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试资料】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精选试题集锦_第1页
【最新考试资料】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精选试题集锦_第2页
【最新考试资料】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精选试题集锦_第3页
【最新考试资料】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精选试题集锦_第4页
【最新考试资料】201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精选试题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5 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精选试题集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精选试题集锦 7、力 一、选择题 1.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 是() A. 地球 B. 水桶C. 绳子D. 手 2. 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3. 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 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 A. 都相同B. 作用点相同C. 大小相同D. 大小、作用点相同 4. 下述作用力中,最接近1N 的是() A. 蚂蚁的拉力 B. 提起一只鸡的力 C. 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 D. 马拉车时用的力 5. 对于力的示意图() A. 只能表示力的方向B. 只能表示力的大小 C. 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 D. 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B. 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 C. 使用前应校零 D. 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7. 测一个约 6N 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A. 量程 10N,分度值 0.2NB. 量程 5N,分度值 0.1N C. 量程 15N,分度值 0.5ND. 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8. 从运动员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将 () A. 只受到手的推力 B. 受到重力和推力 C. 只受到重力D.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9. 重 490N 的物体可能是() A. 一只兔子B. 一个学生C. 一只大象 D. 一艘轮船 11. 假如地球失去引力,下列设想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将没有质量 B. 人跳起后,将不再落回地面 C. 即使杯口向下,杯中水也不会自动流出 D. 各种球类活动将无法进行 12. g=9.8N/kg 的正确理解是() A. 质量是 1kg 的物体所受的力是 9.8NB. 1kg=9.8N C. 在地球上,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D. 以上说法都可以 13.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事例是( ) A. 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B. 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C. 从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滚越快D. 用力拉弓,把弓拉弯 14. 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1 15. 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16. 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那么,这两个力 的大小关( ) A. F1F2B. F1F2 C. F1F2D. 无法确定 17.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下落时,开伞前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开伞后他以不变的速度下降,则 运动员所受力的变化情况是() A. 开伞前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大B. 开伞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大 C. 开伞前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B. 由g=9.8N/kg可知1kg等于9.8N C. 重力就是地球的引力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9.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手作用于船桨上的力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20. 重约 1N 的物体可能是() A. 一张作业纸 B. 100ml 的水 C. 一个大西瓜D. 一头小牛 21. 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称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 时,弹簧称的示数是 5.0N,则该物体所受的重力() A. 一定等于 5.0N B. 一定大于 5.0N C. 一定小于 5.0N D. 一定不小于 5.0N 22.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与斜面垂直 B. 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C. 竖直上升的氢气球不受重力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1. 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作用,脚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 _的。使脚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 2. 用扳手拧螺母时,不仅要考虑作用在扳手上力的大小,还要考虑_,因 为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 因物体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 就是弹力。 4. 重力是由于 _而产生的。它的方向是_,它的大小可以用 _测量。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_。 5. 弹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有_。 6.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在_刻度的位置。若不在此刻度,应进行 调整后再使用。测力计上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 2 7.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它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运动状态具体变化的是 _。 8. 有下列事例:游泳; 飞机在空中加油; 宇宙飞船在空中对接; 走路; 划船; 发射火箭; 地球同步卫星,其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_,应用 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有_。 9. 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几种现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了变化; 用力握弹性小皮球,皮球变形了;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用力扳铁丝,铁丝弯 曲了; 用力压弹簧,弹簧变短了; 撑竿跳运动员在撑竿起跳时竹竿变弯了。在这些现 象中,属于弹性变形的是_。 10. 甲、乙两滑冰者,面对面地静止站在冰上,若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则(填运动情况) _。 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_和_发生变化, 力还可以使 物体发生_。 11.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 力前,要观察它的_和_,还要看指针 是否在 _,要检查指针和弹簧是否被外壳_,使其能自由伸缩;加在弹簧称上的力不 允许超过它的_。 12.静止的弹簧测力计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4N 的两个力 F1和 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_N。 13. 小明用 5N 的力拉一弹簧,使弹簧伸长3cm;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了4.5 cm,则 小芳拉弹簧的力是_N。 三、实验探究题 1. 某同学在研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时,分别把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读出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并算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1)在下表中填上所缺的数值。 (2)实验和计算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_;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 的比值是_。 2. 张华、李明、王艳、三个同学一起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得到了下表 的数据,试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 (2)在表中空格内填上相应的数据。(提示:表中第二行是弹簧的长度,而非弹簧的 伸长。) 四、解答题 1. 如果用一个与水平地面成 30角的 100N 的力拉物体,该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把拉力 F 表示出来。 3 2. 作出下列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3. 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1/6, 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物重是 9.8N,问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重,物重是多少?质量是多少? 8、 力与运动单元 一、填空题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_状态, 这 就是_定律. 2首先通过实验,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 家是_,在前人实验探究基础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是_. 3.重 35000N 的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是_N, 方向_,若直升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则直升飞机受到的是_(选填 “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4.同学们骑自行车上学, 当停止用力蹬脚踏时,自行车仍然能向前运动, 这是由于自行车具 有的缘故;但自行车运动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由于自行车受到了 的作用 5一位乘客 600 N 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他受到的_和_ 是一对平衡力,与甲板的摩擦力是_N. (不考虑空气阻力) 6.一个重为 50N 的物体沿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需加 10N 的水平拉力, 则它在运动时受 到的摩擦力为 _N;若将该物体用绳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 _N; 若使物体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则向上的拉力应为_50N。 (选填 、 =) 7.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 200N 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速度为 4m/s 时, 弹簧 4 测力计的示数为20N,若速度为1m/s 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合力为 _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N,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N. 8.空降兵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一段时间力将匀速下落,它的体重为650N,伞重 200N,若人受 到的阻力忽略不计,则伞对人的拉力为 N,伞受到的阻力为 N。 9.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方向向东,大小为20N,已知其中一个力 的大小为 60N,方向向西,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_N,方向_。 10.如图 6-1 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 一大小为 10N 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 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 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 4kg, 乙物体的质量为 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N;如果当拉力F增大 到 20N 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N。 二、选择题 11下图所示的各物体中,所受的两个力是彼此平衡的有() 12一个人用 100N 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只重 40N 的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以及合力 方向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为 60N,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B.合力大小为 60N,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C.合力大小为 140N,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合力大小为 140N,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13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刚开始发射的火箭;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 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 14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0.4N 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增 大为 0.6N,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0.4N B.0.6NC.0N D.0.2N 15如图 6-2 所示,一个重为 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拉力 图 6-1 F 1、向右的拉力 F 2 及摩擦力f的作用时,物体处于 静止状态若F14N,F210N,则() Af6N,方向向左 图 6-2 BF1与f合力的大小是 4N,方向向左 CF2与f合力的大小是 2N,方向向左 D在物体上叠放一个重100N 的物体,拉力不变,物体仍静止时,f将增大 16物体A只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 1 与F 2 的作用,对于F 1、F2 的合力 F 的大小以及物 5 体 A 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F 1 与F 2 方向相反,F一定为零,物体A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若F 1 与F 2 方向相同,F一定不为零,物体A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若F 1 与F 2 方向相反,F一定为零,物体A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若F 1 与F 2 方向相同,F一定不为零,物体A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17如图 6-3 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C6N B3N D12N 18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是() A大小均为 10N 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始终为零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图 6-3 D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19用水平力F 将一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保持静止(如图 6-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力 F 与木块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平力 F 与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水平力 F 增大,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随着增大 D木块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0有些同学放学时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 ()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21 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 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 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 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C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 D它一方面受到棋盘的吸引, 另一方面还受到空气的浮力 22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一项新技术装置,安装在轿车方向 盘内,特定情况下会“蹦”出来,以保护人体免受硬物撞击而 受伤,如图 6-5 所示。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它最有可能“蹦” 出来() A.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B.轿车在盘山公路上缓慢行进时 C.轿车前端与其他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D.轿车启动时 图 6-4 图 6-5 6 23工人师傅用80N 的水平向前的推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突然, 他发 现正前方不远处有一位老人,为了避免相撞,他立即用200N 的水平向后的力拉车。当车仍 水平向前运动时,它所受力的合力的大小是() A. 280N B. 200NC. 120N D. 80N 24对于牛顿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B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但是可以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 因此该定 律是正确的 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该定律肯定是正确的 D选用优质的材料,一定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 25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6 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 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 它将() A加速下落B匀速下落C保持静止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27有一气球以 10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 从气球里脱出一个物体,这个物 体离开气球后将() A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降B. 立即下落 C以原来速度永远上升D. 以上所说都不对 28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 阻力) () A.在起跳点之后B.在起跳点之前C.仍在起跳点D.无法确定 29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 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三、实验题 23在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 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_。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 停在如下图所示的不同地方。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 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_。 25生活中,常会见到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运动.如用手拿着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 度同时释放小球和纸片.我们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如图(a)所示。美国宇航员大 7 卫斯科特在登上月球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铁锤和羽毛,看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如图(b)所示。通过对图(a)与图(b)所提供的情景的对比, ( 1 ) 使 我 们 知 道 造 成 纸 片 比 铁 球 下 落 慢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空 气 对 物 体 有 _。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若没有空气阻力,大小物体下落的快慢_。 *(3)经研究发现,小球在离地面 90m 的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 随时 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 (c) 所示 (顶点在坐标原点、 对称轴为 h 轴、 h 关于 t 的二次函数图象) , 试 通 过 对 图 象 的 分 析 得 出 小 球 从 静 止 开 始 自 由 下 落4s 所 通 过 的 路 程 是 _m。 四、计算 1质量为 5t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若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 倍,问这时 汽车牵引力多大?如果牵引力增大, 汽车的运动状况有何变化?如果汽车速度要减小, 这时 牵引力应怎样变化? 2、某跳伞运动员,体重800 牛顿,降落伞的质量是20 千克,当伞和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 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多大?(g 取 10N/kg) (12 分) 8 9、 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正确理解压力的概念 1、关于压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C、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上 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同,因此压力就是重力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进行了实 验,步骤如下: 用双面胶将一个 200 克的钩码固定在 1 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 如图甲所示;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 的夹角,如图乙所示;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 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 该实验中, 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 大小; (2) 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小明同学利用 A、B 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 “压力 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 10 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 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 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 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二)固体压强 1、如图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3、如图,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 和 2,放在水平桌 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 或压强 p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9 A.F1=F2 B.F 1F2 C.p1=p2 D.p 1p2 4、如图所示,两个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 向分别截去其上部相同的高度h 后,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 强相等。则它们原来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 甲 p 乙 Bp 甲 p 乙 Cp 甲 p 乙 D无法确 定 (三) 、液体压强 1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 形管中是水) 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1 2 3 4盐水 水 液体 深度 h/mm 30 60 90 90 压 强 计 左液面 mm 186 171 158 154 右液面 mm 214 229 242 246 液面高度差 mm 28 58 84 92 分析表中序号为 1、2、3 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 体的压强,比较表中序号 为 3、4 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有关。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 等,她应控制的量有和,要改变的 是。 小莉同学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进行计算得出金 属盒在 30mm 深处水的压强是 Pa。 2、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 U 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2)乙、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进行对比 (4)在图乙中,使金属盒处于同一深度并向上、下、左、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 度处,液体向 的压强大小关系 (5)以上实验中用的探究方法是 10 3、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 大胆探索,用甲、 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 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 甲 乙 B、 甲 乙 C、 甲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4、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 ,则() 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5.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如图10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图 10 6、如图11 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 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 强: () A一样大 B A 最大 C B 最大 D C 最大 7如图12 所示,某同学做了一个喷泉, 它将一个底部有小孔的竹管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插 入 得 越 深 , 水 从 底 部 向 上 喷 得 越 高 , 这 是 因 为 _. 图图 1111图图 1212 8、为探究液体的某些性质,小明设计了如图13 所示的玻璃装置首先向水槽里灌满水, 松 开铁夹后,水流入 a、b 两管,待稳定后,a、b 两管中水面高度 hahb,(填 “” 、“” 或“=” ) ,其原因是 9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于 2003 年 6 月 1 日开 闸蓄水,l0 天内水位上升到海拔 135 m一块上 表面面积为 2 m2的水平石板被淹没在水面下50m 深处,石板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_Pa,石板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N 11 图图 1313 2 10、如图所示,重10N 底面积为 200cm 的容器装入 10Kg 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求(1)水对 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取 g=10N/Kg) (四) 、大气压 1、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A、嘴把瓶子吸住B、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2、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 3、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利用胸部扩张和收缩呼吸的方式叫胸式呼吸,能正确描述胸式呼 吸动作的是() A吸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B吸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C呼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D呼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4、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 口朝下。如右图所示那样抓住杯底向上 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A、充满水; B、 没有水; 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 是真空 5、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为75cm,如图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 口不离开水银面,试回答:(g=10N/kg) (1)此时此地大气压的值为 mm 高水银柱,合 Pa。 (2)将玻璃管上提 1cm(不离开水银槽里的水银面),此时管内的水银柱高为 cm。 (3)将玻璃管下压 1.5cm 时,管内的水银柱高为 cm。 (4)将玻璃管倾斜时,管中水银柱长度高度。 (5)换用长短相同,粗细相同的玻璃管做次实验,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 (6) 如果实验时不慎进入管中少量的空气, 则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选填“增加” 或“减少”或“不变”)。 (7)若在管的顶部开一个小孔,则根据原理可知,管中的水银喷出,而 是水银柱 相平为止。 6、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水道堵塞了, 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 如图所示, 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 于是, 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 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 【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 直到吸盘脱离地面, 根据经验估测拉托 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 F;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12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p=,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 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等问题, 尽管我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 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 P=(用字母表示) ;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 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进行测量 7、玉溪某玻璃厂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中 E 为圆形吸盘,其直径为 0.3m,ABCD 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 125.6N若吸盘正好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求: (1)平板玻璃的质量 (3)吸盘外大气压的 8、某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 气压值 (1)图甲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发现要拔出活 塞很费力,这是因为 的作用 (2)实验时,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筒内空气全部排尽时,筒内 (填“有”或“无”)大气压 (3)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 器筒,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28N 时,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则测得大气对 活塞产生的压力是N,已知活塞的面积是S=2.810-4m2,则可求出大气压强p= Pa (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若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 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流体的力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理解与应用 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当浮力 小于重力,物体,当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或。 13 2轮船能漂浮在海面上,是因为轮船受到对船的力和对船的 力, 这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3一金属吊在弹簧秤下端,在空气中弹簧秤读数是 27.5N,现将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 读数是 21.5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N。 4弹簧秤下挂一石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石块没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 数为 F2,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5将一只铁桶浸没到水中后,感到铁桶比在空气中要,这是因为铁桶在水中受 到的的原因。 6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和, 这两个力大小,方向 7一只质量为 50g 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这时鸡蛋受到的浮力重力,浮力的大小为 N。 8一个物体重 30N,用弹簧秤挂着它,将它浸入水中,弹簧秤的读数减小到原来的 5/6, 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9氢气球在空气中脱手后会上升,说明氢气球在空气中也受到力,方向 为。 10如图 1 所示,将石蜡块紧贴在烧杯底部,向烧杯中缓缓倒入水,石蜡块不上浮,这时 石蜡块浮力(填“受到”或“没有受到” ) 。轻拨石蜡块,让水浸入石蜡块底 部,这时水对石蜡块有,从而产生浮力。 11图 2 中,A、B、C 三只小球的浮沉情况分别是:A 上浮,B 悬浮,C 下沉,请在图 2 中 画出每只小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不计水的阻力) 12小明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a 示数为 N,将物 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示数为 N,请你帮他解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示数减小是因为_; (2)若直接将此物体放人此种液体中, 则物体将_。 (填“漂 浮” 、 “悬浮”或“下沉”) 13 “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与家人到中东“死海”游玩,“死海”其实就是咸水湖,当 人完全浸没水中时,人受到的浮力_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 、 “小 14 于”或“等于” ) ,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时,人受到的浮力 _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 14轮船是水上重要的交通工具,航行时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 轮船由海里驶人长眈受到的浮力_(选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 ) ; 轮船从上海驶往重庆要经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船闸, 船闸是根据_ 原理建造的; 水运管理部门为了防止并排同向行驶的两船“相吸”发生碰撞,做出了限速限距 的规定,是因为_。 15 将质量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放入水中后木块浮上来,石块沉下去其中受到浮力大的是 A木块 B石块 C无法判断 16一只铁球放入水中后一直沉到水底,这是因为() A铁球是铁制的 B铁球不受浮力作用 C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D铁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17将一个物体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在酒清中悬浮,在水中漂浮,则() A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B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 C它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8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A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B物体在水中加速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C物体沉在水底,底部与容器底有部分接触,这时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和重力 D物体沉在水底,底部与容器底有部分接触,这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19有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当它浸没在清水中时,弹簧秤上的读数表示为() A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B 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之 C金属块的重力 20有两艘相同的船,甲船空载,乙船满载。如图5 所示,那么() A甲船所受浮力比它的物重大 B乙船所受浮力比它的物重小 C两船所受浮力相等 D乙船所受浮力比甲船所受浮力大 21“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 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 。 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15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等于其重力 22将一个鸡蛋轻轻放入烧杯水中,然后向水中加盐,使鸡蛋上浮,如图所示。 、在图中画出鸡蛋上浮时的受力示意图; 、鸡蛋浮出水面后,不会立即停止,还会上升一些,这是什么原因? 答: 23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密度为 0.510 kg/m ,木块的体积为 0.05m 则此木块 受到的浮力为_N。 24.如图甲,石块重为 20N,绳对石块的拉力为8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N;如图乙, 木块重 20N, 绳对木块的拉力为 25N, 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N; 如图丙, 木块重为 20N, 石块 C 重 5,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 26 如图 6 所示, 一个边长为 L=10cm 的正方体金属块 浸没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且距水面 H=20cm,求: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压 力大小,浮力大小及方向。 (取 g=10N/kg) 11、 功与机械单元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在下面的哪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 A小华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B小强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小悦背着书包静立在原地D小翔把一桶水从井中提起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做功越快D功率越小,做功一定少 3 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箱, 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 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6 333 4某个人搬同样重的两物体到同样高的位置,第一次用了26 s,第二次用了 30 s,两 次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次做的功不相等,功率相同B两次做的功不相等,功率不相同 C两次做的功相等,第一次功率大D两次做的功相等,第二次功率大 5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50N 的物体,用 10N 的水平推力使其在 10s 内匀速前进了 20m,则在此过程中() A推力做了 1000J 的功B推力的功率为 20W C重力做了 100 好的功D摩擦力为 50N 6下图中的铡刀、瓶盖起子、手推车、铁锨都属于杠杆,其中费力杠杆是() 7下列四个民间熟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 ) A人多力量大杠杆原理 B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D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8如图 8-6 所示,杠杆 AOB 的 A 端挂重为 GA的物体,B 端 挂重为 G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杠杆自身重 力不计则 ( ) AGA=GB BGAGB D无法判断 9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力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没有摩擦时,机械效率一定等于100% D 做同样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10用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一重物,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机 械是 A.动滑轮B.滑轮组 C.定滑轮D.都一样 图 8-6 11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 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 改进后与 改进前相比较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了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用一动滑轮将重物匀速提升2 m,人对绳子的自由端所用力是40 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17 则物重和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别是 A.80 N,80 J B.80 N,160 J D.40 N,80 JC.40 N,160 J 13.一台机器的功率是 150 瓦,它表示的含义是: () A.这台机器所做的功只能是150 焦耳 B.这台机器每分钟内做功150 焦耳 C.这台机器每秒钟所做的功是150 焦耳 D.这台机器在每秒钟内所做的功是150 瓦特 14.如图 12-1 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 的物体在 10s 内匀速上 升了 lm。已知拉绳子的力F 为 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 m B.做的有用功是 800 J 图 12-1 C.拉力 F 的功率是 8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 15.起重机匀速提升重为210 牛顿的工件,提升了100 米,又沿水平方向移动了5 米,起 重机在这个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是: () A.310 焦耳 B.10 焦耳 C.210 焦耳 D.0 焦耳 二.填空题 16力学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二是物体在方向上通 过的。 17某人提50N 的物体从一层走到四层,每层楼高4m,人对物体做的功为。 18 功率是 60kW 的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90s, 它共做了J 的功。 19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 Pl:P22 :1,做功时间之比 t1:t21 :3,则这两台机 器做功之比 W1:W2。 20图 9-11 中,图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开螺帽 (a) 图 8-1 (b) 图 8-2 556 4 21如图 8-2 为一根硬棒,棒上标出了 A、B、C 三点,把它作杠杆使用那么,当以棒上 的点为支点、动力作用在点、阻力作用在点时,最省力 22如图 1 所示,用此装置拉一重为 100 N 的重物,使其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 计滑轮重和摩擦,所需拉力为8 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N。实际此装置的机械 18 效率为 80%,欲使物体以 0.6 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前进,那么实际拉力为_N,拉力在 5 s 内做的功为_J。 23.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80 千瓦, 汽车以 36 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 牵引力大小是_ 牛顿,如果车辆行驶的速度保持不变,这时路面对汽车的阻力为_牛顿。 24.一位重 700 牛的乘客,背着重 60 牛的包站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当汽车驶过200 米的距离时,乘客对包所做的功为_焦,汽车底板的支持力对乘客所做的功为_ 焦。 三、作图题 25如图 8-9 所示,作出力 F 的力臂 26如图 8-10 是斜拉旅行箱的简化模型画出它的动力臂L 1 和阻力臂 L 2 27现将一石磙推上台阶,请你在图8-11 上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图 8-9图 8-10 图 8-11 O 图 8-12 28.用图 8-12 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的绕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 29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可采用图8-13 所示的装置实 验前,应调节横杆 AB 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 做的好处 是;若当时观察到 B 端偏低,可将 B 端螺母 向边调若实验时在 E 处挂三只质量均为 50g 的钩码,则 在 C 点应挂只钩码杠杆才能平衡; 若 C 点不挂钩码, 改在 图 8-13 D 点用弹簧测力计拉,为使杠杆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的最小读数应为N,拉力的 方向应 30.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聪聪和明明各选取一种方法做实 验。(1)聪聪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他通过滑轮组用2N的拉力F将重4.2N的 物体匀速提升了0.1m的距离,则有用功为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明明采取了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请帮助明明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19 五.计算题 31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出租车的牵引力为2103N,下表为他乘车到达 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 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TAXI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车费发票 (3)出租车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车号E.U8888 日期020528 上、下午10:0010:05 单价2.00 元 6.0km里程 金额16.00 元 32如图 2 所示,某工人用滑轮组往 3 m 高的平台上运沙土, 已知沙土的质量是 40 kg, 袋子和动滑轮共重 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工人匀速拉动绳子 时, 所用的拉力是多大?此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此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是多大? 11、功与机械单元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如图4所示的几个情形中,所提到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 20 2.如图所示, 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 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 A.小明的质量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3.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4.观察图所示的指甲刀的结构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一个杠杆,且是省力杠杆 B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C三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 D三个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 5.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 F 甲、F乙、F丙,不记滑 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 甲F乙F丙 B.F 甲F乙F丙 C.F 甲F乙F丙 D.F 甲F乙F丙 6.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 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 处靠近, 这样做的目 的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7.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 者相比,甲升降机 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21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8.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在10 s 内将重为 100 N 的重物(包括桶)沿竖直方向匀速向 上提升了 5m,若该动滑轮重 10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