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的现状和发展分析对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的现状和发展分析对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的现状和1发展分析1摘 要31.概 述52.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现有市场占有率分析及评价62.1 大宗货物运输市场62.2 产成品(适箱)货物运输市场72.3 市场占有率评价73.铁路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73.1 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的影响73.2 运输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83.3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影响93.4铁路现行的运输组织方式的影响93.5货运车辆结构的影响103.6市场营销方面的影响103.7现代化运输手段运用水平的影响104.世界铁路货运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启示114.1世界铁路货运的发展趋势114.2对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启示125我国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铁路的13市场定位135.1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135.2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定位145.2.1稳定并扩大大宗货物运输市场。145.2.2巩固和扩大中、长途产成品运输市场。145.2.3扩大多式联运和国际联运货运市场份额。156.提高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的措施和建议156.1 积极推进重载化、快捷化运输156.2积极发展铁路货物运输代理166.3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适应现代物流化的16发展趋势166.4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大力开展组合营销176.5建立新的铁路货运运价机制176.6加快铁路技术创新步伐186.7改革传统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模式18结 束 语19致谢19参考文献19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运输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运输数量与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运输结构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公路和民航运输所占比重迅速增加,使得长期以来一直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作为主力和骨干的铁路运输在货运市场中的份额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世纪初,是我国加入WTO后全面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起步阶段,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许多新任务。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我国铁路运输需要有一个历史性的大发展。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不仅是铁路运输本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和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立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现状,然后对铁路货运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其次在参考世界铁路货运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铁路的市场定位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积极推进重载化、快捷化运输;积极发展铁路货物运输代理;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适应现代物流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大力开展组合营销;建立新的铁路货运运价机制;加快铁路技术创新步伐;改革传统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模式等7方面为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定位及相关政策、措施和建议。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市场占有率;发展Along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open outward of extend continuously, our country the forward agent acquired the fast fierce development.Be used as the main dint in conveyance quantity and quantity got continuously increase of at the same time, transport construction too took place emphasize bigly variety, highway with peoples shipping lost the quick increment in specific weight occupied, made for long time always at our country transportation system to transport with the railroad of the framework to face the rigorous challenge face to face in freight transportation quota in the market had significant descent, its traditional principle of management with manage mode, in the vigorous market competition.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is many new mission that stage in start that our country the affiliation WTO puts completely into practice behind modern developments the third step strategy deployment, face the reformation and open with develop.For adapting to new period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society progresses with reform liberal of request, our country railroad conveyance demand have a history and big development.Develops the railroad the conveyance strongly to not only is an economic advantage in technique of oneself conveyance in railroad with our country the basic state of the nation decides of, but also match nation can keep on developping strategy with establish the basic request that resources economize type transportation system.This text analyzed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he rail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market present condition first, then the reason that descend proceeded to the rail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market quota thoroughly analysis, transpor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o the our country in development trend that consult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ail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of world the next in order with the market of the railroad the fixed position proceeded the analysis, finally from the positive propulsion heavy carry to turn, fast turn the conveyance;Positive development the railroad goods conveyance act for;The development gathers to pack many type through traffic, adapting to the modern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at logistics turn;Establish the sound market marketing system, open the exhibition combination marketing strongly;Establishing the new rail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carries price mechanism;Quickly creative step in technique in railroad;Reform traditional railroad capital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the mode waits 7 aspect is market that competition ability to increases the rail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market, extend the market share, put forward in keeping with our country state of the nation fixed position and related policy, measure with suggest.Key phrase: Railroad;Goods conveyance;Market share;Development1.概 述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运输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运输数量与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运输结构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公路和民航运输所占比重迅速增加,使得长期以来一直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作为主力和骨干的铁路运输在货运市场中的份额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世纪初,是我国加入WTO后全面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起步阶段,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许多新任务。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我国铁路运输需要有一个历史性的大发展。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不仅是铁路运输本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和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立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要求。本文在调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对铁路货运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充分发挥铁路技术经济优势、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为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定位及相关政策、措施和建议。2.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现有市场占有率分析及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份额是其竞争能力强弱的具体反映。80年代以前,交通运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环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铁路一直占市场20左右货运量和70以上周转量的份额,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近些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各种运输方式迅速发展,运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铁路运输市场占有份额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铁路运输占全社会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从1985年的17.7和62.5下降到2002年的13.2和54.7;而同期,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则分别由72.7和9.3上升到80.0和14.6。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上半年全社会货运量累计实现14.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9.2%,货运周转量合计31336.6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3.8%;上半年客运量累计20.5亿人,同比增长39%,旅客周转量合计8053.3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9.2%。其中,民航客货运输增长最为显著,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1.3%和35.5%;与民航、公路、水运相比,铁路货运增幅最小,仅比去年同期增长8.7%。 2.1 大宗货物运输市场多年来,在铁路货运总量的构成中,能源类物资的货运量比重一直保持在45以上,货物周转量比重保持在60以上,冶炼物资类运量占货运总量和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也分别达到20以上。仅此两大类物资的货运量和周转量比重分别占铁路货运量的65和80以上。铁路以其运能大、运价低、连续性强、规模大效益显著等特有优势,自然地成为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大宗物资是满足国计民生和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物资,随着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宗物资的铁路运量还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2 产成品(适箱)货物运输市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工业产品货物品类增加和技术含量增大,高附加值、产成品货物增势加快,尤其是适箱货物增势加快。根据有关资料,90年代以来,全社会高附加值物资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7以上,约占全社会运输量20,但各种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不均匀。1998年2002年,全社会集装箱运量年均递增速度为21.44,其中公路为47.50,水运为12.45,而铁路为仅为9.95。铁路在产成品货物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大幅下降,是铁路不能及时满足货主对运输质量要求提高的直接结果。相比之下,公路运输较好地适应了这些要求,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扩大了在这部分货物运输中的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其合理性的一面。与此相对应的是铁路所具有的大批量、长距离优势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致使在产成品货物运输市场中的份额持续下降,这显然是不符合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2.3 市场占有率评价近些年来,各种运输方式,持别是公路运输迅速发展,产成品货物比重上升很快,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货运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铁路在大宗货物运输市场占有份额并未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产成品货物运输市场的占有份额则大幅度下降,导致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总占有率下降,而公路运输市场占有份额呈大幅度上升的态势。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客观原因,也有铁路自身不适应市场变化的主观原因。3.铁路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3.1 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的影响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行业,运输基础设施的数量、质量和布局,决定了其适应市场需求的基本格局。铁路路网规模扩展缓慢,技术装备落后,运载工具数量偏少质量不高,综合反映出铁路运输能力不足,是导致铁路货物运输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据统计,1999年至2002年间铁路营业里程只增加了1.4万公里,而公路里程则增加了47万公里;2002年铁路的机车和货车数量分别是1999年的1.52和1.73倍,而2002年公路货运汽车数量则是1999年的5.21倍;可见,8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崛起,为公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使公路与铁路的市场份额互换成为必然。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投资比重发生了重要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交通建设的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已由建国初期以突出铁路为重点,逐渐向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方向转变。据统计,1997年到2002年的5年间,铁路基建投资和更改投资占五种运输方式的比重,分别由占49.9和44.2下降到占32.9和42、同期公路的投资比重则由24.9和20.7增加到54.5和30.1。在此5年间,新增加的基建投资中,公路占了67.7。大量资金集中向公路投入,为公路运输能力的大幅度增强提供了坚实保障。公路建设,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崛起,与我国综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政策有关,更得益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广泛的资金来源。“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几乎已经成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固有模式,这无疑对公路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相比之下,铁路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其投资体制基本上还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资金主要还是依靠国家,国外贷款和社会资金利用程度低,投资增长缓慢。这使铁路的新线建设速度远低于公路建设的速度。3.2 运输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我国运输市场正在逐步形成,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体制改革进程不一,决定了运输市场是不完整的。这就带来了运价形成机制的不一致。一方面,公路、水运和民航的垄断局面已逐步打破,竞争型市场已初具规模,运输市场已基本放开,运价形成机制已基本实现市场化;民航价格也出现了市场取向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多家航空公司的竞争格局。而另一方面,铁路市场化程度很低,与上述几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取向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我国铁路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国家定价为主要特征的运价管制。改革开放后,政府对铁路的运价政策虽有所调整,但运价调改起步晚、力度小。因此我国现行运价形成机制,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属于高度集中统一的运价形成机制。调查研究表明,对于煤炭、粮食、化肥等大宗散货物资,铁路实行低运价运输,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但在产成品运输中,由于公路运输可采用灵活的议价方式(如合同运价方式),在争取货源方面比铁路更具优势。而且,公路运输的优势还表现在配货组织工作比较得当,能充分利用回程车辆,并可实现“门到门”运输。虽然从表面上看,铁路运输的运价率低于公路但如果将铁路运输中间环节的各种费用、“站到站”之外的短途远输费用以及有关计费规定等因素都考虑在内,铁路运输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并不低于甚至高于公路运输。因此,在产成品运输中,铁路并不占优势。3.3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影响我国铁路运输一直实行“四级管理、两级法人”的地域条块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越来越不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已成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政企分开尚未到位。铁道部依然掌握着全路的主要生产、经营、投资、分配等权利,既行使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权,又有资产经营权。而铁路局和铁路分局则成为虚拟法人,使铁路运输企业的自主经营受到较大限制,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二是我国没有把铁路的自然垄断性与客货运业务的市场经营性区分开来,政府按照自然垄断行业管理铁路,对铁路运输实行严格的运价控制,这使铁路运输企业无法通过产品价格获取自身的正常经济效益;三是从铁路系统本身来说,从其网络到运营主体都是独家经营。都表现为很强的垄断性,抑制了竞争机制的引入。3.4铁路现行的运输组织方式的影响由于受运输能力的限制,铁路运输不仅在大宗货物运输市场中不能充分满足货主的数量要求、而且在产成品货物运输市场中,也表现出运输时效性差、货运计划兑现时间长,货物送达慢等问题。另外,现行的某些运输组织规定限制过死。缺乏机动灵活性,也影响了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如在广东市场的电器运输中,铁路曾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但近几年却逐渐萎缩,虽然各级部门与厂家不断接洽,但始终未能扭转局面。究其原因与规章的不适应性有关。铁路货物运价规则规定,整车货物除极少数情况外,均按货车标记载重计算运费。货物质量超过标重,按货物质量计费。而铁路棚车一般标记载重为60 t,少数为58 t,一般的家用电器产品装满容积最多30 t左右,有的更少。而且家电运价号较高(7号),让货主只有30 t,甚至20 t的货按60 t或58 t计费,显然不合理,货主很难接受。3.5货运车辆结构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宗货物增长速度趋缓,产成品、特种货物运输增长速度加快。而铁路对这市场变化反应不及时,适合产成品运输的铁路专用车数量少,特种运输车辆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货主对运输质量、时间上的要求,大大限制了铁路在产成品与特种货物运输的市场份额。3.6市场营销方面的影响尽管近几年来铁路的经营观念发生了转变,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市场营销策略,但总的来说收效不大。其主要原因是市场营销工作没有相应的后备支持,无法形成合力。调查研究表明信息反应慢、机制不灵活、运输工具与营销手段跟不上,使铁路运输在货主对货物运输及时性要求不断增加的今天处于相对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货主只能放弃铁路而利用公路或其它方式。这对铁路来说,失去的不仅仅是货源,还有自身的信誉。3.7现代化运输手段运用水平的影响近十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虽有较快发展,但与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平均水平比仍有相当的差距。据有关资料分析,目前我国铁路货运量中,适箱货物仅为11左右而铁路实际发送集装箱只占适箱货物的15左右。2002年我国铁路集装箱运量只有4195万吨,仅占铁路总运量的4.5。从集装箱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看,东部沿海地区公路的集装箱运输发展与港口基本同步,是主要的集装箱运输力量,但长距离、大批量、通往内陆地区的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港口和公路,使港口吸引腹地能力减弱,制约了集装箱运输向内陆发展。由此可见,铁路集装箱运输不发达是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之一。随着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化和全球化是未来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增长效率。据统计分析,欧美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80年代初的17左右逐步降低到现在的10左右,而目前我国的物流成本仍然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0,突出反映了我国物流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间的明显差距。物流是在多式联运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延伸服务,要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先推动以集装化为主的多式联运的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在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只占港口总吞吐量的4.5左右,铁路运输只占其中的2.4左右,而发达国家90以上都是实行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是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的运输网络,铁路运输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发展,依赖于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大发展。同时,我国铁路运输也可以通过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增添强大的活力。4.世界铁路货运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启示4.1世界铁路货运的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各国铁路货运将更加重视向重载、多式联运、高速化、信息化管理和注重营销等多方向发展。重载运输可充分发挥铁路优势,经济合理地利用运力,有效地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煤炭、矿石、谷物等大宗货物运量占较大比重的国家发展尤为迅速,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南非、澳大利亚等国铁路。 多式联运以美国发展最早,近10多年来运量持续增长,到1999年达到2100万TEU,比1981年的315TEU增长57倍,多式联运运量占铁路总货运量的比重接近30。在欧洲,多式联运与高速铁路被国际铁路联盟列为铁路今后发展的两大战略重点。开行快速列车和高速列车是当今铁路运输企业普遍作为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世界铁路快速货物列车的最高速度一般为110公里小时140公里小时;特快货物列车的最高速度为160公里小时200公里小时。近年来,随着欧洲高速铁路网的不断扩展、法国和德国铁路还在积极地研究开行高速货物列车的可能性,高速货物运输的主要特点是产生高增值。据有关研究结果,货物高速列车在欧洲铁路市场上每公里的收入比旅客高速列车收入高两倍。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市场。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开通了网上服务,如车辆预约、货车特性信息、列车追踪、货运单下载、运价查询、运费支付及查询、线路里程查询、线路维护数据以及合同信息等。用户可以利用上网工具随时随地地查询信息和办理业务。铁路信息化管理根据信息物流学原理,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建立货主服务中心,为货主办理运输合同和提供货物运输过程的各种动态信息,大大提高了铁路的应时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重视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国家铁路的共同策略,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是提高营销水平的关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快速而多元化,对运输的需求发生很大变化。针对货运市场的这一变化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面向货主、优化核心任务、物流化、国际化”的货物运输营销战略,将过去面向铁路生产的管理思想,调整到面向货主组织生产和营销的市场化轨道上来。4.2对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启示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铁路在幅员辽阔、大陆性国家中所承担的客货运输任务及其独到的作用,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代替的。铁路运输具有一系列技术经济优势,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大能力公共交通体系的重点。我国是发展中的大陆型国家,地域广阔,资源丰富,铁路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结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日益强烈,货运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何积极应对形势的变化,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保持铁路在市场中的合理份额进而获得更大发展,是我国铁路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5我国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铁路的市场定位5.1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集装箱与现代物流是未来货物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公路、海运集装箱运输均呈快速发展的趋势,铁路则由于技术装备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集装箱内陆运输中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有理由相信,随着未来铁路技术装备的改造完善和体制改革的深入,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格局还将发生积极变化。近年来,国内民航、邮政、中外运、中远等各大运输企业和部分大中型生产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现代物流,一些生产企业已开始采取招标的方式,将全部产品的仓储、运输、配送委托专业的运输企业办理。随着物流概念的逐步深入和物流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货源逐渐被物流企业掌握传统的运输企业只有积极融入现代物流,由单纯的空间位移转变延伸为实现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时间效应当中,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物流服务市场中占领主动。当前正是我国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转折的紧要时期,铁路运输应当一切从用户角度出发,降低社会成本,联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供延伸服务,尽快融入现代物流,才能在未来的货运市场中获得主动。5.2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定位铁路是市场适应性很强的运输系统,我国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处于对能源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的阶段大宗货物运输,特别是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还将是货物运输的主要服务领域。铁路运输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性,使区际间的货运交流更趋频繁,出省、出区运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在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强经济辐射力等方面,可发挥更为强大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巩固铁路在中长途货物运输中的优势地位也十分重要。铁路在确保大宗货物运输、中长途运输优势地位的同时,还可适应运输结构的变化,在中长距离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运输中有所作为。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加快集装箱、快运市场的开拓,建立集装化运输系统,快运系统,重视发展冷藏运输,并全面提高服务质量。铁路所具有的连续性强、速度快的特点,更能适应市场经济节奏加快的需要。可以预见,在铁路主要干线能力大大加强之后,送达速度可大幅度提高,铁路的速度优势将更充分地发挥。综合我国的货物运输市场特征,结合铁路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目标市场应该定位于:5.2.1稳定并扩大大宗货物运输市场。长距离、大批量货物运输市场,历来都是铁路发挥优势的领域,扩大大宗货物运输市场份额,有利于提高铁路经济效益。煤炭是铁路货运的重点,是推动铁路货运量增长的主要因素,铁路要继续把煤炭运输放在重要位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冶炼物资、矿建材料及农副产品等货物运输,均是铁路必争的市场范围。5.2.2巩固和扩大中、长途产成品运输市场。铁路在冷藏、散装、高价值等货运市场中具有很大优势,应大力发展集装箱、冷藏、散装等高品质的货物运输市场,加强对“其它”品类货物运输的组织和服务。要使运输条件适应不同货类对运输要求的变化,扩大此类货物运输的市场份额。集装箱运输具有安全、经济、高效、方便等优点,是现代化运输的重要标志。铁路集装箱运输距离长、收益好,有利于促进联合运输,是货运市场发展的重点目标。5.2.3扩大多式联运和国际联运货运市场份额。现代交通运输,要求综合运输网络发挥最大功效,提高运输效益,发挥整体优势。铁路在与其它运输方式协调配合中,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拓展多式联运市场,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国内外贸易交流进一步加强,进出口物资将大大增加。为繁荣外贸经济,满足外贸运输需求,还应加强港口后方和口岸铁路建设扩大国际联运市场。6.提高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的措施和建议提高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的主要目标和措施是:通过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铁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通过扩大路网规模,强化路网主骨架,提高铁路的货物运输能力和辐射能力;通过优化货物运输组织,开展重载运输、快捷运输、集装箱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等,提高货运服务质量;通过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使铁路在货物运输市场竞争中保持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6.1 积极推进重载化、快捷化运输我国铁路货运应以重载化、快捷化为主要发展方向。以附加值高、时效性强、批量小、适应零库存为主要特点的产成品货物比重逐步增加,将是未来货运市场竞争的焦点。因此,铁路应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产成品货物运输按客运方式组织运营,同时通过严格限制编组站的数量;关闭或合并不必要的编组站;多组织高效直达列车,建立短编组、停站少的快捷货运系统,以减少途中作业时间,缩短货物送达期限。这是充分发挥铁路速度优势,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强铁路货运在产成品货运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6.2积极发展铁路货物运输代理货运代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货运代理广泛通行,是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它提供的是一种中介代理服务,能使货主得到更快捷、更优惠、更省事、更安全的运输服务。运输业尤其铁路货运规章多、手续繁杂,对许多国内企业来说极为不便。入世后,国外企业大量进入我国,作为不熟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运输行业有关规定的特殊群体,寻找一个信誉可靠、效率高的代理商协助其运送货物就成为参与我国竞争的最佳途径。因此应大力加大对货运代理部门扶持力度,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货运代理发展。它的运营首先有助于构成物流通道,促进物资流通;其次,通过代理机构,货主无需与铁路直接办理繁杂的货运手续,从而简化作业程序,方便货主运送货物;再次,铁路货运代理还为铁路集结货源,将零星货流集结成大批量货流,铁路一次性办理的货物量增大,从而降低铁路作业量,缓解运能紧张,同时加大组织直达列车和成组装车的机率,协助扩大铁路货运站的货物吸引范围,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的占有率。6.3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适应现代物流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铁路应在大力发展目前处于弱势的集装箱运输的同时,积极与其它运输方式共同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快运协作,并逐步形成未来铁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具体措施包括组建或与其它运输方式的企业联合成立集装箱运输专业公司;理顺集装箱运价与整车运价的比价关系,建立灵活多样的集装箱运价体系;简化手续,多开、开好集装箱直达班列;加大集装箱硬件投人并加快集装箱信息系统建设。应借鉴国外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开行双层集装箱专列。物流化是当今货物运输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铁路货物运输正向物流化发展。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高度发展,物流服务成长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运输模式,铁路货运物流化也将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我国铁路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物流化运输,并将其作为铁路货物运输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6.4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大力开展组合营销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铁路在货运市场中的传统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关键是要改变铁路传统的经营思想,建立全新的面向市场、服务用户的营销战略和管理模式,按照市场的需求,提供全方位优质运输服务,以求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利用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企业选定目标市场后,在特定时间内,综合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方法、手段以实现预定营销目标的过程就是组合营销。铁路运输企业的营销优势取决于整体组合营销的优劣,而不仅仅是单个策略的优劣。换句话说,铁路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要通过组合营销才能得到充分、持久的体现。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特别是建立信息化网络。6.5建立新的铁路货运运价机制现行铁路货运规章制定于20世纪50年代,虽经历次修改,但总体上没有做根本性的变动,仍存在运价灵活性不足,调整滞后;计费复杂,透明度低;对货物品类的规定过细,难以操作;货运规章条文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达不到货主的要求。铁路的单一运价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运价管理方式,难以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铁路运价的改革步伐,应积极建立新的铁路运价机制。6.6加快铁路技术创新步伐创新是铁路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推动铁路发展、提高铁路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动因。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效益。应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并重,走有中国铁路特点的技术跨越发展道路。在建成全路技术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运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校陪读协议书范本
- 车站管理协议书范本
- 产品品牌合作协议签署函
- 承包商安全环保协议书
- 专业培训合作协议书详细说明
- 产品研发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软件广告费合同协议
- 迁建协议书范本
- 软装装修公司合同协议
- 河沙石头协议书
- 砍伐树木的劳务合同范本
- 2024年食品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 短视频内容课件
-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核心理念
- GB/T 44577-2024商用电动洗碗机性能测试方法
- 抖音主播合同范本
- 译林版三年级上册英语书单词表
- DB50∕T 995-2020 新增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范
- 心血管内科专病数据库建设及研究
- 康复科并发症二次残疾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应用实训》项目三工业机器人涂胶工作站的应用实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