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品课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修改稿_第1页
【众品课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修改稿_第2页
【众品课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修改稿_第3页
【众品课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修改稿_第4页
【众品课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修改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一切物质性活动,主体,对象,方式,一、实践及其特点,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1、蜜蜂筑巢。2、教师讲课。3、学生认真学习。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科学家成功绘制基因组序图,5、“争论克隆人”,-变革社会,-科学实验,-变革社会,2.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最基本的形式,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客观,(1)实践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3.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实践主体的创造性,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实践有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怎样理解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是统一的?,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社会性,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3)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探究活动1(P42),辩证唯物主义,杜威,辩证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辩证唯物主义,黑格尔,实践和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有本质的区别,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实践是人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1),(2),(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因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军事上的需要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认识从哪里来?,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认识的途径可有两条:,认识的产生问题(源),知识的传播问题(流),(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认识的发展,促进,认识的发展,促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为什么?,黄鼠狼偷鸡,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20年的时间,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一只黄鼠狼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通过长期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益处。,如何证明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人的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认识对象本身也不会“自言其明”。黄鼠狼不会说“我不是专门偷鸡吃的”,鸡也不会说“我常常被黄鼠狼吃。”。那么,谁能检验这些认识正确与否呢?实践。为什么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呢?因为实践具备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B、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离开了对实践的指导,认识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为救人不断寻找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百闻不如一见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ABCD,D,2.我国通过制定“十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D,3、“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同样的原因,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人类的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