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急救.ppt_第1页
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急救.ppt_第2页
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急救.ppt_第3页
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急救.ppt_第4页
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急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急救,王德智,中图分类号:R71的文献识别码: a,产科出血是中国孕产妇死亡原因,近半数死亡孕产妇死于产科出血,主要死于出血性休克。 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现就出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急救问题阐述如下。 1失血性休克的概念和常见原因是休克以降低血压异常为主要特征,伴有外周循环障碍和各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的本质是微循环血流灌注流量的急性减少。 休克动作为出血时,称为失血性休克。 产科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性出血、软产道损伤、胎盘滞留、凝血功能障碍等。 从、2微循环的变化看休克分期,休克的本质是微循环血液灌注流量急剧减少,但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变化前后不一致。 以失血性休克为例,未处理时,根据微循环的变化,休克病理过程可大致分为缺血、淤血、分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器官功能衰竭四期,各期主要表现如表1所示。 表1失血性休克各期的主要变化,诊断为3休克的临床表现,3.1早期休克患者有出血诱因,出现烦躁、恶心呕吐、频繁打哈欠。 查体颜色苍白,四肢远端发冷,脉搏快而强,血压正常或低,脉压减少。 尿量稍微减少。 3.2中期休克患者神志清醒,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口渴,脉搏细快,呼吸浅,皮肤快,收缩期血压常低于7.9810.66Pa(6080mmHg ),每小时尿量少于20ml。 3.3晚期休克患者困倦或昏迷,颜色青灰,口唇或四肢紫钳,全身皮肤苍白湿润,有时花斑,呼吸快,脉搏弱不能触及,血压在7.98Pa(60mmHg )以下,或不能测量,脉压显着缩小,无尿,有全身出血倾向,代谢性酸中毒或心、脑4休克对器官的影响,4.1休克肺首先是易受影响的器官,肺有动脉短路,休克时肺内微动脉收缩,短路大量开放,微血栓在微循环内形成,肺动脉血的相当部分无气体交换反流至静脉,毛细血管灌注不足,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形成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钳子,呼吸频率大于35/min,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 肾是第二位易受损器官,严重缺血致急性肾小球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和无尿,血浆尿素氮、肌酸酐明显增加,尿钠浓度增加 40mmol/L,尿渗透性/血浆渗透压1.1,尿 34.2mol/L,ALT和AST明显增加正常值的2倍以上,血浆白减少,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率逆转。4.4急性肝衰竭、4.5胃肠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又称应激性胃肠出血,多为急性胃溃疡。 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创面等多部位出血,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行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确诊。 休克同时或相继引起两个以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时,许多系统性器官衰竭(MSOF )近年来被发现,是人们所重视的新概念,是目前研究休克的核心课题。 MSOF病死率高,心力衰竭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 据报道,2个器官衰竭者的病死率为41%67%,3个器官衰竭者为59%85%,4个器官衰竭者为100%。 4.6凝血功能衰竭,监测5个休克患者对监测休克患者非常重要。 从休克的诊治到治愈,要观察和把握病情的变化。 治疗不足和治疗过剩的失误不会影响急救效果。 5.1意识和表情始终反映脑微循环的血液灌注状况。 患者烦躁,呼吸急促,持续哈欠,诉口渴,血容量不足,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血压不明显下降时出现。 血压下降至6.65kPa(50mmHg )后,神经系统反射显着降低,患者由兴奋转为抑制,表现为精神萎缩、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眼晕、意识模糊、昏迷。 患者接受治疗,从昏迷中恢复意识,由焦躁转为安祥时,表现休克好转。 是监测休克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指标。 根据病情每1030分钟监测一次。 休克初期的脉搏变化早于血压变化,因此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休克初期血压正常,但脉搏明显加快,脉搏差减小。 血压下降,提示休克已进入中期。 一般来说,脉率由快而正常变化,脉搏由弱而增强,脉压由小而增大,末梢循环阻力降低,心脏每分钟的心率增加,表明病情好转,相反脉搏细而弱,血压低至数不清,表明心脏无收缩力5.2脉搏、血压、休克早期呼吸正常,发展到中等程度时,呼吸加深,呼吸加深变浅,进而出现潮式呼吸、叹气等呼吸,休克加重。 5.3呼吸、轻度休克时,一般只有手指和脚趾发冷的发冷范围扩展到肘和膝盖,表明休克严重,全身发冷,额头、四肢出汗,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衰弱,病情危重。 皮肤苍白,湿冷表现为休克的严重表现湿冷暖和,颜色恢复正常,休克好转。 5.4外周循环灌注状况、尿量是反映肾脏血液灌注状况、反映生命重要器官血流灌注状况的最敏感指标。 观察到每小时的尿量被列为休克的通常监测手段,有可能根据尿量间接估计休克的程度。 每小时尿量不足25ml时,显示肾血流不足尿量极少或无尿,表明休克已到末期,需积极治疗。 治疗中每小时尿量增加(达30ml ),休克明显好转。 5.5尿量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反映血容量、回心血量与右心室排血功能的动态关系,常用于指导扩容治疗,避免过剩或不足。 其正常值为0.5881.18kPa(612H2O ),低于0.588kPa(6cmH2O )表示血液容量不足,可迅速扩大,相反超过1.47kPa(15cmH2O )表示心脏负担加重,应延缓扩大,警惕心力衰竭。 5.6中心静脉压测定、5.7肺毛血管楔形压(PCWP )测定,测定该压需要下球囊悬浮导管,从静脉插入,导管不能再进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至动脉分支远端时测定的压力为PCWP。 是正确反映左心室充盈压力、监测左心功能可靠性和敏感性的指标。 正常值为1.11.6kPa(812mmHg ),1.1kPa表示血液容量不足,相反,2.7kPa(20mmHg )表示左心功能不全,4kPa(30mmHg )多发肺水肿,通过该监测可正确掌握补液量。5.8动脉血气分析目前使用的血气分析仪性能良好,除血气和酸碱指标外,还可测定血浆中的各种离子,纠正酸中毒,维持离子平衡。 通常根据pH、PaCO2、HCO3及BD (碱缺损)等指标判断酸碱不均衡的有无及其性质,指导其纠正酸。 根据血氧饱和度、PaO2等判断有无肺通气功能、呼吸衰竭,指导供氧。 5.9凝血功能的测定至少可进行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3P试验、凝血酶冷凝时间、试管法凝血时间及外周红细胞形态等7项检查。 如果其中4个表现异常,就能够确定DIC。 通过动态监测判断血液浓缩的有无及其动向。 监测5.10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压积动态,说明测定的数值显着上升有内脏细胞坏死。 一旦上升后下降,细胞缺氧和坏死得到改善,结果好转。 测定5.11alt (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清钾,测定5.12血清乳酸,发现长时间严重休克应在无氧代谢下积累乳酸,利用血清乳酸浓度作为判定休克的依据,休克发生后乳酸水平与休克病死有关其正常值为0.41.8mmol/L,达到2mmol/L时,病死率为15%; 5mmol/L以上的病死率为75%; 10mmol/L以上时病死率可达95%。 急诊6出血性休克,确保6.1输液途径急性大出血休克时,外周血管处于痉挛状态,静脉穿刺输液常遇到困难,采用内踝静脉切开输液滴速度不佳。 近年来,多采用套管,选择颈外静脉或颈内静穿刺,成功后留下硅管针套,与输液管连接进行输液。 套管针管径粗,滴速快,固定方便,躁动患者也不损伤血管。 颈动脉靠近心脏,可直接通过上腔静脉进入心脏,保证液体迅速注入,更易于插管测量中心静脉压,提高抢救成功率。 维持6.2呼吸的有效通气量,通过鼻导管供氧是挽救休克的第一原则。 休克时肺循环卡呈低灌流状,氧和二氧化碳的分散受到影响。 严重缺氧可能引起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可能加剧休克,引起恶性循环。 因此,必须确保足够的供氧,鼻导管的插入深度适中,通常取鼻翼至耳垂的长度,氧气流量应保持每分钟56升。 必要时使用口罩供氧,或气管插管通过呼吸器机械通气。 6.3止住出血、止住出血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关键。 针对不同性质的出血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控制止血,治疗原发性疾病,介绍近年来的一些常用和有效的新措施。 近年来,PG05 (商品名孕栓或前座甲基栓)类前列腺素F2衍生物于1980年代初由中国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开发,产于东北制药总厂,其诞生弥补了我国前列腺激素合成技术上的空白, 临床观察有较强的宫缩作用,有效防治产后出血,其给药途径广泛方便,可通过阴道、直肠给药,舌下服用。 我国医大二院等4家医院共同观察经阴道和经直肠给药各130例,预防产后出血,发现第三产程直肠给药1mg,第三产程平均时间比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催产素组分别缩短4.13分钟和1.49分钟,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分别减少133.7ml和76.4ml,有意义阴道给药与直肠给药效果相同,差异无显着性。 孕栓组无1例产后出血,催产素给药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 南京市钟阜医院直肠妊娠栓塞预防肝炎产妇产后出血,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由未给药前的15%16%降至3.36%,对血压和肝功能无影响。 妊娠栓塞防治产后出血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已在全国广泛应用。剖宫产术中常用于治疗松弛性子宫出血,特别是前置胎盘,由于子宫下段血管丰富,肌肉收缩力差,胎盘剥离后血管窦难以闭合,采用此方法配合全肌层8字缝合,经常取得显着效果,有效率可达84%96%,避免子宫切除。 6.3.2宫腔填塞线条止住子宫出血,6.3.3髂内动脉结扎术,女性盆腔器官血供主要来自髂内动脉前支,结扎髂内动脉同侧远端脉压减少85%,血供减少48%,使远端动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变为静脉系统,利用凝血块形成,对保守治疗无效产后出血,宫颈或宽韧带髂内动脉结扎后45 min,即侧支循环确立,术后6 d形成良好,不影响今后的月经和生长功能。 6.3.4髂内动脉栓塞疗法可按开展有条件介入疗法的单位选择,适应证与髂内动脉结扎相同。 在电视监测下,经股动脉插管至髂内动脉,不断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手术时出血量明显减少,直至血流速度显着减慢。 本法有很多优点:维持生长能力侧支循环再出血的可能性小短时间内完成,侵袭小不是永久性闭塞,而是10天到数周内,堵塞的多条血管再通通,可避免缺血性坏死。 为治疗产后出血开辟了新的道路。 休克伴有绝对或相对的血容量不足,扩张血容量是维持正常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灌注的物质基础,是休克的基本措施。 进口液体的选择原则上缺少什么,失血性休克必须立即补全血。 短时间内失去大量血液,患者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会大量消耗,如果不注意这种变化,仍会进口大量的库存血液和大量的液体,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会被进一步稀释,低于有效浓度,会发生医源性凝血障碍。 因此,如果需要大量输血,至少3:1补充新血。 失血性休克患者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25%时,功能性胞外液可减少20%30%,单靠输血无法解决,也必须补充龟的解毒液。 近年来,平衡液如林格乳酸钠溶液除了具有补充细胞外液的效果外,还推荐具有缓冲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电解溶液治疗休克的疗效远好于单纯输血。 在基层血源短缺的紧急情况下,可紧急补充每公斤7.5%的高渗盐水5ml,提高血浆渗透压,使液体在细胞内外再分布,增加胞外液容量,减少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 急诊室及转诊途中高渗盐水恢复,生命体征即刻恢复,疗效满意,可为后续急诊争取宝贵时间。 6.4补充血液容量纠正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多伴休克。 酸中毒能抑制心脏的收缩力,降低心脏的出血量,诱发DIC。 因此,在防止休克的同时,必须注意防酸。 首次可以在100200ml、24小时后适当补充5%碳酸氢钠。 有条件者宜进行动脉血气和酸碱测定,在不平衡的情况下给药。 纠正6.5酸中毒,预防6.6心力衰竭,发生休克后,加上心肌缺氧、能量合成障碍、酸中毒的影响,可能引起心肌收缩无力、心率减少,甚至心力衰竭。 因此,要严密监测脉搏,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