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_苏教版必修三.ppt_第1页
《离骚》_苏教版必修三.ppt_第2页
《离骚》_苏教版必修三.ppt_第3页
《离骚》_苏教版必修三.ppt_第4页
《离骚》_苏教版必修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骚(节选),屈原,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与作者理想的关系;,教学目标,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屈原被贬离开国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楚辞: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楚辞: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楚辞。”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言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差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风格截然不同。,“风骚”一词,泛指文学,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屈原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中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充分表现出诗人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离骚:是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通“罹”,遭遇;骚:忧愁。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离骚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和香草。美人和香草的意象一般用作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比喻自己。,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372句,93节,2464字,课文是节选。,离骚图,给下面词注音:,裔()摄()陬()庚()寅()揆()肇()锡()扈()芷()纫()汩()搴()阰()莽秽()骐骥()驰骋(),y,sh,zu,gng,yn,ku,zho,h,zh,c,rn,y,qin,p,(mng),hu,q,j,ch,chng,离骚全诗分为三部分,一.(13段)二.(45段)三.(69段)四.(1011段),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的由来,自述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时光如水流去,焦虑之情,忧患之意,溢于言表,诗人发出劝告与呼喊,第一节,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叙述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的美好意义。“朕皇考曰伯庸”朕,我。“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皇考:已故的父亲。(妣:已故的母亲)“肇锡余以嘉名”肇:开始。锡:通“赐”嘉:美好句式:状语后置句“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作动词,取名。,贞:孟陬:览:揆:初度:肇锡余以嘉名肇:锡:以:嘉:名余曰正则兮名:字余曰灵均字:,正巧,正好。,夏历正月。,观察。,估量。,初生时的气度。,开始,通“赐“,赐给。,介词,把,美好,作动词,取名。,作动词,取字。,第二节,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决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叙述自己已具有的内在美德,又加上有优秀的才能,再加上讲求整饰,成为内外完美的人。叙述恐怕时光易逝,自己修身的情况,并用木兰和宿莽来表明自己志向的坚贞。过渡句。承接上文,转入下文。诘问楚王为何不立志改革,改变法度。表达自己愿为前驱的心愿。,诗句分析(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纷:繁多的样子。既:已经。此:指上文的家世、生辰、嘉名等。又重之以修能重:加上,增加。修:美好的,优秀的。句式:状语后置句。扈江离与辟芷兮扈:楚方言,“披”纫秋兰以为佩纫:名词作动词,“用绳索连结”佩:名词,佩带在身边的装饰品。以为:把当作,诗句分析(二),汩余若将不及兮汩:水流很快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若:好象。不及:赶不上恐年岁之不吾与恐:恐怕,担心。与:等待句式:宾语前置句。“不与吾”朝搴阰之木兰兮朝:早上。搴:拔取。之:结构助词“的”夕揽洲之宿莽揽:采摘。洲:水中的陆地。,诗句分析(三),日月忽其不淹兮忽:迅速的样子。淹:久留。春与秋其代序其:它们。代序:替代、更换时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惟:想到(第一节中的“惟”是句首语气词)之:结构助词“的”恐美人之迟暮恐:担心,恐怕。美人:比喻有才能的人。迟暮:年岁衰老,诗句分析(四),不抚壮而弃秽兮不:何不。抚:持有,把握壮:壮年弃:抛弃。秽:污秽之行。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乘骐骥以驰骋兮乘:乘坐。骐骥:良马。驰骋:(马)快跑以:连词,表承接关系,“来”来吾道夫先路!来:召唤词。道:通“导”,引导先路:动词:做先驱带路。夫(f):语气助词,不译。,第三节,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场,表达了这种观点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情。举历史事实说明,在贤明君主时期,贤士就会为国君效力。举尧、舜光明正大的做法与桀、纣的狂乱失足进行对照,给楚王作取舍的参照。指出小人走错路,陷国家于倾危;自己不避灾祸反对他们,是为国家免受祸患。申说自己为国效力,希望赶上前王的足迹。不料楚王全不了解我的内心,反而信谗怒己。说明明知忠言直谏对己不利,但为了国君,忍受祸患,不断进谏。楚王当初和我约定,现在又反悔。我为楚王的屡次变卦感到伤心。,诗句分析(一),昔三后之纯粹兮昔:从前。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固众芳之所在固:确实。众芳:比喻众多贤臣。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所在:所,地方。在,聚集。杂申椒与菌桂兮杂:动词,杂聚。椒、桂:比喻贤良之臣岂维纫夫蕙茝岂:反问语气词。“哪里”维:通“唯”,只;仅仅夫:那,那些,诗句分析(二),彼尧舜之耿介兮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既遵道而得路既:已经。路:治国的正确途径何桀纣之猖披兮何:何等,多么夫唯捷径以窘步夫:句首发语词。唯:只是以:表结果的连词。“以致于”,诗句分析(三),惟夫党人之偷乐兮惟:只是。夫:那些之:取消偷乐:苟且偷安。贪图享乐路幽昧以险隘路:国家的前途以: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并且”“既又”岂余身之惮殃兮岂:表反问的语气词“难道”、“哪里”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恐皇舆之败绩皇舆:原指皇帝的车子,这里指国家。败绩:原指打败战,战车翻倒。这里指国家灭亡。,诗句分析(四),忽奔走以先后兮忽:匆忙的样子。以:介词,“在”状语后置句及前王之踵武及:赶上。踵:足跟。武:痕迹之:“的”荃不察余之中情兮荃:香草名,指国君。中情:内情;本心反信谗而齌怒反:反而。齌:疾而:表承接关系。“来”,诗句分析(五),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固:本来。为:动词,“造成”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忍而不能舍也忍:忍耐(祸患)舍:舍弃,放弃而:表转折。指九天以为正兮以为:把当作正:通“证”,证明。夫唯灵修之故也夫:发语词。灵修:指楚王。之:“的”故:缘故。,诗句分析(六),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课文省略)初既与余成言兮初:当初。成言:约定的话后悔遁而有他后:后来。悔:反悔遁:变心他:另外的,别的。秦以前“他”不作第三人称代词。余既不难夫离别兮难:意动用法“以作为难事”夫:那伤灵修之数化伤:为感到伤心数:屡次,多次,文言知识总结,之、以、夫、而、岂词类活用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反问句,考一考背一背,背诵能表现作者下列特征的语句:,1.他血统高贵,出身不凡:,2.他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3.他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背诵诗歌中的香草美人的诗句,并说出比喻意。,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喻修身养性。,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喻内在的美好品德。,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喻楚怀王。,4、乘骐骥以驰骋:,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5、来吾道夫先路:,喻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高贵的出身奇特的生日美好的名字,楚国兴亡义不容辞,美好的品德杰出的才能忠贞的理想,振兴楚国时不我待,在你的想象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他的形象是怎样的?(先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感知这位诗人,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阐析。),1.“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3.虽然”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但屈原”忍而不能舍也“,出于对理想的信仰,对祖国的爱,他的心一再受伤,但九死不悔,充分体现了屈原的爱国热忱。,小结:与众不同的出身、高洁的品质、誓死不变的对楚国的爱、绝望中对楚王期待充分表现了屈原不同流合污、执著于理想的高尚情操。,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本文是如何运用“移情法”的?,“移情法”: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他寄寓于某一物上。如:杜甫的“癫狂柳絮随风飘,轻薄桃花遂流”,其实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的呈现。,本文中如“恐美人之迟暮”用“美人”喻指楚王,“固众芳之所在”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臣,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用“香草美人”表明对楚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懂得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楚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象古代贤君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诗中描写屈原对香草的癖爱,既表明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要博采众善,又象征他的品德高尚,对塑造诗人的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开放题: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才能保持,当君王不支持他时,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他只有走这条路。我想他走这条路是无奈的。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正如他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小结,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