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ppt_第1页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ppt_第2页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ppt_第3页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ppt_第4页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历史概述,共370年。东汉末黄巾之乱与宦官之祸三国:魏、蜀、吴。魏灭蜀司马氏篡魏建晋灭吴统一。西晋(全国)东晋(南方)南朝:宋、齐、梁、陈十六国(北方)北朝:北魏东魏北齐特点:西魏北周隋(统一)一、国家分裂。二、民族融合。三、门阀士族政治。四、法律的儒家化。五、少数民族对法制发展的贡献。六、经学、玄学、律学发达。,第一节立法概况与律学成就,一、各时期的立法概况(一)三国时期的立法曹魏律(新律)。特点:1、儒生立法。2、汉律九篇新律十八篇。意义:汉律虽以九章律为核心,但九章律之外律多杂乱。现统归为一律。自此之后,一朝一律(以刑法为主的稳定的法典)成为定例。3、改“具”为“刑名”置于律首。(法经“具”在后;九章律“具”置第六;新律“具”置律首。晋律于“刑名”之后增“法例”一篇。北齐律合为“名例”一篇。此后相沿未改直至清末。),(二)两晋的立法晋律二十篇(泰始律、张杜律)。特点:1、增“法例”置于“刑名”之后;扩大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和范围。2、律令明确区分。晋律:“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即律是规定犯罪刑名和罪名的刑事法典,令是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法典。律的内容及地位其后历朝未改。另有故事规定国家机关办事规则与章程。3、张斐、杜预分别注释晋律,附于晋律之后,与律文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故晋律又称张杜律。张杜律施行约三百年。唐律疏议中的疏和议就深受张杜律的影响。,(三)南朝立法固守晋律,无甚贡献。(四)北朝立法民国程树德九朝律考:“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尤以齐律为最,”“隋唐二代之律,均以此为蓝本故读唐律者,即可因之推见齐律。”原因:少数民族汉化接受儒家思想,确立了以德礼为主的法制指导思想,勇于创新,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北魏律。东魏麟趾格。(中国古代惟一一部以制定的地点麟趾殿来命名的法律。西魏大统式。晋律明确已区分律令。以及北朝的格和式两种新的法律形式,为隋唐的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奠定了基础。,北齐律,第一,首创名例律。将刑名和法例合为一篇名为名例律仍置律首。进一步突出了其刑法总则的性质和地位。其后历代不改直至清代。第二,改革编撰体例,确定篇目为十二篇。其后隋律、唐律、宋刑统等均是十二篇,且篇目名称基本沿用相袭。第三,首创“重罪十条”,是为隋唐以后“十恶”之罪的前身。故隋虽承周建国,却舍周律而以北齐律为本制定隋律。,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律学,律学开始于东汉。董仲舒“春秋决狱”,儒家以司法审判影响法律。东汉引经注律盛行,用儒家思想解释阐述法律,产生“律学”(此即中国古代的法学,内容类同现代的法律解释学)。西晋律学发展至高峰,其代表即张杜律。张斐为中级官吏,从体例、形式、法律术语等方面解释晋律,其精到解释对于当代刑法学研究仍然具有参考价值。杜预,晋代著名军事家、经学家、水利专家和墓葬专家。三国演义第120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所指即此人。其著集解流传至今,为儒学研究必读书。古代帝王的陵墓安葬“以山为陵”方式为其所创(另两种是堆土为陵和马踏平原。)杜预主要是从法律思想原则内容对晋律进行解释。,三、法律形式,律令格式故事,第二节行政法律,一、中央三省制二、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三、监察机关四、九品中正制,第三节民事法律,一、田制与赋税二、买卖与借贷三、婚姻、家庭制度,第四节刑事法律,一、刑罚的改良(一)废除宫刑汉文帝废除宫刑,但作为死刑的替代刑的宫刑仍存在。历时700多年,几次争论与反复,至北齐正式废除。(二)族刑连坐范围缩小(三)定流刑为减死之刑流刑填补了死刑和徒刑中间环节的空缺,才使恢复宫刑的争论终止,宫刑退出法定刑罚的历史舞台。二、五刑的形成,三、儒家化的刑罚制度,(一)“重罪十条”始于被齐律。十项重罪已散见各篇律条,为什么又集中规定在名例律中?有共同的处罚原则,不在八议、赎免、官当等特权及皇帝大赦范围之内。(二)“准五服以制罪”准按照;五服亲属等级。即按照亲属等级定罪量刑,主要适用于亲属相犯的刑事案件当中。处理亲属相犯的两个原则:一是尊长侵犯卑幼,关系越近量刑越轻;二是卑幼侵犯尊长,关系越近量刑越重。但如果是男女亲属之间伦理犯罪则反之,关系越远处罚越轻,关系越近处罚越重。,五服中国古代亲属等级制度,始于晋律。服即丧服。以亲属关系中的卑幼将为尊长穿什么等级的丧服来表示亲等。(一)斩衰一等亲。穿不缝边的本色生粗麻布衣服。守孝三年。范围:子女为父亲,妻子为丈夫,大臣为君主(“三纲”标准)。(二)齐衰二等亲。齐,指丧服缝边,穿缝边的本色生粗麻布衣服。但守孝期又分为不同等级。齐衰三年。“父卒为母”。齐衰杖期一年。“父在为母”。杖即哭丧棒。齐衰不杖期一年。范围:兄弟姐妹(姊妹如已出嫁降一亲等为大功)、祖父母子女、叔伯侄子等。齐衰五月。曾祖父。齐衰三月。高祖父。,(三)大功,九个月。功指丧服的做功。本色熟粗麻布衣服。范围:堂兄弟、已经出嫁的姐妹。(四)小功,五个月。本色熟麻布衣服。五服图中第四层均属小功亲。另外包括母党的外祖父母、姨妈等。(五)缌麻,三个月。缌,同丝。同本色的平常衣服。五服图中第五层均属小功亲。另外包括母党的舅舅、表兄弟姐妹,妻党的岳父母。以上为有服亲。无服亲(袒免亲)。无守孝义务。吊唁慰问把一只衣服袖子脱下来为“袒”,脱帽在头上扎一条白布为免。袒免亲在法律上的意义,仅在唐代和明清,也属亲属禁止通婚之列,皇帝的袒问亲属于八议议亲的范围之内。问题:现代刑法中子偷父钱被父报案应如何处理?,(三)“八议”入律,“八议”始于曹魏律。八议是指八种有特殊身份的人如果犯罪,尤其是犯死罪,不按照律的规定直接处置,而报请皇帝和大臣讨论议决,一般可以享受减轻或者免除刑罚的特权。亲(皇亲国戚);故(皇帝故旧);贤(社会知名的贤人君子);能(有治国治军等特殊杰出才能者);功(有大功劳者);贵(一般为三品以上);勤(为国家服务卓越者);宾(只一人,即前朝皇帝及直系后代的嫡长子)。,(四)留养始于北魏律。指非十恶死刑犯,直系尊亲属老疾应侍而家无期亲成丁者,允许上请,从而获得宽免,以保证“老有所养”。留养期间无新罪者一般可免除死刑。体现了儒家的伦理精神。“承祀”如已成婚的死刑犯是家中独子,允许该犯与妻子相聚以期妻子怀孕生子以承继宗庙香火。自南北朝至明代,“承祀”制度为习惯法。清代始正式入律。(五)官当始于晋律。官员犯罪后可以官品抵罪的特权制度。所抵的罪为徒刑和流刑;死刑不能抵,杖刑、笞刑可赎无需抵。明废除。,第五节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1、律博士曹魏在廷尉之下设律博士,专门研究和讲授法律。元代废,明清不再设立。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的评价。2、大理寺廷尉改称为大理寺。意义:由兵刑合一而兵刑分离,即司法和军事完全分离。,二、诉讼审判,(一)直诉制度周礼记载的路鼓制度和肺石制度。儒家理想化的西周制度对现实法律制度发生了影响。登闻鼓。登闻鼓在历史上的作用不仅限于司法诉讼。直达圣听,伸冤雪滥;惩治贪官污吏;发现弊端,促成改革;发现人才;表达民众的愿望和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