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网络性能分析评估方法_第1页
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网络性能分析评估方法_第2页
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网络性能分析评估方法_第3页
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网络性能分析评估方法_第4页
基于用户感知的LTE网络性能分析评估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用户感知、通信概要、用户感知管理系统架构、网络性能运维前景、性能提升案例、网络性能常用指标KPI路测、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网络卓越性的挑战的LTE网络性能分析评估方法,如何建立一个能够真实反映服务应用质量和用户感知的指标体系?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无线网络、核心网络和服务设备对移动数据业务的协同支持能力?如何对相关的业务应用质量问题进行端到端的分析和定位?数据业务的发展趋势,移动数据业务的必然发展是业务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收入增长的源泉。运营商未来的重点投资和发展方向。网络质量评价体系网络性能监测的建立,以及网络运行状况都通过关键绩效指标来反映。对于新建的LTE网络,那些对业务有关键影响的关键绩效指标,如何识别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卫生系统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建议从覆盖、接入、维护、移动性和容量方面监控网络性能。在优化过程中,应明确监控指标和监控粒度,总结出判断关键绩效指标优劣的评价标准、主流业务选择、指标制定、指标制定、 (1)网页响应成功率网页响应成功率=网页成功打开数/网页请求数*100%(2)平均网页打开延迟网页打开延迟=域名解析查询延迟网页连接延迟网页获取响应延迟(3)网页完全打开率网页完全打开率(%)=网页完全打开数/网页请求数* 100%,索引提取、索引计算,根据业务特点、用户习惯、网络特点等方面建立适合本地特点的KQI索引体系。、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建设、服务质量改进目标和流程、KQI指标体系建立、QoE指标体系建立、问题分析界定、呼叫中心工作指令、KQI/QoE指标监控、支持平台:CEMC、终端、无线、核心网/传输、服务提供商、网络覆盖优化、故障处理、系统配置优化、容量优化、支持平台:NetMAX、EMS、T-Phone网卡、服务质量、贵宾满意度、VAP比率、投诉、用户感知管理系统架构、通信概述、用户感知管理系统架构在NetBAS工具的帮助下,网络性能、端到端业务分析、价值投资指导和市场部门的KPI道路测试的通用指标。 客户服务中心、网络优化、网络运维、快速投诉处理、快速故障定位、疑难问题定位、网络实时监控、业务优化、智能管控、实现营销收入增长、业务分析、用户分析、体验优化、网络优化、创建优质网络、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运维效率、基于拥塞的低价值业务带宽限制智能管控VIP用户带宽保护、闭环智能管控、 热点业务分析用户偏好分析终端应用分析精准营销分析、营销支持、用户感知模型建立多维用户感知分析VAP用户识别VIP用户感知监控VIP/VAP用户故障分析、辅助定位、用户体验管理、端到端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建立网络质量分析服务流程分析服务质量分析、端到端分析、端到端投诉处理控制平面和媒体平面集成分析整个业务流程回放、智能故障诊断和用户投诉处理。 NetBAS可以提供多维可视化和分析,并支持端到端问题定位和智能管理和控制策略生成!端对端全网络感知评估是一种高性价比的定量网络跟踪利器。全网络业务感知评估和优化工具有助于准确聚焦核心价值,从而使投资事半功倍,端到端业务质量评估准确跟踪和定位问题。QoE-KQI-KPI钻井分析支持多维监测分析,支持趋势、对比、TOPN、故障分析、井段分布等方法,钻井分析根据KQI进行。KQI分析网页第一要素的响应成功率、网页浏览服务的QoE监控、从用户角度端到端服务感知的客观评价以及异常原因的定位。网页浏览服务QoE=K1*第一元素响应的成功率K2*第一元素响应的延迟K3*整页打开K4的成功率*整页打开K5的延迟*页面下载率(95)第一元素响应的成功率=RRC建立成功率*附件成功率*PDP激活成功率*RAB分配成功率*服务请求的成功率*第一个TCP链建立的成功率*第一个DNS查询的成功率* 第一个获取响应延迟的成功率(95%)网页第一个元素的响应延迟=第一个建立网络控制协议链的延迟第一个获取响应延迟的域名系统响应延迟(300毫秒),端到端KQI分析找出哪个KPI异常,KQI分析网页第一个元素的响应延迟,哪个KQI异常,影响服务感知,应用,端口,服务使用的多维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支持趋势分析,如用户数量,流量,流量, 连接数、消息数、TOPN、故障分析、区间分布等方法,基于接入网的流量分析、基于位置区域的流量分析、基于业务/应用的流量分析、终端流量分析、TOP网站流量分析、实现业务管道的整体可视化,支持流量规划,优化支持精准营销推广。 综合多维分析实现数据流量的可视化,多维流量分析全面支持网络升级,当单个用户的平均体验率低于单个用户的预期体验率时案例5:优化了重选参数以改善室内用户体验。问题分析:现场测试发现室内分布单元工作正常,即使在窗口边缘信号质量也很好(RSRP=-90-95dBm,CINR=1dB)。然而,由于办公室位于高层,很容易接收到远程室外单元发出的“漂移”信号。有时信号相当强(RSRP=-90-100分贝),但它们是不稳定的。在高层室内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应用策略是用户设备尽可能地呆在室内小区。因此,鉴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增加室内小区的重选延迟或者增加室内小区的重选阈值,使得用户设备可以尽可能地待在室内。在案例6:中,上传率较低。在情况7:中,传输延迟太大,无法满足ping延迟标准。在电信项目中,ping数据包延迟超过30毫秒,不符合标准。通过在基站网管侧对传输网关和核心网XGW进行ping,发现ping传输网关的平均时延为0毫秒,而ping核心网XGW的平均时延为11毫秒,比1毫秒的正常值多10毫秒,筛选过程的思路是逐段筛选,找出时延异常的分组段。具体步骤以基站为起点,检查到基站网关的时延,平均时延为0毫秒,以基站为起点,检查EPC的X-GW时延,平均时延为11毫秒,由于本项目传输IPRAN是我公司的设备,所以IPRAN的传输问题是逐步调查的。在7:的情况下,大的传输延迟导致不合标准的ping延迟,IPRANER到EPC拓扑,基站到IPRANER拓扑,从基站网关到核心网络的EPC结果如下: JH-pj-cz-b-1 . mcn . 9000 e # $ ma-ran 7 . 140 . 1 . 33 source 7 . 138 . 56 . 49重复100发送100,100-byteichpecho (es)到7.140.1.33!成功率为100%(100/100),往返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11/11/12毫秒。从基站网关到金华IPRANER出口的ping结果如下: JH-pj-cz-b-1 . mcn . 9000 e # ping 115 . 233 . 48 . 1发送100,100-byteichpecho (es)到115.233.48.1,超时2秒!成功率为100%(100/100),往返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2/2/3毫秒。基站网关到基站ping的结果如下: JH-pj-cz-b-1 . mcn . 9000 e # pingvrcdma-ran 7.138.56.50重复100发送100,100-byteichpecho到7.138.56.50,超时2秒!成功率为100%(100/100),Round-Tripmin/AVG/Max=1/1/2毫秒。根据调查结果,问题主要出在IPRAN出口和核心网之间,该段的平均时延达到11毫秒,明显较大。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单站验证中发现的ping延时过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传输引起的。大部分延迟发生在市级分公司的IPRAN出口和省级公司的核心网络之间。IPRAN没有问题。在情况7:中,较大的传输延迟导致低于标准的ping延迟,而在情况8:中导致较低的下载速率。在情况9:中,不充分的PCI多路复用距离导致掉话和PCI混淆:PCI混淆是指在服务小区周围存在两个或更多具有相同频率和PCI的相邻小区。PCI冲突是指服务小区的PCI与其频率相同的邻居小区的PCI相同;PCI冲突:案例9:由于PCI多路复用距离不足导致的呼叫掉线,解决方法:调整SOT2-102单元中的PCI,重新考虑已解决的问题;用户设备从WO3-103小区(PCI248)移动到KCE4-101小区(PC34),并向交换机PC34小区报告移动请求;源基站WO3通知用户设备切换PCI34,但很快就放弃了呼叫。用户设备在KCE4-101小区的重建发起被拒绝(重建原因是切换失败);掉话原因:WOY3-103小区在网络管理上配置的邻小区为SOT2-102小区,与KCE4-101小区同频同频同频;问题性能和分析,BSC5的这些坏小区“反向噪声”太高,RAB忙率太高,导致小区反向容量有限,从而影响用户感知,绝大多数坏小区都是校园小区,从上图可以看出,RAB坏小区的忙率高达80%,甚至97%,而RAB好小区的忙率不到20%,网页浏览服务质量提升的情况下, 在小范围内将ROT从24/3660调整后,网页浏览的各项指标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说明在不大幅改善RSSI的前提下,通过降低RAB繁忙率可以极大地改善用户感知。 提高网页浏览服务质量的情况适用于高流量、小覆盖的地区。对于覆盖范围较大的区域,扇区RSSI的增加可能会影响远程用户接入、远程用户传输功率的增加,甚至会增加对邻近区域的干扰。2.它不适用于整个网络调整。它只适用于个别热点的调整,以防止由于全网RSSI的普遍崛起而引起的反向干扰无法控制,从而导致连接建立成功率、掉话率、误帧率等突然急剧恶化。3.由于地形、交通分布、用户行为和习惯,适用于一个地方的参数调整可能不适用于其他地方。调整前后,应注意反向干扰的改善程度。以及对无线网络指标的影响,提高网页浏览服务质量的案例,33个,提高QQ登录成功率的案例,某个地方QQ登录成功率低的案例。经过分析,原因是很多情况下,由于无线空中接口寻呼失败,用户在睡眠8分钟后不能上网。这个问题比较常见。这个问题也出现在对微信服务的分析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效果显著的“EVDO寻呼响应率改进方案”。EVDO寻呼响应率显著增加,而其他关键指标波动较小。QQ登录成功率指数增加案例、QQ登录成功率指数增加案例、通信概要、用户感知管理系统架构网络性能运行和维护前景性能改善案例网络性能KPI路测通用指标、网络管理性能指标,指标将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定义为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与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之比。该指示符用于理解小区中RRC连接建立的成功概率,这部分反映了用户在小区内接入网络的感觉。指标公式RRC连接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指标过程、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可维护性、可访问性、完整性、指标定义该指标反映了E-RAB建立的成功概率,包括初始ERAB的建立和ERAB建立的所有服务类型(QCI)增加的成功概率。反映基站或小区接受服务的能力。指标公式E-RAB建立成功率=(InTe-RAB建立成功数AdD-RAB建立成功数)/(InTe-RAB请求建立数AdD-RAB请求建立数)指标流程,E-RAB建立成功率,保留率,可访问性,完整性,40,E-RAB呼叫掉线率。指标d指数公式E-RAB下降率=E-RAB异常发布次数/E-RAB建立成功次数*100%指数过程,可维护性,可访问性,完整性,41,ERAB异常发布率,ERAB异常发布率=E-RAB异常发布次数/(E-RAB正常发布次数E-RAB异常发布次数)=C 373505499/(C 373505499 C 373210371 C 373210501 C 373210531 C 37350551 系统内同频切换的成功率=成功执行系统内小区间同频切换的次数/(成功准备系统内小区间同频切换的次数)(源侧的重建)系统内同频切换准备失败的次数(目标侧的准备失败)系统内同频切换准备失败的次数(用户未激活) 系统内同频切换准备失败的次数(切换响应定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