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_第1页
柘荣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_第2页
柘荣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_第3页
柘荣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_第4页
柘荣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柘荣县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2018年2月2日1、 规划背景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建设实施审批的关键条件。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颁布出台,首次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示了控规的“法定性”。柘荣县人民政府为梳理解决早期富源中小企业管委会已出让工业用地,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实现柘荣县省级经济开发区控规单元全覆盖,有效实施城乡总体规划,指导建设项目审批规划管理。根据城乡规划法和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柘荣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柘荣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柘荣县刀剪产业退城入园转型升级工作指挥部共同委托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柘荣县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控规的编制,落实总规和各专项规划的要求,并与在编周边区域的控规衔接,完善片区工业产业布局,指导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的开发建设。2、 编制过程因柘荣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调整,同时省住建厅新出台了控规编制导则。原编制的控规不符合现有总规要求和控规导则规定。2017年6月,柘荣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柘荣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柘荣县刀剪产业退城入园转型升级工作指挥部共同委托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修编柘荣县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7年7月,规划形成初步方案。2017年9月,召开规划初步成果规划征求意见会。2017年11月,征求柘荣县刀剪产业退城入园转型升级工作指挥部意见。2018年1月25日,柘荣县人民政府郑圭冬副县长主持召开柘荣县砚山洋山海协作示范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家评审会,会议原则通过本规划。3、 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内容(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二)规划范围 西至际头茶林里,东至城郊乡的眉洋村,北至城郊乡的上岚前村,南至现状104国道,总用地面积322.81公顷。(三)建设目标打造山海协作示范园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的系统化、规模化、人性化、科学化的新型工业园。1、便于规划管理部门,开发建设部门在执行规划工作中有据可依。2、为投资部门的用地选择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3、力求将山海协作示范园建设成为管理完善、环境幽雅的高标准、高起点、示范型园区。(四)功能定位以五金刀剪、机械铸造产业为主,食品等传统产业为辅的新型示范园区。(五)城市人口规模预测2030年全区共可容纳人口1.1万人。(六)城市用地规模规划2030年,城市总用地约322.81公顷,其中建设用地为225.5公顷。(七)规划结构根据本区的现状及自然条件,规划以104国道和金剪路为主轴,形成“三心、两轴、三区”的结构布局。三心:工业区内,在亥窑下村结合原有的村庄用地规划设置一些办公、商业、居住等配套设施,从而形成工业区的综合服务配套中心,以及在整个园区中部位置,依托山顶岚的山体绿地,形成整个园区的两个绿心,形成本区的娱乐活动及视觉中心。两轴:指南北向、东西向各一条产业发展轴。三区:根据道路的分隔和产业的集聚形成的五金刀剪产业园、机械铸造产业园、轻工业产业园。(八)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规划规划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每个居住小区由一到三居住组团组成。居住区的中心位于东南片区内,配套了行政办公、幼儿园、文化中心等居住区级公建,居住小区按照规范要求配套相应的小区级公建设施。规划区建设采用多层和小高层为主的单元住宅形式及社区居住模式,住宅日照间距不得小于1:1.1。规划二类居住用地面积 8.76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3.71%,人均居住用地面积13.14平方米。主要位于园区东南部,现104 国道西侧。其中服务设施用地0.3公顷。(1)居住社区组织本区分 2个居住社区进行管理,为亥窑下社区和美貌岩社区。亥窑下社区内居住用地 4.61公顷,以二类住宅用地为主,商住混合用地4.19公顷,其中包括远期园区西北侧茶林里、缪厝里、际头、下岚前等自然村庄安置用地,总人口约 0.7 万人。美貌岩社区内居住用地3.75公顷,以二类住宅用地为主,主要为县保障性住房,总人口约 0.4万人。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园区内公共设施主要有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宗教用地。总用地面积3.04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1.35%。(1)、行政办公:规划于居住组团和机械产业园内布置一处园区办公管理用地。总用地面积1.74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0.77% 。 (2)、文化设施用地:规划于居住组团内文化活动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0.32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0.14%。、教育科研用地:规划于五金刀剪产业园内教育科研用地。总用地面积0.63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0.28%。、宗教用地:宗教用地是指规划区内现状分布的三清观、土地庙等用地,用地总面积约0.35公顷,规划予以保留。3、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1.7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76%,人均用地面积1.56平方米。(1)商业用地规划规划商业用地 1.2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 0.55%。商业设施结合居住片区中心建设,布置超市、零售店等,为生活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园区东侧设置酒店和市场用地,服务整个工业园区。(2)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规划规划加油占二处,位于 104 国道西侧,占地 0.47公顷。4、工业仓储用地规划(1)、工业用地工业总用地面积130.32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57.79% ,工业组团包括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参考柘荣县工业类型和基本发展状况,以及柘荣县四季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为减少工业对园区的居住区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将一类工业布置在园区的西部,将居住区与二类工业隔离。其中一类工业总用地面积为43.67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19.37;二类工业总用地面积为86.65公顷,占园区总用地的38.42 。(2)、仓储用地规划于三个产业园各布置一处仓储用地,总用地面积6.22公顷,占园区总用地面积的2.76%。(九)道路交通规划1、交通发展策略(1)、交通规划的重点是优化土地利用,通过道路功能的合理划分和道路网布局的优化配置,妥善处理城市内部,对外交通及过境交通之间的关系,实现三个不同层面交通流空间上的分离,即过境交通的疏导、对外交通环境的优化和内部交通的改善,并着重做好与周边现有道路的衔接工作;(2)、结合地形合理确定区内道路走向、路网密度,均衡交通流分布,减少货运与客运间的相互交叉和干扰,建立一个布局合理、等级明确、功能分明、快捷有序、舒适安全的道路网系统;(3)、塑造合理有效的交通结构:逐步发展公共交通,合理控制私人小汽车发展,保留自行车交通,货运向专业化发展;(4)、重视静态交通设施、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加油站、货运流通中心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 (5)、处理好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尽量减少两者间的相互交叉和干扰。车行系统的组织应与用地布局密切配合,与开发强度相互协调,发挥道路的最大潜力。2、对外交通104国道是现状的主要对外交通线,规划远期104国道改道后穿越本区。规划准备动工建设的沈海高速公路复线柘荣互通口距本区仅4公里。3、道路网规划(1)、道路网规划、形式:规划区路网采用较为方整的道路网结构,形成“两横、两纵、一环”的道路结构,间距比较均匀,联系方便。、等级: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2)、道路网结构:、主干路以104国道、湄洋路、金剪路、振金大道和金科大道为主,承担区内主要交通联系,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主干路红线宽度18-24m。、次干路作为主干路的补充,主要起汇集、疏散交通流的作用。次干路红线宽度14-16m。、支路主要用于局部地段的用地划分及地块的交通出入,红线宽度8-12m。在不影响系统的联络性前提下,规划内部支路可以根据今后开发需要适当调整红线位置。3、道路横断面:根据规划道路的功能、等级及未来的交通量,对城市道路断面、红线宽度和车道数进行安排和适当调整(具体详见道路断面图)。表1、园区主要规划道路一览表路名道路性质路长(m)路度(m)用地面积(m2)断面组成104国道主干道288824693124+16+4梅洋路主干道166024398404+16+4金剪路主干道122618220683+12+3金科大道主干道85818154443+12+3振金大道次干道128118230583+12+3正大路次干道101616162563+10+3张剪路次干道3221651523+10+3林前路次干路160216256323+10+3龙际路次干道137116219363+10+34、静态交通设施规划(1)、停车场规划中对停车场考虑主要是机动车停车位安排。园区远期总人口11000人,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社会停车场地总面积按规划人口每人0.8平方米计算,需要停车面积为0.88公顷。根据功能组团的需要,规划在生产区布设了5个集中的机动车社会公共停车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