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F 1409-2013 表面温度计校准规范》与《JJG 364-1994 表面温度计》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首先,《JJF 1409-2013》将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更广泛的表面温度测量设备上,不仅限于传统的表面温度计,还包括了现代技术下的新型表面温度测量仪器。其次,在术语定义部分,《JJF 1409-2013》增加了对一些新概念的解释,如“响应时间”等,使得标准更加符合当前技术水平的需求。
在技术要求方面,《JJF 1409-2013》提高了某些关键参数的要求,比如最大允许误差值有所收紧,反映了随着科技进步对于精度要求的提升。此外,《JJF 1409-2013》还增加了关于环境条件影响下性能稳定性的测试内容,强调了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保持准确度的重要性。
另外,《JJF 1409-2013》对于校准方法也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推荐使用的参考标准、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旨在提供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校准流程。同时,该版本还特别指出了如何评估不确定度,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示例,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校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工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05-13 颁布
- 2013-11-13 实施
©正版授权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JJF 1409-2013 表面温度计校准规范-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409面温度计校准规范013409面温度计校准规范口单位: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沈阳计量测试院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大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1409规范主要起草人:罗涛(沈阳计盘测试院周正(沈阳计盘测试院参加起草人邢波中国讨盘科学研究院于敏(大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王魁汉(沈阳东大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1409录引言. . . . . . . . -. . . . . . . . ( U ) 1 范围川. . (1) 2 引用文件. (门3 概述. . . . ., . . . (门4 计量特性 . . ( 1 ) 4. 1 外观.-. . . (1) 值误差. . . . . . . . . . . . (川5 校准条件 . (1) 5. 1 环境条件 . . . . (1) 量标准及其他设备.(1)6 校推项目和校准方法. . . . . . . . (2) 6. 1 枝准项目.,.E ( 2 ) 6. 2 校准方法.-, . ,. . (盯7 校准结果表达. . . . . . (3) 8 复校时间间隔 . . . (4) 附录 . (们附录 . . (们附录 . (7) . . . . . (11) I , 409|本规范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队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表面温度计队与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E 36464表丽温度计409面温度计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以热电偶为感温元件的表面源度计在室温至400用文件17- 1996 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T 13639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模拟输入数字式指示仪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述表面温度计是用于测量团体表面温度的仪器,量将性4. 1 外混4. 1. 1 表面温度计的外形结构应完好,1. 2 温度传感器的插件极性应正确,接触应良好,1. 3 接通表面温度计的电源,指示仪表应显示正常2 准条件5. 1 环境条件5. 1. 1 环境温度(23士日C,相对湿度不大于85%. 1. 2 在校准过程中,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409. 2. 1 标准器通常采用铅电阻温度计,其外径与温度源测温孔的内径的差最大为o.5 对铀电阻温度计及其配套测量仪表整体校准,其扩展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校表面温度计最大允差的1/2. 2 表面温度源以下简称温度源)瓶装置、测温标准器和与其配套使用的测量仪表组成,提供温度可调节的稳定、1 校准项目外观、2 1 2. 2 示值误差,测温点应垂直位于表丽热性。工6. 2. 2. 1 表面温度计的感温元件在校准前应进行消洁处理,. 中1个点可在温度源的测量范围下限温度附近选择,另1个点可在表面温度计或温度源的上限温度(取小者标准器插入温度源外置插孔中,标准都测量端与插孔内测温点处应接触良好,插孔出口缝隙用保温材料堵严., 4092. 节温度源设定温度,待温度源温度上升且稳定到所得耍的校准泪度,其偏离不得超过:f:2C. 被校表面温度计的感温元件充分、标准器的测量仪表及表面温度计示值稳定后,2. 2. 8 . 2. 2. 9 改变温度源设定温度,2. 52. 2. 8的操作,表面温度计进行3次重复测量,)计算=.t=t;t.(l) 式中zt;C ; C ; C ; t;,C . 6. 据修约示值误差缸,准结果表达经枝准的表面温度计出具校准证书,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客户的名称和地址,。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3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3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50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3 1409k)校准环境的描述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n)校准证书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30)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5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校准证书的声明校时间间隔表面温度计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 409格:出厂编号=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配套设备名称2型号/规格:出厂编号一一一确定度:校准依据=校准地点:环挠温度C;相对湿度% 证书编号孟J?但1 2 3 平均值佳正值实际温度币值说整/ 1 2 3 平均值睡正值实际温度币值误差/ 1 z 3 平均值悻正值实际温度外观:验员量范固2分辨力=测量范固:而温度计示值IC/ / / / / / 5 , 409录号), 圃量标准且其他由岳的名称、书编号旦有效期、准确度等级或不确定度推地点且环揽条件C (k 2) 骨注26 e 409录I 测量方法校准装笠用3125型表面温度源,标准器采用其配套使用的测温仪表为1502量100 待泪度源C. 2 l C. 3 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C. 入量弘的标准不确定度叫马的评定仪表整体校准的扩展不确定度。紧密地压在源度源为例,对表面(c. j) (c. 2) l 输入量,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表面温度计的测量重复性、4.!量重复性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U(I) 号为1#3#)作为被测对象,在亚复性条件下,在100得到10个观测值, 读数次数409C 100 1 7 98 98 97 98 98 97 98 98 97 98 98 97 98 98 97 98 98 97 98 99 97 98 99 97 98 99 97 98 1 5 6 7. 00 O. 00 S; = 合并以上样本标准偏差得到2, 018 获得了各点的合并样本标准偏差建立的校准装置在实际校准中对被测量进行3次重复测量,以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所以u( 1. 2 表面温度计指示仪表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u(马,)表面温度计指示仪表分辨力为1C,按均匀分布处理,则u(t,)O.5/O. 29 C C. 4. 1. 3 数据修约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U()表面温度计指示仪表分辨力为1C,按均匀分布处理,c C. 4. 1. 4输入量弘的标准不确定度叫马由于测量重复性和表面温度计指示仪表分辨力引人的分量相互关联,故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只取大者叫马,) 由于u(此相互独立,因此 : 2) + (c 8 , 409c. 4. 2 输入盘弘的标准不确定度叫马)评定输入量马的不确定度来源于标准器的测量仪表分辨力的影响、标准器测沮点与温度源工作区中心点温差的影响、4. 2. 1 标准器测量仪表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叫马,) 4. 2. 2标准器测温点与温度源热饭工作区中心点的现差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由实验得到100 按正态分布处理,则C. 4. 2. 3 C. 4. 4 襄巳2挥准不确定量汇单靠标准不确定tu(x,) 不确定直来源标准不确定匮/ u(力u(阳u( 【 标准辑测量仪表卦辨力扭略不计u (心点的温盖u,贝正态里敏革数;J; J.(x;)/ C 1 1 409巳2(续标准不确定x;) 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lu(x;)/ C u(匀标准器与其测量仪茬整u ( 1 直c. s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缸由于输入量马、马、此独立不相关,因此合成标准不确定度l)=CU2(展不确定度取走=面温度计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U是t)0 , 409面温度控温t1. 1 测量仪器自重式表面温度计,测量源度),C. 0. 1. 2 1. 3 测量温度点一般选50c、100c、200c、300c、4001. 4 测量方法首先将表面温度源升温至50自重式表面温度讨在表面温度源的中心点进行测量.1 复上述操作过程,依次完成对100c、200c、300c、400 !. 5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计算出各温度点101 2 荐选择的测量区域和位置) 11 409置4. 量温度点一般选50c、100c、200c、300c、400量方法首先将表面温度源升温至50用自重式表面温度计分别在图1所示的五个测量位置,按照位置编号0 数后迅速将自重式表面温度计移至下一测量位置,次完成在100c、200c、300c、4005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分别计算各测量温度点位置1、位置2、位置3、位置4测量结果与该测量前后相邻两次位置。测量结果平均值的差值, 409- 20 13 倒i!布 中国8撞撞出版社出簸发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小学生钟表课件
- 小学生课外阅读课件
- 2024年甘肃天水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 征地拆迁补偿款发放及房屋产权转让合同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一下学期5月份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电气化农业工具的市场准入与监管政策探讨考核试卷
- 印刷业区域产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考核试卷
- 品牌扩张风险防范考核试卷
- 农业节水灌溉滴灌带批发考核试卷
- 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安全风险评估工具选择指南考核试卷
- SEO与用户体验设计在医疗安全产品中的应用
- DB51T 2628-2019 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规范
- 2024年度智能工厂MES系统实施合同
- 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理
- 财经基本技能-验钞技能
- CJT 313-2009 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
- 2024大功率风电叶片回收技术
- 《酒店消防安全培训》课件完整版
- 70岁以上的老年人驾考三力测试答案
- 国开2024年《法律基础》形考作业1-4答案
- PDCA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