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科毕业研究课题开放报告标题:莲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和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类别:07药房学生名:林波波导师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内科研究方向:药理学实验研究教员名:周信和陈旭职位/服务:负责的药剂师和药剂师从2011年1月5日至2011年5月11日填写日期:2011年1月23日清楚地陈述一、本计划由学生在向导师小组做开场报告后自行完成。我。一份,经系(院)和实习单位批准后,由系存档。第二,通常要求在研究之前完成开场报告。三、计划经批准后不得随意变更。四、项目实施过程中导师检查两次。检查情况和变化应记录在案记录在表格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趋势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莲花解毒颗粒是从金银花、牛蒡子、芦根等中药中提取的。该处方是我院中医专家长期使用的临床处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从温病1-5开始,临床上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支气管炎、流行性腮腺炎、斑疹等疾病。根据中医理论,由于风热外感,皮肤受热影响,表里不一。可见体热、微恶风、排汗不畅等症状。风热失调引起头部肿胀和疼痛;风热上侵引起咽干或咽喉红肿疼痛、口渴、鼻塞、鼻塞黄浊。中医中的“毒”有着广泛的含义。清热解毒中药对“毒”的理解是“热毒”和“火毒”,是由过热引起的,主要用于温病和热毒。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由清热解毒中药解决的“毒”不仅包括“外源性毒”(细菌、病毒、内毒素),还包括“内源性毒”,如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6的过量释放。莲花解毒颗粒中的主要药物是清热解毒中药的典型代表。用动物发热模型模拟发热过程,进一步研究退热作用。本课题还研究了药物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2.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及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药物急性毒性的方法很多,包括经典的50%致死剂量试验(LD50)、最大剂量试验等。此外,还有限量试验、近似致死剂量试验、延长试验、固定计量方法、剂量累积试验等。最常用的中药新药是LD50试验和最大剂量试验。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规定,由未在国内市场上市的中药和天然药物组成的非注射用复方制剂,如果该复方制剂的处方组成符合中医理论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按照临床给药途径使用动物观察急性毒性反应。本研究以啮齿类小鼠为实验动物,通过口服研究莲花解毒颗粒的急性毒性。发热是解热药物最重要的适应症之一,解热作用是解热药物的一个重要共性。在实验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在实验动物中引起发热,例如细菌或细菌产物、无菌性炎症、化学药物、刺激丘脑温度调节中心和暴露于高温。这些发热模型可用于解热实验研究。例如,国内外有研究中药解热作用的常用方法,如注射腐臭干草提取物、卡拉胶、牛奶或蛋白胨、热杀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伤寒副伤寒疫苗、啤酒酵母、2,4-二硝基苯酚等。出于机理分析或专门研究的目的,内源性热原生成和发热试验、侧脑室或下丘脑内微量注射发热试验、脂质A、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发热试验也可选用7。本项目选择啮齿类动物作为实验动物。卡拉胶被提议用作发热模型的热源。皮下注射会在局部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的形成主要与其诱导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有关,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和释放可引起持续的炎症反应并激活巨噬细胞引起发热。由于它们的来源不同,它们的产热效应有些不同。因此,建议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试验,以选择合适的类型、浓度和剂量。此外,应在预试验阶段观察大鼠体温变化的全过程。二、主要研究内容在本项目中,通过口服啮齿动物的大鼠和小鼠,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连花解毒颗粒进行研究:(1)莲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研究(2)莲花解毒颗粒解热药效学研究三个主要研究项目莲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试验中药新药评价技术要求规定,当受试药物的毒性很低或由于浓度或体积的限制而无法测定LD50时,只能提供最大剂量试验的结果,以确定可达到人体剂量的多少倍,并可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而可安全耐受100倍以上的人体口服剂量8。1.1溶液的制备和预实验1.1.1溶液的制备连花解毒颗粒的制备供试品1:将125.0克连花解毒颗粒溶于100毫升水中,搅拌均匀,得混悬药液,作为连花解毒颗粒供试品1溶液(相当于人体临床剂量的100倍)。莲花解毒颗粒试验样品2的制备:将188.0克莲花解毒颗粒溶于100毫升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悬药液,作为莲花解毒颗粒试验样品2溶液。1.1.2实验前方法:1.1.2.1选择了10只体重约20克的健康小鼠,一半雄性,一半雌性,在实验前禁食12小时。每只小鼠在12小时内以100克/千克/天的剂量,以0.4毫升/10克的体积,给予测试样品溶液两次,并在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如果所有的小鼠都存活了下来,则通过最大剂量法进行实验,如果所有或部分小鼠死亡,则确定LD50值。1.1.2.2选择了10只体重约20克的健康小鼠,一半雄性,一半雌性,在实验前禁食12小时。每只小鼠在12小时内以150克/千克/天的剂量,以0.4毫升/10克的体积,给予测试样品溶液两次,并在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1.2实验的最大剂量方法选择48只体重约20克的健康小鼠,雄性和雌性,分成两组,每组24只。实验前,禁食和断水不允许持续12小时。实验组每只小鼠在12小时内分两次给予莲花解毒颗粒供试品溶液,剂量为150克/千克/天,体积为0.4毫升/10克;对照组每只小鼠每天两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体积为0.4毫升/10克。给药后连续观察两组小鼠14天。在此期间,如果对死亡的老鼠立即进行尸检,主要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等)的变化。)的小鼠,如果肉眼可见异常,则进行病理检查。如果14天后没有杀死所有存活的老鼠,2.1人和大鼠之间的剂量转换表2-1不同实验动物对人的当量剂量比(注:剂量以毫克/千克计算,人以60千克计算)12动物老鼠老鼠豚鼠兔子猫猴子狗剂量比8.655.985.153.112.590.9981.78根据该表,大鼠与人的当量剂量比约为6倍。实验动物剂量=(动物体重/人体重)人剂量6=(0.2千克/60千克)60g6=1.2g克2.2加热因子溶液的制备和加热模型的建立2.2.1加热因子的制备:准确称量100毫克角叉菜胶(角叉菜胶)并置于试管中,加入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轻轻搅拌或摇动,置于4冰箱中过夜,第二天早上取出,轻轻倒置数次,直至悬浮液均匀。2.2.2发热模型的建立:实验前8 10小时,取12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禁食,但不能不喝水。实验前三天,每天测量大鼠肛门温度两次,实验当天每小时一次,连续三次。选择体温变化不超过0.3的大鼠进行实验,选择大鼠肛门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基础体温。将0.1毫升/爪的1%角叉菜胶悬浮液皮下注射到大鼠双爪的脚和跖骨处。分别在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和10小时测量大鼠肛门温度,观察大鼠的造模情况。如果大鼠的温度在注射产热因子后4小时开始升高,并且在6-7小时达到峰值,并且持续时间长于10小时,则认为建模成功,并且产热因子的类型和剂量被适当调整。2.3实验前观察:选择健康大鼠2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8 10小时禁食,但不能不喝水。在实验的前三天,用温度计测量大鼠肛门温度,每天两次,在实验当天每小时一次,连续三次。选取肛温变化不高于0.3的大鼠进行实验,选取大鼠肛温的平均值作为基础体温。以卡拉胶为加热因子,参考相关文献,在初步实验中建立了两种实验方法:大鼠每日1次,连续3天,服用浓度为0.4g/mL的连花解毒颗粒3毫升。最后一次给药后,用温度计测量发热前的直肠温度,然后将0.1毫升/爪的1%角叉菜胶悬浮液皮下注射到大鼠的双爪足底,然后分别在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和10小时测量大鼠的直肠温度。(2)在大鼠双爪足底皮下注射0.1毫升/爪的1%卡拉胶混悬液,立即给每只大鼠注射3毫升浓度为0.4克/毫升的莲花解毒颗粒,分别在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和10小时测量大鼠肛门温度。观察动物反应和体温变化,选择最佳实验方法(剂量计算:莲花解毒颗粒60公斤,每日60克,0.2公斤大鼠按体表面积计算的正常剂量为1.2克,每次喂0.2公斤大鼠3毫升,即莲花解毒颗粒的浓度为1.2克/3毫升=0.4克/毫升)。2.4莲花解毒颗粒解热作用正式实验:根据实验前结果,选择实验方案。实验前大鼠禁食8 10小时,但不能不喝水。连续3天每天用温度计测量大鼠肛门温度两次,实验当天连续3次每小时测量体温一次。选择体温变化不高于0.3的健康大鼠,以所选大鼠的平均体温为基础体温。将大鼠随机分为七组,并给予以下七种药物:连花解毒颗粒低剂量组:0.2g/mL连花解毒颗粒3mL(2)连花解毒颗粒中剂量组:0.4g/mL连花解毒颗粒3mL连花解毒颗粒高剂量组:0.8g/mL连花解毒颗粒3mL双黄连颗粒阳性对照组:0.2g/mL柴黄颗粒3mL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6.7毫克/毫升阿司匹林3毫升空白佐剂对照组:266.7毫克/毫升空白佐剂3毫升模型组:不用药按照实验前建立的实验方法,分别在1h、2h、3h、4h、5h、6h、7h、8h、9h和10h测量大鼠肛温。记录每只大鼠的体温变化并绘制图表。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判断连花解毒颗粒组与模型组体温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即连花解毒颗粒的解热作用(剂量计算:连花解毒颗粒的日剂量为60克/60公斤人,0.2公斤大鼠按体表面积计算的正常剂量为1.2克,0.2公斤大鼠每次灌胃的剂量为3毫升,因此制备的连花解毒颗粒中剂量组的浓度(2)如果60公斤人每天服用双黄连颗粒30克,大鼠正常剂量为0.6克,那么制备的双黄连颗粒浓度为0.6克/3毫升=0.2克/毫升;(3)通过文献复习,解热实验大鼠的阿司匹林对照组剂量为20毫克/天,因此制备的阿司匹林浓度为20毫克/3毫升=6.7毫克/毫升;(4)连花解毒颗粒,人用40克/天,0.2公斤大鼠用0.8克/天,0.2公斤大鼠用3毫升/次,0.8克/3毫升=266.7毫克/毫升)。附录一急性毒性试验和可能设计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一般观察结果参考:何晶。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天津制药,2008,20(5),74-76。倪华,板蓝根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 (13),1609-1610。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0。简永耀,金龙文。连翘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淮海医学杂志,2009,27(4),349-350。于红。牛蒡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外用药与植物药学部,2007,22 (6),244-245。、叶、卢福乐。中医“清热解毒”法精髓研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 (8): 449-451。7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6-297。8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技术要求,1997。王义全、王著明、佟华。2金衡灵.中药急性毒性和重复给药毒性的实验研究.中国临床医师杂志,2010,4 (2): 36-41。徐昕,屈。2J.香加皮配方颗粒急性毒性和累积毒性实验研究.江苏中医,2008,40 (10) :117-118。11万启南、李友、石、李.清热解毒扶正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0,31 (9): 72 .张元培。药理学实验方法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8。周军、何飞、魏贵宁、陈敬民、李有迪、李翠红。银湖冷海绵解热、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药师,2010,13 (8): 1078-1081。陈、尹、蔡大为、李冬梅、王。2牛黄解毒滴丸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中国药师,2010,13 (9): 1257-1259。、斯、陆羽。十味板蓝根颗粒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药材,2009,32 (7): 11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AM和和FM收音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冷库主管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心耳封堵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铁路隧道消防培训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个性化健康服务技术创新报告
- 欺诈性债务抵消:虚构合同解除与补偿协议
- 蒙氏混龄班老师工作总结
- 高铁站空调采购、安装及旅客舒适度提升合同
- 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共同财产清算协议
- 离婚协议违约金及财产分配纠纷解决合同
- 房产查封申请书
- 2024年新疆伊犁州直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九章 关节活动度评定技术
- 《掌骨骨折诊治》课件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圆周率的历史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2024修订版)(技术方案)
- 2024秋新苏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1.2.1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第1课时)(教学课件)
- 桩基检测施工方案
- 刑法学课程课件教案绪论
- 精神科量表完整版本
-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