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1第一章 植物学基础--营养器官.ppt_第1页
002-1第一章 植物学基础--营养器官.ppt_第2页
002-1第一章 植物学基础--营养器官.ppt_第3页
002-1第一章 植物学基础--营养器官.ppt_第4页
002-1第一章 植物学基础--营养器官.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的器官,器官:有多种组织构成,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被子植物的主要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第一章植物的营养器官,第一节根,一、根的功能1.吸收、输导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和氮素等。2.固着、支持作用:固定植物体,维持植株的重力平衡。3.合成、分泌作用:十余种氨基酸以及植物碱、有机氮等有机物在根内合成。,4.贮藏作用:储存大量的养料,和含有生物碱、甙等物质。5.繁殖作用:有些植物的根能产生不定芽。(分株、扦插),二、根的发生和类型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直接生长而成的根。主根一般垂直向地下生长。侧根: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支。侧根从主根向四周生长,与主根成一定的角度,侧根又可产生分枝。,定根:主根和侧根都从植物体固定的部位生长出来,称之为定根。不定根:发生位置不固定,而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不定根同样可产生各级侧根。,不定根,三、根系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和。直根系:由胚根发育产生的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主根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而长,能明显的区分出主根和侧根(通常为深根性)。是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根系的特征。须根系:主根生长或停止,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通常为浅根性)。是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根系的特征。,四、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小麦的根可深入到约2米的土层;花生于萌发后一个月,主根的长度已达50厘米左右,侧根100-145条,最长的达45厘米,成熟植株的主根长达2米;果树根系一般都超过其树冠范围25倍;生长在沙壤土高墩上的12年红桔植株,树高4.20米,树冠扩展范围的直径约为4米,而根系在土壤中的扩展范围其直径约可达到9米,主根深达5.6米。,一般来说,具有发达主根的直根系,分布在较深的土层,属于深根性;须根系往往分布于较浅的土层,属于浅根性。深耕改土,合理施肥,是为根系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的有效措施。,1、一般情况下,当地下水位较低、通气良好、土壤肥沃时,则根系分布较深,反之则较浅。干旱地区植物的根系分布较深,潮湿地区植物的根系分布较浅。2、在农、林工作中,为根系的发育创造良好环境,以促使根系健全发育以及地上部分的繁茂,从而为稳产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五、根瘤与菌根(一)根瘤豆科植物的根有各种颜色的瘤状物,称为根瘤,是豆科植物与根瘤细菌的共生结构。根瘤菌含有固氮酶,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和细胞内的糖合成为含氮化合物。,根瘤菌属共有十多个种,具有专一性。不同的豆科植物分泌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根瘤细菌固定的含氮化合物,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氮量,豆科植物可作为绿肥,在间作和轮作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非豆科植物如早熟禾等能与类似根瘤菌的固氮细菌共生,而胡颓子属、木麻黄属植物可以与某些放线菌发生共生关系,都能结瘤、固氮。,豆科植物根瘤,大豆根瘤,豆科植物根瘤的外形及根瘤菌的侵染过程,(二)菌根植物根部与土壤中的真菌发生共生关系,称为菌根。菌根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的菌丝大部分生长在幼根的外表,形成白色丝状覆盖层,只有少数菌丝侵入根表皮、皮层的细胞间隙。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根上。内生菌根的菌丝穿经细胞壁而进入幼根的生活细胞内。很多草本和部分木本植物可形成这种菌根。内外生菌根是两种菌根的混合型。柳属、苹果、柽柳、银白杨等植物具有这种菌根。,六、根的变态,变态: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及功能发生了变化,并成为该种植物的遗传特性,这种现象称为器官的变态。,(一)贮藏根主要功能:贮藏大量营养物质。主要特征:根常肉质化。主要类型:1.肉质直根:萝卜、胡萝卜、甜菜、人参。2.块根:甘薯、木薯。,块根:甘薯,(二)气生根,支柱根:玉米、高梁、甘蔗、榕树等攀援根:常春藤、络石、凌霄等呼吸根:红树、水龙、水松等,玉米支柱根,攀援根,呼吸根红树,板状根,第二节茎,茎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包括主茎和各级分枝,其上着生叶、花和果实。茎是联系根和叶,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轴状结构。,一、茎的功能1.支持作用:伸展枝、叶、花、果,利于光合作用、传粉和果实传播。2.输导作用:3.贮藏作用:鳞茎、块茎、球茎、根状茎等贮存大量养料。4.繁殖作用:变态茎的自然营养繁殖;能产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扦插、压条、嫁接等。5.光合作用,二、茎的基本形态,1.茎的形状:茎的外形,多数呈圆柱形,以利于减少表面积(降低蒸腾)和减少对风的阻力。少数呈三棱形(如莎草)、方柱形(如蚕豆、薄荷)或扁平(如昙花、仙人掌)。,2.节和节间: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节间:两个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3.枝条: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分长枝和短枝。,叶痕,树皮,Thuja,纵裂,片状剥落,鳞块状纵裂,浅纵裂,长条状浅裂,Ginkgobiloba,Pinusbungeana,Pinustabulaeformis,Metasequoia,bark,4.芽: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芽的类型,位置,顶芽:生长在茎或枝条顶端,腋芽:生长在叶腋处,发育结果,叶芽:营养枝,花芽:花或花序,混合芽:同时发育为枝、叶和花或花序,有无芽鳞,裸芽:无芽鳞包被,鳞芽:芽鳞包被,活动状态,活动芽:生长季节中可以萌发的芽,休眠芽:生长季节不萌发的芽,叶芽,5.茎的性质木本植物(woodyplant)茎含有大量的木质,一般比较坚硬,其植物寿命较长。(1)乔木(tree):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2)灌木(shrub):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草本植物(herb)茎含有木质很少。(1)一年生草本(annualherb):生活周期一年内完成,并结束其生命。(2)二年生草本(biennialherb):生活周期在两个年份内完成,第一年生长,在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后枯死。,(3)多年生草本(perennialherb):植物的地下部分生活多年;每年继续发芽生长。环境常可改变植物的习性,如棉花、蓖麻在北方为一年生植物,在华南则可为多年生植物。,6.茎的生长习性,1.直立茎(erectstem):茎垂直地面。2.平卧茎(prostratestem):茎平卧地上。3.匍匐茎(stolonstem):茎平卧地面,其节上生根。4.攀援茎(climbingstem):用各种器官攀援于它物体之上。5.缠绕茎(twiningstem):茎螺旋状缠绕于它物体上。,7.茎的分枝类型,总状分枝,如丁香,茉莉,接骨木,石竹等。,分蘖:分枝集中在地面下或近地面密集的节上,节上生不定根,这种分枝称为分蘖。,8.茎的变态(1)地下茎的变态地下茎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具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顶端具有顶芽、叶腋具有腋芽。,根状茎:如芦苇、竹、藕、姜等。,块茎:顶端有顶芽,四周有芽眼,幼时有鳞片叶,如马铃薯。,鳞茎:扁平或圆盘状的地下茎,由许多肥厚的鳞叶包围。,球茎:短而肥的地下茎,其上有顶芽、幼叶、鳞片叶和腋芽,节和节间明显。如芋、慈姑、荸荠,鳞茎,(2)地上茎的变态茎卷须:有些植物的攀援茎上形成茎卷须。如葡萄、黄瓜。匍匐茎:茎细长,匍匐地面,节上生根、长芽。茎刺:又称为枝刺,位于叶腋,由腋芽发育而来,可分支,不易剥落,如皂荚、枸桔等。蔷薇、月季等茎上刺,称为皮刺。,茎卷须,匍匐茎,茎刺,茎刺和皮刺,第三节叶,(一)叶序:是叶在茎或枝条上排列的方式。1.叶互生:每节上只着生1片叶。2.叶对生:每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3.叶轮生: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叶,着生在一个节上。4.叶簇生: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短枝上。,叶序,叶序,(二)叶形(leafshape):是指叶片的形状(有关叶形的术语,同样也适用于托叶、萼片,花瓣等)。(1)卵形(ovate):形如鸡卵,长约为宽的2倍或较少,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如女贞。(2)倒卵形(obovate):是卵形的颠倒,如紫云英,泽漆。,(3)阔卵形(broadovate):长宽约等长或稍大于宽,最宽处近叶的墓部。(4)倒阔卵形(broadobovate):是阔卵形的颠倒。,(5)披针形(lanceolate):长约为宽的34倍,中部以上最宽,渐上则渐狭。(6)倒披针形(oblanceolate):是披针形的颠倒。,(7)圆形(orbicular):长宽相等,形如圆盘。(8)阔椭圆形(broadelliptic):长为宽的2倍或较少,中部最宽。,(9)长椭圆形(oblong):长为宽的34倍,最宽处在中部。,(10)条形(线形)(linear):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且全长的宽度略等,两侧边缘近平行。(11)剑形(ensiform):坚实而宽大的条形叶。,不同叶形,叶形,叶形,(三)叶尖(leafapex)(1)渐尖(acuminate):尖头延长而有内弯的边。(2)锐尖(acute):尖头成一锐角形而有直边。(3)尾尖(caudate):先端成尾状延长。(4)钝形(obtuse):先端钝或狭圆形。(5)尖凹(concave):先端稍凹入。(6)例心形(obcordate):先端宽圆而凹缺。,渐尖,锐尖,尾尖,钝形,例心形,叶尖,(四)叶基(leafbase)(1)心形(cordate):于叶柄连接处凹入成缺口,两侧各有一圆裂片。(2)垂耳形(auriculate):基部两侧各有一耳垂形的小裂片。(1(3)箭形(sagittate):基部两侧的小裂片向后并略向内。,心形,垂耳形,箭形,(4)楔形(cuneate):中部以下向基部两边渐变狭状如楔子。(5)戟形(hostate):基部两侧的小裂片向外。(6)圆形(rounded):基部呈半圆形。(7)偏形(oblique):基部两侧不对称。,楔形,圆形,戟形,叶基,(五)叶缘(leafmargin)(1)全缘(entire):叶缘不具锯齿或缺刻。(2)锯齿(serrate):边缘具尖锐的锯齿,齿端向前。,全缘,锯齿,(3)牙齿(denlate):边缘具尖锐齿,齿端向外。(4)钝齿(obtuselyserrate):边缘具钝头的齿。,牙齿,钝齿,(5)波状(undulate):边缘起伏如微波。,(六)叶裂形状(1)浅裂(lobed):叶片分裂不到半个叶片宽度的一半。(2)深裂(parted):叶片分裂深于半个叶片宽度的一半以上。(3)全裂(divided):叶片分裂达中脉或基部。叶的分裂,又有羽状裂叶和掌状裂叶之分。,全裂,羽状裂叶和掌状裂叶,(七)脉序(venation):是叶脉排列的方式。,(1)羽状脉(pinnateveins):侧脉由中脉分出,排列成羽毛状。,(2)掌状脉(palmateveins):叶脉由叶柄顶部射出。叶脉数回分枝而有小脉互相联结成网的叫网状脉,又有羽状网脉和掌状网脉。,(3)平行脉(parallelveins):侧脉与中脉平行到达叶顶,或自中脉分出走向叶缘。(4)射出脉(radiateveins):盾状叶的叶脉都由叶柄顶端射向四周。,(八)复叶的类型有2至多个叶片生在一个总叶柄或总叶轴上的叶称为复叶。(1)羽状复叶(pinnate):小叶排列在总叶柄两侧,呈羽毛状。奇数羽状复叶(o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