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课件,化学八年级下册浙教版,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鲜艳的花朵,丰硕的果实,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绿叶,没有土壤,许多植物就难以生存。,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陆生植物为什么离不开土壤?陆生植物有哪些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人类生产和生活与土壤又有什么关系?,第一部分:土壤的组成和类型,第二部分:植物根、茎、叶的结构及其功能,第三部分:保护土壤,你是否观察过土壤?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呢?,土壤中有植物、,土壤中还有,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的纵剖面,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安营扎寨,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水分、空气、有机物等物质,(1)在有花卉和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用土壤取样器选取23个土壤样本。取样过程如下图所示。,1.土壤取样观察,(3)用小铲子慢慢地挖取样本中的土壤。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土壤样本中有没有其他生物。交流或查阅资料确定你找到生物的名称,并将生物名称及其数量填写到表4-1中。,(2)把土样选取地点及该地当时的气温、湿度等天气状况和土壤温度等环境特点记录在表4-1中。,(4)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5)对观察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并填写到表4-1中。,所有土壤中含有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受什么因素影响?,环境特点是影响生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2.土壤的环境特点,土壤温度可以是定量测定的。先用铁棒在土壤中打三个分别为35厘米、30厘米、20厘米深的小洞,再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小洞,然后用泥土覆盖小洞。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从温度计中读出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表4-1记录表,2015.5.23(周六),多云,浙江舟山盐仓,土壤温度20.5,疏松、湿润、光照一般,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蚯蚓;蜗牛;蜈蚣;蝼蛄;一些昆虫的幼虫。各种植物的根系。,蚯蚓喜爱生活在光照较弱、湿润、有机物含量丰富的土壤中。,3.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等称为土壤生物。,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空气、有机物等物质?,1.土壤中含有空气,(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的土地,取长、宽、厚分别是5厘米的一块土壤,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大烧杯中。,(2)分别沿烧杯壁缓慢地向2只烧杯内注水,开始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注入,当快要浸没土壤或铁块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和铁块刚好浸没为止。,(3)记录向两个烧杯注入的水量:盛有土壤的烧杯注入的水有_毫升;盛有铁块的烧杯注入的水有_毫升。,(4)当向盛有土壤的烧杯内加水时,会看到土壤块表面产生了许多_,这是因为_。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浸没时加入的水量不同的原因是_。,气泡,土壤里含有空气,铁块内部没有空气,以上测量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是采用什么方法?,替换法,2.土壤中含有水分,(1)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2)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4-4所示。,(3)观察试管壁上有没有水珠?_。实验说明土壤里_。,有水珠,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给你1只坩埚、1把刻度尺、1只酒精灯和1台精确度足够的天平,你有办法测量土壤中水分所占的体积分数吗?,水分质量换算成体积,计算出水分的体积分数,这样的实验数据是否准确?如果加热时间不够长,水分散失不充分会怎样?如果长时间加热,部分有机物被分解,又会怎样?,任何测量的准确度,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总是具有局限性的,但并不妨害测量的科学价值。,3.土壤中含有有机物,(1)取经充分干燥的土壤50100克,先用天平称得其质量,然后把它们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有机物碳化分解等燃烧现象,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减小,用天平称取刚挖出来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待冷却称其质量为45.2克。你认为能否得出“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如果不能,那么应如何改进上述实验?,1.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2.腐殖质: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储存在土壤中。,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等称为土壤生物。,土壤生物的分布受环境特点的影响。,土壤环境特点主要是指:土壤的温度,疏松程度、温度、光照和植物生长状况。,小结,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蚯蚓是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下雨时蚯蚓常从土壤中钻出到地面,请分析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主要是依靠湿润的体表来完成气体交换。下雨天时土壤里的空气含量减少,它必须到地面上来满足呼吸所需的空气。,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_和死亡的_。,排泄物,生物体,2土壤中有_、_、_、_等物质。土壤生物主要有_、_、_、_等。,空气,水,有机物,无机盐,动物,植物,细菌,真菌,4.有机物在的作用下,可以形成,储存在土壤中。可以为提供食物,也可以为提供养分。,土壤生物,无机物,土壤动物,绿色植物,7.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物质,它由许多成分及生物一起组成。下列不是土壤微生物的是()A.细菌B.放线菌C.真菌D.病毒,6.把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加热燃烧,待土壤冷却后发现,土壤的质量会_,这主要是由于_。,D,减少,土壤中的腐殖质被燃烧导致土壤质量减少,5.做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滴管、土壤等。,量筒,烧杯,铁块,复习,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等称为土壤生物。,土壤生物的分布受环境特点的影响。,土壤环境特点主要是指:土壤的温度,疏松程度、温度、光照和植物生长状况。,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土壤中有水分、空气、有机物等物质。,证明这些物质存在的有关实验。,土壤中除了含有水分、空气、有机物等物质以外,还含有什么物质呢?,4.土壤中还有无机盐。,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无机盐的检验呢?,(1)取新鲜的土壤样品50100克,放入大烧杯中。,(2)向大烧杯中倒入足量的蒸馏水。,3.先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一会儿,再静置一段时间让土壤固体颗粒沉淀下来。得到的上部溶液就是土壤浸出液。,4.取出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收集滤液,如图4-6甲所示。然后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如图4-6乙所示。当水分蒸发完后,蒸发皿上有无出现残留物?。,有残留物出现,这些能溶于水的物质是无机盐,它们和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三.土壤中的成分,固体,液体,气体,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分,空气,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空气是植物的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土壤有机物分腐殖质和非腐殖质两类,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土壤各成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成为一个整体。,占固体95%左右,四.从岩石到土壤,最初,地球外层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一)岩石从大到小的过程,石块,岩石,石砾,砂粒,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呢?,1.岩石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岩石不断碎裂的过程。,风化的结果就是大块岩石不断地变成细小的矿物质颗粒。,2.风化作用的因素,A.物理因素,风力,风将砂粒刮起来,碰撞着岩石。久而久之,岩石层就被慢慢地磨损。于是,岩石上出现了窟窿和裂隙并越来越大,最后破裂成了小碎块。,流水,水流动时,夹带的小块岩石与岩石摩擦,使岩石逐渐成了小石块。,温度剧变,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上冷水,岩石骤热后因突然冷却就爆裂了。,炎热的太阳也会使岩石变得很烫,此时若气温骤降,岩石也会爆裂。,雨水积聚在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零度以下,水就会结冰,使它的体积增大,从而促使岩石的缝隙加宽,最终使岩石裂成小碎块。,B.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C.生物因素,植物的根、地衣植物对岩石作用,使岩石碎裂。,(二)有机物在岩石颗粒的积累过程,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积累在岩石颗粒间,是土壤腐殖质和有机物的重要来源。,经过上述两个过程,就形成了土壤。,(三)土壤的形成,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岩石从大变小),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有机物积累)才形成了土壤。,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形成1厘米厚的表土,一般情况下大约需要100400年,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大约需要1000年。,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并经多种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等)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今天仍在不断地继续着。,土壤的形成是漫长的,但毁坏土壤却是瞬间的。,到2010年底,我国规定所有城市禁止使用黏土砖作为建筑材料。但据报道,目前仍有一些地区开办利用耕地生产实心黏土砖的砖窑厂。结合查阅资料,讨论砖窑厂的生产对土壤资源有哪些危害,以及应采取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1.岩石在_、_、_等因素的作用下,可以_成为细碎的矿物质颗粒。土壤中腐殖质的主要来源是生物的_和_。,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生物的作用下,生物的排泄物,风化,死亡的生物体,2.下图是表示岩石_过程。,风化,3下列现象不能引起自然风化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实验室医学实验室操作规范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2030快锁接头行业产品差异化与竞争优势研究报告
- 2025年耳鼻喉科疾病药物治疗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评估与制定康复方案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护理急救处理流程与护理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病科老年人功能评定能力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科治疗新技术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肿瘤学放疗技术应用试卷答案及解析
-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法规解读
- 华附国际部英语数学试卷
- 高龄妊娠孕期管理课件
- 2025即时零售行业规模消费场景及头部平台美团京东淘宝对比分析报告
- 高密财政债务管理办法
- 观光园艺课件教学
- 英语的历史课件
- 华兴数控WA-32XTA用户手册
- 生成式AI在动画短片场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高职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全套教学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中药材银杏叶行业供需格局及未来销售渠道趋势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