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_第1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_第2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_第3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_第4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宁医学院2014届毕业论文精神卫生学院(系) 2014届毕业论文 题目: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x 年级: 2010级 专业: 应用心理学 指导教师:xxxx 职称: xxxxxxx 学科: 应用心理学 二一四年 六 月 十六 日 目 录一摘 要 3Abstract 3二.前言4 1.概念界定4 2.问题提出4 3.对象与方法4 3.1 对象与方法4 3.2研究工具5 3.3统计处理5三.研究结果51.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对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影响52.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比较6 3.父母是否离异与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6 4.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6 5.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64. 讨论75. 参考文献106. 致 谢10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效能的影响 边海洋 指导教师 赵维燕【摘要】 目的 探讨现阶段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并且研究对其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影响。为更好的家庭教养方法提供思路。方法 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淄博新大地学校3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PSS17.0对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相关分析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 1、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性别没有显著性差异。2、初中生父亲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拒绝保护均无显著性差异。3、初中生母亲情感温暖在性别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母亲过分干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均无显著差异。4、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过度保护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p0.01);父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5);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偏爱被试与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关系。5、母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p0.01);母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5);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偏爱被试与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关系。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过度保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偏爱被试与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相关。【关键词】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 The Relationship Research Between The Typ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Self-effica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ian Haiyang,Jining Medical College,Ji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atus stag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parenting styles, and the impact on their self-efficacy studies generated. Provide ideas for better parenting methods. Methods The use of parenting style rating scale (EMBU)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of Zibo New Earth School 300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duct research, using SPSS17.0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family upbringing way relationship with junior high self-efficacy. Results Conclusion 1 , self-efficacy were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 2 , junior fathers parenting styles emotional warmth in his father , his father punished severely , his father too much interference , favoritism his father , his father refused to deny that his father refused to protec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 , junior mother emotional warmth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expressed in terms of male gend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irls. Mother excessive interference , the mother refused to deny his mother punished severely , mother favored subjec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 4 , junior father parenting style of emotional warmth , over-protection and self-efficacy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p 0.01); father parenting mode rejection and denial , severe punishment , excessive interferenc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p and self-efficacy 0.05 ) ; father parenting style of favoritism i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 5 , the mother parenting style emotional warmth and self-efficacy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p 0.01); mother parenting mode rejection and denial , severe punishment , excessive interference in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p 0.05) and self-efficacy ; mothers ways in which subjects were no significant preference for relations with self-efficacy .Conclusion Parenting Style emotional warmth, overprotection, severe punishment, excessive interference with the self-efficacy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parenting styles in refusing to deny the self-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parenting styles in favoritism sense and self-efficac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education; Self-efficacy前言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父母与子女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一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和由父母的行为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子女的养育过程中直接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子女非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发展中表现。本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项行为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而且自我效能感还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活动中心理过程的功能发挥。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不同,他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不是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本研究的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采用了德国著名心理学家Schwarzer的定义,他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1。目前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相关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国内对于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以往研究对象多侧重于儿童这一群体。因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家庭,和父母直接且长时间的接触,研究方便,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都相对成熟,对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以初中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和探讨。本研究的对象是初中生,初中是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是具有人生奠基意义的阶段。此阶段中学生的特点是自我意识高度增强,这个阶段他们更加关注自我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尤为明显。表现为既可能帮助青少年平稳度过这一阶段顺利成长,又可能成为青少年出现种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国内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研究较少,因此,一方面本研究可以完善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者认识到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全面分析两者的关系以建构出更具抽象概括的理论23。此项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的研究者,父母与学生借鉴。研究者可参考本研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父母可通过研究结果适当的调整自己的父母教养方式策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淄博市新大地中学初中部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对象为初一到初二年级13岁到14岁的初中生。其中男生127人,女生91人。1研究工具1.1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本研究采用的自我效能感量表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0.83。效度方面,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0.67和0.77之间。采用本研究采集的数据对该量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为0.666。 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0.494和0.657。1.2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本研究采用岳冬梅修订的中文版。其中父亲教养方式问卷中情感温暖、惩罚、过度干涉、偏爱被试、拒绝、过度保护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指标分别为 0.9036,0.8926,0.7448,0.7132,0.6971,0.5282。母亲教养方式问卷中情感温暖、干涉与保护、拒绝否、惩罚、偏爱被试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17,0.8148,0.8259,0.8724,0.7366。采用本研究采集的数据对该量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的信度为0.916。2.研究程序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在教室进行集体施测,向被试发放问卷,待被试完成后当场收回,对问卷进行审核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280份,回收率为93.33%,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为72.67%。3.统计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1.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比较为了研究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对其进行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见表1)表1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得分(MSD)nMSDtP(双侧)性别男12725.455.170.6250.135女9124.045.232.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对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影响对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在父情感温暖,父惩罚严厉,父过分干涉,父偏爱被试,父拒绝否认,母情感温暖,母过分干涉,母拒绝否认,母惩罚严厉,母偏爱被试平局得分均高于女生。女生在父过度保护方面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其中母情感温暖存在显著差异(p=0.010)。(见表2)表2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得分(MSD)MSDtp男(127)女(91)父情感温暖50.089.5748.0011.831.4310.005父惩罚严厉19.155.9317.916.651.4440.867父过分干涉20.504。1520.345.160.2590.140父偏爱被试9.133.388.403.37 1.5690.536父拒绝否认10.344.229.383.191.8150.085父过度保护11.132.7911.322.83-0.4800.414母情感温暖51.6810.4249.5712.581.3490.010母过分干涉34.766.7834.676.890.0910.461母拒绝否认13.395.0212.794.540.8970.459母惩罚严厉13.764.6612.594.771.7990.526母偏爱被试10.062.839.653.171.0140.297注:*p0.05,*p0.01(下同) 3.父母是否离异对子女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为了研究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对其进行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研究发现,父母是否离异对子女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并没有显著关系。(见表3)表3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得分(MSD)nMSDtP(双侧)是否离异是1225.836.500.6260.135否20424.865.140.5084.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为了研究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过度保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p0.01);父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1);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偏爱被试与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关系。母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p0.01);母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5);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偏爱被试与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关系。(见表4)表4 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r)情感温暖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父亲0.297*0.185*-0.192*0.221*0.1300.196*母亲0.300*0.331*-0.162*0.207*0.1035.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以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以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和母亲情感温暖,母亲惩罚为预测变量,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情感温暖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效应显著(p0.01),母亲情感温暖对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能解释自我效能感的42.8%的变异。父亲惩罚严厉对自我效能感的回归效应显著(p0.01),对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能解释自我效能感36.9%的变异。(见表5)表5 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因变量预测变量RR squareRFBBate t自我效能感常数9.1314.339*方程模型0.4590.2100.20332.696*母情感温暖0.1960.4286.626*父惩罚严厉0.3090.3695.718*讨论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就到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青春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处于心理断乳期,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在这个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将会产生强烈的成人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期望可以自己独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在个内心激烈动荡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将会对他们的今后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能正确引导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平稳度过这个阶段顺利成长。而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却可能引起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们的叛逆、反抗等心理行为问题,成为阻碍其健康成长的原因。因此,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子女显得尤为重要。而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对象大多数为儿童时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子女跟家长的接触时间更多,容易得出更加准确直观的结论,对于初中阶段的研究却相对要少很多。因此,此次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皆为00后的初中生,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一带的初中生接触的事物比以往初中生多得多。他们成熟更早,有更广的见识,富有冲劲。随着传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力的减弱,现在的初中生更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惧他人的质疑。而且现在的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自尊自信的培养,因此现在的初中生自我效能感普遍比较高。1.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比较本次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与多位前人的研究得到的结论相符456。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男女平等的思想取代重男轻女成为主流思想。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平等对待,社会大环境也不会再轻视女性。因此,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男生的平均自我效能感数值比女生略高一些。这可能与我国传统重男轻女的传统有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是农耕社会,男性因为个体的强壮,相比女性有更强的劳动能力,因此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享有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而且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也是男性占据多数。不排除某些女性初中生的家庭中仍然有残留这种旧思想的老一辈,受其影响,个别女性的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偏低。即便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生理上的差异,这个年龄阶段的男生也往往比女生高大强壮。因此,有些关于体能方面的事情,男生会比女生做得更好。这也会使男生在这些方面产生优势感,在这些方面更有自信,这也可能是男性自我效能感平均值略高于女生的原因。2.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各个维度父亲情感温暖、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在性别上均无显著差异,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7。出现这种结果也是意料之中,早在1999年,顾宝昌,刘鸿雁所做的研究就已经显示男性对已经出生的孩子被没有明显的性别偏好8 。因此,在父亲教育过程中一般并不会出现对某个性别的子女的偏好,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不会出现明显的区别。3.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在性别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母亲过分干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均无显著差异。这与河北师大王志梅的研究结论不相符9。从母亲角度来讲,由于受个体生理因素和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身体柔弱不如男性强壮,而且中国几千年来社会传统一直是重男轻女,这个影响短短几代人以内不会消除,因此,母亲可能会不自觉的表现出对男孩的偏爱。而且,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男孩普遍有恋母情结。因此,母亲的喜爱对男孩影响会更明显。4.父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研究显示,父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过度保护、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p0.01);父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5);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偏爱被试与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关系。这与王淑燕,董俊花在2011年的研究结果略有不符10。以往学者所做的研究结果基本上是父亲情感温暖与子女自我效能感为显著正相关。而父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为显著负相关。出现这种结果是正常的,当代初中生比往代见识更广,成熟更早,更加懂事。他们能比往代初中生更早明白父亲惩罚和干涉是为自己好。特别是对于男孩,父亲在家庭中一般都处于顶梁柱的地位,对于青春期性觉醒的男孩来说他们会把自己的父亲当作偶像,对父亲的教养方式比较容易接受。因此,父亲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过度保护、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与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也是正常的。而不论对男孩还是女孩,父亲的拒绝否认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是对他们的一种打击。因此,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拒绝否认与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为显著负相关。5.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研究显示,母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惩罚严厉、过度干涉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p0.01);母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p0.05);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偏爱被试与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关系。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亲往往是家庭的顶梁柱,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扮演的“黑脸”这个角色。而母亲则往往是唱“红脸”,并且由于女性的天性,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更加温和。因此,即便是惩罚和干涉,子女也往往更容易接受。6.父母是否离异对子女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研究显示,父母是否离异对子女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并没有显著关系。而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值还略高于父母未离异的平均值。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今社会孩子比以前要少很多。因此即便是父母离异,不管子女抚养权归哪方所有,另一方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放下对子女的牵挂,因为与子女的接触少,对子女的教育会更加放在心上。而且对于子女来说,父母离异,他们遭此巨变,很可能会使他们的心智较同龄人更早成熟,更加努力。7.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在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中,父亲惩罚严厉和母亲情感温暖与自我效能感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对自我效能感有预测效果。这与华南师大王才康,何智雯的研究一致,在他们的研究中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三个分量表与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正相关11。原因为现在的初中生较往代初中生早熟,更懂事,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没对不同年龄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比较。父母离异初中生样本少。对策与建议 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帮助初中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良性发展。而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则可能会引起子女的叛逆反抗,引发种种青春期问题,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对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对于早熟,比较懂事的孩子可以使用惩罚、干涉等。对于娇生惯养,不太懂事的子女要谨慎使用。对子女的教育要采取恰当的方式。 目前,比较权威的父母教养方式分类将其分为四种: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12。其中权威型是最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权威性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他们对子女有严格明确的合理要求,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作出限制并督促子女达到目标。而其他三种类型的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大致分为融洽和对抗两大类。家庭氛围的形成与全体家庭成员都有密切关系,但主要因素还是父母。融洽型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子女与对抗型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子女有很大不同。融洽型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子女有安全感,乐观,自我效能感比较高。而在对抗型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子女没有安全感,忧心忡忡,焦虑,自我效能干比较低。因此,家长应该致力于打造融洽型的家庭氛围。父母要与子女多沟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正在经历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变化,在这个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他们内心苦恼,有很多难于人言的问题。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多倾听子女的心声,帮助他们面对解决这些问题。即便子女难于说出口,但家长的关心也会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长的关怀,有助于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