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三十五章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三十五章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三十五章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三十五章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五章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icingelit.,.,定义:凡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骨各种组织成分的肿瘤,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或是转移性肿瘤,统称骨肿瘤。,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icingelit.,.,要点:,1、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比恶性多见。2、恶性肿瘤中骨肉瘤占首位。3、良性肿瘤以骨软骨瘤为常见。4、骨肿瘤的发病年龄和部位对肿瘤的发生是很有意义的:如尤文肉瘤多见于儿童,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20-40岁人群,骨髓瘤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5、骨肿瘤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也是生长最活跃的部位,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而骨骺则很少受影响;转移癌好发于脊柱、骨盆等处。,.,骨肿瘤的临床表现,1、疼痛:恶性肿瘤因生长迅速疼痛剧烈而持久。有些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也可出现疼痛。2、局部肿胀和肿块:良性肿块为坚实而无压痛。恶性为弥散性肿胀,压痛,浅静脉怒张。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脊柱肿瘤可压迫脊髓导致截瘫。近关节处肿瘤可使关节活动受限。4、病理性骨折和脱位:骨干肿瘤骨质破坏,损伤骨的坚固性,可发生病理性骨折。骨干骺端肿瘤可导致病理性脱位。5、转移:恶性肿瘤可经血液或淋巴转移到其他部位。,.,骨肿瘤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反映骨肿瘤的基本病变。有些肿瘤表现为骨的沉积。临床上把肿瘤细胞产生的类骨,称肿瘤骨。有些肿瘤表现为骨破坏或骨吸收。也有肿瘤两者兼之。正侧位X线片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之一。恶性骨肿瘤常规拍胸片,了解有无非肺转移。,.,2、CT检查:确定骨肿瘤及软组织病变的范围。,.,3、MRI检查:更清楚的反映软组织的累及范围,对识别肿瘤与主要结构如血管或脊髓的关系很有帮助。,.,4、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明确病损范围及转移病灶。,.,实验室检查:,恶性肿瘤患者必须对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进行测定。凡骨有迅速破坏时血钙常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反映成骨活动,成骨性肿瘤如骨肉瘤,有明显升高。男性酸性磷酸酶升高提示转移瘤来自晚期的前列腺癌。尿本周蛋白阳性可能为浆细胞骨髓瘤。,.,病理检查:,确诊肿瘤唯一可靠地检查。分为切开活检和穿刺活检两种。切开活检软组织肿瘤可在术中做冰冻切片,立即得出病理报告。穿刺活检用于脊柱及四肢的溶骨性病损。,.,治疗要点,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术后结合化疗、放疗、中药及免疫疗法等。,.,第二节常见骨肿瘤,.,骨软骨瘤,特点: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随人体发育而增大,当骺线闭合后,生长停止。分单发性和多发性,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仅有1%的单发性骨软骨瘤可恶变,多发性骨软骨瘤及广基底的骨软骨瘤有明显恶变倾向。,.,病理,1、肉眼观:自干骺端长出,大小形态各异。剖面有3层结构:纤维组织膜、软骨帽、松质骨。软骨帽是透明软骨,软骨细胞排列不规则,与肿瘤生长是否活跃有关。2、镜下观:表面被覆纤维性包膜,软骨帽的结构是正常骨骺,但细胞分布不均衡,排列不整齐,基底为海绵状骨质,骨小梁间为骨髓组织。,.,临床表现:长期无症状,无意中发现而就诊。当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表面的滑囊发生炎症则可产生疼痛。体格检查所见肿块较X线片显示的大。,.,辅助检查:,X线检查:干骺端可见骨性突起,其皮质和松质骨与正常骨相连。其突起可带蒂也可无蒂,软骨帽可呈不规则钙化。,.,治疗要点,一般无需治疗。若生长过快,影响活动功能,或压迫神经、血管以及肿瘤自身发生骨折时应做切除术。切除应从肿瘤基底四周正常骨组织部分开始,包括纤维膜或滑囊、软骨帽以及肿瘤本身,切除应彻底,以免复发。,.,骨巨细胞瘤,潜在恶性或介于良恶之间的溶骨性肿瘤。年龄好发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病理一级:基质细胞少,多核巨细胞多。二级:基质细胞多,多核巨细胞少。三级:基质细胞多,且核异形性明显,多核细胞很少。,.,临床表现:疼痛和肿胀,局部包块压之有乒乓球样感觉和疼痛,病变关节活动受限。,.,辅助检查: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骨端偏心位溶骨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病灶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治疗要点:,1、属G0、T0、M0-1者,手术治疗为主,采用切除术加灭活处理,再植入自体或异体骨或骨水泥,但易复发。对于复发者,应做切除或节段截除术或假体植入术。2、属G1-2、T1-2、M0者,采用广泛或根治切除,化疗无效。对发生于手术困难部位者可采用放疗,但放疗后易肉瘤变,应高度重视。,.,骨肉瘤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好发部位: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病理:,位于长骨干骺端,常累及骨膜、骨皮质及髓腔,形成梭形瘤体,切面多处呈鱼肉状。,.,临床表现:,局部疼痛,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并伴有全身恶病质。附近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肿瘤表面皮温升高,静脉怒张,红外线照射时更明显。因侵蚀皮质骨面而导致病理性骨折。,.,辅助检查:1、X线检查:可有不同形态,主要表现有成骨性骨硬化灶或溶骨性破坏,可见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或“日光射线”现象。2、放射线核素骨显像:可确定肿瘤大小及发现其他骨肉瘤灶。,.,治疗要点:,1、属G2、T1-2、M0者,综合治疗,术前大剂量化疗,然后根据肿瘤浸润范围做根治性切除,术后继续大剂量化疗。2、骨肉瘤肺转移的发生率极高,属G2、T1-2、M1者,除上述治疗外,还可行手术切除转移灶。,.,护理,.,护理评估,术前评估:1、健康史: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有无外伤和骨折史,有无低热和肢体疼痛等病史,既往有无其他部位肿瘤史。2、身体状况局部:疼痛的部位,肢体有无肿胀、肿块和表面静脉怒张,局部有无压痛和皮温升高,肢体有无畸形,关节活动是否受限,有无因肿块压迫和转移引起的相应体征。全身:患者有无消瘦、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和贫血等晚期恶性肿瘤表现,重要器官的功能是否正常,能否耐受手术和化疗。辅助检查:了解各项检查的结果。心理-社会状况:骨肿瘤治疗过程持续时间长,损害较大,常造成外观改变和遗留残疾,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尤其是恶性骨肿瘤,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一旦确诊,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出现焦虑、恐惧、甚至轻生。因此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并发症及功能改变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成员对本病的认识程度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手术、麻醉的方式,术后伤口引流情况2、康复状况:伤口的愈合情况,局部血液循环及肢体感觉运动等情况3、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术后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4、预后判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等,评估骨肿瘤的分期和预后。,.,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焦虑/恐惧:与担心肢体功能丧失或预后有关。2、疼痛:与肿瘤浸润或压迫神经、病理性骨折及手术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有关。4、潜在并发症:病理性骨折。5、知识缺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缺乏应有的了解。,.,护理目标:,焦虑或恐惧减轻或消除;自述疼痛缓解或消失;关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无病理性骨折发生;对骨肿瘤的治疗措施、预后等有所了解;能复述患肢功能锻炼和化疗的相关知识。,.,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害怕和焦虑,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骨肉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以及手术或化疗的影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应加强护理。对于拟行截肢术的患者,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患者讨论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使患者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2、缓解疼痛:避免疼痛的诱发因素:1、脊柱肿瘤部位垫软枕,翻身防止扭转。2、下肢肿瘤患者应避免下地负重。3、避免碰触肿瘤部位。遵医嘱使用镇痛药:抗癌三级镇痛法。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4、化疗患者的护理,1、观察药物毒性反应:观察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损害程度,定时检查患者的血常规。2、用药注意事项:使用化疗药物时应严格遵守给药途径,根据药物代谢特点可采用动、静脉滴注或推注给药;化疗药物的剂量要准确;化疗药物应现配现用,避免稀释时间过长而降低疗效;同时使用几种药物时,每种药物之间应用等渗溶液隔开。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非常大,必须保护好血管;输液时,先用等渗溶液,确认针头在血管中再输入化疗药物,防止药液外渗。一旦发生外渗,立即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防止皮下组织坏死。3、饮食指导:对化学药物治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化疗期间应摄入足够的水分,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蔬菜瓜果,保证营养。,.,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T、P、R、BP。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及程度变化;切口引流情况,切口有无渗液、渗血及其性质、渗出量等;远端肢体是否肿胀,有无感觉运动异常和毛细血管充盈迟缓。2、疼痛护理:术后切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饮食、睡眠和休息,从而影响切口愈合,故应重视术后疼痛控制,积极采取镇痛措施。3、生活护理:患者术后常卧床休息,护士应做好生活护理,勤巡视。4、功能锻炼:术后48小时开始肌肉的等长收缩,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防止关节粘连及肌肉萎缩。,.,5、截肢术后患者的护理:,1、心理支持:截肢术后,患者身体外观发生变化,对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打击,患者往往产生压抑、悲哀情绪。要理解,用耐心、爱心和细心对待患者并鼓励其家属多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2、局部观察:注意肢体残端的渗血情况,切口引流液的性质及量,有无水肿、感染征象,是否有残肢疼痛和幻肢痛。3、幻肢痛的护理:大多数截肢患者存在已切除肢体仍然疼痛或其他异常感觉,称幻肢痛。放松疗法等心理疗法可逐渐消除幻肢痛;残端热敷,加强残肢运动,感到疼痛时让患者自己轻叩残端,慢慢消除幻肢感,从而消除幻肢痛的主观感觉。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镇痛药。4、残肢功能锻炼:大腿截肢髋关节易出现屈曲、外展挛缩;小腿截肢膝关节易出现屈曲挛缩;应及早功能锻炼。一般在2周拆线后,在截肢残端制作临时假肢,以促使早期功能锻炼,消除水肿,促进残端成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肌肉强度和平衡锻炼,为安装假肢做准备。,.,健康教育,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