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园林布局(二)_第1页
new园林布局(二)_第2页
new园林布局(二)_第3页
new园林布局(二)_第4页
new园林布局(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116,第二章园林布局(二),园林专业教程,刘宗才制作,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中国园林布局手法主景与配景的布局景物的组织前景的画面处理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园林动态序列布局园林色彩构图,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中国园林,特别是自然山水园林,追求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把自然与生活环境融合在一起的空间。中国园林造景的核心是创造以诗意和画意意境为主的写意山水园林风格。,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1.自由灵活的布局选地现代城市风景园林建造,“选地”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已经完成。几种情况:城市公共绿地:如公园、游园、城市街道绿化、滨水公园等等,都是提前于此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经确定位置和范围了的,应在具体建设时已无“选地”可能。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应考虑预留绿地的合适位置。住宅小区:亦属已确定位置,在小区规划,进行建筑布局时,应与景观一同考虑,以提高小区景观档次。单位绿地:与小区绿地情况类似。,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1.自由灵活的布局布局(规划)园林艺术创作要处理诸要素(如山、水、花木和建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人工建筑物和自然景物之间的关系。为了使这些物质要素能构成和谐的整体环境,突出自然美,首先,必须处理好园林的总体布局,也就是要作好空间的组合。圆明园网师园,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1.自由灵活的布局布局(规划)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布局的不同:古典园林:以山、水和建筑为主体进行布局。无山、水、建筑不成园。以主题分区,不考虑现代社会公众对功能分区的要求。现代园林:以功能要求进行分区布局。譬如大型公园应有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文化娱乐区、体育运动区、老人活动区、管理服务区等必设区域,有必要的可设一些特色区域,如盆景园等。,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1.自由灵活的布局中西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别西方园林在总体布局上采用均衡对称形式的平面构图,强调中轴线的主导作用。花木、建筑、道路、水池、喷泉、雕塑都根据中轴线对称的布置,并多呈几何形图案。甚至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则的形体,如圆形、卵形、锥形等。一切显得井井有条,强调了人工美。西方园林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同样是受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美在于比例和数,由于人体也有着比例和数的关系所以人体是美的表现。,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8/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1.自由灵活的布局中西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别中国园林自由灵活的布局在平面形式上表现为不规则的平面构图,小至园内的一些小景区也几乎都采用这种形式,这在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中表现最为突出。至于皇家园林中的宫殿区和部分建筑群,是为了强调皇权和适应封建礼制的需要,将平面处理成规则的布局形式,显得严谨规整。,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9/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1.自由灵活的布局中西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别由于中国古典园林要满足多种实用功能的需求,建筑占有较多的面积,特别是在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中,建筑密度多在15%至多40%之间,因此,在布局上处理好建筑在园林中的位置,对于创造自然山水景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园林建筑的布局大体采取以下的方式:建筑集中布置,与山水形成对比。建筑分散布局,相对集中成为重点。建筑分散布置,注重和山水、树木自然环境的融合,如园治所说:“花间隐榭,水际安亭”。,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0/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1.自由灵活的布局中西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别江南私家园林的布局方式多以水池为中心,水池的两面分别为山和建筑,形成对比,园内主要厅堂常位于和住宅相邻处。北京颐和园的布局以自然山水为主体,在山前昆明湖开阔的自然环境中,湖面占了很大面积。因此,把十几组大小建筑群与小景区集中布置在万寿山的前山阳坡一带,形成以排云殿佛香阁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其他较大的景点分组点缀在沿湖的堤岸和湖中的小岛上,从而形成了山和水、实和虚、宏丽的建筑和疏朗的水景的强烈对比,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景观特点十分鲜明。,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1/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2.空间分隔手法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观,同时也为了满足多种实用需要,中国园林采取分隔景区和空间的手法,把全园分隔为若干景区。各个景区都有风景主题和特色,这是中国园林为丰富园景和扩大空间感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2/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2.空间分隔手法私家园林的布局多是在园中部挖池堆山作为主要景区,一些小景区围绕主要景区布置,开敞疏朗与紧凑迂回相结合,构成了曲折而又有变化的景观。园内主景区常以山水为主题,如南京瞻园、无锡寄畅园和苏州的拙政园、艺圃、怡园等。有的主景区则注重表现一种自然特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和上海豫园的黄石大假山都是以山石取胜。总之,园林景观既要主题突出,形成特色,又要富于变化,使两者统一起来。,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3/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2.空间分隔手法皇家园林的规模远远大于私家园林,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而建造的,因此可以利用各种地形条件来创造不同的园林景观,并加以分隔。颐和园的东部为占地面积较小的宫殿区,其后的山水区是主要景区。但山水区又被万寿山分割为辽阔的前山区和幽深的后山区。但前山区毕竟过于辽阔有空旷之感,就用西堤和其支堤将昆明湖划分为三个大小不同的水域,每个水域中各有一个岛屿,沿湖又有一些小景区,从而形成了有主有次的水域和景区。,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4/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2.空间分隔手法园林划分空间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利用自然的山、水和植物,也可使用人工的墙、廊、房屋、桥等建筑。皇家园林由于多是利用自然山水建造,而且占地较广,因此用自然山水作为分隔景区的主要手段,小景区多用建筑分隔,如宫殿区的建筑庭院。私家园林的主要景区则多用山、水、树木和建筑结合使用分隔景区,以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一些小庭院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多用墙、廊、房屋分隔而成。,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5/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2.空间分隔手法用建筑分隔景区易产生规整呆板的效果,因此常用以下方法来处理:第一,小空间中再求变化。苏州拙政园海棠春坞是用围墙和走廊围成的小庭院,平面为三合院形式,但房屋不用传统的三开间平面,而用东小西大的两开间平面,两侧小院也相应东小西大,在一个占地仅约140m的空间内形成三个大小不同的小院,加之有花木和湖石点缀,整个空间就显得生动活泼了。第二,廊、墙形式多样,分隔灵活。廊有直廊、曲廊、波形廊、复廊等形式,根据其位置,有沿墙走廊、空廊、楼廊、爬山廊等,墙则有云墙和花墙的变化,廊、墙转折起伏灵活方便,使空间能形成多种形式的变化。第三,注意空间的通透,克服封闭感。,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6/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2.空间分隔手法用山分隔空间山作为分隔景区的手段,切忌造型呆板闭塞,拙政园和留园的假山都用弯曲的水溪分隔,使假山形成主次之分,山形显得轻盈,同时,水池有源远流长之感。水,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7/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2.空间分隔手法用水分隔空间水给人以清澈、明快的感受,作为分隔空间的一种手段,有着隔而不断、虚中有实的效果。水的迂回盘曲,还将一些小景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树木分隔空间用树木分隔空间,在皇家园林和风景名胜园林中起着较好的作用,如颐和园前山昆明湖沿岸和后山沿湖的一些树丛巧妙而自然地分隔了空间,使景色若隐若现,富于变化。在私家园林中,由于占地面积小,树木多为孤植、丛植,分隔空间的作用并不明显(!),需注意和建筑、山石配合,以取得分隔空间的效果。,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8/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3.空间对比空间大小的对比:以小衬大是园林环境为突出主要空间所惯用的一种手法。当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空间毗邻在一起时,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必然使大空间显得更庞大。皇家园林由于规模大,它的布局方式常是在一个大的山水自然空间周围分隔成许多较小的空间,这种小空间多为园中园的形式,然后,再在小园区分隔空间构成景观,即所谓集锦式布局。因此,这种逐步过渡的对比形成了多层次的、各有特色的空间景区。例如前述的颐和园的空间分隔,在昆明湖大水面的四周就布置了许多小园林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19/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3.空间对比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大都处于城市中,面积较小,为了取得小中见大的效果,常用欲扬先仰的办法来组织空间序列,就是先要经过一些小空间,才能进入大空间主要景区,利用大小空间的对比,从而突出了园林内部的主景区。苏州留园的入口处理是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入园门后,在较宽敞的前厅东侧是一长约8,宽约1.5的过道,再折转经过两个差不多大小的过道后,还要依次通过敞厅和“古木交柯”,才能进入开朗的园内主景区,其大小对比的强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园林空间大小的对比是相对的,不仅“小中见大”,当从大空间进入小空间时,也能“大中见小”。,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0/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3.空间对比空间形状不同的对比:不同形状的空间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气氛,整齐规则的空间给人以严谨规整的感受,曲折不规则的空间则给人以自由活泼的感受,两者必然形成强烈的对比。皇家园林的宫殿部分多为规整的空间形式,而园林部分则是自然山水空间,互相衬托,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一些园中园的形式多为自由灵活的布局,但也有少数在布局中采用规整空间和自然空间的对比。如北海静心斋的入口部分用房屋和走廊对称地组成长方形的小院,院内曲折的水池,自然的山石,葱郁的树木,建筑参差错落,这和规则形水院的严谨气氛形成强烈的对比。,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1/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3.空间对比空间的开敞和封闭的对比:在“园林构图艺术法则”一节中已经讲过。,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2/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3.空间对比建筑空间和自然空间的对比:现代园林均以自然空间为主,不再以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的对比为主了。有兴趣研究古代建筑的,可以详细了解这方面的内容。,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3/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4.空间的渗透和层次中国园林在意境上追求雅、深、远、秘,因此空间布局注重蜿蜒曲折,用以达到上述效果,即“景贵乎深,不曲不深”。空间渗透的手法,对于占地面积很小的私家园林,为求得深远的空间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建筑庭院为框架的园林构图,其空间的渗透及层次问题,主要是靠院、廊、门等来解决的。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构图的空间参透和层次问题,是以植物围合空间的变化来实现的,这个问题在植物造景中将详讲。,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4/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5.对景与借景对景对景是指静观或动观时安排在游人正前方的一些景物,借以免除视觉中的寂寞感。对景不是园中的主要景物,但是散置在园内点缀、烘托、陪衬其他景物却是不可少的。,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5/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5.对景与借景对景静观对景:是指建筑物附近的附属景物。常见如休息建筑供人停留休息但不是单纯的休息要有景可赏。远眺对景:远眺的内容不是人力所能制造,只可以有意地安排建筑的方向使人便于眺望取景,这种对景不属于造景酌范围。,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6/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5.对景与借景对景静观对景:是指建筑物附近的附属景物。近观对景近观的内容常安置在休息建筑的四周,必须人造,在造对景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它的位置,例如窗与门的外面有意地安排小水池、雕塑小品、树丛、孤党石、假山、孤植树、花坛、花台等使人们在停留休息时。虽无远景临窗近观也颇不寂寞。中国古典园林中凡是厅堂正门的对面隔着天井经常设有高设花台或荷花缸、盆景等这都是很典型的对景。,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7/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5.对景与借景对景动观对景:是在道路端头或转弯的地方安排简单有趣的景物,使人在路上移动时受到它的吸引,至少感到前方有景可赏。整齐式的园林,道路多为直线尤其交叉口或放射式道路的中心点上一个景物可供几条路作对景西方园林在这里安放雕像、喷泉、日规、鸟浴、花坛等。十分精心地加以布置称为“权心“(focaIcenter)。,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8/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5.对景与借景对景动观对景:自然式国林道路曲折多变,对景的安排不能公式化,也不能安放在路中心线的正前方,所以弯曲处、交叉处(十字形或丁字形交叉)都要在路旁安排适当的园林小品、灌木丛、山石、自然式花篱、盆景式树椿、小土山等,营造自然情趣。日本式园林中善于点缀一些小型对景如石灯笼,洗手水钵,圆卵形山石等但多半已成为公式化的传统位置与中国的自然式园林风景有所不同。,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29/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5.对景与借景借景园林无论形式及大小,其空间总是有限的,借景是扩大景观空间感的有效手段。远借:主要指借取园外景物。有两个途径:提高视点:利用地形或建筑提高视点,得到远眺的机会,以达到借景之目的。借入园外较高景观。实例一实例二远借还有一些偶然的内容,如天上的飞鸟、飘逸的云霭、晚霞,青天、明月等。只要留下透景空间,这些均可遇到。,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0/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5.对景与借景借景近借(邻借):近处可借的,邻近园内的景物也可以借赏,但必须有楼台俯视或开窗透入,但随着社会进步,家家拆除了围墙,邻借这一条就不存在了。园林景物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陪衬的关系,都不是孤立的,如果都认为是借景,在概念上似是而非,由此可能会造成景与景之间关系的混乱,如主次的关系、虚实的关系、明暗的关系等。不一定是借景造成的。,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1/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一、中国园林布局手法5.对景与借景借景从园林发展的前途而论,将来城市园林的远景必然会废除围墙,自然式的公共园林穿插在居住区之间,形成城市公园化。早年借景的提出是在园林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如江南私家园林),设计师与园主希望扩大空间感,无可奈何的向四周借入一些风景,实际上是消极的、虚无的解脱办法,使桎梏在围墙内的赏景心情得到一点宽慰而已。,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2/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按照传统园林的观点,主景是全园的重点或核心,它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是主题或主体所在,是全园视线控制的焦点,也是精华所在,具有压倒群芳的气势,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配景起陪衬主题的作用,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3/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以杭州西湖为例,西湖风景区当以西湖为主体,以孤山、小瀛洲、阮公墩、湖心亭及苏、白二堤为配体。如果西湖没有这些配体就会显得单调,有了它们,西湖的风景就有了层次和深度,景观就丰富多了。反之,这些配体若缺少了空明如镜的西湖,它们的存在也将失去意义。又如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和昆明湖,前者为主景,后者当属配景,万寿山因有昆明湖的衬托,显得高耸和雄伟,昆明湖因有万寿山之对比,而越显其宽广和平静,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4/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评论:国内大多数教科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均以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理论为基础,与现代园林的新理论完全不同。譬如,教科书上大讲特讲的主景,其实都是园林建筑和堆山理水等硬质景观,而这些硬质景观在现代园林中根本不可能作为主景。就现代园林而言,一个公园、一个游园,乃至一个校园、一个机关庭院,不可能以一个主景统治全园,必须进行功能的分区,在各功能区内还需再进行空间分割。如果一定要强调主景和配景的话,在最终分区内的某一景点上可以考虑营造主景。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到这一问题。,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5/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突出主景的主要手法有下列几种:,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6/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1.主景升高为了使构图的主题鲜明,常常把集中反映主题的主景,在空间高程上加以突出。当然,主景升高,只是使主题突出的许多因素中的一个,如果没有综合运用其他多方面的手法,孤立地升高主体,那是没有生命的形式主义的手法。在园林的地形地貌处理、堆山和种植设计中,主景升高也是传统的艺术手法之一。中国的假山艺术构图中,长期运用了“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的传统手法。,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7/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1.主景升高园林中形体雄伟和色彩华丽的孤植树或树丛,适宜栽植在升高的土丘上,而蓝天作为背景,这样既便于排水,又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能够突出主景。,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8/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2.轴线对称园林或建筑布局中,在主体的前方两侧,常常配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的配体,来强调和陪衬主体,由对称群体形成的对称轴线,称为中轴线,主体总是布置在中轴线的终点。用中轴对称的办法来强调和陪衬主体,是规则式园林布局最常用的突出主景的综合手法中的一种。评论:现代园林在整体布局上几乎已经完全抛弃了轴线对称的景观形式。其核心是以植物为主造景,构建具有多样性、游憩性、生态性、功能性等等要求的现代生态园林。也就是说,现代园林主要以功能分区为主进行构图。所谓主景、主题,只是穿插其中,以局部有所应用,或在某些专题园林中应用。,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39/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3.视线焦点规则式园林,常常把主景配置在园林纵横轴线的交点上,或是放射轴线集中的焦点上,使主景突出。自然式园林,常常把主景配置在全园主要透景线集中的焦点上,来突出主景作为风景区的焦点。,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0/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4.对比与调和应用对比和谐调手法突出主景。(前面已讲),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1/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5.动势集中园林构图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规定性,最常见的是:“四面有景皆入画”的环拱四合空间。四面为景物环抱起来的构图空间,在游憩和风景艺术上有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园林,如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四面为群山环抱起来的园林空间,小规模的园林如苏州的留园、拙政园、狮子林、北京颐和园的谐趣园、北海的静心斋等,都是四面为景物环抱起来的闭锁园林空间。,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2/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5.动势集中在这种环拱的园林空间构图中,主景常常布置在环拱空间动势集中的焦点上。如杭州的西湖、北京的北海,以及古代的庙宇和现代的休憩建筑、园林公共建筑的布置,其朝向都是面向湖心的,所以这些风景的动势都是向心的。因此,西湖中央的主景孤山,北海的白塔便成了“众望所归”的构图中心,使得主景格外突出。自然式园林中,四周由土山和树林环抱起来的林中草地,也是环拱的构图空间,四周的配置其动势应该向心。在动势集中的焦点上,可以布置主景,如园林建筑,树丛、孤植树等等;环拱的假山园林,主峰可以布置在四周客山奔趋的构图中心。,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3/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6.渐进在色彩中,由不饱和的浅级到饱和的深级,或由饱和的深级到不饱和的浅级,由暗色调到明色调,由明色调到暗色调所引起的艺术上感染,称为渐层感。园林景物,由配景到主景,在艺术处理上,级级升高,步步引人入胜,也是渐进的处理手法。颐和园佛香阁建筑群,游人到达排云门时,看到佛主阁的仰角为28,上升90台石阶到了排云殿后看佛香阁时的仰角为49,石级再上升114台到德辉殿后,看佛香阁时的仰角为62。游人与对象之间,视觉关系步步紧张,佛香阁主体建筑的雄伟感随着视角的变化而步步上升。,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4/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6.渐进把主景安置在渐层和级进的顶点,将主景步步引向高潮,是强调主景和提高主景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处理手法。此外,空间的一重更进一重,所谓“园中有园,湖中有湖”的层层引人入胜,也是渐进的手法。如杭州的三潭印月,为湖中有湖,岛中有岛;颐和园的谐趣园为园中有园。,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5/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7.重心处理已讲过。,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6/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二、主景与配景的布局8.抑景(障景)在园林入口处安排一些景物,将全园风景作适当的遮掩,免于一览无余的抑障手法称抑景。中国园林讲究欲扬先抑的含蓄手法。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均采用此种手法。实例:一二三,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7/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三、景物的组织1.对景前已有述。,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8/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三、景物的组织2.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挡住,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示出来,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在安排透景时,常常与轴线或放射型直线道路和河流统一考虑,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开辟透景线而被移植或间伐大量树木。透景线除透景以外,还具有加强“对景”地位的作用。因此沿透景线两侧的景物,只能作透景的配景布置,以提高透景的艺术效果。,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49/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三、景物的组织3.藏景、障景同前面所讲抑景。,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0/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三、景物的组织4.隔景隔景是园林中一种分隔景区的手段,本身不具备风景的内容,只是分隔以后各区形成不同的特色而已,隔景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景色的曲折变化,或为了某种功能上的需要。事实上空间被划分之后,分隔的景区之间仍有联系。隔景的材料多种多样:云墙:中国传统园林中空间分隔常用云墙。龙墙:云墙墙头上用布瓦装饰,很像龙身上的鳞片,两端再加上龙头和龙尾,即成龙墙。绿篱:多用于规则式园林。树墙:紧密排列的整齐式树带,用于规则式园林。带状树群:现代生态园林最常用的隔景材料。还有桥、堤、岛等多种形式。,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1/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1.添景当风景点与远方的对景之间,为一大片水面或中间没有中景、近景的过渡时,则对于风景点的整个前景来说,缺乏空间深度的感染力。景深的感染力,在园林风景评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加强这种“景深”的感染力,就需要添景。例如颐和园昆明湖东南岸,远望万寿山是一片单纯的水面,山后也没有背景的衬托,在景深上没有层次之分,因而景色单调,如果在湖边的一株高大垂柳之下,透视万寿山的远景,那么,万寿山就因为倒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同样,在一枝海棠花下,透过来的北海白塔风景,也格外生动;杭州西湖,在一株巨大香樟下透过的宝石山远景,也是一个生动的例子。,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2/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1.添景通常均以大的乔木来作为添景,在树种上,既要体形巨大又要花叶美观,在红叶树中,如乌柏、柿子、枫香、五角枫;常绿阔叶树中,如香樟、榕树、广玉兰等;花木及果树中,如银杏、木棉、玉兰、凤凰木等等;均为添景的优良树种,各地的适宜树种,种类繁多,不胜枚举,选择时应该不会困难。,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3/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2.夹景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线很宽,而其中又并非全部景色都很感人。因此,常用夹景的办法,把左右单调的风景,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只留中间合乎画意的远景,从左右配景的夹道中透入游人视线,称为夹景。夹景在河流及道路上应用得最多,在河流中划船,远方桥亭为两岸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动人的夹景。,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4/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3.框景(enframedscenery)框景美学和艺术原理:人们在一定的距离上欣赏限制在景框之内的景观,感到别有风趣,因此在适当的位置上巧妙地利用这一手法引人入胜。框景受人欢迎的原因:首先是框景之外的景物全部遮荫,引起欣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其次是景框内外有明显的差异形成对比,如明暗的对比,境界的对比等。还有框景多半取用远景或其他可望不可及的美丽境界,如同欣赏一幅图画,使人产生美感。,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5/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3.框景(enframedscenery)入口框景指在一个景区的入口处,以园门为景框,门内安排一组景物,如土山、石山、孤赏石、水池、树丛、花草、瀑布等,巧妙安排,使游人在入口处即有一种进入画境的美感。实例:广州流花公园浮丘入口苏州狮子林及留园扬州个园入口框景苏州盆景园及杭州“曲院风荷”北海“琼岛春荫”,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6/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3.框景(enframedscenery)端头框景常用在走廊的转角或尽头,这里的窗外需要安排一定的远景或近景供窗内欣赏,因游人在廊内行走,视线容易停留在走廊的终端或前方的转角处。实例:苏州网师园水池东北角的廊上,巧妙地在转角上开了两个窗,往返在走廊上都感到通透,有框景可赏,而且扩大了空间感。实例:西方,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7/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3.框景(enframedscenery)流动框景是沿着园墙或长廊一边有墙的单面廊,墙上按一定距离开设各式窗孔,借以吸取园外的框景。游人在廊上行走,可以从每个窗孔看到窗外不同的框景,人在流动,框景在一幅幅的变化之中,很有韵律感。,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8/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3.框景(enframedscenery)镜游框景是指室内的各式风窗,有方、有园、有梅花形等变化很多,开窗以后中间宽敞,静坐室内玩赏室外的风景。此种框景带来静态赏景的效果。由于欣赏的位置比较固定,窗与景都相对固定,很像一面镜子里反映出来的风景。,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59/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3.框景(enframedscenery)框景是将一个局部景观比作一幅具有画框的风景画,由此而得名。充当这个景框的可以是门、窗、弧曲的枝条或两丛树木、两个立杆等等。框景的设计需要细致地构思,所选入框的画境必须美丽动人,可以选远景,如奇峰、宝塔、远山、葱绿芭蕉、紫薇、木香等。,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0/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一、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1.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凡是在视域以内地面上的一切景物,处在视平线的高度以下时,则眼前的空间便属于开敞空间,所成风景成为开朗风景。面对开朗风景,视线可以延伸到无穷遥远的地方,双眼的中视线平行向前,交点位于远极面,因而视神经不易疲劳。开朗风景的艺术感染是:壮阔豪放,心胸开朗,目光宏远。,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1/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一、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1.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在开朗风景下:视点位置很低,则与地面透视成角很小,所以远景模糊不清,看到的只是大片单调的天空,则风景的艺术评价不高。但如果不断地提高游人的视点位置,则游人与地面远景的透视成角加大,远景的鉴别率也就大大提高,所以视点位置愈高,开朗风景的艺术评价愈高。这便是人们喜爱登山游览的主要原因。,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2/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一节景物布局手法,四、前景的画面处理4.漏景(模糊框景)是指窗内装有各式的窗格或砖瓦拼成的各式图案,因而使窗外的风景依稀可见,但又不甚清晰,也是一种模糊美(hazybeauty)。绘画艺术中的写意水墨画即讲求美在似与不似之间。漏景的形成也使人在模糊中欣赏到窗外的风景“似实而虚,似虚又实”,从中得到美感。,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3/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一、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2.闭合空间与闭锁风景园林中,如果四面都是被高出视平线的景物(例如土山、树木、建筑等)环抱起来时,则称为闭锁空间,也称四合空间。闭锁风景,近景感染力强,四面景物琳琅满目,观览不尽,这是闭锁风景的优点,但是游人久留则视线闭塞,容易疲劳。,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4/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一、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3.对立统一的规划原则开朗风景,缺乏近景的感染,而远景又因和视线的成角小距离远,因此,色彩和形象不够鲜明,所以园林中如果只有开朗景色,虽然给人以辽阔宏远的情感,但久看必然觉得单调,因此希望园林中有一部分闭锁风景以供游览。但是闭锁的四合空间,如果四面环抱的土山、树丛或建筑,与视线所成的仰角超过15,景物距离又很近时,则有井底之蛙的闭塞感,在这种情况下,又希望能有开朗的景观。,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5/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一、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2.闭合空间与闭锁风景凡是在视域以内,游人视线不能延伸到地平线,且地平线以上,被许多高出视平线的近景屏障起来,看不到地平线,这种空间称为闭合空间,所成风景,称为闭锁风景。景物高出视平线部分,与视线所成的仰角越小,则闭锁性越小,仰角越大,则闭锁性也随着增大。另一种情况,高出视平线景物的闭锁性与视线所成的仰角有关以外,还与景物与游人的距离有关,高出视平线的距离愈近,闭锁愈强;距离愈远,则闭锁性愈小,因而景物的仰角虽大,如果距离很远,则可以减低其闭锁性,反之,则增强其闭锁性。,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6/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园林对于游人来说是一个流动的空间,一方面表现为自然风景的时空转换,另一方面表现在游人步移景异的过程中。不同的空间类型组成有机整体,并对游人构成丰富的连续景观,这就是园林景观的动态序列。这种随着游人运动而变化的风景布局,称为风景序列布局。,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7/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游人在游览过程中,视线与景物保持了一定的相对关系,但是又在前进中相对地沿着一定轨迹,变换着相对的位置,这种运动着的连续的风景,称为风景序列。这种有始有终,有开始、有高潮、有结束的多样统一的连续风景,称为连续风景序列。一组连贯起来的建筑组群,一条很长的花镜或带状花坛群,都是属于连续风景序列的布局。,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8/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园林连续风景布局的节奏,由下述各种具体手法组成:断续:在园林连续布局中,最简单的风景连续方式是单纯的不间断的直线连续。例如不间断的直线道路,不间断的直线绿篱,不间断的直线围墙。没有间断,没有曲折,没有起伏的简单连续景物缺乏节奏。没有节奏的连续景物是不可能达到多样统一的艺术要求。使连续的景物有断有续,是必要的。,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69/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断续:园林中的带状花坛、花境、绿篱、林带等连续景物,在与生产、环境保护、文化休息等功能要求不发生矛盾时,应该有断有续,使连续风景产生节奏变化。例如,道路花园中央的带状花坛及花境,不采用连续不断的方式,而分割成许多个较短的带状花坛。花境中采用多用植物镶嵌配置,避免某一种花色连续太长,使之富于节奏的变化。,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0/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一、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3.对立统一的规划原则园林中的空间构图,既不能片面地强调开朗,也不能片面地强调闭锁,在同一园林中,既要有开朗的局部,也要有闭锁的局部,在开朗风景中需添设近景的感染,在闭锁风景中又要有透视远景,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两者共存可以相得而益彰。颐和园中既有开朗的昆明湖又有闭锁的谐趣园与苏州河,昆明湖因谐趣园和苏州河的对比,而益显辽阔,谐趣园和苏州河因昆明湖的对比,而倍觉幽静。颐和园苏州街谐趣园,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1/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起伏曲折:这是利用地形地势变化而创造风景序列的手法之一。多用于风景区或郊野公园。一般风景区山水起伏,游程较远,可将多种景区景点拉开距离,分区段布置,在游步道的引导下,景序断续发展,游程起伏高下,从而取得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效果。例如泰山风景区从红门景区开始,路经斗母宫、柏洞、回马岭来到中天门景区就是第一阶段的断续起伏终点。继而经快活三(里)、步云桥、升仙坊直到南天门,第二阶段游的起伏终点。又经过天街、碧霞祠,直达玉皇顶,再去后石坞等,这又是第三阶段的断续起伏。,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2/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反复:连续风景中出现的景物,既不能永远不变,又不能时刻不停地变化,许多不同的景物,常常与其他景物交替着反复出现,这样就既有变化,又不致杂乱无章。“反复”又可以分为“简单反复”、“拟态反复”、“与交替反复”三种。例如园林中的行道树、栏杆等等,均属于简单反复;连续的花坛,每一个花坛的外形完全相同,不断地连续反复,构成连续的花坛群。简单反复的节奏庄严有力,一般作为配景来处理。,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3/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反复:在一个花境设计时,常常用一个花丛作为单元,不断反复出现,就成为连续花境,例如玉簪、萱草、紫花鸢尾三种多年生花卉组成一个花丛,把这个花丛不断地反复,就可以组成一个花境,这种反复为简单反复。如果用二个花丛,第一个花丛为玉簪、萱草和紫花鸢尾,第二个花丛为玉簪、射干、黄花鸢尾,这二个花丛,差异很小,以射干代替萱草,以黄花鸢尾代替紫花鸢尾,在形态上差别较小,但又在色彩上有了变化,用这二个相似花丛轮流反复出现,也就组成了一个花境,这种反复,称为“拟态反复”。,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4/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反复:如果二个花丛,第一个花丛仍为玉簪、萱草和紫花鸢尾,第二个花丛为宿根福禄考、景天和耧斗菜,与第一个花丛完全不同,用这样二个完全不同的花丛交替反复,也可组成花境,这种反复,称为交替反复。,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5/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反复:在自然式的林带设计中,以油松,平基槭、海棠、山楂,组成第一组树丛,以油松、栓皮栎、苹果、山楂,组成第二组树丛,以油松、白皮松、侧柏组成第三组树丛,以海棠、山楂、毛樱桃组成第四组树丛,如选择第一组树丛不断反复组成林带为简单反复,第一组与第二组轮流反复,则为拟态反复,第三组与第四组交替反复时,则称为交替反复。在行列式栽植时,如颐和园昆明湖边,一株柳树一株榆叶梅间隔栽植,则称为交替反复。,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6/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连续方式与节奏空间的起结开合:作为风景序列的构成,可以是地形起伏,水系环绕,也可以是植物群落或建筑空间,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总应有头有尾,有放有收,这也是创造风景序列常用的手法。以水体为例,水之来源为起,水之去脉为结,水面扩大或分支为开,水之溪流又为合。这种传统的手法,普遍见之于古典园林之中。例如北京颐和园的后湖,承德避暑山庄的分合水系,南京的脊洲公园的聚散水系。,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7/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风景序列的主调、基调与配调风景序列是由多种风景要素有机组合,逐步展现出来的,在统一基础上求变化,又在变化之中见统一,这是创造风景序列的重要手法。以植物景观要素为例,作为整体背景或底色的树林可谓基调,作为某序列前景和主景的树种为主调,配合主景的植物为配调,处于空间序列转折区段的过渡树种为转调。实例:北京植物园实例:桃红柳绿实例:桃红柳绿,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8/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连续序列布局的分段及其发生、发展和结束一般简单的展示程序有所谓两段式或三段式之分。两段式就是从起景逐步过渡到高潮而结束。如一般纪念陵园从入口到纪念碑的程序,苏军反法西斯纪念碑就是从母亲雕像开始,经过碑林甬道,旗门的过渡转折,最后达到苏军战士雕塑的高潮而结束。,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79/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连续序列布局的分段及其发生、发展和结束多数园林具有较复杂的三段式展出程序,大体上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个段落。在此期间还有多次转折,由低潮发展为高潮景序,接着又经过转折、分散、收缩以至结束。如北京颐和国从东宫门进人,以仁寿殿为起景,穿过牡丹台转入昆明湖边豁然开朗,再向北通过长廊的过渡到达排云殿,再抬级而上直到佛香阁、智慧海,到达主景高潮。然后向后山转移再游谐趣园等园中园,最后到北宫门结束。除此外还可自知春亭,南去过十七孔桥到湖心岛,再乘船北上到石舫码头,上岸再游主景区。无论怎么走,均是一组多层次的动态展示序列。,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80/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循环序列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多数综合性园林或风景区采用了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也分主次景区),分散式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以容纳成千上万游人的活动需求。因此现代综合性园林或风景区系采用主景区领衔,次景区辅佐,多条展示序列。各序列环状沟通,以各自入口为起景,以主景区主景物为构图中心。以综合循环游览景观为主线以方便游人,满足园林功能需求为主要目的来组织空间序列,这已成为现代综合性园林的特点。,单循环序列复循环序列,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81/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专类序列以专类活动内容为主的专类园林有着他们各自特点。如植物园多以植物演化系统组织园景序列。如从低等到高等,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从单子叶植物到双子叶植物,或按照哈钦森或恩格勒系统,或克朗奎斯特系统等。还有不少植物园因地制宜创造自然生态群落景观形成其特色。实例:肖山植物园原规划方案肖山植物园原方案总平面肖山植物园规划方案修改肖山植物园总体规划,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82/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1.连续风景序列布局专类序列又如动物园一般从低等动物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鸟类、食草、食肉及哺乳动物,国内外珍奇动物乃至灵长类高级动物等等,形成完整的景观序列,并创造出以珍奇动物为主的全园构图中心。某些盆景园也有专门的展示序列,如盆栽花卉与树桩盆景、树石盆景、山水盆景、水石盆景、微型盆景和根雕艺术等,这些都为空间展示提出了规定性序列要求,故称其为专类序列。专类序列的相关内容将在植物造景课程中学习。,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刘宗才制作,83/116,第二章园林布局第二节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二、园林动态序列布局2.季相交替布局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体,然而植物又有其独特的生态规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