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练习(1)《钱塘湖春行》《黄鹤楼》_第1页
诗词赏析练习(1)《钱塘湖春行》《黄鹤楼》_第2页
诗词赏析练习(1)《钱塘湖春行》《黄鹤楼》_第3页
诗词赏析练习(1)《钱塘湖春行》《黄鹤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钱塘湖春行练习 姓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作者是 朝著名诗人 ,字 ,晚号香山居士。 2、诗中“阴”同“ ”,指 ;“足”的意思是 “云脚”是指 ;“乱花”指 3、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 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燕啄春泥,乱花迷眼, 。 4、诗中写远视所见之景的一句是“ ”,此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5、诗中写仰视所见之景的诗句是: “ , ” 6、诗中直接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一句诗是“ ” 7、主题:全诗以 为线索,写作者从 出发,一直游行到 ,写出了 时节 给游人带来的 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 的主题思想。 8、选择题 (1)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水面初平云脚低”表明春雨刚停。 B、“几处”勾画出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C、“乱花”写出早春花开不多的特征。 D、“行不足”说明诗人喜爱西湖美景。(2)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写作者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见之景。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写近景。B三四两句描写动景,写作者仰视所见的禽鸟,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以及作者乍见莺燕时的喜悦心情。C五六两句写俯察所见花草。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使人感到眼前的春花一片杂乱。D结尾两句略写作者最爱的湖东白沙堤,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赏景时的喜悦之情。 黄鹤楼练习 姓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 李白评价此诗:“眼前有景道不得, 题诗在上头。”(填本诗作者)2、加点字解释: (1)昔人,指 (2)白云千载空悠悠 载: (3)历历: (4)萋萋: (5)乡关: (6)“愁”指 之愁3、黄鹤楼得名原因是: 。4、描写黄鹤楼周边景色的句子是:“ , 。”5、本诗中涉及神话传说的诗句是“ , 。”6、摘抄本诗中的叠词 , , 7、本诗的颈联从句式上看,运用了 修辞手法,通过对 、 和水中高地(鹦鹉洲)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山河大好的美丽图景。8、本诗的尾联情绪急转直下,一个“ ”字直接写出了作者的心绪,“ ”一句道出了作者的这种心绪产生的原因,从而使本诗的情感表达呈现出波折和起伏,令人回味无穷。9、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10、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抒写乡愁的思乡之作。B、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报国无门的作品。C、 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D、 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2)选出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诗在取景上颇具绘画美,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颈联写日景,尾联写晚景。B、诗中“萋萋”、“历历”、“悠悠”等叠音词的运用,使得诗歌在诵读上声音铿锵,清朗和谐,有音韵美。C、这是一首抒写乡愁的思乡之作。D、颈联两句中“萋萋”写出了鹦鹉洲凄凉荒芜的萧瑟之景,以此来突出作者的乡愁。 钱塘湖春行练习 姓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作者是 唐 朝著名诗人 白居易,字 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2、诗中“阴”同“ 荫”,指 树荫 ;“足”的意思是 满足 “云脚”是指 接近地面的云气;“乱花”指 纷繁的花 3、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 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早莺争树(莺争暖树) ,燕啄春泥,乱花迷眼, 草没马蹄 。 4、诗中写远视所见之景的一句是“ 水面初平云脚低”,此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5、诗中写仰视所见之景的诗句是: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6、诗中直接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一句诗是“ 最爱湖东行不足 ” 7、主题:全诗以 诗人的行踪 为线索,写作者从 孤山寺 出发,一直游行到 白沙堤 ,写出了 早春 时节 西湖美景 给游人带来的 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 对早春西湖美景的无限喜爱之情 的主题思想。 8、选择题 (1)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水面初平云脚低”表明春雨刚停。 B、“几处”勾画出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C、“乱花”写出早春花开不多的特征。 D、“行不足”说明诗人喜爱西湖美景。(2)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两句写作者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见之景。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写近景。B三四两句描写动景,写作者仰视所见的禽鸟,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以及作者乍见莺燕时的喜悦心情。C五六两句写俯察所见花草。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使人感到眼前的春花一片杂乱。D结尾两句略写作者最爱的湖东白沙堤,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赏景时的喜悦之情。 黄鹤楼练习 姓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 李白评价此诗:“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 题诗在上头。”(填本诗作者)2、加点字解释: (1)昔人,指 登仙驾鹤的费祎 (2)白云千载空悠悠 载: 年 (3)历历: 清楚可数 (4)萋萋: 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5)乡关: 家乡 (6)“愁”指 思乡之愁3、黄鹤楼得名原因是: 相传三国时的费祎登仙驾鹤于此 。4、描写黄鹤楼周边景色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5、本诗中涉及神话传说的诗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6、摘抄本诗中的叠词 历历 , 萋萋, (空)悠悠 7、本诗的颈联从句式上看,运用了 对偶 修辞手法,通过对 树木 、 芳草和水中高地(鹦鹉洲)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山河大好的美丽图景。8、本诗的尾联情绪急转直下,一个“愁”字直接写出了作者的心绪,“ 日暮乡关何处是 ”一句道出了作者的这种心绪产生的原因,从而使本诗的情感表达呈现出波折和起伏,令人回味无穷。9、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 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念家乡 的情怀。10、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E、 这是一首抒写乡愁的思乡之作。F、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报国无门的作品。G、 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H、 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2)选出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