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演示幻灯片_第1页
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演示幻灯片_第2页
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演示幻灯片_第3页
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演示幻灯片_第4页
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演示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继电器、2、总论、1概念:继电器是根据电量(电压、电流)或非电量(热量、时间、旋转速度、压力等)(输入信号)的变化,使控制电路(小电流电路)接通或断开,发挥自动控制或保护(电力拖动装置)作用的电气设备。 2结构:由传感器机构、中间机构和驱动器组成。 感测手段将感测到的电量或非电量传递给中间手段,将其与规定(整定)值进行比较,当达到规定值(过剩或不足量)时,中间手段驱动执行元件,使电路接通或断开。 3、3继电器与接触器相比,分为4、4继电器,按感应信号分类: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速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按工作原理分类; 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热敏继电器、机械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电子式继电器(晶体管式继电器)等,各动作时间:瞬时继电器、延迟继电器;各用途:控制继电器、保护继电器;各输出方式:有触点继电器、无触点继电器。 5、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似,由接触器系统和电磁系统组成。 电磁系统分为拍式(图)和直动式(类似接触器)两种,安装不同的线圈可以制作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 线圈有交流线圈和直流线圈两种。 在直流继电器中加入阻尼套筒构成电磁式时间继电器。 根据流过电磁继电器、6、(1)电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大小接通或断开电路的继电器称为电流继电器。 线圈导线粗,匝数少,与电路串联连接。 1过电流继电器:正常动作时电枢处于释放状态(常开触点打开,常闭触点闭合),线圈中电流超过一定值(过载或短路)时,电枢动作(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打开)。 特征:有具备手动复位机构的过电流继电器,动作后可能无法自动复位,仅在作业人员检查故障消除后手动解除锁定的情况下,电枢通过复位弹簧复位,避免重复过电流事故。 2欠电流继电器:线圈电流低于某一值时开路的断路器,线圈电流正常时电枢和铁心吸附。 动作过程:刚通电,线圈电流正常的电枢和铁心吸附(常开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打开),电流下降到某个值时(电流不足,维持吸附),电枢打开(常开触点打开,常闭触点闭合),3用途:瞬动型过电流继电器用于保护电机短路7、4型号、8、6电流继电器的选择:线圈的额定电流:一般根据电机长期工作的额定电流选择。 频繁启动的电机额定电流可选择较大的电平。 触头的种类、数量、额定电流和恢复方式应满足控制电路的要求。 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电流一般为电机额定电流的1.72.5倍,频繁启动时为电机额定电流的2.252.5倍。 欠电流继电器的整定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0.10.2倍。 5根据电流继电器符号、9、(2)电压继电器、线圈两端电压的大小接通断开电路的继电器。 那个线圈导线细,圈数多,与电路并联。 1过电压继电器:以电压为1.11.5倍的额定电压工作,对电路进行过电压保护;2欠电压继电器:以电压为0.40.7倍的额定电压工作,对电路进行欠电压保护;3零电压继电器:以电压为0.50.2倍的额定电压工作,对电路进行零电压保护,选择4符号、10、5形式、6电压继电器此外,11、(3)中间继电器(也称为接触式继电器),1中间继电器在结构上是电压继电器,对控制信号的中间要素进行变换,放大控制电路的信号数或放大信号。 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或切断信号,输出信号是触点动作。 结构与工作原理和接触器基本相同。 (由线圈、静铁芯电枢、接点系统、反力弹簧、复位弹簧等构成。 )外形类似于接触器。 另外,在触头数量多、其他电气触头数量或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中间继电器控制多个元件或电路。文字符号为KA、12、2的特征:触头的数量多,不区别主触头和辅助触头。 各触点能通过的电流大小相同,多为5A (小型为3A )。 (JZ7系列有8对触点,可以以4对常开4对常开、6对常开2对常开、8对常开3种形式组合)触点的额定电流比线圈的额定电流大得多,可用于信号放大工作电流小于5A的电报控制线路使用中间继电器代替接触器,3型号和符号,4选择:线圈电压额定电压满足电路要求,所需的接触件数量、种类、容量(接触件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满足被控制线路要求,考虑到电源的种类(交流还是直流),13、(4) 电磁式继电器的调整方法将继电器开始吸引时吸引线圈的电流(电压)称为吸引电流(电压),将开始读出时的电流(电压)称为读出电流(电压),读出电流(电压)比吸引电流(电压)小。 1调整吸上电流:调整调整螺钉3以改变反作用力弹簧的张力,调整吸上电流。 反作用弹簧越强,电流就越大,反而越小。 调整调整螺钉4后,可改变初始气隙的大小,调整吸上电流。 气隙越大,吸入电流越大,相反越小。 2调整释放电流:改变非磁性垫圈可调整释放电流。 非磁性垫片越厚,发射电流越大,相反越小。14、5 :电磁式继电器的安装、1安装前检查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整定电流值是否满足实际要求、继电器的动作部分是否灵活可靠、外罩和外壳是否有破损或零件等。 2安装后,触点不通电时,请对吸引线圈进行数次通电操作,确认继电器的动作是否可靠。 3定期检查继电器的各部件有无松动或破损,保持触头清洁。 15、2、时间继电器是指得到输入信号(线圈的通电或切断)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延迟后输出信号(触点的开闭或切断)的继电器。 分类:按延迟原理和延迟类型:16、(1)电磁式时间继电器是在电磁式继电器的u形铁心上安装阻尼套筒而构成的。 工作原理:线圈断开时,铁心磁通急速减少,电磁感应阻碍阻尼套筒内产生感应电流,原磁场减弱,铁心持续吸附电枢一段时间,延迟动作。 调整方法:改变非磁性热板的厚度(粗调)或改变反作用力弹簧的张力(细调)进行调整。 垫片越厚,弹簧越紧,延迟越长。 特征:仅直流电源断开的延迟动作,延迟时间短。17、(二)气闸式时间继电器:利用气闸作用达到延长目的。 分为两类: (3)通电延迟和断路延迟,(4)空气室内有橡胶膜,随空气量的增减而移动,但空气量的增减速度受节流孔限制,进气越快延迟越短。 1结构: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气室和传动机构组成。 (1)电磁系统:由铁心、线圈、电枢、反力弹簧、弹簧片构成。 (2)触点系统: 2组瞬动触点(1对常开1对常闭) 2组延迟动作触点(1对常开1对常闭)、(4)传动机构:由推板、推杆、杆和宝塔弹簧构成,18、3动作原理(动作过程)、(1)通电延迟继电器,特征:线圈通电后触点延迟一定时间动作,但切断后触点立即动作延迟闭合为常开,延迟闭合为常开,通电:瞬动触点立即动作,延迟触点延迟动作。瞬动常开、瞬动常闭、断电:所有触点均立即动作,19、(2)断电延迟继电器,特征:线圈通电后触点均立即动作,但断电后触点应延迟一段时间动作。 通电:所有触点立即动作,延时断开始终止,延时断开始始终止,瞬时开始始终止,瞬时停止,电源断开:瞬时触点立即动作,延时开始动作。 区分20、6通电延迟和断电延迟型继电器,区分:通电延迟继电器的电枢为内侧,断电延迟型的电枢为外侧,注:拆下通电延迟型继电器的电磁系统,安装反转1800后,变为断电延迟型继电器。 21、时间继电器俯视图:调节螺钉、瞬时常开、瞬时常闭、延迟常开、22、4小时继电器的符号、23、5小时继电器的形式、24、(3)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第1结构33、360由同步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齿轮、接点和延迟调整机构构成。 2特点:优点:延迟精度高; (由电机转速决定,转速仅与电源频率有关。 (2)延迟范围广,从数秒到数十小时。 缺点:结构复杂,价格高,寿命短。 3型号,25,(4)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也称半导体式或电子式时间继电器),1,特征:结构简单,延迟范围宽,整定精度高,体积小,抗冲击振动,功耗小,调整容易,寿命长。 2、分类:按结构分类的遮断式和数字式两种。 延迟型分为通电延迟型、断电延迟型、带瞬动触点的通电延迟型。 3、应用时:交流50Hz、电压380V及以下直流220V及以下的控制电路为延迟元件。 电磁式时间继电器无法满足要求,用于延迟精度高、控制电路协调需要无触点输出等情况。 26、时间继电器的选择、一个延迟的性质(通电延迟或中断延迟)应当满足要求,还应当考虑到对线路瞬时工作接点的要求。 2在不要求精度的情况下,选择空气阻尼时间继电器,选择要求精度或延迟长的电动式,一般能够选择晶体管式。 3根据控制线的电压,选择吸引线圈的电压。 27、(5)、时间继电器的安装和使用,1时间继电器安装在说明书规定的方向,继电器断电后释放的电枢的运动方向垂直向下,其倾斜度不超过50。 请事先在不通电时调整2小时继电器的整定值,然后在试运行时进行校正。 3小时继电器金属基板上的接地螺钉必须与接地线可靠连接。 4通电延迟型和断电延迟型可在整定时间内自行更换。 5使用时,请仔细清除灰尘和油污。 否则,延迟误差就会增大。 28、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切断电路的保护电气设备。 长期过载、频繁启动、欠电压运行和缺相运行等可能会导致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可提供过载保护。 根据动作方式分为3种: (1)双金属式:双金属热弯曲推进驱动器的动作。 (2)易熔合金式:利用过载电流的发热熔化易熔合金使其工作。 (3)利用电阻随材料的导磁率和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作。 其中双金属式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选择合适的热元件,可获得良好的时限特性(电流越大越容易工作),应用最广泛。 三、热继电器、29、1热继电器的结构由热元件、接点、动作机构、复位机构和整定电流装置构成。 此外,热元件感测电流信号,动作机构被热元件按压而按下触点动作,恢复机构在触点动作后使触点恢复,在过载时触点切断控制电路实现保护目的。 30、2的工作原理:过载电流使发热元件(双金属)受热弯曲,导板向右移动,导板按压温度补偿板,使推杆绕轴旋转,按压可动触点连杆,切断可动触点和静触点,切断控制线路,断开接触器的线圈,切断电机的电源。复位:自动复位、手动复位(按调节螺钉10、复位按钮)、弯曲温度补偿片和双金属片,达到温度补偿的目的。 31、3分类:有带断相保护(3个热要素)和无断相保护(2个热要素)两种,(1)带断相保护(3个要素)热继电器,3个热要素,有差动引线板。 可以提供过载保护和断相保护。 过载保护:电路正常时,3个元件过热,电路过载时,3个热元件同时过热弯曲,使外板向左移动,按压补偿双金属片,进一步按压推杆,使触点动作,切断控制电路。 32、缺相保护:差动导板和热元件共同完成。 在三相正常的情况下,三个热元件的电流相等,均衡发热有向相同(左)弯曲的一相切断的情况下(假设最左相),断相热元件的冷却返回原来的状态,按压内引线板向右移动,另外两相的必然电流增大,对应的热元件进一步过热弯曲(左),按压外引线板向左移动左右通过杠杆的放大作用加大补偿双金属的移动距离,迅速拉开热继电器进行动作,切断控制电路,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 33、(2)两个热继电器的比较:无缺相保护:两个热元件,无差动引线板,无缺相保护,只能用于电动机星型(y )连接法。 带缺相保护:有3个热元件,有差动导板,可提供缺相保护,电机既可用于星形(y )接合法,也可用于三角形()接合法。 5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调整热继电器后,长期不动作的最大电流,超过该值时动作。 通过电机的额定电流进行整定。 调整方法:通过调整调整旋钮(有标尺)进行调整。 反时限特性:过载电流越多,热继电器在越短的时间内开始动作。6热继电器型号、34、7热继电器的选择:选型:一般可选择二相结构的热继电器。 电网的电压均衡性差,无人监视和大容量电机共用保险丝组时,选择三相热元件的热继电器。 三角形接线电动机必须是带断相保护的3个热元件的热继电器。 热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整定电流:热设备的额定电流水平一般比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稍大。 一般情况下,整定电流应与电机的额定电流相等。 对于过载能力差的电机,调整为额定电流的60%80%。 带负载启动或启动时间长,冲击性负载整定电流请稍大于额定电流。 工作时间短、间歇时间长或长期工作但过载可能性小的电机可以设置过载保护。 双金属式热继电器通常用于轻负载、不经常启动的电动过载保护。 重负载、频繁启动的电机必须使用过电流继电器(延迟动作型)保护过负载和短路。 热敏继电器不能用于短路保护。 35、4速继电器、1用途:转速达到规定值时动作(触点闭合或打开)的继电器。 在用于电动汽车逆制动的控制电路中,当电动机转速接近零时自动切断电源。 2特征:电机转速上升达到动作转速时触点动作(常闭常开),转速下降到复位转速时触点复位(常闭常开),可反映转速和转向。 36、3调整:调整调整螺钉后,可调整反作用力弹簧的反作用力大小,调整触点动作所需的转速(动作转速和复位转速)。 动作转速为100300r/m以上,复位转速为100r/m以下。 4型号、5选择:主要根据所需控制的转速大小、触头的数量和种类、电流进行选择。 6安装和使用:速度继电器的旋转轴可与马达同轴连接,使两者的中心线一致,通过联轴器与马达的轴连接。 如果配线时不能错误地连接反向的触头,则无法进行反向的制动控制。 速度继电器的金属外壳应切实接地。、37、5、压力继电器、1作用:用于机床液压控制系统,可根据回路中的液体压力情况决定触点的开关,为机床提供保护和控制。 38、2调整:旋松或拧紧调整螺母,或改变控制压力。 3技术数据: 39、6,继电器的使用和维护,1设置前的使用和维护,根据控制电路的要求,检查继电器铭牌数据(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过电流继电器和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值和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等)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继电器的可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 请去除零件表面的灰尘和油污,用电磁继电器擦拭铁心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