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欣赏.ppt_第1页
西方音乐欣赏.ppt_第2页
西方音乐欣赏.ppt_第3页
西方音乐欣赏.ppt_第4页
西方音乐欣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典音乐作品赏析教学范畴、西方经典音乐作品的特点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熟悉经典的音乐作品、西方音乐史上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一些基本的音乐要素和知识等,学会用理念的方法欣赏和评析音乐作品。,参考教材1、欧洲音乐史话钱仁康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2、古典音乐欣赏50讲沈旋夏楠主编3、世界名曲欣赏(上、下)杨民望著上海音乐出版社,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的划分古代:公元前32世纪公元5世纪中世纪:公元5世纪15世纪(476年1430年)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末、17世纪初(1430年1600年)巴洛克时期:16世纪末18世纪中叶(1600年1750年)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1750年1820年),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1820年1900年)现代:20世纪初(1900年)交响乐乐队编制弦乐组:小、中、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组: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黑管)、大管铜管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打击器乐组:定音鼓、小军鼓、响板、钢片琴、木琴、锣等,乐例: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布里顿动物狂欢节圣桑1)引子与狮子进行曲:兽王出场,威风凛凛。2)母鸡和公鸡:钢琴于小提琴模仿母鸡的叫声,钢琴与单簧管模仿公鸡的叫声。3)野驴4)乌龟5)象,6)袋鼠:运用了同休止符交替组成的轻捷跳动音型。7)水族馆:两架钢琴奏出节拍交错的反向琶音进行。8)长耳朵角色9)林中杜鹃10)大鸟笼:长笛奏出半音阶进行和断音的快速乐句。(11)钢琴家:钢琴反复奏出一首,车尔尼的简易练习曲。(12)化石(13)天鹅:大提琴演奏的经典乐曲。(14)终曲:动物园里所有的角色出来做最后一次谢幕。,本片为青年学琴必备影片,获奥斯卡最佳记录片和戛纳电影节特别奖。背景:1979年,小提琴家史坦以西方文化大使的身份来到中国。他的此次中国之行被美国的记录片导演艾伦米勒拍成记录片。2000年,史坦重回中国时拍成续集。,第一节古希腊罗马音乐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的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从这里开始,西方的音乐文化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的音乐是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希腊悲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源于祭祀,取材于神话故事。公元146年,罗马帝国吞并了古希腊。罗马人发展了军乐,以供娱乐、消遣和鼓舞士气。,古希腊:典雅淳朴;古罗马:军乐、享乐调式、字母记谱法、希腊悲剧作品赏析赛基洛斯墓志铭:这是刻在墓石上的一首歌曲,内容是赛基洛斯悼念他死去的妻子。,古罗马决斗场废墟,第二节中世纪音乐教会音乐:格里高利圣咏歌词出自圣经、拉丁文、无伴奏、男声、节奏自由、不分小节世俗音乐:出现了游吟诗人(法国)、恋诗歌手(德国),他们自己谱曲,自弹自唱,即是音乐家、表演家又是诗人;歌词用民族语言。作品赏析:进台经和巴勒斯坦之歌,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反对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具有很大的变化,由于对人和现实生活的强调,音乐呈现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世俗、明朗和情感化的倾向。作品赏析:苏醒吧,高兴吧:为教皇侄女的婚礼而作。,第四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1、概述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是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这个词源于葡萄牙文Barroco,意思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艺术史用巴洛克一词称呼17至18世纪中叶西方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新的风格特征,即:雄伟、奇异、夸张。巴洛克之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趋于将音乐语言简化和规范化,在他们看来,巴洛克音乐过于夸饰和不够规范。这一时期,歌剧兴起,乐器制造业发达,出现了许多提琴家族。,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选介1)维瓦尔第(AntonioVivaldi,1678-1741),意大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小提琴家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春(四季套曲之一E大调作品第八号)第一乐章由主要主题(春天的主题)串连,它华丽而洒脱,具有欢乐的春天气息:“春天来了,无限欢欣。”有“小鸟唱着欢乐之歌来迎春”;有“微风轻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有,“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号”,接着“雷鸣电闪转瞬即逝,鸟儿重又婉转歌唱。”回旋曲式ABACADA2)亨德尔(GeorgFriederichHanhel1685-1759)和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1685-1750)巴洛克音乐在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和巴赫的手中达到了顶峰。亨德尔出生在德国,1726年,他选择了英国国籍。他对周围世界有广泛的兴趣,善于适应环境。他去过英国、意大利。而巴赫终生为教会和宫廷服务,不出,国门一步。巴赫从未写过歌剧。哈利路亚选自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全剧歌词取自圣经,内容表现基督的诞生、受难、复活。弥赛亚是救世主的意思,作品寄托了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人民希望自己的理想王国永世长存的愿望,歌词大意:万众齐声欢呼,全能的上帝做了主中之王,王中之王,直到永远永远。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这是巴赫较著名的一首管风琴作品。,托卡塔和赋格都是音乐写作的一种体裁。G弦上的咏叹调原是巴赫D大调第三号组曲第二乐章。后被改编成多种演奏形式。其中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时,小提琴在音色丰厚的最低音弦G弦上演奏全曲,因而被称为G弦上的咏叹调。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节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十八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思想上和政治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法国的启蒙运动、德国的狂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也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都在维也纳度过了创作的成熟时期。,1)海顿:后人常尊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他为完善和确立这种形式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经海顿的努力,乐队的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交响曲: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加入小步舞曲2)莫扎特:在他短短三十五年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等。成为音乐史上最早摆脱封建主的“奴仆”地位的“自由音乐家”之一。,奏鸣曲式引子呈示部(A主部连接部B副部结束部)展开部再现部1)第四十交响曲2)第四十一交响曲:莫扎特的这最后一部交响曲特别宏伟壮观,一般常被称为“朱比特”。3)他的歌剧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按照意大利正歌剧体裁写作的;第二类是按照意大利趣歌剧体裁写作的;第三类走的是德国歌唱剧的路子。,正歌剧:取材严肃、神话故事;风格严谨、无说白喜歌剧:取材日常生活或文学作品;诙谐、幽默、轻松、讽刺(意、法)宣叙调:是剧中为交代剧情,有时又在咏叹调之前作为一种心理交代的引子而唱地唱段,通常旋律性不是很强,比较接近语言的规律。咏叹调:歌剧剧情发展到关键时刻,剧中主人翁的内心世界的表露,静场独白,旋律抒情并带有戏剧性,波浪式起伏,旋律性较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作为第三等级代表的平民费加罗,同他那美貌的未婚妻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取得胜利。魔笛的剧词取材于维兰(17331813)的一首幻想诗鲁鲁,他的中心情节叙述古埃及一个叫塔米诺的王子,同他所爱慕的少女帕米娜的爱情经历,紧急关头还依靠魔笛的魔力,经历了种种严峻考验,最后终成眷属。,3)贝多芬:是集古典音乐大成、开浪漫乐派先河的大师。奏鸣曲式在贝多芬手里发展成为一种从多方面表现音乐形象矛盾冲突的大型戏剧性结构,并首创了主题贯穿手法。第三交响曲:又称英雄交响曲无论是音乐的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音乐史乃至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从内容上来说,歌颂为争取自由、平等、博爱的崇高理想而英勇斗争的具有社会政治意义的时代英雄被首次反映在交响曲这一体裁形式中。,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布满荆棘的。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是这部作品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过程。第九交响曲:在最后乐章中用人声歌唱席勒的欢乐颂中的一部分诗句,表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音乐剧音乐剧(Musical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和歌剧的分别是,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安德鲁洛伊韦伯1948年,安德鲁洛伊韦伯出生于伦敦的一个音乐世家,其父是伦敦音乐学院的院长,母亲是位钢琴老师,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从幼年时代起,韦伯就开始了音乐创作,九岁时便写成第一部音乐剧。先后入皇家音乐学院,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以及牛津大学学习深造,并结了后来事业上的挚友,合作伙伴,剧作家迪姆瑞斯(TimRice1944),逐渐对流行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1968年,这两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便共同创,作了音乐剧约瑟夫与惊人五彩梦幻衣。1982年的歌与舞,1981年的猫,1984年的星光快车,1985年的安魂曲,1986年的歌剧幽灵,1989年的爱的观点以及1993年推出的日落大道等。,第六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浪漫主义艺术突破循规蹈矩的古典形式,用个性化的语言,不拘一格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浪漫主义音乐贯穿于整个十九世纪,并延续到二十世纪之初。浪漫主义音乐是一种个性化的、理想化的、富于诗意的、感情重于理智的音乐。,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他从小爱好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19岁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管弦乐团,赴波兰、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1872年,约翰施特劳斯应邀去美国波士顿、纽约等地演出,盛况空前。他还亲自指挥由两千人组成的管弦乐团、两万人组成的合唱团,联合演出自己的代表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创音乐史上的新纪录。1899年,约翰施特劳斯逝世时,维也纳人民举行了十万人的盛大葬礼。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168首圆舞曲,117首波尔卡,43首进行曲,16部轻歌剧。作品大都热情欢快,旋律性很强,散发出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并常带有幽默感。人们所熟悉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春之声等圆舞曲,都出自他的笔下。他与他父亲同名,,两人都是著名的作曲家,又都以写圆舞曲闻名于世。为了区别起见,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早期浪漫乐派1)舒柏特:歌曲之王,短短一生写了六百多首歌曲,他的交响曲也同样出色。第八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因为它只有两个乐章,而一般交响曲却有三至四个乐章。2)门德尔松:他不是标题音乐作曲家,但他的作品洋溢着诗情画意,具有明显的标题性。文学和自然是他作品中的两种重要题材。,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集中了作者最典型的创作特征如歌的抒情诗,对大自然的浪漫主义态度,幻想的形象。3)肖邦:波兰爱国主义钢琴诗人。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将钢琴音乐彻底地进行了改革,使钢琴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充分的统一。降A大调波洛乃兹舞曲是肖邦波洛乃兹舞曲中性格最雄壮最激昂的作品,音乐所体现的英雄效性格,是同肖邦缅怀波兰历史中的民族英雄时产生的民族自豪感联系在一起的。,中期浪漫乐派1)李斯特:他首创了交响诗的体裁,奠定了标题音乐坚实的基础,。前奏曲:是李斯特13首交响诗中在艺术上最典型的一首,抒写幸福的爱情、无情的风雨、消极的隐退和积极的斗争,2)瓦格纳:把德国浪漫歌剧推到顶峰的巨匠。歌剧罗恩格林中的婚礼进行曲至今为人乐道。为了开拓新的表现手法,以加强音乐的戏剧表现力,他使用庞大的乐队,并,把半音化的和声推向无调性的边缘。3)布拉姆斯:他是浪漫时代的新古典主义者,沿用古典时期规范化的奏鸣曲式和套曲结构,摈除浪漫乐派作曲家喜用的标题和题目。在配器方面他也只用古典时期最谦逊的双管编制。第四交响曲在18841885年间写成,1885年10月有作者亲自指挥它的首次演出。据说作者创作这部作品前,读过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悲痛而恐怖的情绪在曲中可能有所反映。,瓦格纳:1849年参加五月革命,在瑞士渡过12年的流亡生活革命失败后开始接受叔本华的仇恨人类和否定生活意志的哲学,甚而尼采和戈比诺的种族理论。1861年申请特赦回国。创作充满矛盾,有颓废的一面,也有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德国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大胆革新,表现了上世纪德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愿望,及其悲观和无能为力的心境,歌颂了人的勇敢精神。,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崇拜。多年来,瓦格纳一直认为女性身上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表现在他的乐剧中,如汤豪舍中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指环中通过对爱情献身来征求人类的布仑希尔德和帕西法尔中寓言式的女性孔德里。女武神是瓦格纳宏大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歌剧中的第二部。这部歌剧中有着瓦格纳所有歌剧中最激动人心、流传广泛的乐段,那就是第三幕开始的狂暴的女武神出骑。罗恩格林(Lohengrin,1850)第三幕序曲。,4)柴可夫斯基:在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中,他是唯一在创作领域中达到古典大师的广度的作曲家。他以一个敏感的艺术家的切身体验,在自己的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悲剧性。舞剧天鹅湖组曲一、场景第一幕的终场音乐双簧管法国号小提琴、中提琴三、天鹅舞曲第二幕四、场景,1812年庄严序曲是为准备在1882年举行的庆祝因1812年战火被毁的莫斯科大教堂重建的典礼而写的。第六交响曲(悲怆)引子:23|4334|5445|6#51、67|170|6216172、321|65351.6|55321|53136.5|54332|43221|03215313|6.55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oPaganini,1782-1840),伟大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他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他还将吉它的技巧用于小提琴的演奏,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由于技巧保密,生前出版作品极少,绝大部分系去世后出版。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等。,早在八世纪和九世纪时就有了阿拉伯吉他和拉丁吉他,到了十五世纪,阿拉伯吉他进化为鲁特琴体系,而拉丁吉他进化为比维拉琴。十六世纪,比维拉琴改用手指弹奏,在王室贵族民间广泛流传。在西班牙最盛行的时期是15351578年间。鲁特琴亦于十六世纪奠定了古典音乐的基础,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吉他乐坛上。十九世纪以前,吉他既有四根复弦、五根复弦,也有六根单弦。到了十九世纪,西班牙的制琴家对吉他进行了改良,从此开始,了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吉他时代。1946年,研制出了尼龙弦,对吉他的音色、音量都有了极大的改观,从此完全取代了羊肠弦。文艺复兴之前,吉他艺术可说是默默无闻,随着音乐家的不断创作、改进。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也就是十六世纪,鲁特琴和比维拉琴的推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了一批音乐家、作曲家。进入巴洛克时期,由于西班牙吉他的易弹奏性,在民间得到了极大的流行。,第七节意大利和法国的浪漫歌剧,1、意大利1)罗西尼:他的作品保持者古典歌剧的余风。作品:威廉退尔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反抗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塞尔维亚理发师2)威尔第:他的歌剧是19世纪意大利音乐的顶峰。1848年革命失败后,他的歌剧转向了以心理描写取胜的性格悲剧。,作品有茶花女、弄臣等3)普契尼:十九世纪晚期,欧洲文学界掀起了以法国作家左拉为代表的真实主义运动。真实主义是一种自然主义思潮,强调描写下层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普契尼的歌剧创作,是从真实主义起步的。作品:蝴蝶夫人、图兰朵2、法国比才的卡门是法国歌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法国喜歌剧的最高成就。,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二四拍子,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哈巴涅拉),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卡门被逮捕后,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为快板、3/8拍子,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第八节民族乐派,十九世纪中叶,东欧和北欧各国的民族独立斗争蓬勃发展,民族意识日益高涨,摆脱外国音乐的束缚、创造和发展自己的民主音乐,就是民族乐派努力的目标。1)俄罗斯:18571862年间在彼得堡逐渐形成的“强力集团”里姆斯基天方夜谭、莫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鲍罗廷在中亚西亚草原上,2)捷克:十九世纪波希米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复兴运动。斯美塔那: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者。伏尔塔瓦河是交响诗集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德沃夏克:他的最后三部交响曲被列为世界上经常演奏的曲目。代表作品自新世界3)挪威:格里格,作曲家,挪威民族乐派奠基者。音乐家中的抒情诗人,因此常被称为“北国的肖邦”。他也和肖邦一样,最著名的作品是钢琴协奏曲和各种钢琴独奏曲。,第九节印象派音乐,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印象主义绘画在法国兴起。着眼于表现自然景物的色彩变化所代来的朦胧、飘忽的艺术感觉。带有飘逸和风雅格调的印象主义音乐虽然缺少古典、浪漫主义音乐中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但其超脱尘世、优雅纤细的艺术品味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音乐享受和丰富的感官愉悦。,代表人物及其作品:1、德彪西他的音乐一方面受印象画派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是印象乐派的代表人物和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先驱。听例月光:是德彪西钢琴组曲中的第三首,创作于18901905年,是一首通俗易懂、倍受人们喜爱的钢琴作品。牧神午后2、拉威尔波莱罗舞曲,美国:格什温第十节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音乐潮流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誉为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斯特拉文斯基:最重要的现代作曲家之一,原籍俄国,1934年入法国籍,1945年改入美国籍。早期的创作以芭蕾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为代表,是民族主义和新原始主义的结合。所谓民族主义,是指和俄罗斯民间音乐和民族文化的联系;所谓新原始主义,是指表现原始艺术粗犷、拙朴的风格。火鸟取材于俄国民间故事,音乐继承了他的老师里姆斯基的传统并采用,俄罗斯民歌作为主题。彼得鲁什卡取材于俄国民间木偶戏,以活泼的节奏取胜1913年在巴黎初演时,粗犷的节奏和刺耳的不协和音簇激怒了部分听众,而有些音乐批评家则誉之为“新时期音乐的开端”。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斯特拉文斯基转向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者力求追摹巴洛克时期淳朴明净的古典风格,以与音乐语言复杂错综的后期浪漫乐派相对抗,他们的口号是“回到巴赫”。,第十一节先锋派音乐先锋派作曲家把传统的音乐价值毁弃殆尽。由于20世纪50年代后的作曲家们一味地追求艺术表现的完全自由,因而他们音乐那种深奥玄秘的特点使绝大多数音乐爱好者为之瞠目。不仅形式体系与和声体系被摒弃,连整个旋律概念也改变了。虽然旋律只是音乐要素之一,却是直接影响听众的最重要的因素。现在的状况是有多少作曲家就有多少种风格。,1、“具体音乐”,也就是把自然界的声音录制下来,在加以技术上的处理。2、机遇音乐:“钢琴曲”四分三十三秒听例:整体序列音乐:威伯恩的三首钢琴作品,“钢琴魔法师”霍洛维茨(HOROWITZ)1、关于生平(19031989)1903年10月1日出生于乌克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