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茶文化,一、中国茶的发展简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远古时期,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茶树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22-1116年,我国巴蜀就有以茶叶为贡品的记载,春秋战国后期及西汉初年,我国历史上曾发生几次大规模战争,人口大迁徙特别在秦统一四川后,促进了四川和其它各地的货物交换和经济交流,四川的茶树栽培,制作技术及饮用习俗,开始向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陜西.河南等地传播其后沿长江逐渐向长江中.下游推移,再次传播到南方各省江南初次饮茶的纪录始于三国,在中,曾叙述孙皓以茶代酒客的故事,汉代,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更为盛行.佛教提倡座禅,饮茶可以镇定精神,夜里饮茶可以驱睡,茶叶又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之声誉,逐驰名于世两晋.南北朝(265-587年),茶产渐多,茶叶的商品化已到了相当程度,茶叶产量也有增加,部再视为珍贵的奢侈品了,唐朝一统天下,修文息武,重视农作,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由于国内太平,社会安定,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也迅速兴盛起来了,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峰茶叶产地分布长江.珠江流域和陜西.河南等十四个区的许多州郡两宋的茶叶生产,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全国茶叶产区又有所扩大,各地精制的名茶繁多,茶叶产量也有增加,元朝,茶叶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至元朝中期,老百姓做茶技术不断提高,讲究制茶功夫,有些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茗茶,当时视为珍品,在南方极受欢迎元时在茶叶生产上的另一成就,是用机械来制茶叶据王桢记载,当时有些地区采用了水转连磨,即利用水力带动茶磨和椎具碎茶,显然较宋朝的碾茶又前进了一步,明代是我国古代制茶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代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废止过去某些弊制,在茶业上立诏费团饼,倡散茶,这一措施对制茶技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茶叶制作技术上的进步,注重外形美观一般饮茶就不再煎煮,而逐渐改为泡茶了,清末,中国大陆茶叶生产已相当的发达,全国茶叶产量已超过800万担,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产量的17%.,二、中国茶文化形成简史,广义上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一)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2、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3、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4、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下层社会,茶文化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洞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茶类增多,泡茶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6、现代茶文化的发展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三、四大茶道,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世俗茶道,贵族茶道,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但茶一旦进入宫廷,也便失去了质朴的品格和济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贡茶坑苦了老百姓。,真水,贵族们不仅讲“条”,也讲“真水”乾隆皇帝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安铺递,奔波数千里,劳民伤财。此后因一云游和尚点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劳,浮位乃洱”,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贵族茶道走出宫门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其变种即源于明清至今仍在流传的闽潮功夫茶,雅士茶道,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中国文人嗜茶在魏晋之前不多,诗文中涉及茶事的汉有司马相如等寥寥几人而已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还有李白、杜甫,陆羽、卢金、孟浩然:刘禹锡、陆龟蒙等宋代写茶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城、陆游,还有欧阳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思考题,1.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前述的现象呢?2.为何中国古代的“士”能够胜任这一角色?,文学,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气候的中国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入仕”的士为主体,还包括未曾发迹的士以及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因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茗情雅致的中悟化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雅”,一是品茗之趣二是茶助诗兴三是以茶会友四是雅化茶事,禅宗茶道,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坐禅时,通夜不眠;二、满腹时可帮助消化;三、茶为不发之物,可抑制欲望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西湖龙井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庐山云雾茶,世俗茶道,茶是雅物,亦是俗物清代,在隆重场合,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然。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主人若端茶,一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人情往来吃早茶吃讲茶城市茶馆,茶文化知识竞答,1.以下哪个不是茶的雅号别名?A.清友B.消毒臣C.不夜候D.黄汤2.宋徽宗赵佶写有一部茶书,名为()?A.茶录B.茶经C.大观茶论D.北苑别录,3.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是()?A.修身齐家入仕B.寡欲清心廉俭C.雅志敬客行道D.益思明目健身4.西汉时,我国形成了一个最早的茶叶消费中心,是在现在的哪里?A.成都B.沈阳C.广州D.西安,5.我国茶区基本稳定,与近现代格局基本相符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A.秦汉B.三国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吊车公司与个人协议合同
- 搬家劳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房产证抵押贷款借条贷款额度调整合同
- 2025年国际艺术品拍卖交易合同书
- 2025年车库租赁及车位分配管理服务合同
- 2025二手车拍卖行委托销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高端酒店铁艺吊灯设计与安装服务合同
- 服务咨询合同协议书模板
- 欠薪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战拖 协议书
- 热力发电厂课件04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课件
- 空间天气预报模型
- 公安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 砂石料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1
- BYK色差仪使用方法简介
- 2023年公路养护工技能鉴定操作试题
- 无损探伤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汇总)
- 大陆与台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
- 辩论赛PPT模板模板
- 文创产品设计开发(new)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