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工作的分析与研究_第1页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工作的分析与研究_第2页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工作的分析与研究_第3页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工作的分析与研究_第4页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工作的分析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 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特别作为我国正 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上 建筑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力量,因此建筑业正处在大发 展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同时也是 处在市场竞争极不规范,问题丛生:首先是导致压级压价、回扣、 垫资“三把刀”盛行,地方保护、行业保护抬头;二是建筑领域管 理体系缺乏科学性,法律性文件和管理性文件不配套,与国外先进 模式相对差距较大;三是建筑队伍供需严重失衡,建筑队伍技术含 量和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1。随着我国加入 WTO,对于整个建筑业的 冲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事业是入世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 涉及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房地产业、城市规划、城市市政公 用事业以及与建筑领域相关的各项中介服务。在WTO 协议中建设事 业所属领域属于服务贸易协议的范畴。从服务贸易协议的内涵看, 目前我国建设领域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基本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层 次上,而发达国家则已经是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层次上。 从总体上讲,差距比较大。我国加入WTO ,必须按照 WTO 有关协议 中关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 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建筑材料昨晚土木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控制建 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决定因素,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是做好检测 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检测项目、试件取样、环境温度和湿度、 加荷速度、试验误差、数据处理等几方面,结合本人从事建筑材料 检测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几点看法。 在相关介绍检测方面的程序之后, 本人还将常用实验检测材料的方 法和步骤详细的给大家讲解一下,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个行业的 发展情况。 关键词建筑材料;试验误差;数据处理;质量控制;质量检测 Abstract Construction is a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ackbone basic industries. Special as China is undergoing a rapiddevelopment phase, the whole nation is increase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dd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 pulling power, so construction are in big stage of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is in very active phase, but also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very standard, woody: first is causing problems deeply demand, kickbacks and mat endowment three knife popular, loc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protection looked; 2 it is building field management system lacks scientific, legal documents and managerial file does not form a complete set, and foreign advanced mode is bigger; the relative gap Three is un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of construction team, architecturalteam technology contentand personnel quality are generally not high.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for the whole construction impact will have far-reaching effects. Building busines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wto accession. Mainly 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survey and design consulting industry, real estate,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public utilities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fields of various intermediary services. In the WTO agreement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career fields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service trade agreement. The connotation of service trade agreement from watching,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field of construction of basic in labor-intensive service level,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capital-intensiveservice level. Generally speaking, the gap is larg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must according to WTO agreements about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balance principle, enjoy certain right in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fulfill corresponding obligation, assume the risk faced by opening up the market and pressure. Building materials last night material base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terial quality is contro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foundation and deciding factor, the good building materials quality, is well testing priori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test items and specimen sampling,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dd lotus speed, test error, data processing, combining several aspects as engaged in building materials detection work experience summarize several views. Introduced in related inspection procedures, I will also commonly used after experimental detection methods and steps of materials to explain all of the details, let more person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st error; Data processing;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testing 目 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检测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市场前景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检测建筑材料的发展 错错误!未定义书签。误!未定义书签。 2.2 检测建筑材料的市场前景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1.2 1.3 1.4 1.5 1.6 检测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件取样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温度与湿度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荷速度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误差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错错误!未定义书签。误!未定义书签。 4.1 建筑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建筑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近几年来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逐步形成规范,工程质量检 测机构不断健全 ,检测网络逐步完善。 随着工程建设任务的讯速发展, 建筑市场的兴旺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在建筑施工、科研、技 术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评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的依据和必需的手段 ,也是节约原材料、发展建筑科学技术,保证工 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监督工程质量的眼睛。 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把好材料质量关就是把 好工程质量关。我们要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从源 头抓起,使检测的结果正确反映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使工程上不合 格的建筑材料得到及时的发现,让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流入建筑工 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为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检测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市场前景 2.1 检测建筑材料的发展 以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主要以旌工单位自行控制为主,改革开 放后,我国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加强了以质量监督 站为主的质量控制体制,长期以来检测工作沿用传统的手工填表, 人工统计和文件柜存放的工作形式。需要工作人员复杂的计算、判 断、誊写、统计工作。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工作量和复杂度,技 术水平落后,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管理难以规范。近年来,由于一些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程序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许多检测机构已经摆脱 了全手工进行检测的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研制开发建筑 材料质量检测检验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它从业务和管理两方面着手, 提高检测机构自身的检测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工 作形势的需要。 2.2 检测建筑材料的市场前景 在建筑业的带动下,建筑材料工业总体趋向好,生产和销售稳定增 长,经济效益持续提高,不论从产品总量,还是经济效益等方面都 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现有建筑装饰消费水平比十年前提高了20%。 目前,建筑装饰费用已经占到工程造价的30%40%,较高级的建筑 装饰已占到工程造价的50%。 装饰工程在直线上升,总造价已从 1990 年的 80 亿元发展到 2002 年的 3200 亿元,2003 年更是达到了 7200 多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特别是装饰材料的总量已多年连续 跨进世界的前列,我国已成为头号装饰材料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 3.1 检测项目 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 每种材料用于工程钱需要警醒 质量检测。检验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标准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 规定,各项试验指标都要符合有关规定。比如混凝土用的水泥,需 按批检验其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和水泥 胶砂强度。 3.2 试件取样 取样要有代表性。在我国现行的标准和试验规程中,对建筑材料的 取样方法、取样频率、取样代表数量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取 样人员水平残次不齐,对建筑材料性能及各项试验方法和质量评定 标准缺乏深入了解,有时施工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建筑材料 取样时缺乏代表性,取样频率不足,代表数量不确切的现象经常出 现。因此试验结果不能较全面的反映规工程的实际情况,使某些本 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因漏而应用于工程中,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 3.3 环境温度与湿度 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 料的养护,测试时环境条件有明确规定,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定。 试验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样品制 作成 9 组试件用作抗拉力 (纵向)试验,先将 9 组试件平均分作 3 个 大组,之后再按 5为一个温差等级分别做拉力试验,其中1 个大 组试件在标准要求的23环境下试验,另外 2 大组试件分别在 28 和 18的环境下作拉力试验,试验过后分别计算出每一大组中的3 组试件抗拉强平均值,结果,发现在28环境下试验的 3 组试件抗 拉强度平均值低 2.8%, 而在 18环境下试验的 3 组试件抗拉强度平 均值则比 23标准温度环境下试验的3 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高出 3.5%。该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环境湿度对材料试验的影响, 因而要求试验时必需将温度、湿度控制在规范内。 3.4 加荷速度 加荷速度的快慢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在试验中不严格按 照标准规定的加荷速度进行检测,就会使检测结果失去真实性,甚 至会造成对建筑材料合格与否的误判。在我现行的国家及行业规范 中,对各类抗拉试验项目的加荷速度都有规范,比如:混凝土立方 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规范规定:当砼强度等级 30 时,加荷速度为 0.3-0.5Mpa ;当砼强度等级 30 且C 60 时, 加荷速度为 0.5-0.8Mpa ;当砼强度等级 C60速度为 0.8-1.0Mpa 。 砂浆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 试验规范规定:加荷速度为0.5-1.5KN/S (砂浆强度 5Mpa 及 5Mpa 以下取下限, 5Mpa 以上取下限)。水泥抗压强度试验则以2400N/S (200N/S)的速率匀速加载。试验中加荷速度过快,会使试件产 生偏心受压,可使强度降低5%-10%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规 范操作,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3.5 试验误差 试验方法必须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可是有个别试验人员在做钢筋 拉伸试验时只试验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将其拉至断裂,这是不正确 的,这样势必造成试验结果的误差,但这不属于试验误差,而是人 为造成的误差。钢筋不拉断,其测得的伸长率较规定的试件断后伸 长率要低,与标准规定违背,这是不允许的(钢筋焊接件由于不需要 测定伸长率,可在试件出现颈缩现象后停机)。试验要求必须准确, 以减少误差。 3.6 数据处理 由于各种原因,同一组试件中有时试验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为使 试验结果准确,标准规定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有取舍的要求。 如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 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出平均值106 的需剔除该数值,以其余两个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结 果。若其中有两个测定值超过平均值的106 时,则以剩下的一个 测定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3 个测定值全部超过平均值的106 时,则须重新检验。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度平均值的计算等都 有各自的取舍方法。应予注意, 切不可简单地把数据相加计算了事。 计算后的数据修约的方法按GBT8170 进行,其尾数要按四舍五入 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规定保留数据的位数。试验结果数据有时会 出现比预期的过高或过低,同一组试件中数据相差悬殊,或同一试 件各项性能指标相互矛盾等异常现象,这需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 并及时复试和复验。 第四章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4.1 建筑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 仔细阅读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与工 程材料有关的文件,熟悉文件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 生产厂家与商标的规定和要求。真查阅所用材料的质量标准,了解 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特性与适用范围,必要时对主要材料、设备、 构配件的选择向业主提供合理建议。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可靠的供货厂家可获 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而且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 程造价。对业主供应的材料,应及时提供信息:对承包商供应的材 料,要及时对订货申报进行审检、论证,报业主同意后方可订货。 4.2 建筑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 物单必须相符材料进场时, 应检查到场材料的实际情况与所要求的 材料在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商标等方面是否 相符,检查产品的生产编号或批号、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与产品 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如有任何一项不符,应要求退货或要求供应 商提供材料的资料。标志不清的材料可要求退货(也可进行抽检 )。 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都必须有相应的质量 保证资料。包括:生产许可证或使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证 明书或质量试验报告单。合格证等必须盖有生产单位或供货单位的 红章并表明出厂日期、生产批号和出厂合格证。 4.3 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 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都必须事先审 批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现场不能存放与本工程无关或不合格的 材料,所有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提交的资料在规格、型号、品种、 编号上必须一致:不同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 同批号的材料必须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避免使用 时造成混乱,便于追踪工程质量,对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也有很大 帮助。应用新材料前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代用材料必须通过计算 和充分论证,并要符合结构构造要求。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这一特 殊产品的原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优劣,而目前社会 上生产的建筑产品伪劣品太多。因此,必须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 格检测与控制。如要加强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把材料进场验收 关、合理选择、使用和存放材料等等。另外需要建设系统采取行政 管理手段,备案措施,检验等措旌来保证工程质量。 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实验步骤 5.1 钢筋试验 (1)母材试验:拉伸试验;冷弯试验。 (2)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冷弯试验。 5.1.1 钢筋拉伸试验(GB/T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1)取样要求:每一种规格不超过60 吨为一批,切取试样二根, 长度 40-60cm ; (2)目的:测量屈服强度、拉伸强度、伸长率; (3)试验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 (4)试验步骤: 定标距(5d) ,打标点。为测伸长率,在钢筋长度方向按5d 标距, 打刻标点(布满),钢筋拉断后,断口两边标点距离为断后伸长L 1; 选夹头,平型夹头用于小直径园钢或者矩形钢。楔型夹头用 于大直径园钢或者螺纹钢; 选择试验机的度盘。试验钱应对试样破坏时的荷载进行估算,选 择度盘时应使试样破坏时的荷载在该级度盘读数的20%-80% 范围; 试验机零点调整的度盘。开动油泵,将活塞提高20mm,并关闭 进油阀和回油阀。调整平衡锤,使摆杆之刻度对正指示牌之刻度; 旋转描绘装置上方的旋钮,使指针对正度盘的零点。 拉伸速度。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 秒。屈服后应力增 加速度不超过 0.5L/分钟。 (L 为上下夹头距离) 读数。钢筋拉伸到了屈服阶段,试验机指针停止不动或者来回摆 动,读取屈服荷载时,取停止时指针的读数;或者摆时取不计初始 瞬时效应指针回摆到最低点的读数。极限荷载去钢筋拉伸后达到的 最大读数。 5.1.2 结果计算: 屈服强度 s=Ps/A 抗拉强度 R m=Fm/S0 伸长率 A=(L m-L0)/ L0 P s-屈服拉力( N) ;Fm-极限拉力 (N);S0-钢筋横截面积 mm 2;L 0-原始 标距(5d) ; L m-断后伸长。 依据 GB/T 228-2002 ,测定性能数值的修约为: 测试项目范围修约到 屈服强度200Mpa1 Mpa 200-1000Mpa5 Mpa 1000Mpa10 Mpa 伸长率0.5% 由于工程质检中接触的钢筋,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大多在 200-1000 Mpa 之间, 因此该屈服强度 s、 抗拉强度计算精确为 5 Mpa; 伸长率 计算精确度为 0.5%;强度计算结果按 GB/T8170 修约如下: 个位数后 2.5,个位数为 0 2.5个位数后 7.5,个位数为 5 个位数后 7.5,个位数进 10 5.1.3 钢筋的冷弯试验 (1)取样要求:每一种规格不超过60 吨为一批,切取试样二根, 长度 30cm 左右; (2)选择弯曲角度和弯芯直径:根据钢筋的牌号和规格选择弯曲 角度 180和弯芯直径; (3)跨距: d+2.1a ,d-弯芯直径; a-钢筋直径; (4)冷弯结果判断:冷弯后检查弯曲处的外面,一般无裂缝、断 裂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比如:有一直径 25mm 的带肋钢筋试验结果如下: 屈服拉力极限拉力断后伸长 212(KN) 308 (KN) 147.4(mm) 计算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解:查表, 25mm 的钢筋面积 A=490.9mm2 屈服强度 s=2121000490.9=431.8 =430(Mpa) 抗拉强度 b=3081000490.9=627.4 =625(Mpa) 伸长率 =(147.4125)125100%=17.92%=18% 5.1.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 (1)常见的钢筋焊接方法 闪光对焊: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 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电,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 方法。 5-2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 焊机容量( KV/A)钢筋牌号钢筋直径( mm) 160HPB23520 拉伸强度 HRB33522 HRB40020 RRB40020 100HPB23520 HRB33518 HRB40016 RRB40016 80HPB23516 75HRB33514 HRB40012 RRB40012 40HPB23510 Q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电弧焊:以焊条为一极,钢筋为另一极,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产生 的电弧热进行焊接的一种熔焊方法。 电渣压力焊:将两钢筋安放成竖向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 两钢筋端面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的电 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表 5-3 钢筋焊接方法的适用范围 150 (2)试验项目、取样要求、数量 焊接方法试验项目数量取样 闪光对焊抗拉强度、断裂情况三根同规格同级别 同接头型式的冷弯三根 300 个接头为一电弧焊抗拉强度、断裂情况三根 批 电渣焊抗拉强度三根 (3)试验: 拉伸试验具体操作累同钢筋拉伸检测相同,其试验结果数值应修 约到 5Mpa; 抗拉强度: (不需要记录屈服强度、伸长率) ; 断裂情况:是否断于焊缝之处;延性断裂或脆性断裂。 延性断裂伴随明显塑性变形形成延性断口的断裂。 脆性断裂几乎不伴随塑性变形而形成脆性断口的断裂。 (4)质量评定: 3 个热轧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牌号钢筋规定的 抗拉强度; RRB400 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570Mpa ; 至少应有 2 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应呈延性断裂。 当达到上述 2 项要求时,应评定该批接头为抗拉强度合格;当试验 结果有 2 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或3 个试件均 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则可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 格品。当试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2 个试件 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 强度的 1.10 倍时,应进行复验。复验时,应再切取6 个试件。复验 结果,当仍有 1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3 个试件断于 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小于钢筋规 定抗拉强度的 1.10 倍时,应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5.2 通用硅酸盐水泥 5.2.1 概述 水泥的定义: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 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粒或纤维材料 牢固的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 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种类繁多,一般按用途及性能分 类的话,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通用水泥用于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水泥,即是硅酸盐水泥系列的 几个品种。 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如砌筑水泥、油井水泥。 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水泥、膨胀水泥和低 热水泥。 5.2.2 通用水泥的组成和品种 硅酸盐水泥( P.O)掺5%且20%活性混合材料;允许用不超过 水泥质量 8%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代替。 硅酸盐水泥不掺合混合刺啦( P.I) ,或者仅掺 5%指定的混合材 料(粒化高炉矿渣或石灰石) 。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P.S.B)掺加20%且70%粒化高炉矿 渣。分 A 型和 B 型,A 型掺加 20%且50%粒化高炉矿渣( P.S.A) , B 型掺加 50%且70%粒化高炉矿渣( P.S.B) 。允许用不超过水泥 质量 8%的窑灰代替或混合材料。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掺加 20%且40%火山灰质混合材 料。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掺加 220%且40%粉煤灰。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混合材料(两种或两种以上)总掺加量 为20%且50%。掺矿渣时,掺量不得与矿渣硅酸盐水泥重复。 表 5-4 实验强度表(单位为兆帕) 品种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3d28d3d28d 硅酸盐水泥42.517.042.53.56.5 42.5R22.04.0 52.523.052.54.07.0 52.5 R27.05.0 62.528.062.55.08.0 62.5R32.05.5 普通硅酸盐42.517.042.53.56.5 水泥42.5 R22.04.0 52.523.052.54.07.0 52.5 R27.05.0 矿渣硅酸盐32.510.032.52.55.5 水泥32.5R15.03.5 火山灰硅酸42.515.042.53.56.5 盐水泥42.5 R19.04.0 粉煤灰硅酸52.521.052.54.07.0 盐水泥 52.5 R23.04.5 复合硅酸盐 水泥 水泥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两个方面。其中化学 指标包括不溶物、烧失量、氧化镁、三氯化硫和氯离子,碱含量为 选择性指标:物理指标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强度是指不 同龄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细度为选择性指标, 。影响水泥质量 的判定的主要指标规定概述如下: 氧化镁: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氧化镁含量5.0%,除 P.S.B 型矿渣硅酸盐水泥对氧化镁指标不作要求外,其余四种水泥 中的氧化镁含量 6.0%。 三氧化硫:除矿渣硅酸盐水泥的规定为4.0%外,其余水泥要求 3.5%。 氯离子: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 凝结时间:初凝不小于45 分钟;终凝不大于 600 分钟,而硝酸盐 水泥的终凝不大于 390 分钟。 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6)强度等级与相应的强度指标: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 42.5、42.5R、52.5、52.5R、62.5、62.5R 六个等级。普通硅酸盐 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 四个等级。矿渣 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 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六个等级。 (7)合格判定: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符合标准规 定为合格品;反之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的都视为不合格品。 5.2.4 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检验 称取 500g 水泥试样,加入 142.5 毫升水,利用水泥净浆搅拌机, 按特定的搅拌过程,制成水泥净浆,然后里用稠度测定仪测定水泥 净浆的沉入度 S(mm) ,再按下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 P=33.4-0.185S也可以用调整水量的方法,使水泥净浆的沉入达到 282mm,此时的加水量占水泥试样量的百分数,即为水泥标准稠度 用水量。按固定加水法测得S 仅为 13mm 以内时,应使用调整水量方 法测定。 按照以上方法步骤制成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水泥净浆,经过一定养护 时间后,使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仪器的试针在水泥净浆试体内 下沉的深度,如果试针沉至距离板4mm1mm 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 状态;终凝时间的测定改用按照环形附件的专用试针,当试针沉入 试体 0.5mm 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 达到终凝状态。由开始加水至初凝、终凝状态的时间分别为该水泥 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用小时(h)和分( min)表示。净浆试件 制作后应放在湿汽养护箱中养护,养护至加水后30min 开始测定。 整个过程除取出测试为,均应将试体放回养护箱内,并防止振动。 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测定方法可以使用试饼法也可以使用雷式法。试饼法是观察水泥净 浆试饼沸煮后的外形变化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首先需要制作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净浆并制成试饼(70-80mm ,中心厚约 10mm) 或装入雷式夹中作为试件。每种方法每个试样需要成型两个试件。 并将其立刻放入湿汽养护箱内养护242h,然后在沸煮箱中沸煮。 雷式法应先测量试件指针尖端的距离(A) 。305min 加热至沸腾 180min5min。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热水,开盖冷却。 (1)试饼法,目测未发现裂缝,用智齿安监处也没有弯曲的试饼 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2)雷式夹法,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 ,当两个试件煮 后增加距离( C-A)的平均值不大于 5.0mm 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 合格。当两个试件的( C-A)值相差超过 4mm 时,应立即重做。 5.2.5 水泥强度的检验 (1)标准砂: ISO 基准砂是由德国标准砂公司配置的,一般只能 用于验收检验。中国ISO 标准砂,粒度与基准砂相同,是由粗砂 (1-2mm) 、中砂(0.5-1mm )和细砂(0.08-0.5mm )各占三分之一组 成。由于容易分离,所以采用1350 克/袋小包装。中国标准砂用于 水泥的合格检验。 (2)胶砂组成:水泥 450 克,标准砂 1350 克(一包) ,水 225 毫 升。即是 1:3 胶砂、0.5 水灰比。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 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 水泥在精心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 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 不小于 180mm 来确定的。 (3)胶砂搅拌:用行星式搅拌机,搅拌程序是,先加水再加水泥, 低速拌 30 秒,然后自动加入砂子,同时搅拌30 秒,然后高速再拌 30 秒,停 90 秒,再高速搅拌 60 秒,全程共 4 分钟。 (4)成型:用伸臂式振实台成型,胶砂分二层装入,各振60 次。 实验室温度为 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5)养护:试件拆模后进行水中养护,温度控制为201,不 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6)抗折强度测定:一般用抗折强度试验仪,加荷速度为50 10N/S,强度记录至 0.1Mpa 。取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若单个强度值镇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计 算精确到 0.1Mpa 。 (7)抗压强度测定:有专用的抗压夹具,承受面积为4040mm2, 加荷速度为 2400200N/S 。 抗压强度 R t=Fc/A Mpa(精确至 0.1Mpa ) F c破坏性的最大载荷,单位 N。 A承受面积, mm2。 取六个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其中有一个超过平均 值的10%时应予剔除,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作为结果。如果五个测 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结果作废。 5.3 混凝土和砂浆 (1)混凝土按塌落度分级及相应的允许偏差 表 5-5 级别名称塌落度( mm)允许偏差( mm) T 1 低塑性混凝土10-4010 T 2 塑性混凝土50-9020 T 3 流动性混凝土100-15030 T 4 大流动性混凝土16030 (2)当混凝土塌落度小于 10mm 时,用维勃稠度来表示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