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船舶检验知识培训CCS天津分社船舶处吴庆忠,2007年1月19日,2,内容,一、船级检验及法定检验的种类及周期二、常规检验的一些要求及平时容易忽视的问题三、适用于公司目前船型的新生效的要求,3,船级检验别包括初次入级检验和保持船级检验,初次入级检验包括新造船舶的建造检验、不在船级社检验下建造的船舶的初次入级检验;保持船级检验主要包括:为保持船级有效性的检验(年度检验、中间检验、坞内检验、特别检验、螺旋桨与尾轴管检验和锅炉检验)、循环检验、机械计划保养系统检验、重新入级和恢复入级、损坏和修理检验、改装或改建检验、临时检验和船舶搁置检验。,一、船级检验及法定检验的种类及周期,I船级检验,4,初次入级检验系指对申请入级的船舶,在第一次授予其CCS船级和颁发入级证书之前,所进行的符合性检查,以确认其文件、结构和设备的设计、配置和技术状况以及管理等符合CCS入级规范、规则及CCS承认的其他技术要求。,1初次入级检验,2年度检验,年度检验应于完工、投入使用或特别检验完成日期(按其适用情况)后的每周年日的前后三个月内行。,3中间检验,中间检验应于完工,投于使用或特别检验(按其适合情况)后的第2个或第3个周年日的前后3个月内进行,该中间检验替代此次年度检验。,5,当中间检验分阶段进行时:中间检验的开始检验、进行中检验和完成检验应在船级的第2个年度检验前3个月至第3个年度检验的后3个月之内进行并完成。不容许在此时间窗口之前进行中间检验的开始检验,特殊情况由CCS总部营运入级处决定处理方式。中间检验的开始检验和进行中检验适用于除年度检验项目以外的其他中间检验项目。中间检验的完成检验,一般应结合年度检验进行。如不结合年度检验进行时,则至少应包括年度检验的范围,并按法定检验中的相关要求修改检验周年日。,6,坞内检验和水下检验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检验船体水线以下外板及其开口和相关的关闭设施、舵装置和推进系统的外部元件等总体情况。坞内检验尽量与法定的相应检验同时进行。在每五年进行的特别检验周期内,至少应进行两次船底外部及有关项目的检验。其中一次应结合特别检验进行。在所有情况下,任何两次检验的间隔不应超过36个月。,4.坞内检验及水下检验,5特别检验,船体和轮机(包括电气设备)应在5年间隔期内进行特别检验,以便更新入级证书。第1次特别检验应在初次入级检验之日起5年内完成,其后特别检验应在上次特别检验之日起5年内完成。,7,特别检验可在到期之日前1个年度检验开始,于到期之日前完成。如特别检验开始的时间早于到期日前1个年度检验,则全部特别检验应在特别检验开始后的15个月内完成。在此情况下特别检验开始时进行的项目,方可作为特别检验的组成部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特别检验到期之日船东未能安排进行,根据船东到期之日前的书面申请,并经CCS同意,特别检验可给予不超过3个月的展期。在这种情况下,下次船级特别检验的日期应从展期前的特别检验到期之日算起。如特别检验在到期日3个月前完成,则下次特别检验的日期从特别检验完成日算起。如特别检验在到期日前3个月以内完成,则下次特别检验的日期从原特别检验到期日算起。如特别检验在到期日以后完成,则下次特别检验的日期仍从原特别检验到期日算起。,8,螺旋桨轴与尾管轴具有连续衬套保护或具有认可的油封装置,或由抗腐蚀的材料制成,或具有认可的键槽形式等,检验间隔期为一般为5年。,6螺旋桨轴与尾管轴检验,7锅炉检验,URZ18(R1Jan2006)修改了蒸汽锅炉的有关规定,已于2007年1月1日生效。锅炉的内部检查每个特检的五年周期内应至少进行两次,且任意两次内部检查的间隔期不得超过36个月。,9,应船东要求,允许机械(包括电气设备)在特别检验时打开检查和试验的项目以及除油船、散装货船、普通干货船和兼装船以外船舶的船体舱室在特别检验时需作内部检查和试验项目,可采用循环检验的方式来进行。,8循环检验,9机械计划保养系统检验,作为轮机和电气设备的特别检验,按计划维护保养的机械和装置,可同意采用机械计划保养系统检验,作为替代轮机和电气的特别检验和循环检验。,10损坏和修理检验,涉及船级的船体、设备和轮机(包括电气设备)等部件遭到认为可能影响船级的损坏时,船东或管理公司应有义务及时通知CCS,CCS将指派验船师在该船航程抵达的适当港口及时登轮进行损坏检验,其检验范围应使验船师认为能查明损坏程度和原因。涉及船级的船体、设备和轮机(包括电气设备)作任何修理,应在CCS验船师监督下进行。,10,涉及船级的船体、设备和轮机(包括电气设备)的结构尺寸或装置进行改装或改建和船舶有重大特征的改装或改建时,应进行改装或改建检验。,11改装或改建检验,12临时检验,临时检验是指除初次入级检验和CCS入级规则中规定的、为了保持船级而必须进行的各项定期检验以外的检验。实施临时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在特定的情况下,船舶在结构、设备、管理等方面继续保持船级。,11,根据海大决议A.948(23)的附件“修订的检验和发证协调系统检验指南”的规定,用于协调系统中的检验类型分为:初次检验、年度检验、换新检验、期间检验、定期检验、船底外部检查和附加检验。各类检验所依据的公约/规则相应条款,详见上述海大决议和相关公约/规则的规定。,II法定检验,12,指船舶在投入营运前,对与某一特定证书有关的所有项目进行完整的检查,以保证这些项目符合有关要求并能满足船舶所要进行的营运业务。一般说来,是指第一次应用船旗国政府接受的国际公约以及船旗国政府的其他法定要求对船舶进行的检验。,1法定初次检验,2法定年度检验,指对与特定证书有关的项目进行总体检查以确定其处于良好状态,并且符合船舶要进行的营运业务的要求。在法定检验周年日(相应的长期法定证书到期日的周年日)前后3个月之内进行的每年一次的检验。,13,法定全期证书到期前,对与该证书有关的项目进行的检验以确保船舶技术状况处于良好状态,并且适合船舶所要进行的营运业务,检验后应签发新的证书(或按规定签署原证书),除客船为不超过每12个月一次以外,其他均为不超过每5年一次(除非船旗国政府另有规定或与船级特检周期协调)。,3法定换新检验,4法定期间检验,指对与特定证书有关的项目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并适应船舶预定的用途。一般说来,是指在证书有效期内,结合第2个或第3个年度检验进行。,14,对与该证书有关的项目进行的检验以确保船舶技术状况处于良好状态,并且适合船舶所要进行的营运业务。该检验仅适用于SOLAS公约规定的货船安全设备(SE)和货船安全无线电(SR)的检验。对于SE,应结合第2个或第3个年度检验进行;对于SR,应每年于周年日的前后3个月之内完成。,5法定定期检验,6船底外部检查,是对船舶水下部分和有关项目进行的检查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并且适合船舶所要进行的营运业务。船底外部检查属于货船安全构造证书的要求,在任何5年期间内应进行至少两次检查,且在任何情况下,相邻两次检查的最大间隔期不超过36个月。检查的范围与船级的坞内检验相当。,15,是在因调查而进行的修复之后或进行了任何重要修理或更新之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次普遍或部分检验。,7法定附加检验,16,二、常规检验的一些要求及平时容易忽视的问题,所有货船至少配备2套消防员装备,并应存放在易于到达和即刻可用之处并尽量远离。该位置应有永久性的清晰标志。当气瓶压力低于标定压力的10%时,应重新充灌。每套呼吸器还至少应配备2套备用气瓶。对于第1类(FireFightingShip1)、第2类(FireFightingShip2)和第3类(FireFightingShip3)消防船,消防员装备数量至少为4、8和8套。,1)EEBD的配备要求:a.所有船舶起居处所内应至少配备2套紧急逃生呼吸器(EEBD);b.A类机器处所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EEBD,至少应满足通常在该处所工作或值班的人员数目要求。同时还应有使主管机关的要求。c.每艘船舶需配备1套训练用的EEBD。对于2000年修正案生效后(2002年7月1日后)建造的船舶还需配有备用EEBD。,1消防员装备,2EEBD,17,d.对于2003年7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EEBD的配备应符合下表要求:,注:无人值班A类机器处所的配备应不少于2具。该要求待主管机关确定后另行通知。,e.EEBD应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相应试验及更换配件。如:大多数厂家生产的EEBD要求每3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每5年更换O型圈及供气胶管等。,18,1)船上配置的灭火器应为CCS认可的专业厂生产的认可型产品。每具灭火器应予编号并与其存放布置位置相对应。2)普通泡沫灭火器每年换药一次。轻水泡沫灭火器有限期4年。二氧化碳及卤代烷灭火器每二年称重检查,失重10%时应予充灌。在起居处所内不应布置二氧化碳灭火器。能够在船上进行再充装的灭火器,其备用灭火剂的数量应按前10个灭火器的100%和剩下其它灭火器的50%配备。备用灭火剂的总数不必超过60份。船上应备有充装说明。另外对于不能在船上进行充装的灭火器,应额外配备前所述的相同灭火剂量、型式、能力和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以代替备用灭火剂。手提式灭火器应位于当人员按脱险路线撤离时容易看到的地方,一般置于靠近舱室出口处,走廊内和梯道旁及有重大火灾危险性的处所旁边,至少1具存放于该处所的入口附近。灭火器应按规定的间隔期进行水压试验。化学泡沫灭火器应每隔二年或根据制造厂规定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其它形式灭火器应每隔五年或第二次再充装前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应注意的是:因为水压试验的有效期不是1年,以前有效的试验报告应保留在船上。具体要求可参见CCS技术处2001年7月12日通函:TD044-船上可移动式灭火器定期检查、检修保养和试验要求指南,3灭火器,19,除每两年的称重检查和管路的吹通试验,每10年应对瓶头阀至分配阀箱的管路进行11.8MPa的压力试验。试验证书应保存在船上。,1)国际通岸接头500总吨(非国际航行为10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至少应设有1只符合下面c)规定的国际通岸接头。应备有使此种接头能用于船舶任何一舷的设施。国际通岸接头的法兰的标准尺寸,应符合下表的要求。,4固定气体灭火装置,5国际通岸接头、油类标准排放接头、生活污水标准排放接头,20,国际通岸接头应用钢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并设计成能承受1.0N/mm2工作压力。其一端应为平面法兰,另一端则有永久附连的配合船上消火栓和消防水带的接口。国际通岸接头应与1只承受1.0N/mm2工作压力的任何材料的垫片及4只长度为50mm、直径为16mm的螺栓和8只垫圈一起保存在船上。国际通岸接头一端接口必须能与船上消防栓接口相匹配,并存放于易到达的地方,并在防火控制图上标识。,21,国际通岸接头图片,22,2)油类标准排放接头为了使接收设备的管路能与船上机舱舱底残余物的排放管路相连结,在这两条管路上均应装有符合下表的标准排放接头:排放接头法兰的标准尺寸,23,油类标准排放接头标准排放接头与船上管路的连接可以用法兰连接或直接焊死,外面用盲板盲死。,24,3)生活污水标准排放接头为了使接收设备的管路能与船上的排放管路相连结,两条管路均应装有符合下表的标准排放接头:排放接头法兰的标准尺寸,对于型深为5m和小于5m的船舶,排放接头的内径可为38mm。,25,生活污水标准排放接头标准排放接头与船上管路的连接可以用法兰连接或直接焊死,外面用盲板盲死。,26,禁止所有船舶新装含有石棉的材料。,每一集合地点、登乘地点和舷侧;通达集合地点与登乘地点的走廊、梯道和出入口;所有服务和居住处所的走廊、梯道、出入口和载人电梯;机器处所和主发电站,包括它们的控制位置;所有控制站、机器控制室和每一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处;储藏消防员装备的所有处所;操舵装置处;消防泵、喷水泵和应急舱底泵以及它们的电动机起动位置。应急灯应有标志。除驾驶室、救生艇筏存放处的舷外应急灯外,应急照明电路中不应设就地开关。,6石棉材料(SOLASII-1章A-1部分3-5条),7应急照明,27,SOLAS第XI-1章第5条规定对第I章适用的每艘船舶应签发连续概要记录。所谓连续概要记录就是该船舶信息的历史记录。对于2004年7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连续概要记录应至少提供该船自2004年7月1日起的历史。连续概要记录应由主管机关签发给悬挂其国旗的每艘船舶。,按公约需要配备无线电装置的所有船舶,应备有最新的国际信号规则(InternationalCodeofSignals)及国际航空和海上搜救(IAMSAR)手册第III卷(VolumeofInternationalAeronauticalandmaritimeSearchandRescue(IAMSAR)Manual)。,8连续概要记录,9国际信号规则和IAMSAR手册,28,穿过防撞舱壁的管子应装有能在干舷甲板以上操作的适当的阀,其阀体应安装在首尖舱内的舱壁上。阀也可安装在防撞舱壁的后侧,但在所有营运状态下该阀应易于接近,且其所在处所不是货物处所。所有阀应为钢质、青铜或其他经认可的塑性材质。不得采用普通铸铁或类似材质的阀。,FMA(FinnishMaritimeAdministration)要求按照2002年芬兰-瑞典冰级规则附件的规定,对具有该规则所规定的冰级标志(即对应CCS冰区加强附加标志IceClassB1*、B1、B2和B3级)的船舶,应在船级证书上加注冰区加强所要求的船舶首、尾最大/最小吃水以及主机最小功率。如船东认为公司所属的船舶虽然具有上述的冰区加强附加标志但在营运期间不可能航行到北波罗的海,可书面通知CCS检验单位不必增加船级附加标志的相关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执行上述要求。,10防撞舱壁管子控制阀,11冰区加强附加标志,29,船龄超过5年但不超过10年的船舶仅对代表性的海水压载处所包括保护涂层的检查,代表性处所应体现在压载舱的位置和类型,如左右、前后、顶边舱、双层底舱、深舱和尖舱等,至少各选一个。对其它海水压载处所包括保护涂层的检查,如在海水压载处所内发现涂层状态差、腐蚀或其他结构缺陷或在建造时未使用保护涂层,则检查应扩大到其他同类型的压载处所。船龄为10年以上的船舶对所有海水压载处所包括保护涂层的检查,12中间检验对压载舱的检查要求,30,13特别检验对液舱的内部检查要求,31,锚链在第2次及以后的特别检验中应进行测量,如发现任何链环的最大磨损部分的平均直径比规范规定直径减少12及以上时,应予换新。,14。特别检验对锚链测量的要求,15。特别检验时厚度测量的最低要求,32,15。特别检验时厚度测量的最低要求(续),注:1).测厚位置应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腐蚀区域,并应考虑装卸货和压载的历史、以及保护涂层的布置和状况。2).如全硬保护涂层状态为“良好”,则对内部构件的测厚,验船师可予以作特别考虑。3).对于船长小于100m的船舶,第3次特别检验要求的横剖面数量可以减少至1个,且后续特别检验要求的横剖面数量可以减少到2个。4).对于长度大于100m的船舶,在第3次特别检验中,也可要求对船中0.5L范围内的露天甲板测厚。,33,船长65m的船舶船中部0.4L区域内强力甲板边线和船底平板龙骨上表面的最小船体中剖面横数,任何航区都应不小于CCS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规定的剖面模数的90%,如超过极限,则应进行修理,加强结构,或采用降航区等级使用、减载等措施。对于船龄大于或等于15年的散货船、客船、集装箱船、液化气体船和普通干货船,船龄大于或等于10年的油船和化学品船以及船龄大于或等于20年的其他船舶,当规范定义的船长大于或等于65m时,在进行船体特别检验或按照船体特检范围进行的其它检验时,或者验船师认为必要时,均应对测厚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校核中剖面模数。,16。总纵强度评估,17。特别检验中自动空气管头部的检验要求,具有自动关闭装置的空气管头部应按下表的要求作全面检验(包括外部和内部)。对于设计成不能从外部对其内部进行适当检查者,则应将其头部从空气管上卸下。应特别注意镀锌钢质空气管头部的锌涂层的状态。,34,17。特别检验中自动空气管头部的检验要求(续),35,三、适用于公司目前船型的新生效的要求,1.国际航行货船救生服的配备要求,经MSC.152(78)号决议修正的SOLAS74公约III章32.3条(关于货船救生服的配备)已于2006年7月1日生效。中国旗船舶的配备要求:2006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货船应每人配备一件符合救生设备规则(LSACode)2.3要求的救生服;2006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货船应不迟于2006年7月1日或以后的第一次设备安全检验时符合该修正案的救生服配备要求。这里所谓的每人是指设备安全证书(SE证书)附件FormE中的救生设备总人数。对于除SOLASIX/1.6定义的散货船以外的货船,如果拟航行温暖气候区域且希望不必为每个船员配备救生服时,必须取得主管机关的同意。但原配备在救生艇、筏内的保温用具的要求不变。,36,1.国际航行货船救生服的配备要求(续),如果船舶具有下列值班或工作处所,则尚应在这些处所额外配备至少2件同类型不小于中号的救生服:1).距离按a)配备的救生服正常存放处所的水平距离超过100米的工作站;2).驾驶台、机舱以及距离按a)配备的救生服正常存放处所的水平距离超过50米值班室。救生服可以集中存放在明确标识、易于到达的位置。也可以分发给每个船员。按c)增配的救生服不影响原来船上配备的救生衣的件数。按上述a)要求配备的救生服可以认为已符合SOLASIII/7.3条的要求。在根据SOLAS公约III章31.1.4要求而在船首或船尾配备的附加救生筏的存放处所,应额外配备至少2件同类型、不小于中号的救生服。,37,1.国际航行货船救生服的配备要求(续),救生服的定期检查和检测救生服的月度检查应按MSC/Circ.1047船员每月检查船上救生服和抗暴服指南进行。救生服应按照MSC/Circ.1114的要求每三年进行一次压力试验和检测,此试验和检测应由主管机关或CCS认可的岸基专业公司进行。对于超过10年救生服的试验和检测的间隔期应根据救生服的状况缩短。应注意抗暴露服(Anti-exposuresuit)仅适用于救助艇的配备,而不能替代作为救生服的配备。,2.救生艇、救生艇架、承载释放装置的定期检修,按照SOLAS公约第III章第20条以及MSC/Circ.1206的规定,在2006年7月1日以后,结合年度检验对救生艇、救助艇架降落装置、承载释放装置进行彻底检查及试验。,38,2.救生艇、救生艇架、承载释放装置的定期检修(续),降落设备和承载释放装置的定期检修(1)降落设备按船上维护保养须知进行维护保养(SOLAS第III章第36条)船舶年度检验时,-全面检查;-以最大降落速度.对绞车制动器进行空艇动态试验。(负荷为未载人情况下,救生艇的质量),不超过5年的间隔期,以最大工作载荷1.1倍的试验载荷进行绞车制动器进行动态试验(原要求)。(2)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应:按第36条要求的船上维护保养须知进行维护保养;在年度检验期间,由经过适当培训且熟悉该系统的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和操作试验;和,39,2.救生艇、救生艇架、承载释放装置的定期检修(续),在每次检修后,进行1.1倍艇的总质量(救生艇满载足额定乘员和设备时总质量)的操作试验。这类检修和试验应至少5年进行1次。释放装置的操作试验(1).承载释放功能操作试验:-位置:部分落水,吊艇索承受全部艇重量,不触发联锁系统;-操作:释放装置-复位;释放装置-检查:释放装置吊钩扣紧,确保吊钩完全复位并不损坏.(2).卸载释放功能操作试验:-位置:全部落水-操作:卸载释放装置-复位;承载释放装置,40,2.救生艇、救生艇架、承载释放装置的定期检修(续),-回收救生艇释放装置检修包括:-吊钩释放装置解体;-检查(按设计要求和允许公差)-装配后,调整-1.1倍总质量的操作试验.详细内容参见MSC/Circ.1206通函。,41,3.航海日志记载,救生艇每周检查,检查报告应记入航海日志;检查包括吊钩、吊钩与救生艇的连接以及承载释放装置;货船上的救生艇(除自由降落艇外)在不载人的情况下从其存放位置移出。生效时间:2006年7月1日。,4.应急训练与演习(SOLAS第III章第19条),背景:避免演习和训练中发生人员死亡事故。在训练及演习中,降落救生艇时,可不搭载操作人员,但应每3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降落下水,并由指定操作的船员进行水上演练(通过其他途径,指定操作船员登入已降落下水的艇)。生效时间:2006年7月1日。,5.每日报告(SOLAS第V章第28条),所有500总吨以上,航行时间超过48小时的国际航行船舶应每日向公司递交一份报告,内容包括船位、航线和航速以及影响船舶航行或船舶正常安全营运的任何外部和内部情况。生效时间:2006年7月1日。,42,6.EPIRB岸基维修,对船上EPIRB每年在船上或送经认可的试验站进行校验,每5年送认可的岸基维修站进行维修。生效时间:2006年7月1日。,7.VDR配备,船舶应安装航行数据记录仪(VDR)或者简易的航行数据记录仪S-VDR。对2002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20,0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在2006年7月1日之后的第1次计划坞修(干坞)时安装,但不应晚于2009年7月1日;对2002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3,000总吨及以上但小于20,000总吨的货船,在2007年7月1日之后的第1次计划坞修(干坞)时安装,但不应晚于2010年7月1日;在2002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除客船以外的3,0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若货船在上述a和b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以后两年内永久退役,经申请,并报主管机关批准可免除S-VDR的配备。,43,7.VDR配备(续),按公约要求配备了VDR的船舶在进行SE证书年度/定期/换证检验时,应委托合适的检测公司或VDR生产厂家对VDR设备进行年度性能试验和检测,并获取相应的符合证明。在CCS认可的无线电检测公司或其他检测公司取得VDR检测资质前,接受船东委托的检测公司或生产厂家应以传真形式向CCS总部入级处说明拟检测的VDR设备生产厂家、设备型号等信息,并附有其他船级社的VDR设备检测认可证书(如有时),CCS总部入级处将以单船确认的形式完成对检测机构的资质确认。CCS认可的无线电检测机构在取得CCS认可的VDR设备检测资质前,必须与设备的生产厂家共同进行检测工作,除非已得到设备生产厂家的书面授权。,44,8.船舶防污底系统检验(AFS),适用范围:适用于从事国际航行的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对于船长大于24米但总吨位小于400总吨的船舶,应持有一份由船东或船东代理签署的防污底系统声明,该声明须附有适当的凭证(如油漆收据或合同发票)或适当的签字。目前AFS公约尚未生效,但根据AFS公约附则1的要求,2003年1月1日开始,所有船舶不得再施涂或重新施涂含有有机锡化合物(Tributyltinoxide-TBT)的防污漆;到2008年1月1日,现有船舶已经涂有含有TBT漆的,必须将含有TBT漆一次清除,或者在原含TBT漆上涂封闭漆形成封闭层,然后再涂不含TBT的防污漆。因此,对2003年1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应申请防污底系统检验,不得施涂或重新施涂有害防污底系统;对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申请坞检的船舶,也应申请防污底系统检验,对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进行清除或用封闭漆予以覆盖。在满足检验要求后,签发防污底系统符合证明(SAF)和防污底系统记录(FormRAF)。,45,8.船舶防污底系统检验(AFS)(续),初次检验是指船舶投入营运前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控铣高级工理论试题及答案
- 漯河市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装修污染管控师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成都2025年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准题库,历年真题,模拟
- 避雷器装配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药厂仓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经编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毕节市纳雍县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韩语阅读考试题目及答案
- 印刷设备机械装调工岗位知识竞赛考核试卷及答案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精美课件(第1课时)
- 消防喷淋系统设计合同范本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山西省太原三十七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 (幻灯片)世界各国国旗大全中文
- 物流地产发展前景分析
- 三年个人成长路线图: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 子宫动脉栓塞护理查房
- 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产品质量法-企业培训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