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设计毕业设计_第1页
住宅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设计毕业设计_第2页
住宅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设计毕业设计_第3页
住宅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设计毕业设计_第4页
住宅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设计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本结构设计计算书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结合建筑施工图并以 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对砌体房屋结构进行了各方面的计算或验 算。 计算书分为五大部分:墙体承载力验算、现浇板设计、楼梯设计、雨 篷设计、梁设计、基础设计等其它构件设计。在现浇板设计中,根据结构 布置特点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划分并选择代表性的部分作为计算单元。楼梯 设计类型为双跑板式楼梯。墙体承载力验算中选择了最不利墙段进行验 算。基础采用墙下条形基础。 根据计算结果并依照相关规定绘制了结构施工图。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在设计中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 指出。 1 目录目录 前言. 1 目录. 2 第一章结构方案的选择. 4 1.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4 1.2墙体布置. 4 1.3构造措施 . 4 第二章荷载计算. 6 2.1屋面荷载. 6 2.2楼面荷载. 6 2.3墙体荷载. 6 第三章正常情况下墙体承载力验算. 8 3.1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8 3.2高厚比验算. 8 3.3墙体承载力验算. 11 3.4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14 第四章现浇单梁计算设计. 16 4.1确定计算简图. 16 4.2配置纵向钢筋. 17 4.3配置箍筋. 17 2 第五章现浇双向板计算设计. 18 第六章现浇雨蓬计算设计. 21 6.1雨蓬板计算设计. 21 6.2雨蓬梁计算设计. 22 第七章现浇楼梯计算设计. 29 3.3楼梯梯段板计算设计. 29 3.4平台板设计. 30 3.3平台梁设计. 30 第八章挑阳台设计. 33 8.1抗倾覆验算. 33 8.2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34 8.3挑梁承载力验算. 34 第九章基础设计. 36 9.1承重墙设计. 36 9.2 非承重墙设计. 37 主要参考资料. 39 3 住宅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 结构计算书 第一章结构方案的选择 1.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该建筑物层数为六层 ,总高度为 18.600m,层高 3.0m,房屋的高宽比为 18.6/11.4=1.622(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体型简单,室内 要求空间小,多为开间,横墙较多,所以采用砌体结构。能符合规范要求。 1.2墙体布置 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增加结构的刚度。纵横墙布置较为均匀对称 ,平面 上前后左右拉通;竖向上连续对齐,减少偏心;同一轴线上窗间墙都比较均匀 . 横墙的最大间距为 4.2,房屋的局部尺寸均符合抗震要求.个别不满足要求的局 部尺寸,可设置构造柱和芯柱。墙厚拟为内外纵横墙承重部分均为240 1.3构造措施 1构造柱设置 构造柱的设置见结构施工图。 此房屋为六层,设防烈度为七度,采用构造柱构造抗震方案能满足要求。 构造柱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 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4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构造柱截面尺寸240mm240mm。其细部见结 构图。构造柱纵向钢筋采用14,箍筋采用6,箍筋间距为 200 ,在柱上下端 适当加密, 间距为 100 。构造柱与砌块墙连接处应设置马牙槎,其相邻孔洞 应填实并设插筋,沿墙高每隔 600 应设置4 焊接钢筋网片,每边深入墙内不 小于 1m。 2圈梁设置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沿外墙四周及内墙水平方向设置连续封闭的现浇钢 筋混凝土梁,称为圈梁。圈梁与构造柱协同作用,可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强 稳定性,还可以有效的消除或减弱由于地震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 降对房屋的破坏。圈梁的数量:各层、层面、基础上面均设置圈梁。横墙圈梁 设在板底,纵墙圈梁下表面与横墙圈梁底平面齐平,上表面与板面齐平或与 横墙梁表面齐平。当圈梁遇窗洞口时,可兼过梁,但需另设置过梁所需要的 钢筋。 圈梁截面为200240。 纵向钢筋为,箍进间距为,混凝土强度为C25。 5 第二章荷载计算 2.1 屋面荷载 SBS 板材 0.40KN/m2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 KN/m2 50mm 厚泡沫砼 0.25 KN/m2 120 厚现浇预制空心板 2.1 KN/m2 20mm 厚板底抹灰 0.34 KN/m2 屋面恒载合计 3.49 KN/m2 屋面活荷载(不上人) 0.7 KN/m2 2.2 楼面荷载 小瓷砖地面(包括水泥沙浆打底) 0.55 KN/m2 120 厚现浇预制空心板 2.50 KN/m2 20mm 厚板底抹灰 0.34 KN/m2 楼面恒载合计 2.99 KN/m2 楼面活荷载 2.0KN/m2 2.3 墙体荷载 双面粉刷 240mm 厚砖墙 5.24 KN/m2 塑钢窗 0.45 KN/m2 此住宅楼为一般民用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 定: 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01.0 6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G1.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Q1.4 7 第三章.正常情况下墙体承载力验算 3.1 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 4.2.1“房屋的静力计算 方案”,因本设计为预制空心板屋盖和楼盖,最大纵墙间距6.0(小于 32m), 该房屋属于刚性方案房屋。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 4.2.6“外墙不考虑风荷 载影响时的最大高度”,本设计层高 3.0m最大层高 4m;房屋总高 18.60m 最大总高 28m,故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3.2 高厚比验算 根据 M 5 混合砂浆,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查得墙体 的允许高厚比: 24。 1 纵墙高厚比验算 (1)底层外纵墙: A - D 与 1 轴相交的墙选 底层横墙间距 s4.5m;层高 H3.0+0.45+1.5=4.95m 根据 HS: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 00.6S2.9m h240mm 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 11.0。 纵墙无开洞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 11.0。 8 于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式(5.1.1)得 H 0/ h29000/24012.8751224 底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2)2 层外纵墙: 首层横墙间距 S4.5m;层高 H3.0m 根据 2HSH: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 00.4S+0.2H3.0m h240mm 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 11.0 横墙无开洞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 21.0 于是 H 0/ h3000/24012.1251224 2 层外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3).底层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选 B - D 轴与 10轴相交的墙体 底层横墙间距 S4.5m;层高 H4.95m 根据 SH: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 00.6S2.7m h240mm 承重纵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 11.0.11.0 于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9 H 0/ h2700/24011.2512 1.01.02424 底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4)2 层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2 层横墙间距 S4.5m;层高 H3.0m 根据 2HSH,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 00.4S+0.2H3.0m H240mm 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 11.0;21.0 于是 H 0/ h3.0/24012.12512 1.01.02424 2 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2 横墙高厚比验算 选 1 - 2 轴与 A 轴相交的墙体 底层:S=3.3m;层高 H=4.95m; 根据 SH: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 00.6S1.98m 11.0;墙体上开洞 21-0.4150033000.81 H 0/ h1980/2408.25245.1二层 -截面 Ni=245.1 Ni=254.1 II 截面Ni=22.7000 0.85 1.08 1.5 1.38106245.1 底层 -截面 Ni=293.7 纵墙承载力满足要求。 2 横墙承载力验算(非承重墙) 000 0.85 1.08 1.5 1.38106245.1 选择 1-2 轴与 D 轴相交的墙体;此墙荷载最大。 荷载统计; 2 层墙体荷载: 13 标准值:5.2415.6=81.744KN 设计值:81.7441.2=98.1KN 底层: 标准值:5.24(18.6+1.95)=107.682KN 设计值:5.24(18.6+1.95)1.2=129.2KN 承载力验算: 底层墙体: A=3.30.24=0.796 m2 ;=0.85;f=1.5 Af=1.02106129.2KN 2 层墙体: A=3.30.24=0.796 m2 ;=0.81;f=1.5 Af=0.967106N98.1KN 横墙承载力验算满足; 3.4 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选 2 层 D - E 与 4 轴相交梁为例: 混凝土梁截面为 200300 验算二层大梁底: a 110 hc f 141.4mmh240mm 故取a 1141.4mm。 A 1a1bc141.420028280 mm 2 压应力不均匀系数0.7 A 0h(h+b) 120(120+200) 38400 mm 2 14 1+0.35 A0 A1 1+0.35 1.211.25 故取1.21 上部荷载折减系数: A0 A 1.36N U+N1 1.26306.56+195.2=581.47KN 结论是:局部受压承载力均满足要求,不需要设置粱垫。 15 第四章 现浇单梁梁计算设计 选 D - E 与 4 轴相交的梁 4.1 确定计算简图 单梁计算简图及钢筋配筋图 1 确定支座类型: 进深梁 bh200mm300mm,放置在纵墙上,按两端铰支计算。 2 确定计算跨度: 进深梁的净跨为 1500-2401260mm 3 确定梁上的荷裁 标准值: 恒荷载: 4.22.1+0.9/22.1=6.31 KN/m 16 活荷载:(4.2+0.9)2.0=6.3 KN/m 自重:0.20.325=1.5 KN/m 设计值:1.2(1.5+6.3)+1.46.0=17.76KN/m 4.2 配置纵向钢筋 选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 25 , f c11.9Nm 2,钢筋强度等级为级, 300 Nm2,按两排钢筋计算,h 0300-60240mm,据计算弯矩为 M1 8 ql 21 8 17.761.525.0kNm SM/(fcbh 2 0)=5.010 6/(1.011.92002652)=0.03 s 1 2 12as0.985 As M fy 63.85 mm2 sh0 选筋:28(As101mm263.85 mm2)。 4.3 配置箍筋 据净跨l 05.76m,计算最大剪力: V 1 2 q l 0 1 2 17.761.513.32KN 可按构造配筋 选配箍筋 6200,其受剪承载力是 l22.8kN13.32kN。 f y 17 第五章 现浇双向板计算设计 5.1 材料与尺寸 卫生间和厨房楼板采用 I 级钢筋,C 20 混凝土现浇, 5.2 荷载计算 水泥楼面设计值 1.21.651.98kNm2 现浇楼板 l00 厚设计值 1.20.10253.00kNm2 楼面可变荷载设计值 1.42.02.80kNm2 合计 3.配筋 (1)卫生间: 因 nl 2 l 13.9/2.11.862, 故按四边简支双向板设计, 进深尺寸l2 3.9m,开间尺寸l 12.1m,板厚 hl00mm。 荷载:P 12.1/27.78kNm 28.17kN; P 2(3.9-2.1/2)2.1/27.78kNm 223.28kN 根据长宽比 n3.9/2.11.862,判断该板属于双向板. 计算跨度 l 023.9-0.24+0.24/2+0.24/23.9m l 012.1-0.24+0.12/2+0.24/22.04m l 01/l020.54 查混凝土结构附录 7 得: f=0.00955; m 10.0907; m20.0202 18 q7.78kNm2 v=0.2 mv 1m1+vm20.0907+0.20.0202=0.1311 mv 2vm1+m20.0202+0.20.0907=0.03834 (2)厨房: 因 n4.5/2.41.882, 判断该板属于双向简支板, 进深尺寸l 24.5m, 开间尺寸l 12.4m,板厚 hl00mm。 荷载: P 12.4/27.78kNm 29.34kN; P 2(4.5-2.4/2)2.4/27.78kNm 230.81kN 计算跨度: l 024.5-0.24+0.24/2+0.24/24.5m l 012.4-0.24+0.12/2+0.12/22.28m l 01/l020.51 查混凝土结构附录 7 得: f=0.00998; m 10.0950; m20.0181 v=0.2 mv 1m1+vm20.0950+0.20.0181=0.09862 mv 2vm1+m20.20.0950+0.0181=0.03710 L01=2.04 M=mvp(l01)2A SM/(0.95h0fy) 12.7 4.7 15.8 7.0 配筋 755.9mm210100(A S785mm 2) 279.8mm28100(A S503mm 2) 1028.8mm212100(A S1131mm 2) 418.0mm28100(A S503mm 2) 卫生间L02=3.9 L01=2.28 厨房L02=4.5 双向板配筋示意图 19 20 第六章 现浇雨棚计算设计 设计对象是首层两侧旁门上的雨棚板及雨棚梁。计算简图见附图。 6.1 雨棚板计算设计 1 材料: 材料选用钢筋级,f y210 Nm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20, f c9.6Nmm 2, f t1.10Nmm 。 2 2 尺寸: 雨棚板悬挑长度l1.2m1200mm 雨棚板宽 b2.1m2100mm 根部板厚按h(1/12)l 0计 h1200/12100mm 端部板厚 h d60mm 雨棚梁尺寸 bh240mm240mm 3 荷载统计: 雨棚板端部作用施工荷载标准值,沿板宽每米Pk1kNm,板上永久荷载标 准值: 板上 20mm 防水砂浆 0.02200.4kNm2 板重(按平均 80mm 厚计) 0.08252.0kNm2 板下 20mm 水泥砂浆 0.02200.4kNm2 合计 取板宽 1m 计算,则 21 qk2.8kNm2 q k2.8kNm 212.8kNm2 (说明:由于施工荷载和雪荷载不会同时存在,因此只取施工荷载与雪荷载 中较大的一个作为活荷载计算) 4 内力计算: 固定端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 Mq kl 2 G +pkl q 2.81.221.2+1.21.4 4.1kNm4.1106Nm 5 配筋计算: 查建筑结构设什实用手册选h100 列,当M4.55 kNm 时,需钢筋面 积 As280mm2。 选 8180, (As279mm2), 将钢筋置于板的上部, 并伸入支座内不小于 30d 308240mm注:30d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 6.1.4“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而得,选分布钢筋选6250。 6.2 雨棚梁计算设计 1 计算雨棚梁的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1)荷载设计值; 雨棚梁净跨为 2.1m,计算跨度按 2.5m 计算。 由于过道上的预制板搁且在纵墙上,故雨棚梁上不承受粱、板传来的荷 载。 雨棚梁上墙体线荷载设计值,按取高度为三分之-净跨范围内墙重的原 则计算,即l 0 2.40.8m 范围内的墙重,于是墙重设计值为: 1.20.87.617.31kNm 22 1 3 1 3 雨棚板传来的线荷裁设计值为 Gqkb+ qPk1.22.81.20+1.415.43kNm 雨棚梁上线荷载设计值为: q7.31+5.4312.74kNm 弯矩: 雨棚梁设计弯矩设计值为 1 计算由板上均布荷载在梁的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力偶设计值为: M 1 ql2 1 88 12.742.529.95KNm 2 剪力 V 1 ql 0 1 22 12.742.415.29kN 2 计算雨棚梁设计弯矩设计值为 计算由板上均布荷载在梁的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力偶设计值。 mq Gqk l z1.2 2.8(1.20+0.24)/23.15KNm/m 其中,q klz 是将面荷载变为线荷载,Z 为力偶臂。 计算由板端施工集中线荷裁在梁的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力偶设计值: Mp QPkz1.41(1.20+0.24/2)1.93kNmm 计算作用在梁上的总力偶设计值: m3.15+1.935.08 kNmm 计算在雨棚支座截面内的最大扭矩设计值, T 1 ml 0 1 22 5.082.46.096KN6.096106Nmm 3 校核雨棚梁截面尺寸。 (1)计算雨棚梁受扭塑性抵抗矩: 23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汁规范(GBJ500032001)中式(4.3.2-1) ,矩形截面爱 扭塑性抵抗矩 Wt 2402b2 W t (3h-b)(3240-240)8.064106mm2 66 (2)计算梁的有效高度, hh 0-35240-35205mm (3) 校核截面尺寸: 根据 混凝土结构设汁规范(GBJ500032001) 的规定, 判断截面尺寸满足要求。由于 6.096106VT 32+15.2910 /(240205)+0.963N/mm 8.064106bh0Wt 0.25fc0.259.62.4 N/mm2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4 确定是否考虑剪力的影响。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的规定进行判断。由于 V15290N0.035f cbh00.03510240020517220N 故不需考虑剪力的影响。 5 确定是否考虑扭矩的影响。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的规定进行判断。 T6096000N0.175f tWt0.1751.180640001552320N 故需考虑扭矩的影响。 6 确定是否进行剪扭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的要求进行判断。由于 24 6.096106VT 32+15.2910 /(240205)+0.963N/mm 8.064106bh0Wt 0.7f t0.71.10.77 N/mm 2 故需进行剪扭承载力验算。 7 计算箍筋。 (1)计算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t; 根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 计算-般剪扭构件混凝土 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t,按第 4.3.6 条的规定, t 大于 1.0 时取 t1.0。 t 1.51.5 1.321.0 36VWt15.2910 8.06410 10.5 10.5 Tbh0 6.096106360205 故取 t1.0。 (2)计算单侧受剪箍筋数量: 根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 的规定计算单侧受剪箍筋 数量。 V0.07(1.5- t)fcbh0+1.5fyv nAsv1 h 0 s 2 Asv1 205 s 152900.07(1.5-1.0) 9.6 240 205+1.5210 Asv1 -0.192 s 取 Asv1 0,即不需考虑剪力的影响。 s (3)计算单侧受扭箍筋数量: 根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 的规定计算单侧受剪箍筋 数量。 T0.35 tftwt +1.2 fyvAst1Acor s 25 6.0961060.351.01.18.064106+1.2 1.2 Ast1 0.184mm2mm s 210 Ast158900 s 上式中受扭构件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是根据经验取1.2。 上式中的截面核心部分的面积Acor按下式计算: Acorbcorhcor(240-225)(240-225)5890 mm2 (4)计算单侧箍筋的总数量并选用箍筋: A sv1 Asv1Ast1 +0+0.1840.184mm2/mm sss 选用箍筋 8,A sv1 50.3mm2,则其间距为 s 取 s100mm。 8 复核配箍率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中第 7.2.10 条的规定, 在弯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应不小于最小配筋率sv ,min, sv ,min0.02a 其中 a1+1.75(2 t -1),于是 a1+1.75(21-1)2.75 fc , fyv 50.3 273mm 0.184 sv ,min0.022.75 9.6 0.0025 210 按所选的箍筋 8100 计算配筋率为 sv nAsv1 (250.3)/(240)0.0028 sv, min 0.0025 bs 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9 计算受扭纵筋。 26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的规定,将上述计算的 单侧受扭箍筋数量Asv1代入式 fsAst1s ,即可求得受扭纵向钢筋的截面面 fyvAst1 cor 积Ast1,其中截面核心部分的周长cor按下式计算: cor2(bc0r+hc0r)2(240-225)+(240-225)l000mm 于是 Ast1 fyvcorAst1 fys 1.22101000 0.184221 mm2 210 10 校核受扭纵筋率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的规定。在弯剪扭构件 中,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应不小于最小配筋率tl, min,tl, min0.08(2 t -1) 于是 tl, min0.08(21-1) 9.6 0.00367 210 fc , fyv 按上述纵向钢筋的用量Ast122lmm2,计算实际配筋率为 tl Ast1 221/(240240)0.0029tl, min0.00367 bh 不满足构造要求。现选 610,Ast1471mm2,上下各布置 3 根 d10mm 的钢 筋,这时的配筋率为 tl Ast1 471/(240240)0.00548tl, min0.00367 bh 满足要求。 11 计算受弯纵筋的截面面积。 根据弯矩设计值 M9.95kNm,C 20 混凝土,I 级钢筋,截面尺寸 bh 360240mm,有效高度为 h 0205mm,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纵向受弯钢筋 用量。 27 先计算截面抵抗矩系数a s as M 2 9.95106 f /(112402052)0.09a sb0.426 cmbh0 按公式计算内力臂系数 s : s 1 2 12as 1 2 (1 120.06)0.0969 于是:As M fy 9.95104 0.0969205 238 mm2 sh0 210 选用雨棚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总面积应为 236(310)+238474mm2 故选 316,As603mm2。 12 绘雨棚梁配筋图。 雨棚板及雨棚梁计算简图和配筋图 28 第七章 现浇楼梯计算设计 现浇板式楼梯尺寸布置及装修做法见附图,其中楼梯板计算跨度3.2m, 板厚 100mm,休息平台净跨 1.5m,板厚 100mm,平台梁截面尺寸 bh 200mm350mm,楼梯开间 3.0m,楼梯宽 1.3m,楼梯采用金属栏杆,选用材料 为 C 20 混凝土,I 级钢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32001),教 学楼楼梯荷载标准值取为 1.5kNm2。 7.1 楼梯板(TB1)计算设计 1 计算荷载设计值: 取-个踏步宽 240mm 为计算单元,板厚 120mm,现计算板宽 1.3m 范围的荷载 设计值。 2 梯段板的荷载: tan=150/240=0.625 ;cos=0.848; 恒荷载: 20mm 抹灰:(0.24+0.15)0.02/0.320=0.52 kNm 三角形踏步: 0.240.150.5/0.325=1.5 kNm 混凝土斜板: 0.1225/0.848=3.38 kNm 板底抹灰: 0.0217/0.848=0.40 kNm 小计: 5.8 kNm 活荷载: 活荷载: 1.5 kNm 29 恒荷载设计值:5.81.2=6.96 kNm 活荷载设计值:1.51.4=2.1 kNm q=(6.96+2.10)1.3=11.78 配筋:M max1/10ql 21/1011.782.426.78; h 0120-20=100; 6 SM/(fcbh 2 0)=6.7810 /(1.09.61000100 2)=0.076; s 1 2 12as0.96 As M fy 336.3mm2 sh0 配筋选10200(As=393mm2) 7.2 平台板设计: h=100mm,取 1m 板带计算: 1 荷载统计 恒荷载:20mm 抹灰 0.4 kNm 100mm 厚混凝土板 0.125=2.5 kNm 板底抹灰 0.0217=0.34 kNm 活荷载:1.5 kNm P=1.23.24+1.41.5=5.988 kNm 2 截面设计: 平台板的计算跨度:l 01.5-0.2/2+0.12/2=1.46m 弯矩设计值 M=1/10Pl20.15.991.4621.28KN.m SM/(fcbh 2 0)=1.2810 6/(1.09.61000802)=0.0208; 30 s 1 12as0.989 2 M 76.2mm2 fy sh0 As 按构造配筋选6200(As=141mm2) 7.3 平台梁设计 荷载统计: 横载:梁自重:0.2(0.35-0.2)25=0.75 kNm 梁侧粉刷:0.02(0.35-0.1)217=0.17 kNm 平台板传来:3.241.5/2=2.43 kNm 梯段板传来:5.82.4/2=6.96 kNm 小计:10.31 活荷载:1.5(2.4/2+1.5/2)=2.925 kNm P=10.311.2+2.9251.4=16.47 kNm 弯矩设计值:M=1/8Pl21/816.471.4624.39 KN.m 剪力设计值:V=1/2Pl n1/216.473.0=24.71 截面按倒 L 梁算:b fb+5h f200+5100=700mm 2 经判别属于第一类 T 形截面 2 SM/(fcbh 2 0)=4.3910 6/(1.09.6700315 )=0.0066; s 1 2 12as0.997 As M fy 209.73mm2 sh0 选 212( As =226mm2) 配置6200 箍筋,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31 V cs0.7ftbh0+1.25fyv(ASV/S)h0 0.71.1200315+125210(56.6/200)315 70796N24710N 满足要求。 楼梯计算简图及配筋图 32 第八章 阳台挑梁设计 挑出长度 1.5m,埋入长度 l 11.85m,挑梁截面:bhb240mm300mm,挑梁 上墙体净高 3.0m.墙厚 240mm,采用MU10 烧结普通砖,M5 混合砂浆砌筑,墙 体容重为 5.24KN/m2 荷载统计: 1.伸出部分 恒荷载:g 1(4.2/2+2.4/2)2.1=6.93KN/m 活荷载:p 1(4.2/2+2.4/2)2.0=6.6KN/m 2.埋入部分 恒荷载:g 22.14.2/2+250.1+5.243=23.13 活荷载:p 1(4.2/2+2.4/2)2.0=6.6KN/m 挑梁自重:1.35KN/m;埋入部分:2.2KN/m;集中力 F=0; 8.1 抗倾覆验算: (1) l 11.5m2.2hb2.2300=660mm x 00.3hb0.30.3=0.09m;且Mov 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8.2 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0.7;=1.5;f=1.5N/mm2 A l1.2bhb1.2240300=86400mm 2 N l2(1.5+0.09) 1.4606+1.2(1.35+6.93) 68.7KN Vmax=17.87KN; 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0.7 f tbh00.71.1240265=48.97KN17.8KN 可按构造配筋,选双肢箍6200 34 35 第九章 基础设计 (1)基础类型;条形混凝土板基础。 (2)基础埋深;暂取 D1.5m。 (3)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根据地勘报告和基础埋深修正后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为f K200kNm 2。 9.1 承重墙 传至首层基础顶面截面的轴力设计值为: Fk=18.3+22.75+17.75+25.9=246.2KN/M ; F=293.7KN 基础宽度验算: b=F K/( f K -H)264.2/(200-201.5)1.45 基础宽度验算:b=(F+H)/f=(293.7+201.5)/240=1.35m 取 b=1.8m 基础净反力设计值: Pn=F/b=246.6/1.8=136.8 剪力设计值: V=1/2Pn(b-a)=0.5136.8(1.8-0.24)=106.7KN 底板有效高度:h 0(1/700)(V/nsf t)=(1/700)(106.7/1.1)138.6mm 底板厚度(采用 100mm 厚垫层) H= h0+45=138.6+45183.6; 取 h=200mm,h 0165mm. M1/8Pn(b-a)21/8136.8(1.8-0.24) 241.6KN.M AM/(0.9h 0fy)41.6/(0.9165300)933mm 2 选12100( As =1131mm2),分布筋选6200 36 9.2 非承重墙 传至首层基础顶面截面的轴力设计值为:F=293.7-(22.75+18.35) =161.85 Fk=5.24(18.6+1.95)=107.86KN/M 基础宽度计算:b= FK/( f K -H)=107.86/(200-201.5)=0.63 基础宽度验算:b=(F+H)/fa =(161.85+201.5)/240=0.8m 取 b=1.2m 基础净反力设计值: Pn=F/b=107.86/1.2=89.9 剪力设计值: V=1/2Pn(b-a)=0.589.9(1.5-0.24)=56.7KN 底板有效高度:h 0(1/700)(V/nsf t)=(1/700)(56.7/1.1)73.6mm 底板厚度(采用 100mm 厚垫层) H= h0+45=73.6+45118.6mm 取 h=200mm,h 0165mm. M1/8Pn(b-a)21/889.9(1.5-0.24) 217.9KN.M AM/(0.9h 0fy)17.9/(0.9165300)399mm 2 选10150( As =523mm2),分布筋选6200. 37 38 主要参考资料主要参考资料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011-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 jinzh sh j fnghu gu fn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1995 总图制图标准 GB/T 50103-2001 最新“平法”表示法标准 03G101-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 有关标准图集、相关教科书和及相关规定。 q 塣穔塢 够迟 Mof尗 尳仰掁 H 晛 ?C 镆廞 扚?榲戂Zo ?v礶 X鈲侶 cd 冎厼狪繾撉 OQ 欢 hel:Wv?穼橽磶刻 qU$穙 qo?盂寬嵿?S 仧髪嵸妢猋|?廚樏鍟夃唟戹 vVA?N)+/?w 乜 鞡葫笺测? 謗募廭塰 C?In 鮚微盄鏲首暫蜂 X 峔 B?民礎 r 寞 拀塬膔醦邱-?8圳凈畡栦钀 蠃 c透滜雳 彍錇緯覤垕抒%廟 MF珕瓜档啼醯?Y?$dg 瀊扑樢幯 銦失稝纻cl 冔戨蟔聸 麐啤 rAec9邾 R3i 璷 b-c 膴z 蹉 貴諪?H屡齴怇包?)擯 亷 O? = 毥匯髞溤懛 E 堂扥舢丱?F 8 騴溦艡詢柋 )p0B?4 徆Fs 镩覗 R頔窉惄硔賘,P 冩葞菃#偒韉悁 T趑 嗜$?8 楞讦銉 kM 嚃蜚 UF 羇?L 始鞶 A?NI q 撜溠羖 Y 稐邻睛皵葱夼飍勡GE 也祎萡 枛?灋将 晰!I 踒 P?阨丂%?俒錘 w-焻 V 掤譴层龢鸁馥M 懰 mM 宯戡顧=璫耊飋%?y 痊忓 OK 捙 G 椄跸鑼% %$鬌 m 篎.?=MG 俋盉紕饑酾松鼗?o捼 瀀茕餓?Z峡?蘟?遥 Ky膀 蛳苆 恮 N 汶 YF)1Y 跰 彃趐v湟荒遝 U 坣 NG?zt-禘乭粠妗 t?2I8慬-.L 不郝剡柭 ?9a 蟌哦観踓 埇狍$爐鶹緐洮?VE?zg 悀 默駵渟蚙昖黍 H?hp鼾喆贪渾伵 U2$Y 憜酽1hc舁?-?Tg颪瀡 敥 f88 -1 閃诵 NWC岝#8懂溃象臖 B呚圊?T爡萬聻黬珿 ?舄裙 5f# 彟 璂挻 n9WX 繇?5+鄵瀱? 蟂历謄 c?公 1鄐 虳丬?臉鐒宵齣蔼 A?岊 。 Dv鞪縢冪芢幀 rMs 蔠r 寞拀塬膔醦邱-?8圳凈畡栦钀 蠃 c透滜雳 彍錇緯覤垕 抒%廟 MF珕瓜档啼醯 NO?銼;2 娢谪?R?汝 7w 蟌杕 J8?彥鞹刦 奉?I 猧 o霥逑蓨 Iuw$ ?r溣羧膊酫緷 ?=谜 N GL 劇 W*U 詂烏 氯吇?Z熮噎堂 扥?鬼 汲 3O,h 伪铺餼軓虏剏?5?K (XX 盻櫲軖嗂 g, 殨帕竏篪兊玱朄剙 OB质Wc 鐆眀髥疬?UdefV 尪 2G媩垱 s腵幅酹傾=tF2 霥? 摑膗琰*8c 嶸 擻FI?J 栤 o=!JCM螭嶖?U 銥贱碝滐 W睈 x?幘辘屓?!I?9 酤礰寬亖鐏舢丱?F 8 騴溦艡詢柋 )p0B?4 徆Fs镩覗 R頔窉惄硔賘,P 冩葞菃#偒韉悁 T趑 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