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转换方法_第1页
硬盘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转换方法_第2页
硬盘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转换方法_第3页
硬盘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转换方法_第4页
硬盘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转换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硬盘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转换方法【摘要】硬盘组织和存储结构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硬盘中数据的组织与存储,对于硬盘中数据的维护与修复,都很重要。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对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能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关键词】硬盘存储结构物理地址逻辑地址转换1前言从1957年IBM公司研制成功出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硬盘存储器到现在已将近半个世纪,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硬盘逐渐成为电脑不可缺少的外部存储设备,被广泛应用。硬盘的容量成千上万倍地增长,从当初的数十MB发展到现在的数百GB,甚至达TB量级。硬盘容量的大幅度增加,其寻址模式也随之不断变化。最早采用的是C/H/SCYLINDER/HEAD/SECTOR寻址模式,它依据磁头数HEADS、柱面数CYLINDERS和扇区数SECTORS构成的绝对地址来寻址的,也称为物理磁盘地址。通常DOS将“柱面/磁头/扇区”这样表示法称为“绝对扇区”表示法,但DOS不能直接使用绝对扇区进行磁盘上的信息管理,而是用所谓“相对扇区”或“DOS扇区”即按扇区号,磁头号,柱面号磁道号增长的顺序连续地分配DOS扇区号。2/6在早期的硬盘中,由于每个磁道的扇区数相等,外磁道的记录密度远低于内磁道,因此造成很多磁盘空间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改用等密度结构,即外圈磁道的扇区比内圈磁道多。此种结构的硬盘不再具有实际的3D参数,寻址方式也改为以扇区为单位的线性寻址,这种寻址模式便是LBALOGICBLOCKADDRESS,逻辑块地址。LOCALHOST在这种模式下,硬盘的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转换问题有一定必要性和复杂性,本文对此进行讨论,希望对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转换过程所谓逻辑扇区是物理扇区的一组连续数字的编号,操作系统采用的一种扇区编号方式,其编号是从0开始到某个最大值方式排列,并连成一条线。使用逻辑扇区主要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逻辑扇区的概念使硬盘的读写操作脱离了柱面、磁头和扇区的硬件参数第二,在硬盘中每一定数目的扇区组成了数据文件的最小单位簇,在对一个具体的簇进行读写操作时,操作系统划分一个一维的逻辑扇区号要比使用三维物理扇区号简单的多,如果一个簇的扇区跨越在两个盘片,则使用“柱面、磁头和扇区”的表示方法就更加复杂了。那么硬盘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是如何转换的呢3/6下面具体介绍其相互转换方法。1硬盘物理地址转换为逻辑地址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从C/H/S到LBA线性地址的转换规则。为了与使用C/H/S寻址的老软件兼容,于是在硬盘控制器内部安装了一个地址翻译器,它负责将C/H/S参数翻译成LBA地址。同时,由于系统在写入数据时是按照从柱面到柱面的方式,当上一个柱面写满数据后才移动磁头到下一个柱面,而且是从柱面的第一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开始写入,从而使磁盘性能最优。那么在对物理扇区进行线性编址时,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即把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头0面的第一扇区1扇区编为逻辑“0”扇区,把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头0面的第二扇区2扇区编为逻辑“1”扇区,直至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头0面的第63扇区63扇区编为逻辑“62”扇区,然后将磁头转到第一柱面0柱第二磁头1面的第一扇区1扇区,接着上面其对应的逻辑编号为第“63”扇区,0柱面所有扇区编号完毕后才转到1柱面的0磁头1扇区,依次向下进行,直到将所有的扇区都编上号。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扇区C/H/S中的扇区编号是从“1”至“63”,而逻辑扇区LBA方式下扇区是从“0”开始编号,所有扇区编号按顺序进行。在此转换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知道的物理量有4/6C1起始扇区的柱面号H1起始扇区的磁头号S1起始扇区的扇区号NS每磁道的扇区数NH硬盘每柱面磁道数C、H、S表示硬盘当前的柱面号、磁头号和扇区号,则计算柱面C、磁头H、扇区S对应的相对逻辑扇区号RS的公式为逻辑扇区RSNHNSCC1NSHH1SS1,为验证此公式,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实例已知有一个4磁头硬盘每柱面的磁道数为4,每磁道有17个扇区的硬盘,其中有一个逻辑硬盘D,它的第一个扇区在硬盘的柱面号为120,磁头号为1,扇区号为1的位置,则计算柱面号为160,磁头号为3,扇区号为6的逻辑扇区号RS是多少分析根据前面的说明,已知条件有C1120,H11,S11,NS17,NH4,C160,H3,S6,则代入上面公式可得到逻辑扇区号RS4171601201731612759,即硬盘柱面号为160,磁头号为3,扇区号为6的逻辑扇区号为2759硬盘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在对硬盘进行故障维护或者进行相关软件开发时,不仅5/6需要将硬盘的物理地址转换成逻辑地址,有时还需要知道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方法。根据计算机中符号的常用法则,我们用“DIV”表示除法运算,用“MOD”表示取余数运算,其他参数如C、H、S依然表示硬盘当前的柱面、磁头和扇区号,C1、H1、S1、NS和NH含义也和上面一致。在已知硬盘逻辑地址即逻辑扇区号LS的情况下,求硬盘对应的物理地址的柱面号C、磁头号H和扇区号S的方法如下CLSDIVNSDIVNHC1HLSDIVNSMODNHH1SLSMODNHS1实例设硬盘的磁头号为4,每磁道17个扇区,其中逻辑硬盘D的第一个扇区在硬盘的柱面120、磁头1、扇区1上,求逻辑D盘上逻辑扇区为2757编号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分析根据上面的已知条件,我们可知C1120,H11,S11,NS17,NH4,LS2757,则将这些数据代入上面的公式可得C275DIV17DIV120160H275DIV17MOD1S275MOD171即逻辑扇区号LS为2757的硬盘对应的物理地址为柱6/6面号是160、磁头号是3和扇区号为4。结束语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总结,有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为我深知,关于硬盘的这一块知识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的探索和积累,所以希望大家对于以上的内容给予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更好的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