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第二篇酿造调味品生产工艺,调味品种类,第五章酱油CHAPTER5TECHNOLOGYFORSOYSAUCE,教学要求,了解酱油生产所需原料及预处理熟悉酱油的酿造原理及酿造菌种掌握低盐固态法酿造酱油的工艺及关键操作点了解酱油的后处理技术及最新酿造技术,重点及难点,重点:酱油酿造原理及低盐固态法酿造酱油技术难点:酱油酿造过程的关键操作及控制,教学内容,1概述2酱油酿造原料与微生物3低盐固态法酿造酱油技术4其他酿造技术5酱油加工制品,1概述,1.1Briefhistoryforsoysaucedevelopment酱类酿造最早起源于中国,2000多年的酿造历史酱油名称的使用最早在宋代至明代万历年间酱油的酿造技术于公元前8C著名的鉴真和尚将其传入日本,后扩大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酱油作为一种调味品,在东方国家居于很高地位,酱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西方的烹调中,酱油酿造工业是古老而又新兴的工业。,1.2Soysauceclassificationanddefinition,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化学酱油,(1)Brewingsoysauce,以蛋白质和淀粉质原料为主料,经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体齐备,具有酸、甜、苦、咸、鲜五味调和的一种液体调味品。,(2)Blendedsoysauce,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大于50%),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小于50%)配制成的液体调味品。(3)Chemicalsoysauce以含有食用植物蛋白的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蛋白或玉米蛋白为原料,经酸水解、碱中和而成的调味液。(也称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生抽和老抽,生抽:以优质的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并按提取次数的多少分级。老抽: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特殊的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适合肉类增色使用。,2Mainrawmaterialsandmicroorganismsforsoysauce,2.1Mainrawmaterials2.1.1Proteinmaterials豆类豆粕(豆饼)各种含蛋白质的饼、粕、渣(花生粕、菜籽饼、豆渣等),2.1.2Starchymaterials,面粉小麦麸皮碎米其他淀粉原料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糖类),同时也可提供氮素,特别是Glu(鲜味的主要来源)。,2.1.3Supplement,Salt:赋予咸味、抑菌作用Water:符合卫生标准Preservative:苯甲酸钠、山梨酸钠等Othersauce:大蒜、姜、草菇等,2.2microorganismsforsoysauceandtheirfunctionsinbrewing,酱油的酿造主要有两个过程组成,一是制曲阶段,主要微生物是霉菌;二是发酵阶段,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和乳酸菌。,用于酱油酿造的霉菌应满足的基本条件,不产生真菌毒素有较高的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生长快,抗杂菌能力强不产生异味,二、微生物,2.2.1霉菌(1)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及谷氨酰胺酶这四种酶与酱油的质量及原料的利用率关系密切,还含有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米曲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235,适宜pH为6.56.8,曲含水48%-50%,好氧微生物。,(2)酱油曲霉(Aspergillussojae)日本学者坂口在20世纪30年代从酱油中分离出来的,其分生孢子表面有小突起,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较高。(3)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含有较高的酸性蛋白酶,可弥补以上两种霉菌的蛋白酶的不足,2.2.2酵母菌(Yeast)1.鲁氏酵母:大豆结合酵母、酱醪结合酵母2.球拟酵母:主要是酒精发酵,同时提高酱油的风味和品质2.2.3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a)嗜盐片(足)球菌(Pediococcushalophilus)酱油四联球菌(Tetracoccussojae)、植物乳杆菌(Lactodacillusplantanum)。适当的乳酸是酱油的风味物质之一,乳酸还可与醇结合生成酯;降低pH值利于酵母生长并抑制杂菌,和酵母共同作用产生糠醛,赋予酱油特别风味。,2.2.4有害菌1.霉菌毛霉根霉青霉2.酵母菌毕赤酵母醭酵母圆酵母3.细菌小球菌粪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曲制备,制种曲,首先要选择优良的菌株,菌株必须具备无毒安全、蛋白酶活力高、酶系适合酱油生产、适应环境能力强等条件。,3Soysaucetechnologies(solidandlowsaltfermentation),3.1酱油的酿造原理,3.1.1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1)原料植物组织的分解(2)蛋白质和淀粉的水解(3)色素生成(4)酒精和有机酸发酵(5)呈香、呈味、体态物质的形成,3.1.2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1)曲霉提供酶类,入池后很快自溶。(2)酵母菌合成酒精,产香;鲁氏酵母的自溶可促进球拟酵母的生长。(3)细菌前期足球菌多,后期四链球菌多;与酵母有协同发酵作用。,3.2工艺流程,原料处理,制曲,发酵,滤油,酱油的后处理技术,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3.3.1种曲制造纯种的扩大培养(1)工艺流程米曲霉AS3.951,AS3.863试管斜面三角瓶培养接种曲料发白结饼摇瓶一次至全部长满黄绿色孢子原料混合蒸料过筛、摊冷接种装盒第一次翻曲第二次翻曲揭纱布或草帘种曲,3.3操作要点,灭菌原料处理豆粕、麸皮、水搅拌均匀,常压蒸料或加压蒸料,完成灭菌和蛋白质适度变性,冷却35-40。接种培养接种量.左右培养。(P),(2)关键工艺,固体曲使用广泛,制曲方法有厚层通风制曲、曲盘制曲、圆盘式机械制曲等。以豆粕和麸皮为原料的厚层通风制曲工艺流程:种曲豆粕、麸皮混合润水蒸料冷却接种入池培养第一次翻曲第二次翻曲成曲,3.3.2制曲,()原料的处理原料的粉碎细而均匀。原料的润水豆粕和麸皮的常用配比是:8:2,7:3,6:4,5:5。加水量以熟料水分为依据,视季节而定,一般在之间,夏天高,冬天低。,关键工艺,蒸料蒸料要求达到一熟、二软、三疏松、四不粘手、五不夹心、六有熟料固有的色泽和香气。酱油的N性蛋白:原料蒸煮不够,蛋白质未达到适度变性,用这种原料制曲后酿造的酱油加水510倍时,再加热就会产生混浊和沉淀,称此现象为酱油的N性,这种沉淀物称为N性蛋白。过度变性蛋白:高温下长时间蒸煮会产生,不能被蛋白酶水解,不溶于酱油或盐水中。蒸料方法:常压蒸料和高压蒸汽蒸料,蒸煮条件与蛋白质变性,故在酱油生产中,工厂常采用“长、高、短”蒸料法,所谓“长、高、短”蒸料法即加长润料时间、提高蒸煮压力、缩短蒸煮和脱压时间。,(2)冷却、接种及入池,接种温度:夏天38,冬天42.接种量:0.30.5%种曲入池料层:30cm,(3)培养,曲料入池:温度管理:,制曲设备厚层通风制曲的设备主要有曲室、保温保湿设备、曲池、通风机和翻曲机。,制曲过程中米曲霉的变化,孢子发芽期菌丝生长期菌丝繁殖期孢子着生期,(4)制曲时间的确定,以蛋白酶活力达到最高为曲成熟的依据。制曲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所应用菌种、制曲工艺及发酵工艺而定。如中国米曲霉(沪酿3.042)制曲周期为24h,而日本米曲霉或酱油曲霉采用低温长时发酵,一般为40-46h。,要求原料蒸煮质量好,达到蛋白质适度变性和淀粉全部糊化。熟料水分适当,控制在48%51%之间。必须有足够的风量和风压,满足米曲霉的好氧要求。制曲时的品温控制在3035之间。原料混合及润水均匀,接种均匀、装池疏松均匀,料层厚薄均匀。培养24h左右,曲呈淡黄绿色,此时应及时出曲。,(5)制曲注意事项,3.3.3发酵,酱醪:成曲拌入大量盐水,成为浓稠的半流动状态。酱醅:成曲拌入少量盐水,成为不流动状态。将酱醪或酱醅装入发酵容器中,利用曲中酶和微生物作用,将其中原料分解、转化、形成酱油独有的色、香、味、体成分。,(1)发酵工艺,普遍采用的方法为固态低盐发酵。工艺流程:成曲粉碎制醅保温发酵成熟酱醅,(2)发酵设备,发酵室、发酵容器和制醅机。发酵室是容纳发酵容器的场所;发酵容器主要有发酵缸、发酵罐和发酵池;制醅机俗称落曲机或下池机,它是将成曲粉碎,拌和盐水成醅,再将其送入发酵容器的一种机器。,发酵室,发酵池,发酵罐,(3)发酵操作要点,注意食盐水的浓度:浓度要求1213B。控制制醅用盐水的温度。一般温度在5055之间,使拌曲后酱醅开始的发酵温度达到4244之间。制醅用盐水要求底少面多。拌水量必须恰当严格掌握发酵温度。入池酱醅品温必须掌握在4244之间。,B,3.3.4浸出(淋油),浸出:是在酱醅成熟后,利用浸泡和过滤的方法,将有效成分从酱醅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移池浸出工艺流程,影响滤油速度的因素:,酱醅粘度料层厚度浸泡温度浸泡液盐度浸泡油的浓度,3.3.5后处理,从酱醅中淋出的头油称生酱油,还需经过加热、配制等工序才能成为各个等级的酱油成品。(1)加热目的:灭菌调和香气风味增加色泽除去悬浮物,酱油的加热设备,(2)配制,助鲜剂:肌苷酸、鸟苷酸和味精配合使用甜味料:砂糖、饴糖及甘草。增色剂:焦糖酱色。,(3)防霉酱油生花:采取合理防霉措施(4)贮存(澄清)改善风味和体态,4Othertechnologies,4.1稀醪发酵4.2固态无盐发酵特点:(1)固态无盐发酵完全摆脱了食盐对酶的抑制作用,发酵周期短,仅需5672h,设备利用高。(2)蛋白质和淀粉水解较彻底,有利于提高原料利用率。(3)要求较高的发酵温度。(4)酱油风味不足,香气差。,4.3生产新工艺,固定化细胞技术、膜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反渗透技术、电渗析、超滤等。,(1)超滤技术。(2)反渗透法。(3)电渗析法。用于脱盐,生产低盐酱油。(4)膜反应器。蛋白分解酶的游离型生物反应(5)固定化细胞用于提高酱油风味。(6)细胞融合技术用于新菌株的选育。,(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据分析师初级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详解
- 2025年大学教授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销售代表产品推广方向招聘面试预测题集
- 2025年仓库管理员理论知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5年财务经理招聘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实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二
- 2025年(公需科目)人工智能与健康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复习题及答案一
- 2026届上海市同济大学一附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道路行走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乳的验收与预处理解析
- 三峡大学级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本培养方案
- 架桥机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病三则
- GB/T 778.1-2018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 GB/T 11547-2008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 伤口造口新进展课件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恶性骨肿瘤化疗及注意事项(58张幻灯片)课件
- 国有企业采购规范和示范文本
- Fisher DVC2000定位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