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综述论文关于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一个文献综述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 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公共经济学的重要议题。本文着重分析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文献,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策略、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理由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基础设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 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来,Rosenstein-Rodan(1943)、Rostow(1960)就认识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前提条件。Aschauer(1989)通过对美国1949198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发现:核心基础设施存量(如高速公路,公共交通,机场,电力设施等)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最为显著,其产出弹性为0.24。而且他还发现l97ll985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共资本增速降低引起的。Aschauer的这一结论立刻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此后众多国内外学者就基础设施的增长效应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基础设施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对一国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作用,研究基础设施的有效提供理由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直接现实作用。目前有不少学者逐渐从政治制度角度考察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开始关注基础设施的供给理由。最早从制度层面研究基础设施供给理由的代表人物是Hayek。他认为:与*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贴近当地民众,更具信息优势,因而在提供公共品方面也更具优势,所以分权能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沿着上述理论,我国学者利用各种指标来度量财政分权、政府治理状况,并将这些指标加入计量模型中,使原有的计量模型增加了制度层面的解释变量,从而更加全面考察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张军等(xx)用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公职人员平均的行政管理费支出、每万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案件立案数来度量中国式财政分权和政府治理状况。其研究说明:地方政府之间在“招商引资“上的标尺竞争和政府治理的转型是解释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决定的重要因素。傅勇(xx)构造了三个不同的财政分权指标,用财政负担率和*败力度来度量政府治理指标,发现分权体制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巨大推动力,但非经济公共物品领域并不是分权体制的受益者。上述的文献因增加了制度层面的解释变量,丰富了关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拓宽了基础设施研究的视角。 从现有文献来看,考察关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而其他国家由于缺乏完整的资本存量数据,只能借助于基础设施实物存量或基础设施投资这方面数据来考察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在选取基础设施指标时,学者根据基础设施不同性质分类,从统计口径里挑选代表性指标来反映这一类基础设施,而在这一过程中,学者采取了不同的处理策略。王宇新、刘贵(xx)选择了运输线路长度(铁路营运里程、公路里程、民航航线里程、内河航道里程的几何平均数)、电力生产总量、邮路总长度作为经济基础设施的代表变量,而卫生机构数作为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代表变量。王若飞、王进杰(xx)直接选取公路里程、铁路运营里程、航空线路里程、电路交换机容量和电力装机容量作为基础设施 变量。另外,还有不少学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众多基础设施 变量综合成一个指标以避开将各个基础设施 变量同时纳入计量模型所带来的多重共线性,如王玺(xx)采用PCA策略将公路里程数、铁路里程数、内河行道里程数、电力消费量四个指标构建成一个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基础设施存量。 阿罗和库兹(Arrow and Kurz,1970)把公共资本存量纳入总量生产函数,即把公共资本存量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加入生产函数中。之后,许多学者使用生产函数考察基础设施资本对总产出增长和生产率的影响。其中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的研究最多。而CD生产函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替代弹性恒为1,但在不同的企业、部门之间,这种替代可能性是不同的,而CD生产函数不能反映这种差异,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ES就是针对这一限制提出的。范九利等(xxb)建立一个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利用我国1981xx年间数据,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且测算出我国基础设施资本与非基础设施资本之间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分别为3.3和0.848。 目前得到广泛运用的CD和CES生产函数,都假设技术进步是中性的。但在实际的经济系统中,各种投入要素的技术进步是各不相同的,而超越对数函数可以较好解决这一理由。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下,Eberts(1988)利用38 个都市区制造业19581978 横截面数据,得出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为0.04;Wylie(1996)通过对 _19461991年时间序列的研究发现全部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高达0.52。目前国内关于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基础设施产出弹性的研究还是空白。 在实证分析的结论中,也存在一些认为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产出的正效应不能确定的观点。持这类观点者主要是认为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增加可能是由宏观经济产量的提高引起的。针对这一理由,王任飞、王俊杰(xx)分析了中国1952-xx年全国主要门类基础设施指标与总产出之间的协整及Granger 因果关系,表明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中,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居于主导地位。王宇新、刘贵(xx)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中,主要体现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三、文献研究结论 (一)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学者 _基础设施的增长效应进行的经验研究始于李泊溪、刘德顺(1995),他们利用全国30个省级数据,进行横截面分析,发现:基础设施与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范九利等(xxa)利用1981xx年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表明基础设施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54。范九利等(xxb)使用1996-2000年全国29个省市区的混合面板数据,发现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19。通过范九利xx年发表的两篇文章,我们发现采用不同数据类型,得出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不一,却都能证明基础设施存量的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的财政分权是我国基础设施提供的政治激励 张军等(xx)、*花、骆永民(xx)的研究表明,我国 _上垂直集中的模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间的“标尺竞争”激了发地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积极性。我国的财政分权显著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财政分权是我国良好基础设施供给理由的解释变量。 (三)财政分权、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地区差异 *花(xx)通过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集中表现为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最为明显,而西部地区影响较小,财政分权降低了西部地区的经济产出水平。 目前的研究均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而且也有文献从制度层面经验分析我国基础设施的供给,为财政分权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但是关于基础设施的研究依然有完善之处: (一)目前我国关于基础设施存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多是采用基础设施实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市姑苏区区属国资集团副总裁招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西电集团医院招聘(57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师总结课件
- 安全培训教室器材课件
- 2025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广播稿写作培训课件
- 2025吉林农业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7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省检察官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Idebenone-13C-d3-生命科学试剂-MCE
- Human-XCR1-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工程试验检测知识培训课件
- 新学期-启航出发-2025-2026学年初一上学期新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2025年低碳节能减排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业务员保密合同
- 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及译文
- 收单团队管理办法
- 医院招聘护士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超声科法律法规与工作规范
- 四川省智慧交通科技
- 煤矿煤矸石处置合同范本
- 测绘无人机高程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