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汉语文考纲修订讲解.ppt_第1页
2017语文、汉语文考纲修订讲解.ppt_第2页
2017语文、汉语文考纲修订讲解.ppt_第3页
2017语文、汉语文考纲修订讲解.ppt_第4页
2017语文、汉语文考纲修订讲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普通高考语文、汉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讲解,语文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语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要点考核目标修订(大纲)考试内容修订(大纲)考试结构修订(说明)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第一部分语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修订要点,修订背景语言的国家战略地位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修订前的准备座谈、问卷调查来自百所高校的2000余名教师参与了调查问卷在使用全国卷召开了面向教研人员和中学教师的座谈与在读高中生面对面的交流专家论证研究组织了由命题专家、教育心理测量专家、语文课程教育专家、课标修订专家、教材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组成的专家队伍,召开过十多次会议论证研讨题型、阅读量测试在六省市进行过题型和阅读量的测试,考核目标修订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识记原:指识记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考核目标修订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理解原: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现: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考核目标修订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分析综合原: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现: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考核目标修订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探究原: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现: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考试内容修订,试卷结构修订(修订前),试卷结构修订(修订后),试卷结构修订(阅读量稍增),文学类、实用类列为必考的依据实施意见要求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审美能力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筛选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校对合格入学新生必备能力和素养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的“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列为必修内容。,文学类、实用类所覆盖的文体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改纲前后表述并无变化。实用类文本阅读包括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等。改纲前后表述并无变化。,修订的解读服务选拔题型设置更合理提高试题的区分度提高试卷的效度导向教学通过考查更好引导考生注重语文必备知识的积累,注重语文关键能力的全面提高,注重语文的学科素养即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正确人生价值的树立。,第二部分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扩大素材选取范围加入图、表等元素丰富文本呈现形式研发论证使用新题型探索考查更高层级思维能力的方式引导对价值观念的思考和正确价值观观念的树立,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扩大素材选取范围内容方面,近年语文试卷中使用过科技、法学、建筑、地理、历史等领域的阅读材料,科技黑箱的特点与使用、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中国传统建筑对石材的使用、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宋代金融信用工具、甲骨文研究等。,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加入图、表等元素丰富文本呈现形式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2014年全国大纲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加入图、表等元素丰富文本呈现形式古希腊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2014年全国1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研发论证使用新题型:文言文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2016年全国1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研发论证使用新题型:古代文化常识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2015年全国2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研发论证使用新题型:古代文化常识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2015年全国2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研发论证使用新题型:名句名篇默写题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015年全国1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研发论证使用新题型:思维导图题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想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2014年全国1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研发论证使用新题型:材料填充题要求: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试题: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铸造铜器了。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_。(2012年课标全国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研发论证使用新题型:任务型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5年全国2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探索考查高层级思维能力的方式刘庆邦小说鞋的后记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问题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2014年全国2卷),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引导价值观进行思考并树立正确价值观欧亨利小说二十年后情节两个美国青年鲍勃和吉米威尔斯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当鲍勃要到西部去创业时,他们相约20年后在纽约大乔勃拉地饭馆相会。然而当在西部闯荡了20年并且正受芝加哥警方辑捕的鲍勃赶到纽约来践约时,在纽约已当了巡警的吉米以出人意料的手段逮捕了鲍勃。问题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讨。,汉语1考试科目名称由“汉语文”更改为“汉语”。2新增“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并结合汉语的学科特点,确定了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3调整试卷结构、强化能力立意。调整I、II卷分值比例,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并根据考生群体的特点增加对读、写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阅读材料由一篇调整为两篇,文体覆盖更全面。4优化考试内容。增加了对文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考查的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16、17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例16对上面文章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C.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例17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按时。B说:高兴。C知:聪明。D愠:恼怒。【说明】这两题考查的是考生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只能说是非常浅易的,适合学生作答水平的。不敢保证一定是出自教材。,阅读题题型: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1821题。考查的是考生提取文本传递的主要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