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曲线油层识别.ppt_第1页
测井曲线油层识别.ppt_第2页
测井曲线油层识别.ppt_第3页
测井曲线油层识别.ppt_第4页
测井曲线油层识别.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井曲线油层识别,油层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直接的有钻井取心,地质录井法等。工作中常用的就是测井法,我们今天就介绍一下最常用的测井法。,一、常用测井曲线及主要应用二、综合应用实例,主要内容,一、常用测井曲线及主要应用,岩性测井系列: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孔隙度测井系列:声波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电阻率测井系列:普通视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井、微电极系测井等。,1、自然伽玛测井及其应用,原理:通过测量井内岩层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核衰变过程中放射出来的射线的强度来认识岩层的一种放射性测井法,其射线强度与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及类型有关(岩石的放射性是由岩石中所含的U、Th、k系放射性同位素引起的)。,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大体可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高自然放射性的岩石:包括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以及钾盐层等,其自然伽马测井读数约100API以上。中等自然放射性的岩石,包括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读数介于50100API。低自然放射性的岩石:包括岩盐、煤层和硬石膏。读数约50API以下。,可见,除特殊的放射性矿物如钾盐层以外,油气田中常遇到的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强弱与岩石中含泥质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构成泥质的粘土颗粒较细,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沉积过程中能够吸附较多的溶液中放射性元素的离子。泥质颗粒沉积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同放射性元素接触和进行离子交换,所以,泥质岩石就具有较强的自然放射性。,1、自然伽玛测井及其应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应用,这也成为我们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区分岩石性质、进行地层对比,以及定量估计岩石中泥质含量的依据。,1、自然伽玛测井及其应用,(1)划分岩性,确定渗透层,A、纯砂岩在自然伽马曲线上显示出最低值;B、泥岩显示最高值;C、粉砂岩、泥质砂岩介于二者之间,并随着岩层中泥质含量增加曲线幅度增大。,(2)进行地层对比,运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地层对比的优点:与岩石流体性质无关(油、水、地层矿化度等);与泥浆性质无关(盐、水泥浆);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容易找到标淮层。在油水过渡带内进行对比时,自然伽马优势明显。因为岩石中含流体性质变化大,使R、SP曲线形状变化不益于进行对比。,1、自然伽玛测井及其应用,(3)估算地层中泥质含量,首先,用自然伽马相对幅度的变化计算出泥质含量指数IGR:,通常,泥质含量指数IGR的变化范围为0l,用下式将IGR转化为泥质含量Vsh:,式中:G希尔奇指数,可根据实验室取心分析资料确定,新地层G3.7,老地层G2。,1、自然伽玛测井及其应用,钻井后由于井壁附近的电化学活动性造成的电场叫自然电场。沿井轴测量记录自然电位变化即为自然电位测井。,2、自然电位测井及其应用,地层水和泥浆含盐浓度不同而引起的扩散电动势和吸附电动势。地层压力与泥浆柱压力不同而引起的过滤电动势。实践证明,在油气井中,这两种电动势以扩散电动势和吸附电动势占绝对优势。,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A、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没有绝对零点,而是以泥岩井段的自然电位幅度作基线。B、自然电位幅度Usp的读数是基线到曲线极大值之间的宽度所代表的毫伏数。C、在砂泥岩剖面井中,一般为淡水泥浆钻进(CwCmf),在砂岩渗透层井段自然电位曲线出现明显的负异常;在盐水泥浆井中(CwRt时,采用感应测井确定Rt较侧向测井优越;如果RxoRt时,选用侧向测井较好。,探测范围,探测范围:八侧向LL8,常规油层,1、油层一般性特征,低孔低渗条件下油层(油水层),(1)GR低值(2)SP负异常,油层一般较水层SP幅度小(3)AC180380微秒/米(4)油层一般较水层多为高阻(2倍以上)(5)常表现为高侵剖面:LL8ILMILD,(1)GR低值(2)SP负异常,水层SP幅度较油层大(3)AC180380微秒/米(4)电阻率一般较低(5)常表现为高侵剖面:LL8ILMILD,2、水层一般性特征,干层一般性特征,(1)干层电阻率一般较高(2)干层物性较差(孔隙度小),表现为AC低值(3)干层侵入不明显,双感八侧向几乎重合,3、干层一般性特征,4、低阻油层识别,低阻油层概念:就目前资料来看,低阻的定义尚无绝对标准。一般而言,低阻油气层系指在同一油水系统内油气层与纯水层的电阻率之比小于2,即油气层的电阻增大率小于2的油气层。判断一个储层是否为油气层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测井电阻率,因此,不论油层电阻率绝对值较低还是较高,只要其电阻率增大率较低,都会给油层的识别带来极大的困难。,X3-5井长22储层深感应电阻率6.38.m,中感应电阻率6.37.m,八侧向电阻率8.91.m,油层呈现高侵;油层组下部长23含水层深感应电阻率3.32.m,Rt/Ro2.0,但试油结果为只出油不出水,试油日产油31.5t。该油层为典型的低阻油层。,储层测井响应特征,4、低阻油层识别,X3-23井长22储层深感应电阻率5.30.m,中感应电阻率6.02.m,八侧向电阻率7.51.m,油层组下部长23含水层深感应电阻率4.24.m,Rt/Ro2.0,但试油结果为只出油不出水,试油日产油25.2t。该油层亦为典型的低阻油层。,储层测井响应特征,4、低阻油层识别,侵入因子法邻近水层对比法视自然电位差法横向对比法灰色聚类法,低阻油层判识方法,识别方法,4、低阻油层识别,考虑淡水钻井液侵入,利用已有试油资料对关键层选择中、深感应之差与深感应比值(称为侵入因子)-深感应测井交会图。,侵入因子法,油层、油水同层的侵入因子小于0.2水层侵入因子一般大于0.2,4、低阻油层识别,具体做法为:用相邻砂体测井曲线进行综合对比,先找出明显的水层,再将目的层的物性和水层进行对比。当目的层电性响应显示其物性同水层相当或比水层更好时,即满足:K目的层K水,VSH目的层VSH水,目的层水,Rw目的层Rw水。若目的层RILD大于或等于对应水层RILD的2倍时,为油层;若大于或等于对应水层电阻率1.5倍时,为油水层。,邻近水层对比法,4、低阻油层识别,X74-81井目的层与水层,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微电极。K目的层=2.37,VSH目的层=15.7,目的层=11.8,K水=3.84,VSH水=17.8,水=13.2,满足K目的层K水,VSH目的层VSH水,目的层水。,1911.51924.1m段,RILD=11.79.m,水层RILD=5.76.m,满足目的层深感应电阻率为水层的2倍,因此解释结论为油层,与测试结果一致。而1925.61930.7m段,RILD=9.71.m,为水层的1.6倍,因此解释结论为油水层。,邻近水层对比法,4、低阻油层识别,自然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层水与泥浆滤液之间存在矿化度差,这也是造成纯水层不同探测深度电阻率值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理论依据如下:,视自然电位差法,4、低阻油层识别,对于水层,Sw=Sxo,上式右边等于零,则视自然电位等于静自然电位;对于含油层,SwSxo,上式右边小于零,则视自然电位大于静自然电位。利用视自然电位差法识别油层,直接利用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测井响应,方法直观简单。生产解释中,利用RILD作为Rt,RLL8作为Rxo,使邻近水层的ASP为零,从而调整K值。若目的层出现ASP小于零的情况,则直观解释为油层。,4、低阻油层识别,横向对比法是基于油藏特征的综合识别方法,横向对比法依托对关键井、关键层的认识,通过储层横向对比,研究电性与岩性、物性、含油性及水性的匹配关系,以及录井油气显示,综合定性识别油水层。横向对比法的步骤包括精细校斜、多井小层对比、分析解释层位在油藏中的位置(砂顶海拔对比)、了解邻井电性特征和试油情况分析等。在开发井解释中,由于试油资料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