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2.ppt_第1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2.ppt_第2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2.ppt_第3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2.ppt_第4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心术)资料2,2,诗海探珠满庭芳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3,佳诗品韵清幽书香【赏析】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在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4,【思考】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5,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第18课心术,基础自主学案,6,基础自主学案,7,8,9,10,11,突然出现,激起义愤,12,发奋自厉,试探(虚实),13,六、特殊句式(1)省略句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利害”前省略定语“战争形势”)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而后”前省略主语“将帅”)(2)判断句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也”表判断)(3)状语后置句邓艾缒兵于穴中(“于穴中”后置于“缒兵”之后,应置于前),14,七、名句默写为将治道,_。凡战之道,_,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_。,当先治心,未战养其财,既胜养其心,15,八、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16,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_。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其文得欧阳修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_,均列入_。苏洵的文章多为政论和军事论著。,老泉,“三苏”,“唐宋八大家”,17,如衡论、上皇帝书等文,以古鉴今,明确提出治国兴邦的政治革新主张;在审敌、御将、兵制、上韩枢密书、项籍以及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为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同时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将才等主张。所作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如张益州画像记、木假山记等。,18,2资料链接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文章逐节论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而以治心(即将帅的思想与军事素养)为核心,所以标题叫“心术”。,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处是什么?【提示】这句话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将领要沉着冷静。色,脸色。意指镇静沉着,在突发事变前毫不惊慌失措。,35,2“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句子中的“忍”与“勇”,“静”与“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此句运用排偶的手法,阐述了“忍”与“勇”、“静”与“动”的辩证的对立关系。这样的排偶句不仅音韵铿锵、气势不凡,而且极富哲理。不难看出,对战争的问题,作者总是从矛盾双方着眼去思索,并寻求解决的方法。,36,3什么是“治心”?作者认为作为主将,应该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提示】“治心”,就是心理修养。作者认为,主将的心理品质最重要的有二:第一,超人的镇定,临大事而不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第二,极度的沉静,能有效地排除一切干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能如此,就能把握利害得失,能够抵御敌人。,37,4什么是“上义”?你是怎样看待苏洵的“上义”说的?【名师点拨】“上义”就是崇尚正义,“不义,虽利勿动”,把正义性作为军事行动的准则。苏洵是从利的目的性出发提出尚义原则的,因为背义逐利的战争只能获得一时之利,最终将弄到“不可措手足”的地步,那就大不利了。依利而行,则可尽天下之大利。因为“惟义可以怒士”,怒士,就是激励士气,“士以义怒,可与百战”,正义之师无往而不胜。,38,5本文在论证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论证了哪些关系?请举例说明。【名师点拨】文章深入实际,阐释道理,以理服人,以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在文中,作者论述到下列关系,这些关系都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法思想:如,战争中的“义”和“利”的关系;战争与财、力、心、气的关系;战争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智与愚,理和势、忍和勇、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双方因素的关系。,39,细剖深析楼主苏洵的将应“智而严”,士则应“愚”的观点我们该如何看待?沙发只有这样,士兵才能委身听命,与将共生死。作为一名军人,就应该不带有个人情感因素地绝对服从上级领导,我们现在的军队不也是这样吗?,40,板凳这实际上表现了苏洵的封建思想,智将管理愚士,当然易于管理,士愚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苏洵的目的显然不单单是考虑军队军心的问题,也是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的,实际上是一种封建权术。,41,三楼将“智而严”士则“愚”的观点确实带有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的感情色彩,但如果单从军队作战考虑,也有其很大的合理性,要求士兵应绝对服从和无条件执行命令显然是能够集结军心,“人心和,泰山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对整个军事作战十分有利。,42,写作素材积累,对偶的修辞手法和长短句的交替互用此文给人以排宕顿挫之感,这主要得力于文中大量排偶句的娴熟运用。在散文中运用排偶句,“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不仅吸收了骈文音调铿锵、形式优美的特点,而且排偶句和长短句交替互用,有连类引发、一气贯注的效果。这篇不足一千字的文章,排偶句却有十余处之多。,43,像“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这样的排偶句,不仅音韵调铿锵,气势不凡,又是极富哲理的警句。茅坤说“此文中多名言”,就是针对文中大量的排偶句而言的。这些句子语言精炼,内涵丰富,为文章添色不少。,44,随堂练笔尝试运用骈文的排偶句和长短句,写一段抒情性文字,字数100字左右。,45,1课内素材开发面对国势日弱和外敌的侵略,苏洵用心研究兵法和战例,此篇文章阐述了智和愚,理和势,忍和勇、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双方因素的关系。作者总是从矛盾的双方着眼去思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