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原理第2章_第1页
冶金原理第2章_第2页
冶金原理第2章_第3页
冶金原理第2章_第4页
冶金原理第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冶金相图-基础知识,*CaO-石灰:碱性氧化物,是调节炉渣碱度(酸碱性)的重要物质。能破坏炉渣中的网状氧化物。*CaCO3.MgCO3-白云石:同上*SiO2、P2O5:酸性氧化物,形成网状结构氧化物,影响黏度。*Al2O3:中性氧化物,是夹杂的成分之一,是引起水口结瘤的根源。*FeO、Fe2O3:衡量炉渣的氧化-还原性*CaF2:调节熔点和黏度具有显著意义,加入可以使熔点降低,被称为助熔剂,2.1钢铁冶金主要二元渣系相图,炉渣化学成分:,炉渣是多种氧化物构成的熔体。CaO、SiO2、Al2O3、FeO、MgO、Fe2O3,主要的二元渣系相图:,CaO-SiO2;Al2O3-SiO2;CaO-Al2O3;FeO-SiO2;CaO-Fe2O3,二元相图基本类型,2.1钢铁冶金主要二元渣系相图,1CaO-SiO2系相图,稳定化合物(同份熔化化合物):偏硅酸钙CaOSiO2(CS)正硅酸钙2CaOSiO2(C2S)。不稳定化合物(异份熔化化合物):硅酸三钙3CaOSiO2(C3S)二硅酸三钙3CaO2SiO2(C3S2)。,2.1钢铁冶金主要二元渣系相图,1CaO-SiO2系相图,分相图,三个分相图:C-C2S,C2S-CS,CS-S,C-C2S:具有一个共晶体的相图,1250-19000C存在C3S,C3S=C+C2SC2S-CS:具有一个不稳定化合物C3S2的相图,14750C发生转熔反应(包晶反应):L+C2S=C3S2CS-S:液相有分层现象L1S在CS相内的饱和熔体L2CS在S内的饱和熔体。,2.1钢铁冶金主要二元渣系相图,2Al2O3-SiO2系相图,一个稳定化合物:莫来石3Al2O3.2SiO2(A3S2),可溶解微量的Al2O3形成的固溶体。,2.1钢铁冶金主要二元渣系相图,3CaO-Al2O3系相图,三个同份熔化化合物:C12A7、CA、CA2;两个异份熔化化合物:C3A、CA6。,2.1钢铁冶金主要二元渣系相图,4FeO-SiO2系相图,一个同份熔化化合物:铁橄榄石2FeO.SiO2(F2S),SiO2高浓度端有液相分层,2.1钢铁冶金主要二元渣系相图,5CaO-Fe2O3系相图,三个异份熔化化合物:2CaO.Fe2O3CaO.Fe2O3CaO.2Fe2O3,2.2三元系相图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类型,体系有三个独立变量:温度及任意两个组分浓度。三元相图表示方法:以等边三角形表示三个组分浓度的变化;以垂直坐标轴表示温度。,2.2三元系相图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类型,2.2.1浓度三角形,含义,三顶点A、B、C:表示体系的纯组分。三条边:分别为三个二元系。三角形内的点:三元系的组成点。,物系点浓度的读取方法,(1)过O作BC、CA、AB边的垂线,长度为a、b、c,(2)过O作BC、CA、AB边的平行线aa、bb、cc,A=a,B=b,C=c,浓度三角形的基本规则,等含量规则:平行于一边的直线上,各物系点所含对应顶角组分的浓度相同。,等比规则:任一顶角与对边点的连线上各点组成中,其两旁顶角组分的浓度比相同。,背向规则:若物系点降到O点温度时开始析出C,则液相线CO的延长线向移动,而其他两组分(A,B)的浓度比保持不变。,杠杆规则:原物系点重量分别为m,n,混合后形成新物系点O,则:O必位于M,N连线上。,此规则亦适用于一个相分解为两个相。如O点重量为W,分解为M,N两相,则M,O,N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重心规则:原物系点M1,M2,M3的重量分别为m1,m2,m3,混合后形成新物系点M,则M必位于连线三角形M1M2M3的重心上。,此规则亦适用于一个相分解为三个相的计算。如,M分解为M1、M2、M3三个新相时,则有:,1-硅砖2-普通酸性耐火材料3-普通中性耐火材料4-刚玉质高级耐火材料5-铝酸盐水泥6-硅酸盐水泥7-碱性渣成分8-高炉渣成分9-硅酸盐玻璃,2.2.2三元相图的基本类型,初晶面:组分从液相析出固相的面,固液两相平衡共存LS1,自由度:f=C-+1=3-2+1=2二元共晶线:液相面两两相交的交线,两个固相组分同时从液相结晶析出,三相共存,LS1+S2。自由度:f=C-+1=3-3+1=1三元共晶点(无变量点):三条二元共晶线的交点,三个组分同时从液相析出,四相共存,L=S1+S2+S3。自由度:f=C-+1=3-4+1=0。等温线:标有温度值的投影曲线,用虚线表示。连接线:两个纯组分组成点的连接线。边界线(相界线):两个结晶面(液相面)的交线,A具有简单三元共晶体的相图,面、线、点分析,面:三个组分A、B、C的初晶面线:三条二元共晶线e1E(LA+B)e2E(LA+C)e3E(LB+C)点:E为三元共晶点(LE=A+B+C),结晶过程分析,A具有简单三元共晶体的相图,B:具有一个稳定二元化合物的相图,面、线、点分析,面:A、B、C、D四个组元的初晶面线:六条二元共晶线点:两个三元共晶点E1、E2;鞍心点e3,结晶过程分析,此三元系可分为两个独立的子三元系:A-B-D系、A-C-D系子三元系为具有简单三元共晶点的相图;位于各分三角形内的物系点的结晶过程在各自的三角形内完成。,C:具有一个稳定三元化合物的相图,面、线、点分析,面:A、B、C、D四个组元的初晶面线:九条二元共晶线点:三个三元共晶点E1、E2、E3;三个鞍心点e4、e5、e6,结晶过程分析,此三元系可分为三个独立的子三元系:A-B-D系,A-C-D系,B-C-D系;子三元系为具有简单三元共晶点的相图;位于各分三角形内的物系点的结晶过程在各自的三角形内完成。,具有一个稳定三元化合物的相图,D具有一个不稳定二元化合物的相图,面、线、点分析,面:A、B、C、D四个组元的初晶面线:五条相界线e1E:二元共晶线LB+Ce2P:二元共晶线LA+Ce3E:二元共晶线LB+DPP:二元包晶线(转熔线)L+ADPE:二元共晶线LC+D点:三元共晶点E,LE=B+C+D三元包晶点(转熔点)P:LP+A=C+D,结晶过程分析,a点:杠杆规则的应用举例:刚到E点时,固、液相重量各为多少?固相中B、D重量各为多少?,三元相图分析方法要点:物系点所在的初晶面(结晶面),是最先析出的组元物系点所在的三角形,决定了液相最终消失的四相点,也决定了最终的固相由哪三个组元组成,2.3三元相图中线和无变量点的性质及确定法,2.3.1线的种类,相界线(边界线),连接线,2.3.2相界线(边界线),液相面的交线称为相界线,有两类:共晶线:LS1+S2包晶线:L+S1S2性质确定:切线规则(如图A)K分相界线Pe1为两部分:KP段和e1K段e1K段:共晶线KP段:包晶线,2.3.3连接线,有相界线(边界线)的组分才能做连接线。连接线规则若连接线与相界线相交,则:a交点是相界线上的温度最高点;b化合物D在其初晶面内,是一个稳定化合物;c连接线分三角形为两个独立的三元系;d两个四相平衡点分别在它们的三角形内。若连接线与相界线不相交,则:a相界线(PE)向背离连接线(CD)的方向倾斜;b化合物D不在其初晶面内,是一个不稳定化合物;c连接线把三元系分为两个部分,但两部分不独立;dBCD内无四相平衡点,其四相平衡点P在相邻的三角形内,是包晶点:LP+B=C+D,三元系相界线与连接线,注意:,液相成分点、物系点及固相成分点始终遵守“杠杆规则”;液相成分点变化路径是从物系点开始,终于三元无变量点;固相成分点变化路径是从初晶区的初晶相开始,终于物系点。物系冷却凝固后相组成是由所在的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相组成;其质量关系遵守“杠杆规则”和“重心规则”。“穿相区现象”当LAD转熔反应完结后,如液相有剩余时,即初晶A先于液相L耗尽,结晶过程就会延续在D的初晶区内进行(LD),而结晶终点在E,这一现象称为穿相区现象。穿过D初晶区的液相组成变化的途径,是物系点与D点连线在其内的延长线。凡位于A初晶区内DP连线右上侧的物系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