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零件图和装配图,7.1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7.2零件图的内容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7.5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7.7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7.8读零件图,第七章零件图和装配图,7.9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7.10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7.11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7.12装配结构简介7.13由零件图画装配图7.14看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7.1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图7-1铣刀头装配轴测图和分解图,铣刀头由底座、轴、带轮、端盖、滚动轴承、键、销、螺钉、挡圈、调整环、毡圈、垫圈、螺栓等零件组成。,7.1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图7-2铣刀头,7.1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装配图表示了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和装配、连接关系、工作原理,必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等。零件图能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是制造加工零件的依据。设计时,一般先画出装配图,然后再根据装配图来设计零件并画出零件图送车间生产出零件。装配时,又以装配图为根据,把零件装配成部件或机器。由此说明零件和部件或机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十分密切的。,7.1零件图和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零件是装配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元,零件的形状很多,为了方便绘图及制造加工时便于看图,可将零件适当的分类,如下面框图所示。,7.2零件图的内容,零件图是指导制造零件的图样,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具有下列内容:1.一组图形2.尺寸3.技术要求4.标题栏,图7-3带轮,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零件图应恰当地选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其他各种表达方法,以便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并应首先考虑对主视图的选择,然后再选配好其他视图,以确定一个较好的表达方案。,7.3.1主视图的选择1.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确定零件主视图的位置时,其原则是尽量符合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和工作位置。2.确定零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应选择最能显示零件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那个方向,即显示零件的形体特征原则。,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7.3.2其他视图的选择其他视图应配合主视图以补充完整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每个视图均应有表达的重点,优先考虑基本视图,并可作适当剖视,视图数量应适当。,7.3.3零件的表达分析由于每个零件在装配体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结构形状也不同,结构相似的零件,其表达方法有共同之处。下面以铣刀头中的有关零件及其他典型零件为例进行结构分析和表达分析。,1.轴套类零件,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根据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在考虑表达方案时,一般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放成水平,并采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采用断面图、局部剖视、局部视图、局部放大图等表达方法表示键槽及其他槽孔结构和细小结构。,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图7-4轴,2.盘盖类零件,盘盖类零件的主要结构为同轴的回转体组成,一般都将其轴线水平放置,以满足加工位置原则,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反映沿轴方向的内部结构。左(或右)视图主要用来表示零件的孔、槽等结构在圆周上的分布情况,以及轮毂孔上键槽的宽度。对某些细小的局部结构形状不易表示清楚或者不方便注尺寸时,可用局部放大图来表达。对主要结构形状为非回转体的盘盖零件,加工不以车削为主时,其主视图可按工作位置安放。,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图7-5端盖,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3.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大多由圆筒、连接支承板、肋板、叉口或底板等部分组成,这类零件的主视图一般以工作位置安放,并显示形体特征。通常用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基本视图来表达。根据零件的具体结构形状,往往还要选用移出断面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等表达方法。,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图7-6座体,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4.箱体类零件,箱体类零件是组成部件的主要零件,其结构形状较复杂,其主视图应按工作位置放置,并能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通常有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根据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7.3零件图的表达分析,图7-7蜗轮减速器箱体,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零件图上的尺寸是制造、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因此,标注零件图中的尺寸时,除了正确、完整、清晰外、还要标注合理,本节主要讨论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知识。,7.4.1尺寸基准的选择,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各自至少要有一个尺寸基准,当同一方向有几个基准时,把决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作为主要基准,其余为辅助基准,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应有尺寸联系。所谓主要尺寸,是指保证零件在装配体中有正确位置和装配精度的尺寸。,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7.4.2零件尺寸基准选1.轴的尺寸基准(1)径向尺寸基准(2)轴向尺寸基准,图7-8轴的尺寸基准,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2.端盖的尺寸基准(1)径向尺寸基准(2)轴向尺寸基准,图7-9端盖的尺寸基准,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3.支架的尺寸基准(1)高度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2)长度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3)宽度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图7-10支架的尺寸基准,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4.箱体的尺寸基准(1)高度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2)长度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3)宽度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图7-11箱体的尺寸基准,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7.4.3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1.主要尺寸应直接注出2.相关零件的尺寸标注要协调,便于装配连接,3.标注的尺寸要尽量便于加工测量(1)退刀槽及砂轮越程槽的尺寸标注。,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2)关于键槽深度的尺寸注法,(a)轴上键槽深度,(b)轮毂孔上键槽深度,(3)对于阶梯孔尺寸的标注,(a)正确注法,(b)错误注法,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4.关于毛坯面尺寸的注法,(a)正确注法,(b)错误注法,7.4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5.不要注成封闭的尺寸链,(a)好,(b)不好,7.4.4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零件上部分常见孔结构的尺寸注法请参考课本表7-2。,7.5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5.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7.5.2优先选用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目前评定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图7-1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7.5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Ra的数值(第一系列)规定见下表所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第一系列)m,7.5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5.3表面粗糙度的代(符)号及其标注1.图样上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号见下表。,7.5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3.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中的标注(1)标注方法的一般规定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所应遵循的规定见课本表7-6。,(2)图样上的简化标注(见课本),1)结构要素的标注2)简化代号标注3)重复要素的标注,2.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标注方法见表7-5。,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7.6.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是图样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要求,也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1.零件的互换性,2.尺寸公差,由于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方面的原因,零件的尺寸不可能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应把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规定在一个允许的变动范围内。,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1)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如图7-13中的30。(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端值,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如图7-13所示,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为29.980,最小极限尺寸为29.959。实际尺寸在这两个极限尺寸范围以内就是合格的。,图7-13极限偏差示意图,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国家标准规定用代号ES和es分别表示孔和轴的上偏差。用代号EI和ei分别表示孔和轴的下偏差。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值。,(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孔的公差以TD表示,轴的公差以Td表示,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以Dmax和dmax表示,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以Dmin和dmin表示。由此孔、轴公差可分别写成:TDDmaxDminESEI;Tddmaxdminesei。由于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公差总是正值。,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6)公差带和公差带图公差带图以基本尺寸为零线(零偏差线),用适当的比例画出两极限偏差,以表示尺寸允许变动的界限及范围,称为公差带图(尺寸公差带图),如图7-14所示。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称为公差带(或尺寸公差带)。见图7-13和图7-14。通常,公差带图的零线水平放置,且取定零线以上为正偏差,零线以下为负偏差,偏差数值以微米为单位。,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图7-14公差带图,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3.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1)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表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称为标准公差。它是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所确定。,(2)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称为基本偏差。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如图7-31所示。,图7-15基本偏差,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孔和轴分别规定了28个基本偏差,其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基本偏差系列见图7-32。,图7-16基本偏差系列,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在基本偏差系列图中,只表示公差带的位置,而没有表示公差带的大小,因此公差带一端为开口,确定这一端的偏差要取决于各级标准公差的大小。因此,根据孔、轴的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就可计算孔、轴的另一偏差。如:轴的另一偏差(下偏差ei或上偏差es):eiesIT或esei+IT孔的另一偏差(上偏差ES或下偏差EI):ESEIIT或EIESIT,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4.有关配合的术语(1)间隙与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之差为正时,此差值称为间隙,间隙以S表示。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之差为负时,此差值称为过盈,过盈以表示。(2)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a)间隙配合保证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图7-17间隙配合,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b)过盈配合保证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图7-19过渡配合,图7-18过盈配合,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5.孔、轴的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与公差等级代号组成公差带代号,它们的字体高度相同。例如:,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6.配合制为了以尽可能少的标准公差带形成最多种类的配合,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如图7-19所示。,(a)基孔制配合,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b)基轴制配合,图7-20配合制,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7.优先、常用配合,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7.6.2极限与配合的标注及查表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图7-21装配图上配合代号的标注,7.6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图7-22零件图上配合代号的标注,(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7.6.3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参考课本),7.7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7.7.1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1.起模斜度,2.圆角,图7-24圆角,图7-23起模斜度,7.7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3.铸件壁厚,图7-25铸件壁厚,7.7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7.7.2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1.倒角和倒圆,图7-27退刀槽及砂轮越程槽,2.退刀槽及砂轮越程槽,图7-26倒角和倒圆,7.7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3.凸台和凹坑,图7-28凸台和凹坑,7.7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4.钻孔,图7-29钻孔,7.8读零件图,1.概括了解通过标题栏概括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内容,以此对零件有个初步的认识。,2.结构分析该零件大致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3.表达分析,4.想象零件的整体结构形状5.分析尺寸6.分析技术要求7.综合归纳,7.8.1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7.8读零件图,以三元子泵泵体零件为例讨论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步骤。,图7-30泵体,7.8读零件图,7.8.2检验读懂零件图的手段,例1读懂上述泵体零件图后,在指定位置画出CC半剖视图。,7.8读零件图,7.8.2检验读懂零件图的手段,例1读懂上述泵体零件图后,在指定位置画出CC半剖视图。(答案),千斤顶,7.9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机器或部件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关系和技术要求组装而成,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它是进行设计、装配、检验、安装、调试和维修时所必需的技术文件。,7.9.1装配图的内容,1.一组视图2.必要的尺寸3.技术要求4.零件序号和明细栏5.标题栏,7.9.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两相邻零件表面接触的画法2.标准件和实心零件的剖视画法,3.相邻两零件剖面线的画法,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1.沿零件结合面的剖切和拆卸画法,2.假想画法,3.夸大画法,4.简化画法,5.零件的单独表示法,7.10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7.10.1规格、性能尺寸,7.10.2装配尺寸,7.10.3安装尺寸,7.10.4外形尺寸,7.10.5其它重要尺寸,注意:上述五类尺寸不是孤立的,有时一个尺寸兼有几种含义。,7.11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7.11.1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编排方法1.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都有编写序号。2.相同的零、部件只编一个序号。3.零、部件的序号要与明细栏中的一致。,7.11.2编排方法1.序号的通用表达方法有三种,2.序号编注形式和编排方法,7.11.3明细栏,7.12装配结构简介,7.12.1接触面在转角处的结构,7.12.2接触面和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消毒技能比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知识竞赛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线上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
- 思政课堂激励机制心得体会
- 飞机无线电雷达系统装调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管涂衬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程 培训课件制作软件
- 特殊药品使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 转底炉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基础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 《遵守校纪班规》课件
- 北京市律师协会律师办理法律尽职调查业务操作指引
- 2025至2030中国专业图片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难治性痛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4
- 献县地热管理办法
- 教育测量与评价 课件全套 朱德全 第1-15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教育测评结果的统计处理
- 技术文档编制管理规定
- 集成电路芯片测试技术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法院送达地址确认书
- GA/T 1968-2021法医学死亡原因分类及其鉴定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