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文献简介系列文库:本草经集注_第1页
中医典籍文献简介系列文库:本草经集注_第2页
中医典籍文献简介系列文库:本草经集注_第3页
中医典籍文献简介系列文库:本草经集注_第4页
中医典籍文献简介系列文库:本草经集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典籍文献知识系列文库 本草经集注本草经集注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典籍 “本草经集注”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本草经集注本草经集注 本草着作。 7卷。 梁陶弘景(通明)撰,约成书于5世纪末。 此书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又补入魏晋年间名医 增添的内容(即所谓“名医副品”),加上陶弘景注说编 成。 计收药730种,其中本经365种、别录365种。 书前首列序录,载本经序录及作者注释之文。 诸药分隶于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6类,又 把基原不明或已不用之药归入“有名未用”类。 此分类法(后世多称之为“自然属性分类法”)较本经 三品分类法先进,对后世本草分类影响甚大。 在此书之前,本经、别录诸传本药品数目及 内容均甚混乱。 此书采用统一体例整理各药条文,使早期经典本草有 一定本。 作者注释本经序录并创设“诸病通用药”、“七情 表”等,极大地丰富了早期药学理论,并更方便临床用 药。 书中用朱笔书写本经、墨字书写别录,个人 见解用小字注文附于药物正条之后,使药学内容出处 分明,源流清晰。 后世本草,多继承其严格标注文献出处之传统,俾中 国本草脉络明晰。 作者在注文中补充大量有关药物形态、鉴别、产地、 效用等内容,对确定药材品种,保证用药安全均有重 要意义。 另书中补充了众多药物制剂、炮炙、采收、剂量等资 料。 又于序录中设“解百药及金石等毒例”,为最早之中药 解毒专篇。 此书所创新分类及新体例,多为后世本草所仿效。 然作者囿于时代及地域条件,闻见受限,品种考证或 有失误;作者为道家,故书中多录方士、神仙之言, 是其不足。 此书已佚,今仅存其若干断简残编。 然其主体内容经历代辗转引录,被保存于证类本 草中。 另有日本森立之等人所辑重辑神农本草经集注7卷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