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 第六章(中).ppt_第1页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 第六章(中).ppt_第2页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 第六章(中).ppt_第3页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 第六章(中).ppt_第4页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 第六章(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4泥石流,一、泥石流及其分布二、泥石流形成条件三、泥石流分类四、泥石流的防治措施,85-1,85-2,一、泥石流及其分布,泥石流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的,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85-3,85-4,85-5,泥石流的危害,85-6,泥石流的危害,85-7,2004年7月,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先后发生了两次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85-8,二、泥石流形成条件,必备条件,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陡峻的地形足够的突发性水源,85-9,松散固体物质(地质条件),在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土石堆积物,是泥石流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85-10,地形条件,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沉积区三个区段。,85-11,该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山坡陡峻,沟谷纵坡降可达30以上。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崩塌、滑坡发育;坡体光秃,无植被覆盖,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水流的固体物质。,形成区又可分为汇水动力区和物质供给区。,形成区,85-12,该区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坡降较大,常出现陡坎和跌水,泥石流进入本区后极具冲刷能力。流通区形似颈状或喇叭状。非典型的泥石流沟,可能没有明显的流通区。,流通区,85-13,一般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的边缘,地形较平缓。泥石流至此速度急剧变小,最终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有的堆积区还直接为河漫滩或阶地。,沉积区,85-14,85-15,85-16,水源条件,泥石流形成必须有强烈的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暴发泥石流的动力条件。,人为因素,人类工程活动的不当可促进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复活或加重其危害程度。,85-17,三、泥石流分类,泥石流,水石流,泥流,按所含固体物质成分分为:,85-19,沟谷型,按地貌特征分为:,85-20,山坡型,按地貌特征分为:,85-21,(三)按流体性质分类1.粘性泥流;2.粘性泥石流;3.稀性泥流;4.稀性泥石流;5.水石流,85-22,四、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对于大型的严重发育的泥石流地段,一般绕避为好。万一无法绕避的,在调查泥石流活动规律后,选择有利位置,采用适宜的建筑物通过。,拦挡工程排导工程水土保持,85-23,格栅坝,(一)拦挡工程主要用于上游形成区的后缘,主要建筑物是各种形式的坝。它的作用主要是拦泥滞流和护床固坡。,谷坊群,85-26,(二)排导工程主要用于下游的洪积扇上,目的是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减小冲刷和淤积的破坏以保护附近的居民点、工矿点和交通线路。排导工程主要包括排导沟、渡槽、急流槽、导流堤、排洪道等。,85-27,(三)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泥石流的治本措施。其措施包括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维持较优化的生态平衡。,85-28,6.5岩溶,一、岩溶及其形态特征二、岩溶的形成条件及发育规律三、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四、岩溶的防治措施,85-29,一、岩溶及其形态特征,岩溶指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侵蚀和崩塌为辅的地质营力的综合作用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的统称,又称喀斯特(karst)。,岩溶发育在,岩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碳酸盐类岩石,85-30,漓江两岸如诗如画的风景,85-31,85-32,85-33,岩溶的形态特征溶沟,85-34,岩溶的形态特征溶沟和石芽,85-35,岩溶的形态特征石芽,85-36,岩溶的形态特征石林,85-37,岩溶的形态特征漏斗,85-38,岩溶的形态特征落水洞,85-39,岩溶的形态特征溶蚀洼地,85-40,岩溶的形态特征溶蚀盆地,85-41,岩溶的形态特征峰丛,85-42,岩溶的形态特征峰林,85-43,岩溶的形态特征孤峰,85-44,岩溶的形态特征溶洞,85-45,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85-46,该溶洞有上、中、下三层,每层相互连通。上洞、中洞属同一水平溶洞系统,都很开阔,可容数百人;下洞中发育有近100m的地下河,沿地下河行舟可以直通地面。,85-47,岩溶的形态特征暗河,85-48,岩溶的形态特征石林瀑布,85-49,85-50,二、岩溶的形成条件及发育规律,可溶性岩石岩石的裂隙性水的溶蚀能力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岩溶的形成条件,垂直循环带季节循环带水平循环带深部循环带,85-52,三、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地基塌陷不均匀下沉基坑、洞室涌水等,85-56,四、岩溶的防治措施,1挖填,回填溶洞,隧道拱顶溶洞回填,85-57,隧道边墙下溶洞处理,2跨盖采用梁式基础或拱形结构跨越溶洞、沟槽等,或用刚性大的平板基础覆盖沟槽、溶洞。,85-58,3灌注对于埋深大,体积也大的溶洞,可通过钻孔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