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第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ppt_第1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第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ppt_第2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第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ppt_第3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第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ppt_第4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第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造地质学,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余一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盆地中心办公室:新科研楼1025室Tel:80950600-mail:yuxin0707,主要内容,1.应力分析2.变形分析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要点,1.摩尔圆的作用和意义,二维应力摩尔圆2.构造应力场的表示法3.库仑剪破裂准则4.均匀与非均匀变形5.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6.温度、压力和孔隙流体压力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内容,1.应力分析2.变形分析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一)外力、内力和应力,1.外力另一物体所施加的力1)面力.2)体力:重力、磁力.2.内力:物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固有内力.2)附加内力.,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3.应力:PA(ordPdA)P附加内力,A截面积1)正应力:dNdA(压为“+”,拉为“”)2)剪应力:dTdA(逆时针为“+”,顺时针为“”),(一)外力、内力和应力,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7,(二)应力状态和应力椭球,1.弹性力学证明:任何受力物体内部总是能够找到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其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8,1)主平面:S1,S2,S32)主应力:1(最大),2(中间),3(最小).,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9,2.应力椭球:以s1,s2,s3为主轴的椭球体,用以直观表达应力状态.应力椭球的三个主切面应力椭圆.,(二)应力状态和应力椭球,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0,3.常见的几种应力状态:1)单轴压缩:1230拉伸:12032)双轴压缩:1230平面:12033)三轴:1231230:静水压力(只引起物体体积变化),(二)应力状态和应力椭球,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1,4.应力差(差异应力):1-3,决定形态变化.5.平均应力:(1+2+3)/3.决定体积的变化.6.偏应力:112233,(二)应力状态和应力椭球,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2,7.地壳一般应力状态:1)浅部:231=1/3.V=0.25(岩石)2)深部:123gh,接近于静岩应力状态.,(二)应力状态和应力椭球,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3,(三)二维应力分析摩尔圆图解法,1.单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4,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5,摩尔圆,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6,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7,1)a=0,t=0,s最大.2)a=450,|t|=Max.3)任意两个相互垂直面上剪应力t大小相等,符号相反.,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8,例:已知:物体的120MPa,求作:该受力物体的应力摩尔圆.求出法线与1成30交角的斜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值.求出与1成20夹角斜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值.,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19,2.双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2,D,D,2,1,推导自行练习,(三)二维应力分析摩尔圆图解法,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20,思考题:测得一受力正方形物体对角线方向的斜面上正应力(s)和剪应力(t)分别为10MPa和20MPa,在另一与该斜面斜交的面上测得s和t分别为30MPa和10MPa求:该受力物体的平面应力摩尔圆、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21,3.八种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摩尔圆特征,(三)二维应力分析摩尔圆图解法,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22,(四)三维应力分析,1.三维应力,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23,2.三维应力莫尔圆,(四)三维应力分析,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24,(五)构造应力场与应力集中,1.应力场:受力物体内部各点瞬时应力状态的组合.1)均匀应力场:各点应力状态相同(可以按点应力方法处理).2)非均匀应力场.,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25,(五)构造应力场与应力集中,2.构造应力场:地壳内一定范围内某一瞬时构造应力状态的组合.1)按规模分为:局部、区域、全球.2)按时间分为:现代、古代.,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26,3.构造应力场的表示方法:1)方向应力轨迹图.2)大小应力等值线图.通常:最大主应力和剪应力.,(五)构造应力场与应力集中,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27,(五)构造应力场与应力集中,4.应力集中:在岩石先期断裂的端点、拐点、分支点、错列点和待交汇点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其结果是最先遭到破坏.,主要内容,1.应力分析2.变形分析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29,(一)变形和应变的概念,1.变形:物体受力后内部质点之间相互位置发生变化(形态、体积改变)五种方式:拉伸、挤压、剪切、弯曲、扭转.,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0,2.均匀变形:各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大小均相同:1)变形前的平面、直线变形后仍保持平面和直线.2)变形前相互平行的平面和直线变形后仍保持平行.,(一)变形和应变的概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1,3.非均匀变形:物体内部各部分变形的方向、大小和性质不一致.非均匀连续变形可以分解成若干部分,按均匀变形的方法加以研究.,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2,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3,4.应变度量:1)线应变.2)剪应变:gtanf.,(一)变形和应变的概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4,5.主应变和应变主方向在均匀变形条件下,变形物体内部总是可以截取这样一个立方体,其三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只有线应变而无剪应变,这三个线应变称为主应变,这三个主平面称为主应变面.a)最大应变主方向(1)或最大主应变轴(XorA):最大伸长方向.b)最小应变主方向(3)或最小主应变轴(ZorC):最大压缩方向.c)中间应变主方向(2)或中间主应变轴(YorB).,(一)变形和应变的概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5,(二)岩石变形的阶段,1.弹性极限sy:受力超过这一数值后,岩石发生永久变形.,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6,2.比例极限sp:受力在这一数值以下,变形遵循胡克定律:sEe.E-弹性模量,(二)岩石变形的阶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7,3.强度极限sB:受力超过这一数值后,岩石发生破裂.,(二)岩石变形的阶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8,4.应变硬化:已受变形的岩石,再次加载,其弹性极限有所增高的现象.,(二)岩石变形的阶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39,5.断裂变形.,张裂,(二)岩石变形的阶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0,剪裂,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1,6.剪切破裂的主要参数:1)共轭剪破裂角:2q.2)剪裂角:q.,(二)岩石变形的阶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2,(单位MPa),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张强度,7.常温常压下各类岩石的强度极限,(二)岩石变形的阶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3,8.材料力学性质分类1)脆性材料:破坏前塑性变形5的材料.2)韧性材料:破坏前塑性变形10的材料.3)脆韧性过渡材料:以上两者之间.,(二)岩石变形的阶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4,9.岩石主要韧性变形机制1)粒间滑动:如砂子的塑性变形.2)粒内滑动:,平移滑动,双晶滑动,(二)岩石变形的阶段,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5,3)压溶重结晶作用:,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6,1.库仑剪破裂准则:t=to+sm=to+stgfto内聚力m内磨擦系数(tgf)f内磨擦角,适用条件:脆性岩石,围压较小,(三)剪裂角分析,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7,剪裂角q=45o-f/2,n,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8,2.莫尔剪破裂准则:Tn=f(sn),适用条件:塑性岩石,围压较大,随着温度、围压的增加,剪裂角逐渐接近于45,但不会超过45(剪裂角45情况一般与递进变形有关).,(三)剪裂角分析,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49,3.格里菲斯准则(自习)特点:来自数学推导.,(三)剪裂角分析,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0,1.椭球方程,(四)应变椭球体,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1,2.特征要素:1)不变歪面和均变歪面:三轴应变椭球过l2的两个圆截面.2)AB面:C轴.3)BC面:张裂面.4)A轴.,(四)应变椭球体,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2,(五)递进变形,1.概念:应变状态发生连续变化的变形过程.,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3,2.全量应变和增量应变,(五)递进变形,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4,3.共轴递进变形和非共轴递进变形1)共轴递进变形:增量应变椭球的主轴方向与全量应变椭球主轴方向始终保持一致.,(五)递进变形,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5,2)非共轴递进变形:增量应变椭球的主轴方向与全量应变椭球主轴方向不一致.,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6,递进变形过程中,变形物体内部不同方向的物质线可以有不同的拉伸和压缩变形历史(不属两期变形的产物).,递进变形过程中不同方向物质线的变形,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7,(六)变形岩石的应变测量,1.原理:根据标志物求取有限应变椭球体.,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8,2.主要标志物类型1)原始为圆球或椭球的标志物(如鲕粒、砾石).,(六)变形岩石的应变测量,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59,2)已知原始形状的其它标志物(砾石、化石、晶体).具体方法参照Ramsay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郑亚东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和显微构造,主要内容,1.应力分析2.变形分析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1,(一)主要因素,1.内因:1)岩石成份.2)结构.3)构造.,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2,2.外因:1)围压.2)温度.3)溶液.4)孔隙压力.5)时间.6)应力状态.,(一)主要因素,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3,(二)外因,1.围压(静岩压力)1)作用:增加岩石的韧性,提高岩石的强度极限和弹性极限.,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4,2)原理:高围压使岩石的质点彼此接近,增强了聚力.,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5,2.温度1)作用:强度降低,弹性减弱,韧性增强.,围压100MPa和不同温度作用下磁黄铁矿(a)和闪锌矿(b)的应力-应变曲线,(二)外因,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6,2)原理:增高温度,使岩石质点的热运动增强,减弱了质点之间的联系能力.,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7,3.溶液1)作用:弹性极限和强度下降,韧性增强.,溶液和温度对大理岩变形影响的应力-应变曲线图.(围压为1400MPa),(二)外因,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8,2)原理:a)溶液分子进入晶格,使矿物分子之间的凝聚力下降“水致弱化”现象.b)溶液有利于重结晶作用的发生,容易发生塑性变形.,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69,4.孔隙流体压力1)作用:使得岩石容易发生破裂,强度下降.,(二)外因,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70,2)原理:使有效正应力下降tto+m(sp).p-孔隙流体压力.有效正应力(sp).,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71,5.时间1)快速施力与缓慢施力对岩石变形的影响.a)快速施力作用:脆性,强度较高.b)缓慢施力作用:塑性,强度下降.,(二)外因,2020/6/8,第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72,2)蠕变:保持应力不变,随时间延长,变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