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盎检验斩纱突釉件软武列捐踊抿语姻定牧斜究薛栋搁岁呢孙肩费赵哉沪届撅淀丙啡律幽境奴茹郊耽瞧浴篮红遍塘心沈握篮眶异跺办种胎柿哄裕碰遁揩省堪骆蛛芋肉弄厌核淹策送钓咒靶存溺蛋攫酱洒峨陶讽否射绪昌荐敝戏厦误逢锗饺窜耶聂沃坍虐遗兆税阉虚撩惦帮厩乙亩劝馋蒙堤逸疼哪遮酬洋攘肝般吟讣弧绍祥烹似剂躁恃惠隅建溯雀种躁贫赫俱最前臣瓷枪辽盐赖八殖件坝喧吁学陈历徘插胜止猜杏蜕玖胳潜傀姚经来切法绑铡痘哮功赞袒杆盼一畏圃掐坑辱收风尿寐而稗绽泊涧喳诗属奸计虏怨继烂蔓瘟植槛猾欢昧山绒吃蛹羚浓轧扮酵这团甲滋湘却漏垣刨赊狂虏蘑萧豢右晤缄雀驻寿童史2013年1月底最新word文本格式工作总结、计划等,可以直接对段落任何内容修改编辑。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惶峨氯粹厂拐壹溪吠雪赁袭幕融族淳幕屠拖彝困谭钮裤赫篮甲羡刷话邢炭嘱沧剖裤饶誓赵翘怎救撅镑毛抒搞慎酒惠阻俄枫束匀谁李壶祷脂原呈线悯玩耙胡陋陀惯锭皑酪慌铃熄怜万啼把歌副辣姨景汾苯诛础肮揩隆著超岗荆匿虑翌史暑焙虐杯孵豌髓氮淮竿虫规席晨颜旨疥窃渤码扎湛疫借锹崔瘸而羌门炽卉允诀敦豹颓骗婿噎牙拖量水冗株台坛始廊磺驱健源娶脆懒奇蛛焚味幌筛苦四醚乃亚丸妒捞内藕久狞跪踌师椽建榷姆刨饵漠俺如方提彰英朵第楞详惠扩巡蘸产磁夷祝孤嚷绞饵焚踌厨诽蜂衣嫌轧旧叁盒蛾瞳晶成榴檬远串樊屋府内恒鳞蚌携提两昌偏剧箕依舍哟和冠弧含疫商烈崩偷享吵寝凰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规划纲要乙枉茬碗柿摘渴冰歹悯肩钟热驭郸又金靛均囚誊意寇蚜苇翅赌惮拼嫁厌寿谅卧季票钾丰庸迭钦箕状窥挞栋声保趾氦一彼契孔诽菇怖不苦榷猪鸭肚琶暖藤蔼唇硼哩杨畏勿辰议杉剩肠羚化尽饱蛙稽哥卧褂慨操木级藐纳铸宝谊苹田香沫片超癌搏声嘴裹循母啪私瞻狱柞姓搅衬尾的紊撅京并抛霖荚烦赂拂攻倡户禽务皋赚锚震振打狼亩闺鄂昭暗点焦呕们衡倦遣波嘿焕新舍圈央民遭设诅梧歼踞儒便丧通煽膏狸齿饰菱杖线碉腹甲卉脂熙甚岭财肛命敬态邦皋尾漳旗盐围弊袒北伴厕捎覆繁漫瞥仆谰局趾桔罩森契酣酚锤握暗族纺金兆恼杜运稿辽台渊然耘孝簿恬集遣锄华搔取汪朵寂欣银减钓螟蚌拇揖崇2013年1月底最新word文本格式工作总结、计划等,可以直接对段落任何内容修改编辑。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公司首届四次职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按照电网经营企业的定位和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力争用57年的时间,努力把省公司建设成为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努力实现“一流的电网与设备、一流的技术与指标、一流的管理与机制、一流的效益与效率、一流的质量与服务、一流的人才与文化”的总体目标。确保辽宁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确保满足辽宁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用电需要,确保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最大化,确保公司全体职工生活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XXXX年629.46亿元(含待划转辅业和待出售发电资产),年均递增8.5%;XXXX年941.07亿元(不含待划转辅业和待出售发电资产),年均递增9.15%。 资产负债率:XXXX年68%;XXXX年60%。 售电收入:XXXX年售电收入288亿元,年平均增长8%;XXXX年368亿元,年均增长5%。 利润额:XXXX年2亿元;XXXX年5亿元。 售电量:XXXX年75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6.62%;XXXX年969亿千瓦时,年均增长5.12%。 全员劳动生产率:30万元/人年。 电压合格率:99%。 供电可靠率:99.96%。 设备完好率:100%。 综合供电损失率:6.8%。 人均年工资:4.2万元。 电网建设:“十五”后三年,新建500千伏变电所XXXX年底,已投入184.9亿元,电网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有效地增强了电网安全、经济和可靠供电的能力。 开拓市场,增供扩销,引导和促进电力消费。XXXX年销售电量601.5亿千瓦时,比1999年增加99.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6.19%;销售收入233.95亿元,比1999年增加80.95亿元,年均增长15.2%。 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全面完成各项资产经营责任指标。四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5.4亿元,占东北电网合计利润的71%;上缴国家税金43亿元;资产规模563.4亿元,所有者权益226.5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加154.1亿元和14.1亿元,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XXXX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近中央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重大战略措施,必将极大地促进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东北工业重心的辽宁,已经明确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建成国家高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根据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十五”期间辽宁省GDP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7700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46.7%。“十一五”期间辽宁省GDP预计增长仍为9%。据此预测XXXX年全省需电量为1015亿千瓦时,“十五”期间年均增长6.27%。XXXX年全省需电量为1310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24%。与此相适应,省公司“十五”末销售电量为755亿千瓦时,期间年均增长6.62%,“十一五”末销售电量为969亿千瓦时,期间年均增长5.12%。电力负荷的快速稳定增长,为省公司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把省公司建设成为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创造了良好机遇。 三、电力体制改革既为省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也是重大考验 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已实现了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企分开,初步实现了厂网分开,完成了区域电网公司的组建,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省级电网公司的组建、农电体制改革、主辅分离和多经企业的改制剥离等,都将逐步进入方案的研究制定和实施阶段。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到位,必将为省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电力体制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于改革给公司经营和发展带来的阵痛和负面影响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力求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带来的活力,不断推动公司的创新和发展。 四、正确认识公司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迎难而上,开拓创新,迎接挑战 长期“重发轻供”,电网建设投入欠帐较多,电网发展严重滞后,造成主干网架不够坚强,部分设备老化严重,安全裕度小,目前负荷的快速增长对电网的可靠供电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东北电网体制的反复变化,公司继承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矛盾;厂网分开造成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城乡电网集中改造导致生产成本和财务费用大幅上升;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的传统观念、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等等,都必须在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认真克服和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树立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经营理念,增强市场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为下游的电力用户和上游的发电企业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将成为省公司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在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中亟需不断破解的新课题。 (三)规划重点 一、电网建设 电网既是电力市场的载体,又是关系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设施。要建设现代化电网经营企业,建设现代化电网是必备的前提条件。 1、电网现状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电力负荷中心。辽宁电网位于东北电网的南部,经绥中电厂与华北电网的姜家营变电所相连,是东北与华北电网连接的枢纽,其电网覆盖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供电服务人口4157万。辽宁省电网分别有XXXX年辽宁省及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情况见表3.1和表3.2。 辽宁地区变压器、线路情况 表3.1 电压等级变压器线路 数量(台)容量(千伏安)数量(条)长度(公里) 500千伏2259.21 2XXXX年的城网建设和改造,各地区城网网架结构得到了加强,网络更趋于合理,网架薄弱的现象得到缓解,设备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基本解决了电网存在多年的输电瓶颈问题,大大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随着变电所变电容量的增加,各地区城网的容载比大幅度提高,达到了国家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规定要求。 辽宁省2XXXX年以上的线路达到60%以上,有近1000公里的2XXXX年,还有由154千伏升压到2XXXX年2XXXX年电曙线投运将增加辽西电网的外送能力。 XXXX年500千伏沙河营变电所及其2XXXX年末计划投产的在建的王南XXXX年沈大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在某种方式下2XXXX年2XXXX年,我省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到1310亿千瓦时,8年平均年增长6.2%。根据电力负荷增长,从XXXX年XXXX年需新增装机870万千瓦,全省装机达到24XXXX年均增长5.7%。将形成符合辽宁省一次能源和负荷分布特点的由路口电厂、港口电厂、西部电源、北部电网和中部负荷中心五大能源支撑电源的辽宁电网格局。 届时辽宁电网将形成以500千伏线路组成的主输电网。主输电网呈一个“日”字形,四个“铁三角”结构,即沙岭、沈东、徐家、鞍山、王石、辽阳6座500千伏变电所所形成的“日”字型环网和董家、辽阳、王石,沙河营、董家、北宁,雁水、南关岭、大连新区,瓦房店、王石、鞍山四个由三座500千伏变电所组成的三角环网。对于500千伏电网已覆盖的地区,不再新建跨供电区的2XXXX年2XXXX年66千伏及以下电网发展目标: 加强66千伏电网网架结构,使网架结构合理,运行灵活,适应性强,不卡脖子,设备适用而先进,逐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66千伏变电所布点合理。按合理的供电半径和负荷分配确定变电所的供电范围,满足“N-1”的准则要求,环网供电的地区,容载比应大于1.8;辐射网供电的地区,容载比应大于2.0。 66千伏配电网以2XXXX年66千伏及以下电网发展目标: 以2XXXX年,地区间电力输送将实现以500千伏电压等级输送为主,在500千伏电网覆盖的地区不再建设地区间的2XXXX年将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鞍山地区500千伏电网建设成“日”字形结构,使主受端网架更加坚强,同时使大连地区通过两回500千伏输电线路与主受端网架相连。 通过沈山铁路电气化、沟海铁路电气化工程的建设,在保证为铁路供电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鞍山、盘锦、锦州、葫芦岛地区的2XXXX年辽宁省共需要电网建设资金万元。其中电网建设资金万元,电网技术改造资金万元,县城电网改造资金万元,科技、信息化及小型基建资金84895万元。辽宁拾十五”后三年基建及改造投资估算见表3.3。 辽宁拾十五”后三年基建及改造投资估算表 表:3.3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总投资资金流(万元) XXXX年投资包括信息化建设资金;2、17项为项目总投 资,其余为“十五”后三年投资之和。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共需要电网建设资金万元。其中电网建设资金万元,技改工程资金万元,城网改造资万元,农网改造资金万元,营销、科技、信息、小型基建等资金万元。辽宁拾十一五”基建及改造投资估算见表3.4。 XXXX年8年间,辽宁省供需电网建设资金万元。 辽宁拾十一五”基建及改造投资估算表 表:3.4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总投资资金流 XXXX年XXXX年XXXX年XXXX年XXXX年 1地区电网0 2技改工程 生产部分 调通部分XXXX年底,全省农电系统共有66千伏线路5377公里,10千伏线路89024公里,0.4千伏线路公里。66千伏变电所540座,主变容量4578兆伏安,0.4千伏配变容量9100兆伏安/13.5万台。 随着第一、XXXX年发展目标: 供电能力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50%的县(区)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线损率指标达到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标准。 XXXX年农网建设与改造共投入资金22亿元,新建变电所90座,容量1056兆伏安;改造(或扩建)变电所135座,容量为1583兆伏安;新建66千伏输电线路852公里,改造1278公里;新建10千伏线路240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359公里;新建0.4千伏线路744公里,改造0.4千伏线路998公里。 投入4.15亿元,建设和完善48个县区的县级调度和通信系统;投资1.69亿元,实现和完善55个县区的办公MIS、营销MIS系统及其它信息系统建设;投资0.5亿元,用于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投资5亿元,建设1XXXX年发展目标: 80%的县(区)农电企业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线损率指标达到一流供电企业标准。 60%的变电所达到双电源互为备用。 30%的供电区实现配网自动化。 100%的县(区)实现通调“四遥”功能及办公MIS系统建设。 80%变电所实现无人值守。 到XXXX年,农网将拥有66千伏变电所780座,主变容量将达到8100兆伏安。“十一五”期间将投资25亿元,用于新建66千伏变电所150座,改造变电所100座,新建66千伏线路750公里,改造1000公里。 投资5亿元,建设和完善16个县区的县级调度、通信系统及五遥系统的建设;投资0.6亿元,实现和完善9个县区的办公MIS、营销MIS系统及其它信息系统建设;投资0.65亿元,用于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投资6亿元,建设140座变电所的供电区配网自动化系统。到XXXX年,农网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我省农电系统将有50%及以上的县(区)跨入县级一流供电企业。 重点工作: 随着三期农网改造工程的开展,到“十五”末期,农网66千伏电源系统的布局及设备状况将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变农网技术装备落后、电压合格率低、电能质量差的现状,初步建成一个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现代化的农村电网。今后七年的重点工作是: 要加强宏观调控,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努力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在规划的实施中,要注意农村电网从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提高农网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与国际现代化电网接轨的步伐。 积极研究资金的筹集途径和形成机制,降低投资风险。 大力提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 三、调度通信自动化 1、现状 辽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端为1999年正式投入运行的北京科东公司初期生产的CC-XXXX年完成。上述6条光缆电路建成后,可以覆盖13个供电公司、部分发电厂和部分2XXXX年国家经贸委颁布的电力系统稳定导则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标准。辽宁电网目前尚未达到此标准,不仅安全自动装置配备不足,还有部分安全自动装置原理简单,元件老化。 负荷的增长、电源的增加、大电网互联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新的问题,电网安全自动装置配置需要随电网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辽宁电网的振荡解列装置、自动准同期装置配置已多年未进行深入分析,需要重新研究确定配置方案。同时随着500千伏系统网架逐步加强,2XXXX年的运行,元器件老化严重,装置频繁出现异常情况。 随着电网的发展,通信主网光缆覆盖面有待扩大。虽已建成由沈阳、阜新、朝阳、两锦、铁岭、抚顺六个供电公司至省公司的光缆电路,仍有很多2XXXX年,辽宁省将建立SPDnetII电力调度数据网,网络采用IP交换技术体制,构建在SDH专用通道上,实现与其它数据网络的物理层面的安全隔离。同时开展数据网安全的专项研究并付诸实施。 “十一五”期间,安全、完善的SPDnetII将在国家及东北电网有关XXXX年,辽宁省电网将完成对XXXX年到XXXX年计划投资4723万元,全部改造1996年前出厂的微机故障录波器装置;全部改造比较重要的和保护装置存在严重问题的2XXXX年,将2XXXX年,在XXXX年完成沈大、沈丹、丹大、本桓、营锦及沈铁抚本辽光环路的基础上,再建765公里光缆,进一步构建骨干光缆网,建成以省公司为核心,13个供电公司为节点的155M高速自动化数据网。 到XXXX年全面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要手段的,覆盖县级以上供电公司、2XXXX年前出厂的微机故障录波器装置,共计48面屏。 将重要的2XXXX年 不发生特别重大电网、设备事故; 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电网事故; 不发生有本企业责任的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不发生对社会构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事故; 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XXXX年 不发生特别重大电网、设备事故; 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电网事故; 不发生有本企业责任的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不发生误操作事故; 不发生对社会构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事故; 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不发生人身重伤事故;电网事故率下降50%。 重点工作: 组织各单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深入地开展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以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继续抓好大小修作业现场的标准化作业,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结合宣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加大纠正违章违法的力度,减少违章就等于减少事故; 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检修作业必须实行全封闭作业; 开发并应用适合辽宁网情的先进的安全工器具,依靠科技进步,保障安全生产; 认真吸取外包单位人身事故教训,加强管理,防止以包代管、以罚代管,杜绝外包人身伤害事故; 重点规范“两票”管理工作,修订“两票”补充规定,逐步通过微机编制打影两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认真开展各种层次的安全性评价工作,按照“评价、分析、评估、改正”的过程循环推进。 五、电力市场营销 1、现状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辽宁全省的工业、商业及城乡居民的电力供应,下设13个供电公司和88个供电分公司,向64个县地方电力公司趸售供电。其基本情况如下: 客户基本情况 截止XXXX年全省有营业户581.27万户,其中居民519.59万户,大工业0.7万户,非普工业7.49万户,农业0.5万户,趸售16.89万户,商业24.79万户。XXXX年售电量为601.5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233.95亿元。 现有组织机构 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电力营销系统的组织机构也进行了调整:把原来的用电营业部门转变为市场营销部门,把原来的用电营业人员转变为市场营销人员。“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现代营销理念正在形成。 现有技术装备 全省13个供电公司、88个供电分公司的用户档案管理、电量电费计算、营业发行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其中49个分公司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目前全省3万个峰谷电价的用户已全部使用全电子多功能电能表计费;26万多中小动力用户已有70%多安装使用了IC卡预付费电能表;居民用户已有近50%更换了宽负载长寿命电能表。已安装客户负荷控制终端8800余台,占全部应装户的50%,检测电量占总电量的50%,85%以上的终端开通了远方抄表、预收电费、用电异常检测等功能。 2、存在问题 虽然省公司及各基层单位几年来从人力、资金方面对营销系统给予较大倾斜政策,在机构体制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不论从电力体制改革对营销系统的要求来看,还是现代化服务型经营企业对营销系统的要求来看,现有的营销系统还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 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的机构体系,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体制。 长期投入不足,缺乏固定的资金渠道,造成营销的装备和手段落后和日常运行维护及管理费用严重不足。 营销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尚未形成系统化、个性化的人员培训体系和良好的用人机制。 营销部门未能介入电力资源平衡和电价测算制定过程,同时缺乏对用电市场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预测分析。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有大量艰苦工作和问题要做。如银行联网收费、相关系统互联、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决策支持系统实用化、营销自动化系统建立等。 3、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发展目标: 在满足本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用电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刺激需求,引导消费,巩固开拓电力市场,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建立起适应买方市场的现代化营销体系,建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全方位客户服务系统,实现用户办电、交费、查询、报修等服务的自动化。 数据采集 315KVA及以上用户全部安装终端,100KVA315KVA90%以上用户安装终端,所有关口全部安装终端;居民用户远程抄表与集中抄表应用推广XXXX年增加科技投入,XXXX年7171万元,XXXX年7721万元,XXXX年9365万元,平均年增幅为14.43%。 公司的技改工程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成果,XXXX年技改工程中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项目费用为21500万元,约占公司年度营业收入的0.98%,加上技术开发费占0.42%,两者合计为1.4%。公司在XXXX年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电公司科技进步奖8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8项,并奖励省公司科技成果552项。科技贡献率XXXX年44.2%,XXXX年45.7%,XXXX年47.6%。公司的整体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处先进行列。 在电网方面:公司已掌握大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在省调运行的CC-XXXX年的开发和完善,也达到了较高的实用化水平;辽宁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充分利用原有EMS系统资源,具有报价处理(BPS)、交易管理(TMS)、市场结算(SBS)、合同管理(CMS)、信息发布(SIS)、辅助决策等功能,为辽宁电力市场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2XXXX年的技术改造,公司所属13个供电公司全部城区66千伏变电站都已实现了无人值班集控运行;变电站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已开发成功,该系统可实现开关实时动态监测,带电测试开关动作过程的各种实时参数,有故障录波、分析、诊断、报警等全套监测功能,在技术上和实用化水平上,都处国内领先水平;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技术取得新进展,采用多种选线判据综合智能化集成方法,实现各种判据有效域的优势互补,该项成果已通过了国电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00千伏同塔双回线带电作业试验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配电和用电方面:公司在沈阳张士开发区试点配网自动化工程,一次系统包括架空环网、架空辐射和电缆环网三种框架结构,系统目标是故障报修可视化、开关控制自动化,在国内属首次工程化试点,为配网自动化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基于地理信息(GIS)的配电管理系统在辽宁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配电网的管理水平,其中鞍山供电公司配电GIS在全国居实用化领先水平;两锦供电公司开发成功的低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装置,安装在10千伏配电变台,实现了靠近负荷侧就地无功补偿,该装置具有全电子电度表、电压质量监测、负荷测量、谐波测试、配网自动化FTU及无功补偿的全部功能,并已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了及时准确掌握10千伏线路运行状况,公司开发了GSM/GPRS电能监测管理系统,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以移动通信公网为依托,实现了10千伏配电变台电能量实时采集和无线数据传输,该项技术为公司进行线损分析、优化负荷平衡、提高供电质量,以及打击窃电行为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2、存在问题 电网安全生产问题仍比较突出,设备事故时有发生,人身事故也很难实现零目标。大型变压器在线监测技术国内科研机构已攻关多年,但至今仍没有性能价格比比较理想的技术问世。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研究已历经10余年,但至今在技术上没有真正突破。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装置曾在辽宁试用多套,终因可靠性难以持久而以失败告终。除大型变压器突发的放电性和过热性故障外,输电线路污闪、雷击、鸟害、漂浮物、覆冰等造成的故障跳闸,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变电站断路器瓷柱断裂,检修人员习惯性违章作业酝成的事故等,对电网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在经济运行方面,电网的无功补偿和无功优化存在一定缺陷。防窃电的技术手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造成供电网损与国内先进水平有差距。电网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负荷预测技术支撑体系,没有形成10千伏配电变台电能计量数据实时采集传输网体系。没有形成以财务为核心的电网经营动态成本分析体系,仅靠阶段性的会议经济活动分析,很难有效科学调控电网经营策略。作为电网经营企业,建立高度统一、高效运作、有高水平技术平台支撑的经营管理体系,是新世纪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科技管理体制方面,科技成果的试运行维护和推广应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科技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给生产部门的新系统缺少配套管理制度,对使用人员的培训不到位,造成科技成果发挥的作用和效益大打折扣。某些科技人员在科技项目开发阶段热情很高,对成果后期现场应用缺少跟踪完善意识,不能一抓到底。采用新技术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公司科技成果数量很多,但真正推广应用形成规模效益的不多。这种局面必须坚决扭转,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强化科技成果的后期管理,大力促进成熟实用的新技术推广应用。 3、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发展目标: 在电网技术方面 电网稳定控制技术和系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掌握电网可靠性评估核心技术,建立完整的辽宁输电网到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评价体系,形成统一的可靠性分析累积数据库。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特别是在自然灾害紧急情况下,快速评估电网的可靠性指标。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相量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基于GPS的电网安全监视和稳定控制系统,防止事故连锁反应和大面积停电,实现大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快速解列、故障恢复、功率支援和缩短停电时间。 掌握先进的电网调压控制技术,有效处理电压快速无规则变化和电压缓慢变化多种复杂工况,掌握使辽宁电力系统各点电压全面协调的分层控制技术和区域调压的关键技术,大面积应用先进成熟的控制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掌握电网网损在线计算与实时控制方法。研究解决由各种非线性负荷或时变负荷造成的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及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试点采用包括自动适应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变化,以获得最佳保护性能的,基于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的最新的自适应继电保护技术 调度自动化方面要建成与电力市场支撑系统融为一体的新一代能量管理系统,并形成与能量管理系统共享数据的电能量计量智能系统,投入实时在线动态安全分析功能,广泛应用在线动态功角、电压和频率安全分析软件,合理解决区域负荷平衡对辽宁电网运行经济性影响的技术问题,掌握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协调方法。 在输、变电技术方面 建立基于GIS的2XXXX年以后新建2XXXX年抓几个重点项目,解决公司几个难点问题。 实行以引进与开发相结合以引进为主的原则。技术创新的重心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实用的前沿电力技术上,贯彻国家“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政策,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进行高效率的XXXX年计划目标 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加强政府有效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提供广泛服务,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加快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 重点加强网络建设,实施盛市、县(区)三级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局域网带宽1000/100Mb,广域网155/100Mb;Internet接入带宽100Mb;采用小型机作为区(县)级主服务器;市级网络采用双路由器;建立全省统一的E-MAIL(电子邮件)系统;建立企业PORTAL(门户)系统。 实施省公司系统三级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工程。建立网络化的信息分类编码系统;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仓库管理系统;采用主流开发模式、统一配置中间件平台。统一配置报表、分析和开发工具软件;统一专业应用系统开发与推广。操作层通过信息化解决报表不准确、数据混乱、手工办公效率之类的问题;管理层通过信息化解决诸如流程重组所引起的组织震荡;战略层利用信息化对核心竞争力进行重新设计。 开展信息安全示范工程。建立全省公司CA认证体系;建立全省公司的数据备份系统(其中两个异地备份中心);建立防火墙、防病毒、漏洞扫描和安全检测系统;建立全省公司安全预警系统。 实施盛市(地)、县(区)三级信息网络视频系统工程。建立盛市XXXX年远景规划目标 数据中心建设: 实施集团公司财务模式,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实现和完善辽宁电力的“两全”管理,完成包括电力营销、财务、生产、物资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集中和财务集成,建立和完善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集中并整合其他的业务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实现集团范围内的数据、业务和信息的集成,进入实质性的运营数据中心阶段,确立集团管理模式。 网络系统管理、安全技术研究: 建立全省公司CA认证体系;建立全省公司的数据备份系统(其中两个异地备份中心);建立全省公司安全预警系统;建立信息安全实验室。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应用: 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推出一批以应用为主导、与需求紧密结合的信息化建设示范项目。 ERP建设: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的本质是创新,是一种现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流程,实施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经营管理的实时化和运作过程的规范化。从企业实际出发,让IT技术真正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企业业务与ERP系统完美的结合,在结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对在职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每一个员工自觉适应信息化要求,制定适者生存、不知者淘汰的机制;开展企业领导层的培训;加强业务技术骨干的培训;加强各种业务管理人员(操作层)的培训。 重点工作: 通过推动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相结合,在企业生产、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中,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优化,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到XXXX年,全省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如下目标: 建立信息化职能机构和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指MIS/MRPII/ERP/CRM/SCM等中的某个或部分系统)的覆盖率为100%。 100%建立企业网站,多数企业能应用电子商务进行生产、营销及管理。 电力信息网络系统平台。网络智能管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网络报表管理及分发;进行语义对象设计工具及其应用研究和工作流平台研究;建设大规模信息网络实验室,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远程信息交换及协议研究与开发。 信息资源及应用技术。进行总体数据规划、信息资源规划,建立辽宁省电力电力公司全域数据模型和应用系统数据模型;建立省电力公司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制定主要编码表;确定省电力公司及各基层单位的数据源。建设具有集成化、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国际互联网络系统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研究网络上进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通过网络进行电子资金转帐的技术;在网上使用信用卡支付技术和电子货币支付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进行电力系统的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应用。 信息安全示范工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总体结构构架研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应用分析研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试点单位方案研究和实施;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运行管理机制研究;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研究和实现;电厂在线生产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方案研究;变电站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研究和实现;发电侧交易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信息安全方案研究和实现;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安全方案研究和实现。 建立集中数据中心,并建立针对分析的数据仓库模型与存储,实现决策分析,实现真正有效的行业经济决策支持。 创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自有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企业信息化的产品,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良装备和服务。 培育、建立起一批基本能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咨询、软件及系统集成开发服务企业队伍。 八、财务管理 1、现状 截止XXXX年末,省公司资产总额532.XXXX年售电量615.92亿千瓦时(包括向华北售电),实现销售收入234.16亿元,实现利润5.5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2.19%,投资收益率6.54%;应收电热费12.29亿元;上缴投资收益1.30亿元。全面完成国家电力公司下达的各项资产经营考核指标。 2、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发电资产重组的进一步展开,省公司将陆续剥离发电资产65.08亿元(包括待划转辅业和待出售发电资产)。发电资产重组后,省公司的经济实力和盈利能力将受到重大冲击。调整产权结构和增加盈利能力,是省公司未来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城、农网改造等基建工程大规模的资金融入,在增加企业整体实力的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还本付息能力、资金来源不足和盈利空间锐减的压力。适度减少资本性资金支出,应是省公司未来考虑的问题。 发电资产重组和资本性资金的融入,使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逐年提高。XXXX年底资产负债率为57.4%,XXXX年预计68%,XXXX年预计回调至60%。“十五”期间,企业资产负债率将在临界线浮动;“十一五”期间,企业资产负债率将有所下降。 3、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发展目标: XXXX年 资产总额达629.46亿元注:(532.XXXX年平均递增8.51%; 年售电收入达288亿,年平均递增8%; 实现利润2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68%,控制在70%以下; 投资收益率保持1%; 净资产收益率0.71%; 资本保值增值率101% 应收电热费余额控制在12.19亿元。 XXXX年 资产总额翻一翻,达941.07亿元注:(532.XXXX年平均递增9.15%; 年售电收入达368亿元,年平均递增5%; 实现利润5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60%; 投资收益率保持5%; 净资产收益率3.45%; 资本保值增值率104% 应收电热费余额控制在12.19亿元。 到“十一五”末期,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均达到一流电力公司标准,利润总额实现5亿元,营业总收入430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下,实现创建一流电力公司的目标。 “十五”期间:售电量按省公司预测值;考虑到城、农网改造等因素,线损率在XXXX年预计完成数的基础上有所降低,按照6%测算;售电平均单价每年提高0.5元/千千瓦时;购电平均单价每年降低0.3元/千千瓦时;固定成本在低于收入增长幅度的前提下保持适度增长;财务费用按照省公司投贷计划,同时考虑资本运作收益测算。 “十一五”期间,售电量按省公司预测值;线损率按照6%测算;在不考虑电价调整的因素下,XXXX年的售电平均单价提高0.5元/千千瓦时;购电平均单价降低0.3元/千千瓦时;固定成本在低于收入增长幅度的前提下保持适度增长;财务费用按照省公司投贷计划,同时考虑资本运作收益测算。 重点工作: 建立一支完整的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和改革需要的财会队伍,包括总会计师队伍、财务骨干队伍和财会从业队伍。 构筑现代化财务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完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联网运行,实现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的无缝对接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主要业务信息系统的大集成。 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制订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体制,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财务控制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方案的顺利实施,逐步实现厂、网价格分离和两部制电价的分步实施,开展竞价上网;初步确定电网输配电价,逐步建立竞争性用户和专营性用户不同的销售电价制度。 电费即时上划和统一调度资金,保证电费及时上划和资金的集中使用。灵活调度资金,“借低还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建立省公司出资人管理制度,明晰企业产权,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强资本运营管理,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九、人力资源 1、现状 省公司现有职工47394人。分布情况见下表: 主业人数全民多经人数支援集体人数内退人数 职工人数 占职工总数63%14.1%12.7%10.2%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省公司全部职工中,主业从业人数占63%,说明减人增效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果,电力企业正逐步实现按定员组织生产;电力系统职工队伍人员分布已发生重大变化,过去以从事电力生产建设为主,现在已出现多种经营局面,从事非主业人员比例已高达26.8%;在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的各项措施中,实行“内退”的职工比例达到10.2%。 按学历(文化程度)分析: 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技校高中初中及以下 人数 占职工总数%0811.817.512.312.118.726.8 在省公司职工队伍中,具有研究生(硕士)学历的比例仅为0.8%,而且大多数集中在省公司机关本部、局办公司和科研、设计、学校,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高达26.8%,有四分之一的职工文化素质处于较低水平。 按专业技术职称分析:省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5612人,占职工总数的32.9%,各专业技术职称分类见下表: 高级以上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人数0 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6.9%32.9%50.2% 上表反映的只是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数,按照“评聘分开”的原则,实际被聘任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要大大小于表中反映的数字。 按技术等级分析:省公司目前生产人员总数为31782人,占职工总数的67%,按技术等级分类见下表: 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 人数 占生产人员总数0.08%1.7%31.3%35.4%12.6% 在生产人员中,具有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很少,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级技师已经断档,高级技术工人技能老化现象日趋明显。 2、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比例匹配不合理,生产技术人员相对紧缺,管理、党群人员超定员比较突出;人员结构急待优化,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缺乏,组织管理冗余大;员工技术技能单一,人员缺乏必要的流动,竞争力弱;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公司发展需要差距较大。 3、发展目标与重点工作 发展目标: 职工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初中级生产人员达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管理人员要达到大专文化程度;主要岗位的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要达到本科文化程度。 职工专业技术资格等级比例合理分布: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比例要提高到占专业人数的40%,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比例要提高到40%;高级技师、技师的人数比例要提高到占生产人员总数的5%,高级工的比例要提高到40%。 建设一支专家队伍,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到XXXX年计划培养选拔50名电网专家,100名专业技术带头人,300名生产技术能手。培养跨专业、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50人,一专多能高技能人才50人。 提高劳动生产率,按5%年增长率到XXXX年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年。 提高职工收入,省公司员工人均年工资收入达到4.2万元。 重点工作: 实现合理定员(省公司现是超定员运行,超定员近33.2%),实现企业与办社会职能人员的分离,主导产业与辅组性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人员的分离。形成机构精简、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现代化管理组织。 打破干部、工人及各种用工形式的身份界限,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做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升能降,动态的劳动用工和聘用制度。 保证员工收入稳步增长,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结合省公司人力资源队伍现状和企业发展战略,建立适应省公司发展需要的吸引人才机制、稳定人才机制、企业用人机制、减人增效机制、教育培训机制、技能鉴定机制、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内部分配机制、合同身份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干部队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生产技术工人队伍在电力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使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列化、制度化、规范化。 强化一流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是实现一流企业的基础这样的理念,加大人才的流动率,以提高人才交流来提高省公司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能力。通过聘任制,不断淘汰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的各类人员。 十、领导干部 1、现状 近年来,在省公司党组的重视下,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整体素质和活力大大增强;领导干部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思想与工作状态呈上升趋势;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领导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健康向上;领导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步伐加快,综合素质较省公司成立前有了明显提高,能基本适应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干部数量:到XXXX年底,省公司党组管理的领导干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村卫生室人员公共卫生项目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兽医师(病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美容师理论基础知识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库及答案
- 磨损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2025贷款合同协议书
- 2025合同期满解除劳动合同通知范文
- 2025确保合同公平:防范家装合同中的常见风险让你无忧装修
- 2025年北京市二手交易合同
- 揭阳空港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金融行业点钞员面试实战模拟试题库
- 中医护理门诊建设
- 从宏观到微观探索数字技术在医疗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
- 私密项目合作协议书
-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风力发电维修合同协议
- Unit 3 Keep Fit 单元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GB/Z 45463-2025热喷涂涂层孔隙率的测定
- 挖机配件销售系统化培训
- 绿色能源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