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应急预案_第1页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应急预案_第2页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应急预案_第3页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应急预案_第4页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钻孔灌注桩施工应急预案冲击钻机结构一.一般规定1、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效益最大化。这个应急计划是专门制定的。2.加强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要做到对人负责,尽职尽责,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正常与异常相结合。做好各种应急准备。3.依法规范和加强管理。定期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学习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技能,要求他们严格遵守规范和操作规程。4.快速反应和协调反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网络。充分发挥分行作用,形成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行优质的应急管理机制。二。组织组长:项目经理李勇团队成员:余强,生产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廖爱成工程部长康帅工作区主任罗晓艳测量组长泰斌质量安全部部长杨现场施工员张凯歌三、施工过程事故分析1.塌孔1.1塌孔事故主要表现为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表面的细小水泡;出土数量显著增加,没有或只有很少的镜头。孔口突然变浅,钻头达不到原来的井深。钻机的负载显著增加等。1.2处理方法:塌孔发生后,立即查明塌孔位置,分析地质情况,然后采取以下措施:1)塌孔发生在套管底部。根据实际情况,套管可立即拆除,钻孔可回填,钻前套管可重新埋设。采用加长保护套管,使保护套管通过振动锤继续下沉,直至埋在塌孔位置以下。周边回填,用粘土或填充粘土的草袋夯实。在重钻过程中,应控制好泥浆稠度和水头高度。2)如果塌孔位置较深,可根据测深锤和实际地质情况分析实际塌孔程度。如果不严重,可以增加泥浆比重,继续钻井。如果塌孔较严重,应立即回填砂或小砾石和粘土至塌孔上方,甚至将整个钻孔完全回填,并暂停一段时间,以使回填的土体堆积密实。水位稳定后,应恢复钻井,并随时注意不良现象的发生。3)、如果回填重钻孔,采取上述措施后仍连续进行,出现严重的塌孔,根据地质情况,可利用地质钻机对塌孔区域进行钻孔注浆处理,以防止漏堵,再次钻孔。2、斜孔和弯孔2.1现场钻的桩孔不符合要求,如垂直桩不垂直或发生弯曲。2.2处理方法:及时调整钻进速度和泥浆稠度;上下扫孔,使钻机逐渐对准。当弯曲孔严重时,如果使用旋转钻孔机,可以提起钻孔机在弯曲孔处反复上下扫孔,使孔垂直。特别严重时,应回填砂质粘土,冲击钻孔应回填砂质粘土,并在弯曲孔以上0.5m处回填砂质卵石或小石块,钻孔应在沉降或低冲程冲击压实后进行;不要用冲击钻直接修补孔,以免卡钻。3.套管变形(故障)3.1。由于钢套管下孔大面积塌孔,造成地层变化,钢套管下沉倾斜,保护套管失去作用。由于地下障碍物或套管之间的巨大压力差,套管变形、破裂、泄漏并失去其功能。3.2处理方法:1)、对于第一种情况,应将护筒拔出,然后回填bc、如果变形部位在钢套管中间,漏水,用千斤顶或卷扬机等起重设备将整个钢套管吊起,找出原因,找出解决办法。d套法:为了防止长钢套管损坏失效后套管内孔壁坍塌或保持孔内水头高度,根据实际情况,先在旧套管内或外套一个孔径更小或更大的新套管,然后加工旧套管。4、钻孔漏浆,护筒冒水4.1套管外壁漏水,套管刃脚或钻井壁漏泥浆进出孔。4.2处理方法:1)粘土可用于加固上述两种情况1和2的套管。如果漏水严重,修复完成后,应挖出保护套管并重新钻孔。2)、对于第三种情况,加入稠泥浆或倒粘土缓慢旋转,或回填土中掺入鸡蛋、片石反复冲击护筒壁。应注意漏浆事故。严重的泥浆泄漏,如果不进行处理,可能会导致井眼坍塌。5.套管下沉5.1钻进过程中,套管突然下沉,导致孔内泥浆头下降,低于施工工艺要求,无法正常钻进。5.2处理方法:1)、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减少或避免侵蚀造成的影响。2)如果套管下沉较少,可通过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来提高泥浆指数,然后继续钻井。6.卡钻6.1现象1)、使用冲击钻施工时,梅花孔出现,冲击钻头被狭窄部位卡住。 2)、塌孔、落石或工具落入孔内,堵塞钻头。3)长套管倾斜,下端被钻头冲击变形,钻头卡住。4)若钻头未及时焊接修复,钻孔直径逐渐减小,焊接修复超过极限,钻头被高冲程冲击卡住。5)、入孔不大的探头石未破碎,卡住冲击锥顶或锥脚。6)、钻机太硬,绳索太松,钻头在孔内碰撞倾倒,顶着孔壁。6.2处理方法:事故发生后,应明确卡钻位置,并查明该处的地质情况。同时,应不断搅拌泥浆,防止钻头下沉和掩埋,并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1)卡钻梅花孔时,松开绳索放下钻机,然后提起钻机(用撬棍)使钻机成一定角度转动,可沿梅花孔向上提起。2)、用小钻头冲击卡钻孔壁或钻头,使钻头在起吊前松动。 3)。起钻前,查明障碍物位置,拧紧钻柱,用冲洗和抽吸的方法松开卡点。4)、如果地质情况良好(防止塌孔埋钻)用压缩空气管或高压水管钻进孔内,钻头宜冲击射一段时间,使卡点再次松动。5)、用滑轮组或千斤顶压出。6)、为避免因拉下大绳而造成的钻井事故,应准备另一根安全绳(钢丝绳)下入井内,以覆盖钻头,并使枕木垛远离孔口,以免因压力过大而坍塌。7、落钻7.1漂移也是钻孔桩施工中的常见事故,主要发生在钻岩阶段。落钻的主要原因是钻杆使用时间过长、接头损坏或接头磨损过大、钻进时转速选择不当造成钻杆扭曲或弯曲断裂、地质条件恶劣、钻具推进过快断裂、钻具过载断裂、卡钻(埋钻)时钻具扭曲强烈。 钢丝绳或钻杆(钻头)因操作不当而疲劳断裂,钻具之间的连接螺栓松动、剪断,导致钻头脱落。7.2处理方法:放下钻机后及时澄清情况,制定可行的打捞方案。如果钻具被沉积物或塌陷的泥土和岩石掩埋,应首先清理钻孔,露出落入孔中的钻具,以便用打捞工具或潜水员进行打捞。1)为了避免钻完钻后打捞困难,需要2)、对于一般钻机,可以使用打捞工具进行打捞。常见的钓鱼工具包括鱼钩、钓鱼线等。配套工具的具体使用应根据钻具状况、断裂位置等相关因素确定。8.埋钻8.1卡钻或掉钻后,由于未能及时解决问题,造成高浓度的浮渣或泥浆沉积,导致埋钻。卡钻或掉钻后,由于孔壁的长期浸泡而导致孔坍塌,或在打捞钻头过程中与孔壁碰撞而导致孔坍塌。8.2处理方法:消除淤积或降低淤积程度,积极打捞。当一般的清淤“换浆法”仍然无效时,可以采用“辅助爆破法”和“水射流稀释法”。“辅助爆破法”是在钻头底部用少量炸药进行松动爆破,并用提升设备提升的方法。“水射流稀释法”是在原钻孔附近钻一个新孔,用高压水喷到钻头埋置的地方,使埋置钻头的土壤凝结,然后慢慢提起钻头。9、混凝土浇筑事故9.1现象1)、第一批混凝土储备不足,导管接头不严或焊缝开裂进水,导管起吊过猛造成的误差过大导致导管进水。2)、导管嵌入混凝土太深,导管内外的混凝土已经初凝,使导管与混凝土之间的阻力太大,抬起导管用力过猛会拉断导管造成埋管。3)、混凝土本身、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已初凝而引起管道堵塞;混凝土浇筑和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固化土和钢筋笼因初凝而变干。当下层混凝土向上翻转时,钢筋笼向上浮动,或由于清孔不彻底而导致桩断裂。泥浆太厚或混凝土太轻,导致混凝土标高不足。9.2处理方法:1)、导管水处理。由于第一批混凝土储备的短缺导致水流入导管,分散在孔中的混凝土混合物可以通过空气吸泥机或抓斗移除,然后可以重新填充水下混凝土。对于因导管接头松动或导管移位而导致的水流入导管的情况,可将原导管或被替换的导管重新插入混凝土中,导管中的水和泥浆可由潜水泵或吸泥机吸出,然后继续浇注。2)管道堵塞的处理。通过预先安装在灌注漏斗上的附加振动器可以上下振动混合的可疑物,并且通过起重机悬挂导管,从而可以在不过度拉动导管的情况下上下提升导管。管道中的混凝土降低;如果混凝土不能通过上述方法降低,则只拔出导管,并根据导管流入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3)、埋地管道处理。开始时,导链轮和千斤顶可用于试拉。如果仍然不能拔出,当孔径较大时,浇注的表面混凝土尚未初步凝固。下一个导管可根据导管流入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4)、钢筋笼上浮处理。用重物压住钢筋笼,破坏粘结层,继续浇注。否则,只需将钢筋笼提出,待孔内浇筑的混凝土清除后,再进行二次浇筑。5)、混凝土标高不够处理。你可以用加高套管、抽水、除渣和浇注混凝土的方法。10.断桩10.1现象1)第一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不足,导管底口至孔底距离过大,下落的混凝土无法有效淹没导管口,泥水从底口进入导管形成断桩;2)、导管在混凝土中抬得过猛或探不准使导管底部脱离混凝土而造成断桩;3)、由于导管嵌入混凝土太深或导管嵌入未被钢筋笼卡住,无法提升和终止混凝土浇筑,形成断桩;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严重塌孔事故1)如果问题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开始后不久,即混凝土浇筑量仍然相对较小时,应迅速拔出导管和钢骨架,并尽可能地吸出能够吸出的混凝土。如果混凝土全部被吸出,待问题解决后再浇筑混凝土。如果混凝土的一部分被吸出,剩余的硬化混凝土应被切除并重新浇注。2)、如在灌注导管中发现进水或其他故障,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在灌注混凝土未初凝的情况下,可拔出导管,修复后通过堵塞导管底部的防水方法,重新插入导管,取下底部塞子恢复灌注或直接将导管插入灌注混凝土中,不少于2m,将导管的水和表层松散混凝土吸出并再灌注;3)、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问题,如孔洞坍塌、设备故障未及时修复和没有备用设备、导管,未及时吸出初凝切割混凝土。桩连接处理,主要考虑:A.如果断桩离地表或水面不深,且断桩表面为密实的旧粘土,可直接泵入断桩进行接桩;如果断桩离地表不深,但地质条件较差,可采用“沉钢护筒法”和“旋喷桩法”“沉钢护筒法”是指将断桩位置沉至断桩位置以下1.5m,然后排水,在钢护筒内进行人工开挖,清理凿除断桩表面的石渣和淤泥,并进行接桩处理;当断桩位置比地面浅时,“沉钢护筒法”易于操作,否则可采用旋喷桩法进行接桩“旋喷桩法”是指在受经济条件和施工机械的限制,无法实施“沉钢护筒法”的情况下,在钻孔桩周围进行旋喷桩施工,即利用旋喷桩的堵水防渗作用,在断桩周围修建一圈交联旋喷桩。从而在断桩周围形成封闭的防渗帷幕,加固孔壁,阻水防渗,然后进行接桩处理。C.对于松散表土和深断桩,应先用气举法将断层表面的松散混凝土和泥浆吸出,然后用比钢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