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人居环境科学”看“城市规划”,吴良镛作品分析,目录:,一)人物简介二)主要成就三)专业著作四)作品分析五)人物评价六)个人荣誉,一)人物简介吴良镛:1922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良镛,1922年,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9月,入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师从沙里宁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50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毕业,同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1978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二)主要成就主持参与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主持参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江苏省南通市城市历史与发展研究、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徐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常武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无锡县县域规划、江苏省无锡市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苏州市及苏州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等多项重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研究项目。,主持参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博物馆、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红楼梦博物馆、江苏省南通博物馆、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设计、北京白塔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及美院附中校园规划、中国历史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前期方案、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海南省三亚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广西省桂林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北京长安街规划设计、北京汇通祠修复工程、北京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为中选方案的五位建筑师之一)等多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项目。主持参与中长期规划(科技部研究课题)、中国城市化与文化发展(子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工程院科研项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建设部重点项目)、中国住宅2000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项目)、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东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新途径研究、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作)、亚洲城市研究网(加拿大国际开发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居研究中心合作)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人居环境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良镛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在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等地取得一系列前瞻性、示范性的规划建设成果;主持开展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对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天津总体规划修编等起到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方法,被纳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有力推进了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主持完成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为达成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建筑,创造出一批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艺术整体性相统一的建筑。,三)专业著作出版著作16部,此外还参与编纂书籍多套,发表学术文章200多篇。1.中国院士书系建筑城市人居环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五种文字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吴良镛画记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5.学术文化随笔北京:青年出版社,20026.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英文),温哥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910.迎接新世纪的来临(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1.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2.我国建设事业的今天和明天(与周干峙、林志群合作),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13.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台北:地景出版社(繁体),199214.城市规划设计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15.中国古代城市史纲(英文),卡塞尔:西德卡塞尔大学,198516.城乡规划(全国通用教材,清华大学与同济、南工、重建工四校合作),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1,四)作品分析(1)北京市菊儿胡同改建菊儿胡同旧景,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明称局儿胡同,清乾隆时称桔儿胡同,清末作菊儿胡同。菊儿胡同整个街坊面积8.2公顷,分属菊儿胡同、南锣鼓巷、寿比胡同三个居委会管理。这一地带是北京旧城内比较典型的四合院住宅区,属于元大都建设中最早建设的街坊昭回靖恭坊的一部分,历史上这里曾是达官贵族府邸如肃王府的所在地,至今周围还有一些人文古迹。1978年,由吴良镛院士领导的清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组对北京市旧城整治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选定了菊儿胡同41号院作为试点。,有机更新理念有机更新理论是在19791980年由吴良镛在领导什刹海规划研究中形成的。这项规划明确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思路,主张对原有居住建筑的处理根据房屋现状区别对待,即:质量较好、具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房屋部分完好者加以修缮,已破败者拆除更新,上述各类比例根据对街坊进行调查的实际结果确定,不做“一刀切”;居住区内的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体系;新建住宅将单元式住宅和四合院住宅形式相结合,探索“类四合院体系”,后来统一称其为“新四合院”体系。,菊儿胡同的住宅改造方案,就是“有机更新”理论在北京历史文化地段的第一次有益也是成功的尝试。它在顺应城市肌理、寻找新的合院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基本院落占地约30mX30m,多数为23层的住宅单元,住宅中保留了100m2左右的院落作为“户外客厅”,并根据地形做纵向的扩展。它的最大特点是将传统的四合院与集合住宅结合在一起,将二维空间变成了三维空间,形成了立体的空间院落。立体空间院落并不是简单地将四合院或三合院在纵向上进行叠加。在立面上,四合院大多采用23层的设计,提高了原有四合院的容积率。在保证日照的前提下,将屋顶做成坡型,一方面保留了原有四合院坡屋顶的形制,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容积率。,在色彩及材质上,菊儿胡同的第一层采用了灰色的砖墙,是传统四合院的延续,二三层则采用白墙灰瓦,用来烘托蓝天和绿树,使得光影的变化更明显。为了使天井更为明亮,内立面的处理十分简洁明快,错落有致的布局显示出良好的比例与尺度,通透的楼梯间和连廊的结合恰到好处。为了避免中庭有井的感觉,在院子的四周还打开了一到两个豁口,作为出入口,增加了通透性。庭院中还增加了许多公共设施,如石凳、花架、平台等。院内的铺地也颇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在室内空间设计上,新式四合院在室内空间功能布局过程当中考虑小型四合院只有一重院落,在三面或四面建房,结构简单、小巧。院内北房(正房)三间,为一明两暗式,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各两间或三间,供子女居住,南房又叫“倒座房”,一般作为会客室。这种空间安排模式一方面遵从了传统伦理功能,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的使用和审美需求。,(2)“山水城市”江苏省无锡县县域规划,山水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著名学者钱学森,他于1990年7月1日在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说:“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建造山水城市的居民区。”,无锡旅游现状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长江太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东邻苏州,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辖区内有惠山、青龙山、锡山等数十座山,还有2000多条河流穿插其中,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16.8%,水面面积占总面积的31.4%。辖区内有鼋头渚、灵山景区、中视传媒无锡影视基地、善卷洞风景区等名胜古迹,境内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荟萃,集江、河、泉、洞之美于一体,无锡旅游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七,是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全国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可以说,无锡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有山有水的城市。,无锡城市旅游形象设计面临的问题个性无锡作为太湖流域七大城市之一,它与其他城市的差别在哪?是水很特别?还是山有特点?或是有不一样的人文景观?地域性从无锡现有的地域性特征来看,蠡湖中央公园、鼋头渚、天下第二泉、清名桥等都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可是从这些景观的建设来看,摩天轮、气垫船、儿童游乐场在其他城市的景观中都已存在,这势必会降低旅游者对于无锡城市旅游形象的差异性认知。整体性无锡城市旅游形象还没有一个完整独立的形象标志。现有的城市旅游形象标志是套用了无锡城市形象的标志。,对策无锡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理念该以太湖为依托,要把握“山水城市”的内涵与实质,准确演绎“山水城市”的概念,以识别认同参与为原则,发挥“城在湖边”、“山在城中”、“佛水而建”的城市旅游形象魅力,将“自然山水”与“人造山水”有机融合起来,培育一种“古”与“今”、“自然”与“城市”并存的“山水文化”,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设计出无锡山水城市旅游的整体形象。依照“打太湖牌,唱运河歌,建山水城”和“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艺术,为了人民大众,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定位设计推出一套相关促销战略,对于不同景区、不同目标市场推出不同的形象设计以完善和强化旅游形象的整体设计。,(3)“古城居中,一体两翼,四角山水”江苏省苏州市发展规划,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中国华东地区特大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太湖东岸、长江三角洲中部。苏州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被誉为“中国园林之城”,素有“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东方水城”的美誉。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历史悠久1,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经过考证,认为苏州城为中国现存古老的城市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苏州曾邀请一批国内顶尖规划专家,商量制定苏州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为古城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也就是在参与苏州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吴良镛提出了“古城居中,一体两翼,四角山水”城市空间发展构想,这是一个灵巧的“九宫格布局:旧城居中,四角留出湖泊与空地,楔形绿地沿山脉、水系插入市中心;中新工业园区居东,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西,吴中区和相城区分列南北,此外还利用外环路沟通周边城镇。对比一下今天的苏州,可以发现,实际上苏州的城市规划基本遵循了吴良镛10多年前的整体设计思路。,(4)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设计,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和莱芜交界。济南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泉城济南,泉群众多、水量丰沛,被称为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在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的老城,基本上是现今游船环城一圈的区域:从黑虎泉出发,经泉城广场西门五龙潭大明湖公园北侧老东门青龙桥,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处天然甘泉,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独特的风光,也成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城市南北主轴是特色风貌轴,也是自然历史文化轴。从千佛山往北看,山、泉、湖、河、城融为一体。由吴先生亲手绘制的“山泉湖河城”草稿,今天已珍藏在济南市规划展览馆中。吴良镛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作主题报告时,特地讲到了自己当时的设想。吴先生说:“我鉴于济南旧城一时难以改造,建议往大明湖北发展新区,用中国城市传统布局的某些特点,如历史上的长安南望终南山子午谷,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用两座山头作为远处城市的大门;洛阳南面正对伊阙,即龙门石窟所在。济南城北正好有黄河边的华山和黄河北的鹊山,正好用它作为大门,这样南部千佛山、北面华鹊二山及黄河,中有小清河、东西泺水以及大明湖等,映带前后左右,对自然环境再创造,可以建成有丰富文化品位的新区。这就是济南风貌带的设想。”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气。与大明湖在同一条轴线上开挖北湖,并与大明湖遥相呼应,就是为了突出和完善山水城市空间布局,将城市风貌带发展轴体现的中心区服务功能及景观特色北延,形成新的城市功能空间。,(5)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张家港(Zhangjiagang),原名沙洲。1986年9月,撤销沙洲县,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命名设立张家港市。张家港位于中国大陆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是苏州所辖的县级市。东与常熟相连,南与苏州、无锡相邻,西与江阴接壤,北滨长江。张家港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张家港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在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会展、服务业和社会建设等领域成就显著,一直处于中国县级市的前列。,1995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张家港,并欣然为“张家港精神”题词,同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张家港召开,地处长江江滨的江南小城一时成为闻名遐尔的名城,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典型。张家港为提高城市品位,张家港市委市政府聘请了吴良镛等十一位全国知名的规划专家作顾问,并先后请江苏省城乡规划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研宛院完成了张家港城市总体规划和张家港市市域规划,以此确定城镇布局、城市建设规模、城市人口政策和城市化战略,总体规划获建设部规划设计一等奖。,步行街是张家港的标志性工程,但路面简单枯燥,建筑用材落后,外墙色彩单调,缺乏文化气息,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相协调,市政府决定全面改造,先后聘请有关专家反复论证,并组织专业人员去上海、南京等地学习参观,最后决定投入8000多万元,对行道两侧29幢楼立面全部改造,对路面进行景观设计,创造人性化的步行环境,并配直各类灯光,使步行街白天错落有致,晚上流光溢彩,形成别具一格的街景效果。无山无水一直是张家港的遗憾,但先天不足成为张家港人改变现实的动力。1996年搬迁体育场,修建了第一个市区绿化广场-体育新村广场,在市民的赞许中市政府受到了启迪,五年来先后拆迁了港城车站、兴港公司办公室、瑞港房产办公楼等建筑近4万多平方米,新建了和平广场、文化广场、马家泾广场,改造了沙洲公园。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骼,也是城市形象的反映。到过张家港的人能感受到张家港道路宽畅平坦,路灯别致、典雅,两侧林带整齐,这是张家港高质量道路建设的真实写照。,(6)“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博物馆,南通市城市历史与发展研究,南通,江苏省地级市,位于苏中,长江三角洲北翼,简称“通”,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东抵黄海,南望长江,与上海、苏州灯火相邀,西、北与泰州、盐城接壤,“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被誉为“北上海”。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入选“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一百年前,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清末状元张謇在通开办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随着时光流逝,这个“中国文博第一馆”,由于面积相对狭小等原因,需要建立新馆。通过南通籍工艺美术大师、清华大学教授袁运甫的推荐、介绍,吴良镛大师欣然接受了南通博物苑新展馆设计邀请。南通博物苑苑区西南,是博物苑新展馆,新、老馆舍沿着博物苑原址形成的两条轴线铺开,巧妙地连为一体。这一大手笔的规划、设计、建设,充分考虑了与历史保护区的互为映衬、和谐统一,显示了它的魂魄和气势,具有全新风格。它的设计者就是大师吴良镛。吴良镛对南通在中国近代城市中地位的思考由来已久,其理论不断丰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规划卷中,担任城市规划编写组主编的吴良镛在论及中国近代、现代城市规划时写道:“在实践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通的城市规划和建设。1895年至1925年,在中国实业家张謇推动下,南通为了发展近代工业和航运进行了近代市政建设。”2002年底,吴良镛先后在通、宁两地召开的江苏科技论坛南通分论坛和第三次江苏科技论坛上,首次向学术界明确表述,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2003年10月,在提出“中国近代第一城”这一理念后不久,应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邀请,吴良镛先生欣然决定,为南通设计一座能够展现“中国近代第一城”风貌的博物馆。当时已经80余岁的老先生,不顾舟车劳顿,先后7次来通现场指导。在他的规划设计下,城市博物馆采取馆中馆的形式,分为东、西两馆,东馆为两幢近代历史建筑改建整修而成,新建的西馆总面积13500平方米。西馆设中国近代第一城展览馆、南通规划馆、精品人居馆、建筑成就馆。东馆开设个人收藏馆、中国近代第一城全盛缩微馆和南通名人雕塑馆。西馆底层为“近代第一城”展览馆。通过场景复原展示南通城市发展历史及“近代第一城”城市建设、实业、文化、教育等成就。在提出“第一城”这一理念后不久,吴良镛又主持了中国近代第一城规划研究的编制,为了搞好这一规划,吴老走街串巷,唐闸、寺街、西南营,在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生产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你比我猜课件
- 智慧树知道网课《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导论(哈尔滨工程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非战备状态管理办法
- 企业环保安全培训文案课件
- 纪检巡察工作管理办法
- 纪检材料归档管理办法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 (公职考试)2025时事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讲解与模拟试题及答案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 (人教PEP2024版)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
- 4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电缆工程电气专业)-2024年版
- 零时工合同协议书
- 护理共情沟通技能提升
- 脱离母子关系协议书
- 诊所负责人聘用合同9篇
- 高级保洁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版)
- 2025-2030中国水利信息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四轮定位外协协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