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培训.课件_第1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课件_第2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课件_第3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课件_第4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实验室环境管理是关系到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群体安全与健康的系统工程,是知识方面非常广泛的科学。 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 1 .实验室安全重要性的两个方面,1 .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减少事故造成的财产和人员损失。 2、树立个人安全意识,积极学习知识,注意安全行为。 1、危险化学药品:药品存放着大量危险化学药品和玻璃制品,即使是最安全的化学药品也有潜在的危险! 2 .电气、设备:有加热设备和电气开关,有火灾和触电的危险! 3 .微生物:病原菌污染的危险4 .高压容器:高压灭菌锅! 5 .检查过程中常见问题:如果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意外的容易发生。 2、检查室存在什么样的危险源3 .事故案例分析(1)高压灭菌锅维护检查不足,密封件破裂,高温蒸汽烧伤的工作人员。 定时进行岗位巡检,安全配件齐全,灵敏,可靠,严禁超温、超压运行,只有技术熟练的人才允许操作和维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对策,3 .事故案例分析(2),某检验室在电磁炉中使用有机溶剂(醚石油醚混合液) 实验结束后,在柜内关闭电磁炉的电源时,换气柜内挥发的混合蒸汽遇到明火后燃烧起来。 火球喷出来,烧伤了检查中的工作人员的脸。 原因分析表明: 1、检验室通风柜的设计不适用于易燃药品的化学试验。 车窗玻璃为上下两位固定式开关2 .通风柜的电源设计不符合安全操作要求,加热电气设备不具备防爆功能3 .操作者不熟悉操作规程,有违反作业的行为。 2002年9月,某分公司化验员用乙醚和石油醚加热挥发完奶样品脂肪试验后,将未完全挥发的样品放入烘箱,在烘箱内继续挥发乙醚和石油醚的残留气体,释放的混合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将烘箱内的温度和3、事故案例分析(三)、1、进行乳脂试验时,必须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确认试验完毕后,将试验样品放入烤箱干燥2 .操作易燃易爆药品时,必须熟悉相关药品的理化性能,严格履行安全作业的技术要求、事故防范措施,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1)不安全环境检查室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压力容器和储气瓶的安全确保、电气安全和环境污染防治等。 加强以上方面的管理,创造安全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完成的工作。 2 )不安全行为各实验室的新聘人员在进入检验室实习和上岗前应接受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上岗评估需要对该内容进行评估,实验室安全评估达到要求后可进行其他操作技能的评估。 单位检查员半年接受一次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安全知识。 4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化学实验室内各硬件设备的设置和维护不当形成的不安全环境,电气线路老化,容易引起漏电事件,电线容易着火。储气瓶不适当固定,容易因地震或其他因素倒塌、滚动、爆炸,5 .实验室不安全环境,实验室常见不安全行为包括3项:1.不适当态度2 .缺乏知识或技能3 .不适当机械或物质操作行为,6 .实验室不安全行为,以下照片中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请指出使用温度计作为搅拌棒,取出腐蚀性药品,不带保护器具,6 .在实验室不安全的行为。 请指出下一张照片中发生的不安全行为。 酒精灯和酒精灯着火,嗅闻鉴定化学药品成分,6 .实验室不安全行为,二、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和保护气瓶的安全使用,六、汞的安全使用,五、使用药品的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四、使用药品的防毒注意事项,三、化学药品的分类,二、化学药品的警告标识, 一、二、化学药品警告标识、一、化学药品分类、二、化学药品警告标识、一、三、化学药品分类、二、化学药品警告标识、一药品使用防病毒注意事项、三、化学药品分类、二、化学药品警告标识、一、四、药品使用防病毒注意事项、三、化学药品分类、二、 化学药品使用的警告标识、一、药品使用的防火防爆注意事项、药品使用的防病毒注意事项、三、化学药品的分类、二、化学药品使用的警告标识、一、四、药品使用的防病毒注意事项、三、化学药品的分类、二化学药品的警告标识、一、使用药品的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四、使用药品的防毒注意事项、三、 化学药品的分类、二、化学药品的警告标识、一、五、使用药品的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四、使用药品的防毒注意事项、三、化学药品的分类、二、化学药品的警告标识、一、水银的安全使用、五、使用药品的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四、使用药品的防毒注意事项、化学药品的分类、二、化学药品的警告标识、一、六、 汞的安全使用、五、使用药品的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四、使用药品的防毒注意事项、三、化学药品的分类、二、化学药品的警告标识、一、储气瓶的安全使用、六、汞的安全使用、五、使用药品的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四、使用药品的防毒注意事项、三、化学药品的分类、二化学药品的警告标识、一、 储气瓶的安全使用,6,水银的安全使用,5,使用药品的防火防爆注意事项,4,使用药品的防毒注意事项,3,化学药品的分类,2,化学药品的警告标识,1, 1、化学药品警示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第一类.爆炸物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和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品第七类.放射性物质第八类.腐食品,2 .化学危险品的分类、 第一类:爆炸物,在外界的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大量的气体和热量爆炸物品的一般结构是: o-o N-X (氮的卤化物) N=O (亚硝基或亚硝基化合物)等。 第二类:气体,2.1组:可燃性气体,如氢气、天然气、乙炔、液化石油气。 2.2组:难燃、无毒气体有窒息性、氮气、二氧化碳有氧化性、氧气等。 2.3组:毒性气体半数致死浓度低于5000ppm者,如氯气、氨气。 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和易燃固体,第四类,易燃固体和易湿固体,第四. 1组:易燃固体摩擦或易燃固体,例如红磷4.2组:易燃物质与空气接触发热,易起火或易燃发热者,例如4.3组:水性禁止物质与水接触产生易燃气体者,如金属钾、金属钠、碳化钙等物质,可与水接触释放易燃气体。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5.1组:氧化性物质释放氧气,帮助还原性物质燃烧者,如亚硝酸钠、重铬酸钾、硝酸银、高氯酸、硝酸钾5.2组:有机过氧化物有机物含有过氧分子结构,易于分解爆炸、燃烧或与其他物质反应者。 例如,过氧化氢,第六类:毒性物质,因为吞咽,吸入,与皮肤接触,有人死亡,有人伤害重症患者,有人损害健康。 例如CO、HCN、CI2、NH3、SO2、SO3; 有毒药品: N-1耐氧乙二胺盐酸盐、四氯化碳、氯仿、甲醇(吸入引起的神经损伤、肝和肾损伤)水银(剧毒引起的蒸汽产生)、水银(剧毒引起的蒸汽产生)、红碘化水银(剧毒引起的蒸汽产生)铬酸钾、重铬酸钾等,第7类:放射性物质第8类例如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实验前必须了解药品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的有毒气体(H2S、Cl2、Br2、NO2、HCl、HF等)在换气箱中操作苯、四氯化碳、醚、硝基苯等蒸汽常使人嗅觉减弱,使烃、酒精、 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因此要高度警惕,操作时必须戴防护面罩的HF侵入人体,牙齿、骨头、造血和损伤神经系统的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水银等是剧毒药物,少量吸入后死亡。 有机溶剂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必须妥善保管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高毒性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3 .使用药品的防毒注意事项,乙醚、乙醇、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远离火和火花,不得过度保管在实验室,请放入下水道,避免引起火灾金属钠、钾、铝粉、电气石、黄磷及金属氢化物应注意使用和保管,特别是不得与水直接接触的氢、乙烯、乙炔乙醇、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气、氨气等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到爆炸极限,受热源诱发时容易引起支链爆炸的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己二酸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容易爆炸的物质因冲击或热量而热爆炸为了预防热爆炸,必须分别保管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使用时轻放,远离热源。 4 .药品防火、防爆注意事项,汞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物质,毒性大,难以进入体内排出,形成蓄积性中毒,安全使用汞的操作规定: (1)汞不得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必须在其上加入水和其他液体(2) 剩馀的水银不能放入水槽中(3)储存水银的容器必须是结实的厚壁容器,容器应该放在磁盘上(4)放入水银的容器必须远离热源(5)万一水银掉到地面、柜台、水槽中,尽量用吸管收集水银珠子, 用可形成汞齐的金属片(Zn、Cu、Sn等)多次扫描汞溅射处,最后用硫磺粉末复盖(6)实验室必须通风良好,手上有伤痕,请勿接触汞。 5、汞的安全使用、化学实验常用于高压储气瓶和一般压力玻璃器具,不当使用会导致爆炸,气瓶识别(颜色相同气名)氧气瓶的天蓝色氢气瓶深绿色; 氮气瓶黑色; 纯氩瓶灰; 氦瓶棕色; 压缩空气黑色; 氨气瓶黄色; 二氧化碳气瓶黑色。 储气瓶的使用注意事项:储气瓶是专用的,不能随意改造的储气瓶应保存在冷却、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 易燃气瓶与火气的距离在5米以上;氢气瓶应隔离;气瓶搬运应轻而稳定;设置应牢固;各种气压计一般不可混淆;氧气瓶应严禁油污;手、扳手、 打开注意衣服油污的阀门时,请站在气压计一侧,头部和身体朝向储气瓶的原阀门,以免阀门和气压计伤害人。6 .气瓶安全使用,三,认识实验室危险,严格安全规范,四,如何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严格安全规范,事故发生时应急反应程序,六,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五,四,检验室良好工作环境,三,检验员安全岗位职责,二,明确安全管理制度,一,检验室良好工作环境,三, 1 .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1 .检查室在制定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要保护每个员工! 包括安全管理手册、一般安全守则、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程等。 2、检查室应具备相应的安全检查记录,以记录各环节的安全运行情况。 例如设备使用记录、设备维护记录.危险化学品领用记录、有毒品领用记录、干燥箱及高温炉监控记录等实验者必须认真填写并监视! 为了防止机器的不正确和安全事故! 2、化验员职务,1、化验员应熟悉业务,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性能,熟悉化学药品,特别是危险化学药品的性能。 2 .要检查实验前后使用的设备的电源水源,确认一切正常后再工作。 实验结束后可以关掉水和电3 .检查室重点的安全危险是电! 水! 火! 药! 4 .化学检查员在实验中吃饭,不要误服药液! 或者涂上化学药品! 3 .检查室良好的工作环境,1 .必要的安全应急设施1.1消防器材,如灭火器(二氧化碳)、消火栓、沙袋等。 熟悉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最佳灭火效果! 1.2检查员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插头、插座、电线、接触器是否健全。 防漏电! 正确知道实验室的水和电总门和分门的位置,别忘了在排风橱里不用电源! 1.3准备工作服,检查员应在实验中穿工作服。 2 .检查员必须保持清洁工作环境立即清理废物! 2.2装有化学药品的瓶子和仪器用完后,应立即盖上盖子,防止药品挥发和溢出! 3、检验室的良好工作环境,2.3药品洒出后,酸液用碳酸氢钠中和,碱液用硼酸中和! 水银洒出后,用滤纸吸入硫磺粉或洒出后再清理! 2.4别忘了不要用汞温度计作为搅拌棒。 水银蒸气的毒性很强3 .废弃物排放3.1实验时,适量摄取药品,避免产生过剩的废气、废液、废渣。 3.2有害废气用合适的试剂吸收。 3.3一般酸碱液经大量稀释后可直接排出。 3.4猛毒化学物质废弃物专门收集,加帖标志应送环保公司处理。 4 .严格的安全规范,1 .药品使用时的安全操作:1.1使用中必须保证各试剂显示完整的1.2易燃挥发品应用于排风箱! 取得的数量尽量少! 1.3使用毒品时,请触摸伤口或误口! 2 .检查中的安全操作:2.1调制强酸溶液时必须是酸注入水)边搅拌,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放入试剂瓶中! 2.2有机试剂在实验中必须远离火灾! 2.3不得大量加入易燃溶剂和物品进入高温炉。 2.4使用酒精灯时,注意不要装满酒精灯,不要超过容量的2/3,当灯内的酒精不足1/4时,关掉灯进行充填。 4 .严格的安全规范,2.5不得将易燃液体废液放入专用容器中收集,放入下水道。 为了不发生爆炸事故,电炉、电炉周围容易燃烧、容易燃烧、挥发性液体2.7体,手上沾有容易燃烧的物质时请立即清洗,远离火源。 2.8倒入易燃液体时必须远离火源,盖子打不开时不得加热或敲打。 夏天热的时候请用水降温再打开。 3 .接通电源时,请不要戴湿手,而是根据需要戴绝缘手套! 5、安全事故防御措施、实验室出入口空间和灭火器安装确保实验室出入口空间,不得成为危害跌倒和避难的障碍。 实验室的地板也要保持干燥,以免发生进出实验室的人滑倒的事故。熟悉实验室灭火器的位置,掌握火灾发生时应急处理的操作方法。 5、熟读安全事故防御措施、化学实验注意事项,了解并遵守实验室各项安全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