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提高厚板探伤合格率.ppt_第1页
QC成果提高厚板探伤合格率.ppt_第2页
QC成果提高厚板探伤合格率.ppt_第3页
QC成果提高厚板探伤合格率.ppt_第4页
QC成果提高厚板探伤合格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100mm锭轧特厚板探伤合格率,一、选题,二.小组概况:,自2001年组建第一炼钢厂“卓越C小组”以来,连续多次荣获炼钢厂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舞钢公司一、二等奖。2006年在冶金行业举办的沙钢杯质量管理成果竞赛中获得优胜和优秀奖;2009年在兴澄特钢杯冶金行业质量管理小组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06年至2011年连续六年荣获河南省、冶金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小组概况,制表:马富昌时间2011年2月16日,三现状调查,一炼钢厂有9条模铸线,从11t-50t有15种锭型,生产宽度1200-4000mm,最大厚度可生产700mm。,现状调查,2011年14月份100mm及以上特厚钢板一轧直接成材探伤情况表2,统计分析2011年1-4月份100mm及以上一次成材锭材板的探伤情况,见表2,100mm特厚钢板国标探伤合格率达到96.79%。,现状调查,2011年1-4月份100mm特厚板探伤缺陷调查统计表3,制表:刘爱菊制表时间:2011年5月6日,探伤缺陷排列图,累计百分比%,探伤缺陷(块),0,0,23,3,2,2,面积点状缩孔分层其它,N30,100,图1:1-4月份钢锭轧板100mm探伤缺陷排列图制图:马富昌作图时间2011年5月6日,76.7,86.7,93,分析判断,通过大量取样对比分析,进一步对锭材特厚板探伤不合的各类缺陷进行解剖分析,明确了各种钢锭轧制特厚板探伤缺陷性质,包括:尾部面积缺陷表现为主要成分是AL2O3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头部及中心点密主要表现为中心疏松,缩孔、穿孔。,四、设定目标,课题选定后,现状清楚,从表2看,厚度100mm钢板国标探伤合格率达到96.79%。目标值设定97.0%。,现状96.79%,目标值97.0%,图2:100mm特厚钢锭轧板探伤合格率目标值柱状图制图:马富昌制图时间2011年5月6日,目标能否实现,我们做了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1:从表2现状实际看,100mm特厚板探伤,合格率均为97.08%,超过97.0%。可行性分析2:我们有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我们有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在洁净钢生产中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大钢锭生产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行性分析3:,更重要的我们是一个强大优秀攻关团队,成员文化程度都在大专以上,技术职称都在工程师以上,还可以调动全厂的技术力量攻坚克难。自组建炼钢厂“卓越C小组”以来,连续多次荣获炼钢厂、舞钢公司一、二等奖。2006年至今连续六年荣获省、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五、原因分析:,面积、点状密集缺陷,青工多,人,机,料,法,环,吹氩,氩管漏气,钢包,全新包,辅料,石灰,吊包温度,真空后喂铝,精炼,软吹时间短,浇注,控流不精准,模温,温度低,锭模内异物,图3造成钢锭轧板面积点状密集缺陷因果分析图制图:马富昌时间2011年5月8日,六确认主要原因:,最终找出导致钢锭轧板面积、点状密集缺陷十项末端因素,并对这十项末端因素一一进行确认是否是主要原因。确认1.青工多:20-30岁青工占全厂职工42%,虽然青工多但上岗前都要进行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马富昌三月底查阅青工考试成绩,理论加实际考试均在82分以上,评价优良。确认青工多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人:马富昌。确认2.氩气带漏气:5月16-20日尉建生在现场跟班期间发现有两炉吹氩过程钢水和炉渣都不活跃。尉建生及时电告调度室并通知改为不探伤的炉次。事后检查出氩气带漏气。因此氩气带漏气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人:尉建生.,确认3.全新包:标准WLJ008-2010异常钢包投用、操作规定明文规定全新钢包不得用于探伤的钢种。从4月20日至5月20日尉建生在现场对于全新包,大修补包实际投用做了统计,如表4异常钢包用于不探伤的钢种类别统计表:从统计来看全新包投用符合标准WLJ008-2010的规定。因此确认全新包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人:尉建生。,制表:尉建生制表时间:2011年5月20日,异常钢包用于不探伤的钢种类别统计表表4,确认4.真空后补喂铝线:赵红康在5月份初跟班期间发现有两炉真空后补喂铝线,赵红康就跟踪这两炉轧制后探伤结果,未发现有探伤不合格现象。确认真空后补喂铝线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人:赵红康。,确认5.石灰质量:5月4-16日赵红康、马富昌对石灰质量进行了4次抽检,抽检结果未发现不合格现象如表5:一组石灰质量实际抽查数据。确认石灰质量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人:赵红康、马富昌。一组石灰质量实际抽查数据表5,确认6.吊包温度:我们小组从年初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低合金系列钢种注温工艺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见表6),把低合金系列钢种吊包温度范围控制到15491553时,钢板探伤合格率最高。经确认吊包温度是主要原因,确认人:马富昌表6:低合金系列钢种注温试验统计分析表,确认7.软吹时间短:5月20日刘爱菊、尉建生对1-4月份生产的需要探伤的炉次统计了100炉钢,发现软吹时间在3-5分钟有68炉,探伤合格率95.6%,软吹时间为5-8分钟占18炉,探伤合格率96.87%,软吹时间8分钟有14炉,探伤合格率100%。从表7来看随着软吹时间增加,探伤合格率也随着增加。因此确认软吹时间短是主要原因。确认人:刘爱菊、尉建生。,制表:刘爱菊、尉建生制表时间:2011年5月20日,软吹时间与探伤合格率关系统计表表7,确认8.控流不精准:控流不精准:钢锭浇注时注速的控制至关重要,注速过快过慢或者忽快忽慢均对钢锭质量有较大影响。马富昌、兰瑞金对3、4月生产的模铸统计了100炉,浇注偏上限有56炉,其中探伤不合的炉次占31炉。确认控流不精准是主要原因。确认人:马富昌、兰瑞金。确认9.钢锭模内有异物:兰瑞金、尉建生4月下旬对钢锭模内有异物在现场进行检查,浇注前每只钢锭模都要吸风,不会产生外来夹杂物。因此,经确认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人:兰瑞金、尉建生。,确认10.锭模温度低:5月初兰瑞金对周转钢锭模表面温度进行测量,锭模下线24小时模温也能够保障80。因此也未列入主要原因。经过以上分析确认,以下三项末端因素为主要原因:1.吊包温度;2.软吹时间短;3.控流不精准,七、制定对策,对策表(表8),八按对策实施:,实施1:钢水过热度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了进一步规范浇铸工艺,确保钢锭浇铸过热度在工艺要求范围之内,结合一炼钢实际工艺执行情况,明确液相线温度Tll计算公式统一按照平居公式计算。即:Tll=1538-55C+80C2+13Si+4.8Mn+1.5Cr+4.3Ni+30P+30S。对于低合金钢、优碳钢和模具钢(号钢),冬季单盘浇注的过热度按3540,双盘浇注时,过热度按4145;夏季单盘浇注的过热度按3338,双盘浇注时,过热度按3542;对于普碳钢、合金钢,全年浇铸吊包过热度相同,单盘浇注的过热度按4045,双盘浇注的过热度按4650。,实施2:延长软吹时间:5月20日技术科下发了延长软吹时间的实验方案,并派马富昌、兰瑞金、赵红康、尉建生现场跟班,做好现场操作记录。实验前提是钢种低合金高强钢系列,板厚100mm,真空度66Pa,保持时间25分钟,真空前期双吹大氩气,流量80l/min,后期流量控制在10-30l/min需要软吹,软吹时间分别以8分钟、9分钟、10分钟、11分钟和12分钟。实验了25炉。实验结果见表9.,延长软吹时间的实验表9,制表:马富昌时间2011年7月2日,实施3:调整钢包水口直径及汤道砖孔径,提高控制注速的精准度。钢锭浇注时注速的控制至关重要,注速过快过慢或者忽快忽慢均对钢锭质量有较大影响。将浇钢钢包水口直径由原来为60mm更换为55mm。大部分锭型本体浇注过程可实现全流浇注,同时可将控制注速在规定范围以内,即使控流浇注时,因控流幅度小,也可确保钢流正常浇注。浇铸到帽口线下100mm开始控流,上帽口线后增流浇铸;帽口注速适当加快,按浇铸时间下限控制;浇铸留钢量2t。在同盘异型钢锭浇铸,利用调整汤道砖孔径控制不同锭型钢水液面平衡上升。,九效果验证:,效果验证1:5月7日11103376炉开始至月底,钢锭探伤557块,出现面积缺陷2块,合格率为99.64%。效果验证2:5月20日11103823炉开始至6月底,100mm及以上锭-材低合金厚板探伤58块,可以按原合同合格57块(包括IV级标准),合格率为98.28%。效果验证3:5-12月100mm厚钢板共生产3050块,探伤合格2965块。探伤合格率97.21%。,十.达到目标:,通过QC活动,使一些具体对策,措施的实施及精细化管理的到位,与原状相比,确实有较大的提高,活动后100mm钢板共生产3050块,探伤合格2965块,探伤合格率达到97.21%。比活动前探伤合格率96.79%提高了0.42%。,活动前96.79%,攻关目标97.0%,完成指标97.21%,图4完成100mm钢锭轧板探伤合格对比柱状图制表:马富昌时间2012年1月20日,0.42,效益:,经济效益:每吨钢板探伤不合价差按1500元计算:活动后2011年生产100mm钢板共3050块,探伤合格2965块,比活动前提高0.42%,按每块钢板平均单重20t计算。创造经济效益:1500元20t30500.42%=384300元。社会效益:1、随着大厚度、高探伤级别钢板的开发与生产,不仅满足了国内外顾客的需求,而且实现了部分钢板以国产替代进口的转变,打破了国外钢厂对大厚度、高探伤级别钢板的垄断地位,同时树立了强大的舞钢公司品牌形象,为钢铁行业走国产化道路提供了生产条件和技术储备。2、小组效果: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丰富和提高了我们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而且激励我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表102011年以来不同锭型成材板探伤合格率分布,十二实施效果能够巩固:钢锭工艺优化后,极大地稳定并提高了我公司特厚板的内部质量,活动后探伤合格率一直维持在97.0%以上。实实在在的为公司挖潜增效做出了贡献。为巩固活动的成效,我们小组全体成员认真按照制定的措施进行实施并按不同锭型成材板统计(见表10),巩固期的探伤合格率平均为97.97%。,十三制定巩固措施:,工艺技术规程,工艺方案一:5月份下发了夏季模铸生产特厚板的工艺试验要求(WKZ534-2011),主要侧重于解决尾部面积缺陷。改进效果好,见效果验证,探伤合格率都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工艺方案二:制定并下发了关于200mm及以上高碳钢锭材板冬季生产工艺管理的规定,对于该类钢种,延长了真空时间到25min,要求轧后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