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件(精).ppt_第1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精).ppt_第2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精).ppt_第3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精).ppt_第4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目录,目录,课程教学要求,本科经济学定位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规律;思维方式;分析方法的认知与初步应用课程考核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基本题型关于教材参考书目经济学的普及,参考资料,1、经济学第19版,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华夏出版社。2、经济学原理,美格里高利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3、微观经济学第6版,美罗伯特平狄克;丹尼尔鲁宾费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西方经济学,梁小民,北京大学出版社。6、学术期刊:经济研究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7、网络: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1、经济学第19版,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15年的5月15日,萨缪尔森出生在印第安纳州的盖瑞市,父亲是一位来自波兰的犹太移民。1935年,萨缪尔森毕业于芝加哥大学,随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继承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并做补充发展,为新古典综合派。,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首位获得者,1948年,萨缪尔森的巨著经济学问世,流传颇广,每三年更新一次,被译成40多国语言,成为许多国家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在中国,其著作更是改革开放后国人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一扇必须要打开的门窗。1964,萨缪尔森指导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造就了美国经济的高增长。,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009年的萨缪尔森将第18版的内容删去了十分之一以上,更新了30%以上的数据和内容。2009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94岁。“在提升经济理论的科学分析水平上,萨缪尔森的贡献超过当代其他任何一位经济学家。事实上,他是以简单的语言,重写了经济学理论的相当部分。”,世界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RAGNARFRISCH)挪威人(1895-1973)简丁伯根(JANTINBERGEN)荷兰人(1903-1994)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2、经济学原理第5版,美格里高利曼昆,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Mankiw),1958年2月3日出生。1980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后于麻省理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年开始在哈佛大学任教,1987年晋升为终身教授,讲授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20032005年,任小布什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曼昆的成名是他的菜单成本理论。这一理论已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提出这一理论的论文小菜单成本与大经济周期:一个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已成为经典。,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指导其弟子肯尼迪利用减税政策造就了美国经济的高增长。在中国,其著作更是改革开放后国人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一扇必须要打开的门窗。1948年出版的经典教科书经济学后来被译成40多国语言,每三年更新一次。2009年的萨缪尔森将第18版的内容删去了十分之一以上,更新了30%以上的数据和内容。与2006年同样以94岁高龄逝去的另一位经济学巨人弗里德曼不同。萨缪尔森继承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还做了一些补充发展,后成为美国凯恩斯主义学派权威人士。1964,萨缪尔森帮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曼昆的成名是他的菜单成本理论。这一理论已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提出这一理论的论文小菜单成本与大经济周期:一个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已成为经典。,经济学人,政府企业学术机构詹小洪-京城十大经济学人,3、西方经济学第5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InformationSites,InformationSites,InformationSites,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ofChina辽宁统计信息网LiaoningStatisticalinformationnet,经济学的普及,经济学理论所分析的是整个经济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各领域内具体操作技巧的理论基础。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其实是美国大学公共课的教科书不是经济系、管理学院学生的公共课教科书,而是整个大学文理工科全体学生的公共课教科书。他们要求每一名大学生具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就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关系来说,许多人一生可能只有在学校的几年有机会读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许多理论是需要甚至只能在课堂上由老师传授的,或者说,“自学的成本”会大得多。而实践性知识今后还会有很长的时间在实践中逐步学。有了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训练,再学实践性知识也容易很多。失去了学习理论、打基础的机会,今后可能很难再提得很高。早早地让大家去学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对下代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知识回顾,最早的“经济”一词的含义?“oikonomia”-“家庭管理”-公元前355年-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广义“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一门科学。研究如何实现对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利用的学科。研究经济社会中一切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的学科。,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经济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自由物品(freegoods):无需努力即可获得,数量无限.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须付代价方可得到,数量有限.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稀缺规律经济学的出发点,第一章,导论(西方经济学体系),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与“经济学”,最早的“经济”一词“oikonomia”-“家庭管理”-公元前355年-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广义“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一门科学。研究如何实现对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利用的学科。研究经济社会中一切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的学科。,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经济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自由物品(freegoods):无需努力即可获得,数量无限.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须付代价方可得到,数量有限.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稀缺规律经济学的出发点,2、经济学的产生稀缺性带来选择(Choose)问题-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满足欲望所需要的资源是稀缺的选择是必要的,其要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是:生产什么?(what)如何生产?(how)为谁生产?(forwhom)何时生产?(when),资源有限,欲望无穷,选择的必要,产生经济问题,如何解决经济问题,经济学的产生,3、经济学(Economics)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配置的科学。,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由于满足欲望Wants的资源永远是稀缺Scarcity的,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效率Efficiency“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的现实存在,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以便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点是经济学独特的贡献。”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1、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上的的机会成本。,一个机会成本的例子,某人拥有1000美元资金:存入银行,一年可得利息50美元;开小吃店,一年可得利润200美元;买债券,可得利息60美元。开小吃店的机会成本=60美元开小吃店失去了存银行或买债券的机会,在这两个机会中,最大的收益是60美元,60美元即为开小吃店的机会成本。,存入银行的机会成本=200美元买债券的机会成本=200美元经济活动行为决策通常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方案。,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例子假设: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劳动力、厂房、设备、土地、水、自然资源等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水平下,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有如下6种生产的可能性,Y,X,B,A,C,D,E,15,14,12,9,5,0,1,2,3,4,5,F,G,H,A、B、C、D、E、F均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中对某一点的选择即为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资源配置问题。G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存在闲置资源,失业、生产的低效率;H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目前资源和生产技术下无法达到。,图:生产可能性边界,0,15,12,9,6,3,3,4,5,1,2,A,B,C,D,E,F,H,G,面包,坦克,生产可能性边界(供社会选择的清单),多生产些面包还是多生产些坦克?,对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若干点的选择问题(例如选择B或E),就是资源配置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图涉及2个问题:经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经济资源是否合理配置?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即经济体制问题,三、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经济资源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经济体制的划分(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的划分)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自给经济资源配置与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效率低下。(自然经济-极少商品交换-市场范围狭小-生产力水平低)计划经济体制CentralityPlannedEconomySystem通过中央政府的计划及相应的行政命令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归属、产品生产、价格、消费、分配、投资均由中央决定-三十年前的中国百姓:回顾我国改革的起点-茅于轼),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三十年前的中国百姓:回顾我国改革的起点-茅于轼,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极端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平等=不公平-无激励工资低、物价不涨、物资极度匮乏凭票供应-布票、粮票、肉票、细粮供应有限、搭粗粮副食半斤肉/人、月;4斤蛋/户;花生瓜子2两/人(过节才有)住房-居住条件差-三代同堂-3平米/人(1972年),计划经济体制用计划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产品的数量、品种、价格、消费、投资比例、投资方向、就业、工资水平,均由中央当局指令性计划决定,产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效率较低,由此产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转型经济(前苏联“休克疗法”、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中国),转型经济,1986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对共产主义制度进行改革,最终导致解体。东欧卫星国家也都发生变化,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开始实行将国家从计划经济向更具有市场导向的体制或混合经济转变的政策。在漫长痛苦的历程中,所有前社会主义国家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获得了资金支持,并从IMF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得到了关于经济转型的建议。IMF的休克疗法包括:价格自由化、价格由市场机制决定,取消政府以前提供给公有企业的补贴、允许私有企业自由建立运作,国有企业私有化,对外开放投资,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创造稳定宏观环境。,市场经济体制MarketEconomySystem通过市场上的价格机制调节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产权清晰、决策分散、看不见的手指引,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解决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增进社会福利国富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的,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好。”亚当斯密国富论,“经济学之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AdamSmith),17231790年,亚当斯密(17231790),1737年,14岁进入格拉斯哥(Glasgow)求学。学习道德哲学、伦理学、数学、自然法学、政治经济学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奠定思想基础1748年,爱丁堡大学(Edinburgh)开设讲座,盛名远播1751年,格拉斯哥大学任教,逻辑修辞学、道德哲学、伦理学教授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经济学鼻祖正义、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1895-法学讲座笔记整理-ECannan评价:经济自由主义首创者、伟大的社会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混合经济MixedEconomy特征,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与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结合;竞争与垄断的混合。(克服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品提供、经济波动)实际中,纯粹的自由市场和纯粹的计划体制不存在。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失灵要由国家或政府来发挥作用。混合经济中,绝大部分生产要素由私人拥有,私人产品、服务之间存在竞争。,同时,公共部门也拥有生产要素,并更多地由社区整体的社会福利考虑来推动,公共部门的资源由计划机制来配置。混合经济中,政府的一个作用是管理私有部门的经济活动以防止不完全竞争或外部性。政府的另一个作用是提供公共产品,如法律法规,教育等。如,瑞典,60%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公共支出;美国的比例为33%,四、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个体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市场均衡理论、价格理论)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如何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厂商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如何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生产上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居民户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如何运用有限的货币收入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和满足。,单个经济变量,供给量、需求量、价格、产量、成本、利润、效用、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2个问题,1、产品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如何决定每种产品的产销量和价格。2、要素市场消费者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与生产者作为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如何决定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及价格(工资、利息、地租、正常利润)。,产品市场的价格,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工资、地租、利息),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供给,供给,需求,需求,生产者的生产,消费者货币选票,厂商(企业),支付要素报酬,提供要素服务,居民户(家庭),鞋子,住房,面包,鞋子,住房,面包,资本,资本,劳动,劳动,土地,土地,市场如何解决三大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要素价格。,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价格机制的运行,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都受市场价格这一“看不见的手”的指挥。研究既定的经济资源如何被分配到不同用途,即资源配置的问题。,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价格理论(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福利经济学以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问题为研究对象一般均衡分析同时考察所有各种产品的供求关系相互作用,以及所有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这两部分内容均以单个消费者的行为和单个厂商的行为作为出发点来考察社会经济行为,有别于宏观经济学,因此也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范畴。,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五、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R弗瑞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雷格纳安东基特弗瑞希(RagnarAntonKittilFrisch,18951973),挪威经济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创立者和奠基人,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1895年3月3日,生于挪威奥斯陆的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青少年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正规教育,跟随父亲在银楼当学徒。在母亲的鼓励下,一边工作一边自学,二十岁考入奥斯陆大学经济系,并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秀,被推荐出国深造,继续研究经济学,并学习数学和统计学。1923年回国后,在奥斯陆大学任私人讲师1926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起任社会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1932年任该校新建立的经济研究所经济学教授和研究所所长。,弗瑞希知识广博,对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以及实际经济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他在阅读经济著作时,对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很感兴趣。弗瑞希是将数学和统计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先驱,计量经济学会创办人之一,并首先提出“宏观经济”这一概念。公开发表的主要著作:计量边际效用的新方法(1932)、动态经济学中的扩散问题与冲击问题(1933)、生产理论(1965)、定量、动态政治经济学(1974)、经济计划研究论文集(1976)。,知识回顾1、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由于满足欲望Wants的资源永远是稀缺Scarcity的,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效率Efficiency“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知识回顾,2、如何理解“机会成本”的含义?,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上的的机会成本。经济活动行为决策通常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方案。,知识回顾,3、如何理解“生产的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Y,X,B,A,C,D,E,15,14,12,9,5,0,1,2,3,4,5,F,G,H,A、B、C、D、E、F均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中对某一点的选择即为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资源配置问题。G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存在闲置资源,失业、生产的低效率;H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目前资源和生产技术下无法达到。,图:生产可能性边界,4、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个体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市场均衡理论、价格理论)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如何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价格机制的运行,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都受市场价格这一“看不见的手”的指挥。研究既定的经济资源如何被分配到不同用途,即资源配置的问题。,五、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R弗瑞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1、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工场手工业之后出现的。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7世纪20世纪30年代,宏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193620世纪70年代,这是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形成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宏观经济学中主流派与非主流派的分庭对抗时期。这一时期还处于进行时阶段,还不能形成定性的评价。主要研究第二阶段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奠基者。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1883年6月5日,凯恩斯生于英国剑桥市,父亲为经济学家,母亲为剑桥市市长。1902年伊顿公学(EtonCollege)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专修数学,1905年毕业。毕业后继续在剑桥大学从师于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庇古等人学习经济学。1906年通过文官考试,进入英国政府印度事务部任职。1908年起在剑桥大学任教。1911年起任著名的经济学杂志主编。在剑桥大学任教期间,曾几度在印度政府任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财政部任职,1930年任内阁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财政部咨询委员会主要成员,英格兰银行董事,1944年被英皇晋封勋爵。1944年率领英国代表团出席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当选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董事。曾创办过几家投资公司,从事金融活动并取得成功。1946年4月21日由于心脏病突发而在苏塞克斯郡家中去世。,凯恩斯最初属于剑桥学派,以研究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问题著称。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他否认了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假说,认为在市场机制调节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失业是必然的。在通论中,凯恩斯建立了有效需求理论,说明这种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分为消费与投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消费不足的原因,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心理上流动偏好的存在则是投资不足的原因。,主要著作有: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TheEconomicConsequenceofthePeace,1919)、货币改革论(TractonMonetaryReform,1923)、货币论(TreatiseonMoney,1930)、劝说集(EssaysinPersuasion,1932)、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The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1936)等。,凯恩斯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问题,必须由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即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凯恩斯这一理论及政策的提出被称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凯恩斯革命的意义,在理论上否认了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假说;在方法上用总量分析来代替个量分析,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在政策上用国家干预代替了自由放任。凯恩斯革命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通论出版后,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并把它与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上三本同样伟大的著作。,2、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通过这种研究,探讨经济运行规律,解决经济中的主要问题。,例如:问题一: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总量为什么不如美国大?如何实现经济快速增长?问题二:为什么现在应届毕业大学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如何解决就业问题?问题三:为什么近年商品市场价格开始上涨?如何理解通货膨胀?问题四:如何回避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问题五:国际收支要不要平衡?,从对问题的研究中得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一部分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中心。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决定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这是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包括: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3、经济周期理论。包括:经济运行周期的表现与原因4、经济增长理论。包括:经济增长的因素、模型;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对策5、开放经济理论,包括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的调节。,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总体经济问题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经济总量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宏观经济学分析的根本问题,已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如何决定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就业量;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求,如何决定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国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波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就业量)的决定和变动是一条主线。国民收入是最基本的总量,其他总量基本上都与国民收入的水平及其变动相关。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论=收入分析,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六、微、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经济目标不同微观经济学以经济资源最佳配置为目标。宏观经济学以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方法。,微、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第一、互为前提,彼此补充微观经济学假定资源利用已经解决。宏观经济学假定资源配置已经解决。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二,两者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都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分析市场经济之下经济的运行规律与调控。所以,两者的理论分析适用于发达的市场经济,不适用于计划经济,也不完全适用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化的转型经济。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避免合成谬误FallacyofComposition有些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例如:单个厂商降低工资-降低成本-利润增加-雇佣更多工人整个社会厂商均降低工资-消费需求降低-生产缩减-失业增加,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实证经济学PositiveEconomics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回答“是什么”Whatis。.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oughttobe。,二、个体分析与总体分析,个量分析(IndividualAnalysis)微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AggregateAnalysis)宏观经济学采用边际增量分析(MarginalAddingAnalysis)因变量/自变量(d因变量/d自变量)分析自变量每增加或减少的最后一个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边际收益、边际消费倾向等。,对经济变量的区分,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s)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s)由经济模型外部的因素(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存量(Stock)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存量分析是对一定时点上已有的经济总量的数值对其他有关经济变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流量(Flow)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流量分析是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经济总量的产出、投入的变动及其对其他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三、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均衡Equilibrium不再变动、无须变动的最好状态。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传统普遍应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