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公差形位公差_第1页
自由公差形位公差_第2页
自由公差形位公差_第3页
自由公差形位公差_第4页
自由公差形位公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由公差指图纸上没有标注公差等级或公差带的尺寸的允许公差。但是,这个尺寸也不是任意的。它受一个默认精度的控制。其公差的取及范围一般根据零件的生产工艺确定,一般来说,可以用IT1213或GB/T1804中的m级。自由公差也是有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的,不是一律0.5mm什么的。现在一般称“未注尺寸公差”,自由公差是一个老的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1804-2000 Eqv ISO 2768-1:1989General tolerancesTolerances for linear and angular dimensions 代替GB/T1804-1992without individual tolerance indications GB/T11335-198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未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的尺寸。非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仅适用于下列未注公差的尺寸;A)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角半径和倒角高度)B)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注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GB/T1184提到的或等多边形的角度除外;C)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尺寸:A) 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B)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C)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各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 基础 第一部分:词汇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Eqv ISO 2768-2:1989)GB/T4249-1996 公差原则(Eqv ISO 8015:1985)GB/T6403.4-1986 零件倒圆与倒角3 定义3.1 本标准采用GB/T1800.1给出的有关术语和定义。3.2 一般公差 general tolerances 指在车间通常加工条件下可以保证的公差。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该尺寸后面不需注出其极限偏差的数值。 注:附录A(提示的附录)给出了一般公差的概念和解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7-24批准 2000-12-01实施4 总则选取图样上未注公差的尺寸的一般公差等级时,应考虑通常的车间精度并由相应的技术文件或标准作出具体规定。对任一单一尺寸,如功能上要求比一般公差更小的公差或允许更大的公差并更为经济时,其相应的极限偏差要在相关的基本尺寸后注出。在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中采用本标准规定的 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时,应按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进行标注。由不同类型的工艺(例如切削和铸造)分别加工形成的两表面之间的未注公差的尺寸应按规定的两个一般公差数值中较大值控制。以角度单位规定的一般公差仅控制表面的线或素线的总方向,不控制他们的形状误差。从实际表面得到的线的总方向是理想几何形状的接触线方向。接触线和实际线间的最大距离是最小可能值(GB/T4249)。5 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一般公差分布精密f、中等m、粗糙c、最粗v共4 个公差等级,按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分别给出各公差等级的极限偏差数值。5.1 线性尺寸表1给出了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表2给出了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表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mm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0精密f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中等m 0.1 0.1 0.2 0.3 0.5 0.8 1.2 2粗糙c 0.2 0.3 0.5 0.8 1.2 2 3 4最粗v - 0.5 1 1.5 2.5 4 6 8表2 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极限偏差数值 mm公差等级 基本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精密f 0.2 0.5 1 2中等m 粗糙c 0.4 1 2 4最粗v 注: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T6403.45.2 角度尺寸表3给出了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其值按角度短边长度确定,对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表3 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 长度分段, mm 10 1050 50120 120400 400精密f 1 30 20 10 5中等m 粗糙c 130 1 30 15 10最粗v 3 2 1 30 206 一般公差的图样表示法若采用本标准规定的一般公差,应在图样标题栏附近或技术要求,技术条件(如企业标准)中注出本标准号及公差等级代号。例如选取中等级时,标注为GB/T1804-m7 判定除另外有规定,超出一般公差的工件,如未达到损害其功能时通常不应判定拒收.附录A(提示的附录)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概念和解释A1 构成零件的所有要素总是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由于尺寸误差和几何特征(形状、方向、位置)误差的存在,为保证零件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对他们加以限制,超出将会损害其功能。因此,零件在图样上表达的所有要素都有一定的公差要求。对功能上午特殊要求的要素可给出一般公差。一般公差可应用在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几何要素。采用一般公差的要素在图样上可不单独注出其公差,而是在图样上、技术要求或技术文件(如企业标准)中作出总的说明。A2 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可保证的公差。在正常维护和操作情况下,它代表车间通常的加工精度。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的公差数值符合通常的车间精度。按零件的使用要求选取相应的公差等级。线性尺寸的一半公差主要用于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正常车间精度保证的条件下,一般可不检验。A3 对某确定的公差值,加大公差通常在制造上并不会经济。例如适宜“通常中等精度”水平的车间加工35mm直径的某要素,规定1mm的极限偏差值通常在制造上对车间不会带来更大的利益,而选用0.3mm的一般公差的极限偏差值(中等级)就足够。当功能傻瓜允许的公差等于或大于一般公差时,应采用一般公差。只有当要素的功能允许比一般公差大的公差,而该公差在制造上比一般公差更为经济时(例如装配时所钻的盲孔深度),其相应的极限偏差数值要在尺寸后注出。由于功能上的需要,某要素要求采用比“一般公差”小的公差值,则应在尺寸后注出其相应的极限偏差数值。当然这已不属一般公差的范畴。A4 采用一般公差,可带来以下好处:a) 简化制图,图画清晰易读,可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换。b) 节省图样设计时间。设计人员原不必逐一考虑或计算公差值,只需要了解某些要素在功能上是否允许采用大于或等于一般公差的公差值。c) 图样明确了哪些要素可由一般工艺水平保证,可简化检验要求,有助于质量管理。d) 突出了图样上注出公差的尺寸,这些尺寸大多是重要的且需要控制的,引起加工与检验时重视和作出计划安排。e) 由于签订合同前就已经知道工厂“通常车间精度”,买方和供方间能更方便地进行订货谈判;同时图样表示完整也可以避免交货时买方和供方间的争论。只有特定车间的通常车间精度可靠地满足等于或小于所采用的一般公差条件时,才能完全体现上述这些好处。因此,车间应做到:测量、评估车间的通常车间精度;只接受一般公差等于或大于通常车间精度的图样;抽样检查以保证车间的通常车间精度不被降低。A5 零件功能允许的公差常常是大于一般公差,所以当工件任一要素超出(偶然地超出)一般公差时零件的功能通常不会被损害。只有当零件的功能受到损害时,超出一般公差的工件才能被拒收。图A6 图样示例注1 用细双点划线表示的公差值(框格或图)是未注公差值,由于车间加工时能达到或小于GB/T1184所规定的未注公差值,因此,该公差值在车间加工时能自动达到,通常不要求检查。2 有些公差值同时限制了该要素上的其他项目的误差,如垂直度公差也限制了直线度误差,因而图中没有表示所有的未注公差值。附录B(提示的附录)图样上注出公差值得规定B1 本附录提出了下列项目的公差值或数系表:a) 直线度、平面度(表B1);b) 圆度、圆柱度(表B2);c)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表B3);d)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表B4);e) 位置度数系(表B5);B2 本附录提出的公差值是以零件和量具在标准温度(20C)下测量为准。B3 公差值得选用原则B3.1 根据v零件的功能要求,并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零件的结构、刚性等情况,按表中数系确定要素的公差值。并考虑下列情况:a) 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如果求平行的两个表面,其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平行度公差值;b) 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的直线度除外)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c) 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B3.2 对于下列情况,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和除主参照外其他参数的影响,在满足零件功能的要求下,适当降低12级选用。a) 孔相对于轴;b) 细长比较大的轴或孔;c) 距离较大的轴或孔;d) 宽度较大(一般大于1/2长度)的零件表面;e) 线对线和线对面相对于面对面的平行度;f) 线对线和线对面相对于面对面的垂直度。表B1 直线度、平面度主参数Lmm 公 差 等 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公差值 ,m10 0.2 0.4 0.8 1.2 2 3 5 8 12 20 30 601016 0.25 0.5 1 1.5 2.5 4 6 10 15 25 40 801625 0.3 0.6 1.2 2 3 5 8 12 20 30 50 1002540 0.4 0.8 1.5 2.5 4 6 10 15 25 40 60 1204063 0.5 1 2 3 5 8 12 20 30 50 80 15063100 0.6 1.2 2.5 4 6 10 15 25 40 60 100 200100160 0.8 1.5 3 5 8 12 20 30 50 80 120 250160250 1 2 4 6 10 15 25 40 60 100 150 300250400 1.2 2.5 5 8 12 20 30 50 80 120 200 400400630 1.5 3 6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5006301000 2 4 8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60010001600 2.5 5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80016002500 3 6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 100025004000 4 8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120040006300 5 10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 800 1500630010000 6 12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1000 2000主参数L图例表B2 圆度、圆柱度主参数d(D)mm 公 差 等 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公差值 ,m3 0.1 0.2 0.3 0.5 0.8 1.2 2 3 4 6 10 14 2536 0.1 0.2 0.4 0.6 1 1.5 2.5 4 5 8 12 18 30610 0.12 0.25 0.4 0.6 1 1.5 2.5 4 6 9 15 22 361018 0.15 0.25 0.5 0.8 1.2 2 3 5 8 11 18 27 431830 0.2 0.3 0.6 1 1.5 2.5 4 6 9 13 21 33 523050 0.25 0.4 0.6 1 1.5 2.5 4 7 11 16 25 39 625080 0.3 0.5 0.8 1.2 2 3 5 8 13 19 30 46 7480120 0.4 0.6 1 1.5 2.5 4 6 10 15 22 35 54 87120180 0.6 1 1.2 2 3.5 5 8 12 18 25 40 63 100180250 0.8 1.2 2 3 4.5 7 10 14 20 29 46 72 115250315 1.0 1.6 2.5 4 6 8 12 16 23 32 52 81 130315400 1.2 2 3 5 7 9 13 18 25 36 57 89 140400500 1.5 2.5 4 6 8 10 15 20 27 40 63 97 155主参数d(D)图例表B3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主参数L, d(D)mm 公 差 等 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公差值 ,m10 0.4 0.8 1.5 3 5 8 12 20 30 50 80 1201016 0.5 1 2 4 6 10 15 25 40 60 100 1501625 0.6 1.2 2.5 5 8 12 20 30 50 80 120 2002540 0.8 1.5 3 6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4063 1 2 4 8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63100 1.2 2.5 5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100160 1.5 3 6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160250 2 4 8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250400 2.5 5 10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 800400630 3 6 12 25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10006301000 4 8 15 30 50 80 120 200 300 500 800 120010001600 5 10 20 4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1000 150016002500 6 12 25 50 80 120 200 300 500 800 1200 200025004000 8 15 30 60 100 150 250 400 600 1000 1500 250040006300 10 20 40 80 120 200 300 500 800 1200 2000 3000630010000 12 25 50 100 150 250 400 600 1000 1500 2500 4000主参数L,d(D)图例表B4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主参数d(D) ,B, Lmm 公 差 等 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公差值 ,m1 0.4 0.6 1 1.5 2.5 4 6 10 15 25 40 6013 0.4 0.6 1 1.5 2.5 4 6 10 20 40 60 1203 0.5 0.8 1.2 2 3 5 8 12 25 50 80 150610 0.6 1 1.5 2.5 4 6 10 15 30 60 100 2001018 0.8 1.2 2 3 5 8 12 20 40 80 120 2501830 1 1.5 2.5 4 6 10 15 25 50 100 150 3003050 1.2 2 3 5 8 12 20 30 60 120 200 40050120 1.5 2.5 4 6 10 15 25 40 80 150 250 500120250 2 3 5 8 12 20 30 50 100 200 300 600250500 2.5 4 6 10 15 25 40 60 120 250 400 800500800 3 5 8 12 20 30 50 80 150 300 500 10008001250 4 6 10 15 25 40 60 100 200 400 600 120012502000 5 8 12 20 30 50 80 120 250 500 800 150020003150 6 10 15 25 40 60 100 150 300 600 1000 200031505000 8 12 20 30 50 80 120 200 400 800 1200 250050008000 10 15 25 40 60 100 150 250 500 1000 1500 3000800010000 12 20 30 50 80 120 200 300 600 1200 2000 4000主参数d(D),B,L图例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 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 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 ? IT(即Js或js)。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 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f(精密级)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 m(中等级) 0.1 0.1 0.2 0.3 0.5 0.8 1.2 2 c(粗糙级) 0.2 0.3 0.5 0.8 1.2 2 3 4 v(最粗级) - 0.5 1 1.5 2.5 4 6 8 表2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公差等级 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 f(精密级) 0.2 0.5 1 2 m(中等级) c(粗糙级) 0.4 1 2 4 v(最粗级) 表3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 长度分段 10 1050 50120 120400 400 f(精密级) 1 30 20 10 5 m(中等级) c(粗糙级) 130 1 30 15 10 v(最粗级) 3 2 1 30 20 角度尺寸的长度按角度的短边长度确定,对于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配合公差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 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 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编辑本段配合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带公差等级的选择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公差带的选择 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 0.06C P 0.12C 重载荷 0.12CP1) 轴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2)外壳孔公差带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3)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品质公差品质公差(Quality Tolerance)公差是指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为了明确起见,应在合同品质条款中订明一定幅度的公差有些工业制成品,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做到很精确,可根据国际惯例或经买卖双方协商同意,对合同中的品质指标订有允许的公差,这就是品质公差(Quality Tolerance)。如手表走时的误差,棉纱支数的确定等。在品质机动幅度或品质公差以内,交货品质如仍有差别,一般均按合同价计算,而不另作调整。 品质公差表示的方法 品质公差表示的方法有三种: 规定一个范围; 规定一个极限; 规定一个标准。 品质公差一般不另计价,特殊情况可以在合同当中定明计价的办法。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xingwei gongcha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1) 直线度2) 平面度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3) 圆度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4) 圆柱度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 (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形位公差是为了满足产品功能要求而对工件要素在形状和位置方面所提出的几何精度要求。以形位公差带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 形位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 2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 3影响零件的互换性常用金属密度表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包括黑色、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合金材料的密度。材料名称密度材料名称密度克/厘米3克/厘米3灰口铸铁6.67.4不锈钢1Crl8NillNb、Cr23Ni187.90 白口铸铁7.47.72Cr13Ni4Mn98.50 可锻铸铁7.27.43Cr13Ni7Si28.00 铸钢7.80 纯铜材8.90 工业纯铁7.87 59、62、65、68黄铜8.50 普通碳素钢7.85 80、85、90黄铜8.70 优质碳素钢7.85 96黄铜8.80 碳素工具钢7.85 59-1、63-3铅黄铜8.50 易切钢7.85 74-3铅黄铜8.70 锰钢7.81 90-1锡黄铜8.80 15CrA铬钢7.74 70-1锡黄铜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