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复习题_第1页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_第2页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_第3页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_第4页
工程测量学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填空(1)在动态变形模型的正则数学表达式中,加权函数,瞬时变形影响因素的大小。(2)在GPS载波相位测量中,GPS接收机之间的一次差异消除了星钟误差,削弱了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和卫星星历误差。通过查找GPS接收器和卫星之间的二次误差,可以消除工作站之间的相对时钟差校正错误。求GPS接收器、卫星和观测经验要素之间的三次误差,就能完全消除未知数。(3)激光跟踪仪可分为角度测量部分、距离测量部分、跟踪部分、控制部分和支撑部分等五个部分。(4)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看不到水下地形起伏,与土地地形测量不同,可以选择地形特征点进行测量,某些测量点只能通过斜线或山点方法相对均匀地放置。另外,水下地形的测量内容不如陆地多,一般只需用等高线或等心线表示水中地形的变化即可。(5)工程控制网的质量标准如下:精度标准;可靠性基准灵敏度基准和成本基准。(6)工程测量主要由以工程建设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机械设备为对象的工业测量两部分组成。(7)桥梁平面控制网络设计必须准确,以确保测量后满足桥梁轴长和桥梁桥墩中心定位的精度要求。(8)对于不包含轴和倾斜轴的隧道,如果全侧贯通误差的极限差为300mm,则地面控制测量引起的侧通过误差的允许值为86.6 mm,由外侧通过高程测量误差引起的高程通过的允许值为17.8 mm。(9)“平均清除方法”是佩策教授制定的,一般用来确认参考点的稳定性。(。(10)桥梁建设平面控制网络经常有独立的坐标系,对于直线桥,轴是平行或垂直桥轴方向,对于曲线桥,轴是可选的平行或垂直于一个海岸轴点的切线。选取桥墩顶部平面做为投影面。(11)如果两条直线的交点由a和半径为r的单个圆曲线连接,则曲线的长度为l。使用带有缓和曲线的缓和曲线连接时,如果缓和曲线半径仍为r,缓和曲线长度为l0,则曲线长度为。(12)按用途,工程控制网络可以分为测量网络、施工控制网络、监测变形网络和安装控制网络。二、选择题(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三、四年举行一次的“工程测量国际研讨会”(b、e、f)等3个国家举行,主要交换为(a、b)。1)A英国b德国c法国d匈牙利e瑞士f奥地利g意大利h波兰2)英语b德语c法语(2)工程测量专用设备可以观察(B C E F H I)等几何量。a方位角b偏移c位移d水平角度e倾斜f垂直g高程h扰动I距离变化j高度角度(3)影响流体静水位测量精度,不能有效消除的因素包括(A C E G):水平.指示高度测量误差;b连接的管道倾斜;c测量点的温差影响;d大气湿度影响;e连接管中的液体残余气泡;f零差;g液体蒸发影响。(4)变形监测要求自动化的原因包括:A B D F I Ja变形太快。b监视点太多。c监视精度太高。d监视间隔太短。e数据处理太麻烦。f不能影响生产和运营管理。g观测成本太高。h可靠性要求太高。I监视操作太危险。j监测环境太差。(1)地形测量与施工放样比较,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b、d、g)a使用相同的设备;b工作方式;c工作程序相同。d测量方法相同e使用其他设备;f工作原理不同。g反对工作程序;h测量方法不同(2)必须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添加缓和曲线,并将圆曲线外部轨道设定为h0,以确保铁路直线和圆曲线的平滑连接。对于缓和曲线,必须准确地说:(d)在A HY点,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部轨道升程为h0在B HY点,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部轨道升程为零在C HY点,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部轨道上升为零在D HY点,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部轨道升程为h0(3)对于控制网络的可靠性,以下几点是正确的(b)a网络中的观测测量精度越高,ri就越大b对于确定的网和设计方案,网中观测到的测量精度越高,ri就越小C ri越大,网络中的观测值越高D ri越小,观测的粗糙差异越容易发现(4)求出精密微安装测量控制网络侧长的方法(c)。a通过精密全站仪距离测量b通过精密角度测量间接获得使用c专用铟瓦测距仪(5)测绘数据是满足工程规划设计需要的主要质量标准(a、b、c)a地形图的精度;合理选择b尺度;c选择测绘内容;d图形密度。(6)制定变形监测方案的准则包括:(a、b、c)a描述或确定变形状态所需的测量精度。b要测试的次数(观察周期数);c两个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t;D 1周期允许的观察时间。(7)对初始测试导线结果的两次修改意味着(a)。将a导线坐标增量总和更改为参考椭球体,然后更改为高斯平面。将b导线坐标增量总和更改为“高斯平面”,然后更改为“参考椭球体”。首先将c导线坐标增量总和更改为水平面,然后更改为高斯平面。将d线材座标增量总和变更为高斯平面,然后变更为水平面。(8)线路建设复试的目的是(b)。a重新测量文件点;b恢复固定文件点并检查固定测试质量。修改c文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d通过整条线路里程消除链条。(9)如果构造控制点错误的影响是全点错误(a、b、c),则对细节点的影响可以忽略。a 10%-20% b 20%-30% c 30%-40% d 40%-50%(10)以下方法之一(a,b)用于水平位移监测。(e)用于垂直位移监测;(c,d)用于变形监测。铅线法b激光准直c垂直d反向垂直e流体能量水平三、简单的回答(1)变形监测网络的坐标系和基准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如果变形体的范围很大,造型不规则,则可以选取既有的大地座标系统。对于具有明显结构特征的变形主体,最好使用基于监视主体的坐标系统。一旦选择了固定标准,该标准在整个变形监测期间必须保持不变。如果只对目标点的相对运动感兴趣,可以使用自由基准,而不设置参照点。(2)施工阶段铁路工程测量简述。主要是测量任务,包括中心线测量、中间文件测量、垂直、横断面测量和横断面图绘制、本地地形图映射、线建设测量、曲线测量、完工测量等。(3)归化方法放样与直接放样的异同简述。答:归化法放样与直接放样方法一样,测量距离、角度或高低等基本元素,最终校正现场的特定放样点。归化法放样与直接放样方法不同,在初始放样输出点后,需要精确测量和计算初步放样点的坐标,与放样坐标相比,通常在需要更多放样精度时使用精确的放样方法。四、论述问题(1)工程测量发展趋势的“六化”是什么意思?用论证的例子说明。“六个现代化”:内外产业运行的综合测度;数据收集和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智能系统行为;测量结果和产品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的网络。数字测绘系统、地面控制测量数据收集和处理自动化、建设测量自动化等测量机器人自动执行无人值守自动测量过程。测量结果和产品实现了数字化、图形可视化、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和模拟计算、信息的网络共享、传播和增值服务。“16个字”是准确、可靠、快速、简便、实时、持续、动态、遥测。从不同角度总结现代工程测量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各种车辆、机载移动测量系统等快速、动态的方向发展,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测量手段。(2)与测绘控制网比较,讨论施工控制网的特点。1)控制范围小,控制点密度大,精度高2)经常使用因施工,影响很大4)控制网络的坐标系与构造坐标系一致5)投影面与项目的平均高程面匹配(6)有时分为两层结构,辅助网络可能比第一层网络更准确(3)讨论变形监测网与施工控制网的异同。网络的图形,测量方法基本相同,精度高,有时施工控制网点可以兼作变形监测网络的基准网点。目的不同,用途不同。具体地说:变形监测网由分为一维网、二维网、三维网的参考点和目标点组成。您可以放置各种造型,以选取既有的大地座标系统。对于具有结构特征的变形主体,应考虑灵敏度,进行迭代观测,防止每个期间的观测体系发生变化,如果在中间改变观测方法(例如仪表、网络、精度等),则应在该观测周期中同时使用两种方案进行观测,以确定两种方案之间的差异,并便于周期观测数据的处理。施工控制网络控制的范围小,控制点的密度大,需要更高的精度。经常使用。工程的扰动很大。控制网络的坐标系与构造坐标系一致。投影表面与项目的平均高程表面相匹配。有时分为两级布,二级网络可能比一级网络精度高。施工高程控制网:一般分为两阶段布局。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络通常单独放置。对于平面区域(例如行业场地),平面控制点通常用作高程控制点。(4)介绍了工程测量内部和外部产业集成和自动化,并举例说明。答:工程测量的“集成”可以解释为,无论现场工作采用一种或多种、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测量设备,都是通过集成数据收集格式以及内部和外部行业数据接口定义的,因此可以在现场结束时一起进行和完成。此处,“自动化”不是实地纪录测量工作的完全自动化,而是指测量数据的预处理、传输和通信,从而形成无需手动干预和处理的电子数据的自动化过程。控制测量结束后,可以在桩号处执行控制网络的调整计算,可以在放样过程中自动计算构造放样数据。五、计算问题1,如果点p的座标是以极座标方式测量的,而点p与起点的距离为100,并且需要点p的点误差5cm,则系统会尝试根据各向同性原理确定角度测量和距离的准确度。极坐标法测量p点的点误差为:角度测量和距离误差以及其他影响2、极座标测量与转角网路中的角度测量错误会产生横向错误,角度测量错误会产生纵向错误,角度测量错误为1.0 ,边测量的固定错误为1,边测量的比例误差为50、100、500、1000、1500、2000与2500,边测量的比例误差为垂直,以及如果满足,则认为拐角精度匹配,指示拐角精度匹配的边长度部分。解决方案:1)角度测量错误导致的横断面错误计算如下:其中是角度测量误差(单位)、是206265(单位)、距离测量边长度(单位mm)。2)横向测量误差引起的垂直误差计算如下:或者,其中侧测量的固定误差(单位:公厘)、侧测量的比例误差(单位:1ppm)、距离测量的长度(单位:公厘)。3)对于此问题,水平误差计算如下:(a)纵向误差的计算公式如下(b)或者(c)(4)因此,将距离测量边长度分别设置为50m、100m、500m、1000m、1500m、2000m和2500m的层代(a)、(b)、(c),可以获得下表所示的结果。(m)(毫米)(毫米)按公式(b)按公式(c)按公式(b)按公式(c)500.2421.0011.0500.2420.2311000.4851.0051.1000.4820.4415002.4241.1181.5002.1681.61610004.8481.4142.0003.4282.42415007.2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