种麻黄的共性:均具节与节间。表面具纵棱线。叶退化成膜质鳞叶,基部联合成筒状。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髓部红棕色(玫瑰心)。味苦涩(生物碱、鞣质)。,三种麻黄的性状比较,1、表皮细胞外壁厚,被厚角质层,棱线较密,有角质瘤状突起,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保卫细胞壁木化。下皮纤维束位于棱线处,壁厚,非木化。2、皮层宽,外侧细胞栅状排列,含叶绿体,有皮层纤维束。3、外韧型维管束810个,两对较大。韧皮部狭小,外方有纤维束;形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三角形,常成环;4、髓部薄壁细胞含棕红色块状物,有少数环髓纤维。表皮、皮层及纤维细胞壁均有细小草酸钙方晶或砂晶。,显微鉴别草麻黄茎横切面,要点:角质层,棱线处有瘤状突起、内陷气孔、下皮纤维、皮层纤维、中柱鞘纤维、皮层栅状细胞。,木贼麻黄横切面简图,中麻黄横切面简图,木贼麻黄茎横切面: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类圆形。无环髓纤维。,中麻黄茎横切面: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三种麻黄的组织区别,粉末特征,1、表皮组织碎片:细胞长方形,含小结晶,内陷气孔,保卫细胞侧面观哑铃形,角质层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或呈脊状突起。2、纤维:壁厚,木化或非木化,狭长,胞腔狭小,初生壁附有细小众多的砂晶和方晶,形成嵌晶纤维。3、皮层薄壁细胞木化或非木化4、色素块:红紫色或棕色物质,形状不规则。5、导管分子端壁具麻黄式穿孔板。,要点:内陷气孔、表皮碎片(角质层、结晶)、纤维(嵌晶纤维)、色素块、导管(麻黄式),化学成分,1、含生物碱。主为左旋麻黄碱(占8050%,为平喘、扩张气管的有效成分)、右旋伪麻黄碱(为抗炎有效成分)。尚含微量左旋甲基麻黄碱,右旋甲基伪麻黄碱。生物碱存在部位及含量不同:三种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木贼麻黄草麻黄中麻黄生物碱存在于髓部(节间主为左旋麻黄碱、节部主要为右旋伪麻黄碱且仅为节间含量的1/21/3)2、挥发性苄甲胺、儿茶酚、鞣质以及少量挥发油。3、2,3,5,6-四甲基吡嗪和l-萜品烯醇为平喘有效成分麻黄碱为主要有效成分。,理化鉴别,1、荧光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色荧光(皮层),中心显亮棕色荧光(髓)。2、TLC以盐酸麻黄碱对照品为对照,进行TLC。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红色斑点。5、含量测定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麻黄碱不得少于1.0。,麻黄TLC图谱1.草麻黄2.木贼麻黄3.中麻黄S.麻黄碱,附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